如何理解王守仁心学汇集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方舟云考研


释家一部三藏,就要一个人毕生来读,还不是精读。

道家老庄已经高不可攀,有如云天之鹰。

儒家最接底气,中国人很多人能明白一些,但是要做到儒家圣人地步,也是太难。

六祖慧能,学得佛教半部经典,就可以开山立派,少林禅宗。

儒释道三家已经个个是巨人,又有谁能站得三个巨人之上?又有谁敢?

我看只有疯子,傻子。

王守仁不配。

如果王守仁能够圆融三家而出一部经典,派别,那才是了不得的事。

风头必须盖过释迦,老子,孔子。

历史的大浪淘沙过后,那三个人依然高高飘扬。王守仁偶尔有闻。高下立见。

我的天!

儒释道三家有同有异。但是最终目标却不一样,怎么融合?

儒家是让人一步步走向社会化的道德规范。把人塑造成一个个具有“人”的样子的人。它压抑了人的个性本心。成就人间规规矩矩的人。直至圣人。

道家注重人的个性本心,崇尚在自然下来调适人的心,让人的心舒服,不受外界干扰。甚至功夫好的,修炼自己的内心出了身体,回归天界。成神仙。神仙也在六道中,还是要轮回的。

释家是彻底的解脱,它要人彻底洗脱人的贪嗔痴,让心清净重归无的大海,极乐净土。不再轮回六道。世界任何的快乐都不及净土之乐。

释家成佛的道路上,开始在人间的修炼,是要做个好人。这跟儒家可以同路一程。

释家在洗心的道路上,也可以同道家同一程。但是道家还有欲望,享受天界神仙之乐。

对于“心”法。

释家最深刻,一部《心经》总领三藏浩如烟海的经典。其他所有佛教经典都是“洗心”的操练法。

老庄自成一派。但是老庄的徒子徒孙却偷了佛教的一些功法成自己的道法。 道家很多派别的气功,很明显是从佛教《观无量寿经》上取来的。

如果你只看王守仁,你会把他当神。如果你再看拼多多一点,你就觉得原来王守仁是个贼。 大偷!


独行的猪


我是2018年才接触到王阳明先圣的心学体系的,那年我买了2套王阳明的心学书籍,虽说我并没有全部弄通,也没有让我投胎换骨,但是我也认识到心学的强大,让我记住了阳明心学!

从他的著作中得知,大部分是由他的学生们和后人撰写的,当然也直接说明了他个人极具才华和极高的思想觉悟,他自幼聪明伶俐,长大后博采众长,早年和道观之人交往甚密,后来又迷上释道,不过因为自小受到家庭影响,他父亲是状元,是传统的儒家代表,生活的年代又是明代中期,当时程朱思想也比较吃香,还是以“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当时王阳明还小,也正是在当时这种情形下去“格物致知”,格了好几天竹子,最后没有格出什么道理,人倒是病倒了,认识到这个理论的不足,最后经过重重考验,最终形成了当初的阳明心学,所以从骨子里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重,因此他的思想包含了儒道释诸多文化因素,这就不足为奇了。


Jnn乐天知命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王阳明心学逐渐被人们研究发现,其“天人合一”思想不但给人们提供了明晰的价值观,更能使人们从其间窥视一些儒释道的理念缩影,令人大彻大悟,仿佛在暗夜里看到一丝熠熠生辉的光芒。但却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继承发展,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对此,有一下几点粗浅分认识。

一、“王阳明”与“王守仁”

王守仁既王阳明先生,(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二、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王阳明心学后来还传入了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深受这些国家的尊崇。

三、王阳明“心学”中的“儒释道”

在思想学说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阳明从道家那里得到了对自我生命的重视。从佛教禅宗那里得到了心性自足,通过自我心性的修持,可以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并不需要一味求诸权威经典。从程朱理学那里得到了系统理论体系的锤炼,继承了儒家的道统。用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弥补了道家只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自私倾向。用理学庞大严密的理论体系构建,克服了禅宗理论的简单化倾向。用道家重视自我生命价值和佛教禅宗的心性自足,把程朱理学的纯客观天理,嵌回到人的生命价值和心灵的开悟之中。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王阳明“心学”理论的确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并将其继承发展,推陈出新,成就著名的“阳明心学”,并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为后世社会思想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依据,深受人们遵从。





然琴部落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在明王朝曾做过兵部尚书,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武装起义,被封为新建伯。因曾隐居绍兴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称王阳明,他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

在宇宙观方面,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事物都说成是“心”的产物,认为沒有我的心,便沒有世界的一切。他说:“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下)这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

在认识论上,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他认为为人都有良知,都有生来固有的关于真理的认识。他认为,“天地万物”、“万事万变”都已包含在“良知”之中,所以知识乃是“良知”的自我认识,不必通过外界事物来求得知识。并认为心里的“良知”就是“天理”,把心中的“良知天理”贯彻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与我心中的“良知”相符合,就是“格物致知”。这是一条典型的从“心”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他与程朱学派“知先行后”论不同,认为知行不可分离。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答顾东桥书》)又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就是说“真知”就是“行”,“行”包括在“知”中。思想动机就是”行。完全取消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这就是他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合一”论。

王守仁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一切人都具备的先验原则,籍以压抑、泯灭人民的反抗意识。他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的哲学就是以“破心中贼”为主旨的,所以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赏识


文藻巧翁


现代思想史专家梁漱溟说:“昔贤有悟于三家(儒、佛、道)学术异同,各予以适当位置者独有阳明王子耳。”

王阳明学过佛,学过道,对二家的学术文化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践行,但王阳明对儒学更为精通;所以王阳明对儒、佛、道三家学术思想都是通达无碍的。

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适应时代的需要;当时作为科举考试的范本,程朱理学一统天下,学者非孔孟之书不读,非程朱之学勿讲。形成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学术封闭局面。朱熹之学成了人们猎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僵化的教条。出于困惑,当时的有识之士摒弃科场,表示对朱学未流的厌倦,也是要求理学变革的历史先声。

王阳明“心学”的由来,开始也和北宋、南宋时期一般儒家的理学家们相同;先是由道家和佛家的一般学理入手,并以陆学(陆九渊心学)作基础,上溯孟子,将宋以降之“心学”和“事功”两大思想融会贯通,经过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反思,认为佛、道两家之学术,是消极避世之学,而儒家学说是积极应世之学。王阳明认识到,儒者是与天地万物同体,儒、佛、老庄皆为吾之所用,才是之谓大道;佛、道二氏之说,自私其身,皆是之谓小道是也。所以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纲领性的哲学命题,并予于创造性的阐释。

王阳明学说的由来,初始也和北宋、南宋时期一般儒学的理学家相同。结合入世致用之学,首先由道家、佛家的一般学理入手,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认为道、佛二家学理并非治学之道,因此退而求儒家的经学,更有深入之处。他后来心性学养的成就,如照朱熹所主张的道问学和陆象山所主张的尊德性来说,王阳明也是以尊德性为本。与朱、陆所不同之处,他在尊德性入道的同时,特别强调以事功的实践,与即知即行的良知良能相契合。事实证明,王阳明的学问造诣,是由禅入儒,引儒入禅相结合的,比较宋儒朱熹的见地来,确实别有胜处。他极力反对朱熹的四书章句之说,认为其祸害尤甚于洪水猛兽。他在当时程朱学派的天下,与崇拜程朱学派的人,俨然对立,并还能立足,靠的是良知良能的结合,以及倡导独立思考,不以权威人物的是非为是非,尊重个性,体现人的主体精神。

朱熹主张由客观的天理来主宰人心。王阳明却是主张由“吾心”来主宰世界,使人的“心”由驯顺被动的地位转向独立、自我用功的主宰地位。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假语勿言


心学作为心性儒学,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看似与佛学的心法修教十分相以,但佛学只求出世,但心学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正是儒学所说的“内圣外王”。

然而心学的观点就是:一切的道德观念,善恶的评判,都应该从心出发,从当时的现实出发,而不是按照前人定下的标准来评判。心学的出现,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儒家原本很多荒谬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全部摒弃掉,只是实事求是地看问题,从人的灵魂深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儒家原本很腐败荒谬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反省,和重新的打造,形成新的儒学。

对于阳明心学的善恶良知,儒家跟佛家有一点是完全一样的,相对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是以“意”来分,就是后天的意识分出了真善美和假恶丑,这个是相对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那么绝对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谁来分?是良知来分,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用般若来分,般若才能分出绝对的真善美和绝对的假恶丑。也就是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最终极的审判官根本不是我们常人的这个意识,而是超越常人意识的般若和良知,般若就是良知。而我们远离真善美,远离良知而获得的空虚感,也叫做终极关怀缺失症,那些症状就是良知的审判,在佛家就是般若的审判,在道家就叫“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的审判,是一个意思。这些审判,就是终极关怀缺失症,就是空虚感、无聊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被抛弃感等等,除此之外,生老病死也是对终极关怀缺失症的审判。说到底就是对我们远离真理,远离良知的审判。

王阳明应该是中国最后一个圣人了,他之后儒家就再也没有圣人了,他是儒家的最后一个圣人,王阳明也是跟孟子一样伟大的人,但是自他以后儒学也就衰败了,再也没有出现像王阳明这样大手笔的一代宗师,再也没有了,所以他的学问也就成了绝响,包括他的“四句教”也成了绝响。



中国好阅读


阳明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释道融会贯通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其底色依然是孔门正法眼藏。

 

究其原因:

1.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即大人,君子之道。明明德,通晓天理大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明明德;亲民,即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把世间万事万物都装在心里;至善即达清澈良知,圣人无我利他的至高境界。

这些是阳明先生及其门人毕生追求。是自孔孟以来,信奉儒家学说的入世之道。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君子圣贤利于天下的行动纲领。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 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他倡导为学,立必为圣人之志,通过勤学,责善,改过等功夫,在自己心上着实用功。

致良知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来的学说。“良知”,它就是人发自内心的一束光,如《大学》之明德,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大学》全部思想就可归结为“致良知”。

阳明先生波澜壮阔传奇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人生最后时刻都是拖着疾患,在奉旨剿匪的归途中,“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一辈子都在身体力行着圣人之道,把自己推向了儒家至善的境界。

 

2. 阳明先生借鉴道之宇宙论,提出良知本源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指出良知和天地万物实为一气贯通。

 

3. 如果说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社会责任,而道家思想则强调人内心自然秉性。

在擒宁王一役,阳明先生视百姓困苦和安危为念,运用超常心法,在无一兵一卒,纠合一班乌合之众情况下,仅用38天就平息了宁王朱宸豪精心准备了10年的叛乱。擒宁王事成之后,他竟然跑到山上修炼去了,把在一般人看来是“至伟功业”的荣誉置之度外。这种超然物外,不顾一切毁誉得丧,一心为民的举动,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道德经》81章最后的这句至诚至纯的圣人心境: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 王阳明视佛道为心(良知)本体之法用:“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阳明先生立足儒家,涵泳佛道的境界和功夫。

 

5. 先生告诉门人学生,为学需要相互砥砺,去除心上私欲和障蔽,时时关照这颗良知之心,是否光明清澈?阳明先生经常以镜子为例,来关照我们自己这颗心。

禅宗六祖慧能,有著名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之明镜与尘埃,和阳明心学之清澈良知与私欲障蔽,暗合道妙,如出一辙!

 

综上所述,儒家和道家思想,如同阴阳两极,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达致平衡。 若万物一体、淡泊宁静等境界都是融摄儒释道三教的产物。

 

南怀瑾先生曾言:儒为表,道为骨, 佛为心。这三者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是中国人的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诗意地栖居246


王阳明确实对宋明理学的思想改良了不少,但说儒释道汇集就不恰当了。

原始儒家思想至孔孟,以后就没有把核心部分传下来,至理学时期,儒家思想本质已经变了。只能说王阳明对理学进行了改良、变革,不能说他汇集儒家思想,佛家、道家更别提了。王对道家思想的理解,确切地说对道教,炼内丹一关就没有通过。对佛法的认识,才摸到了意识的背面,比起禅宗的禅师来说,很多他都比不上的。

王的心学,确实在当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弊端也很多的,人们都在谈心性了,好像人人都能得圣贤了,为什么?他那个良知把人们搞昏头了。他的格物跟曾参的格物是不同的,他是借鉴禅宗的方法进行格物,最后是儒家、佛家各领会了一部分,形成了心学,两面都不究竟。

他的学说有个特点,跟程朱差不多,就是“理”那一部分没有断,云里雾里的,一般人一学就偏,为啥?没说明白呗。

以上,王阳明仍然算作儒家有成就的人,毕竟人家还能达到一定境界,我们还差的远,评价人家,忏悔!


九谖草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有点儿问题!

和历史上很多思想家相比,王阳明最大的特点是比普通的读书人有修行的功夫! 这种功夫是读十万卷书,也不一定读得来的。

一、两个关键问题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到南昌去成亲,结婚当天,因为在道观里面学打坐,居然都忘记了拜天地。

除了向道士学打坐,王阳明,还有很多道士朋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位蔡道长,蔡蓬头。

这说明了他很早就学习了道家内丹的功夫,而且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另外,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是在贵州的龙场山洞里打坐而悟道的。想想看,这和在山洞里面壁打坐的达摩祖师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二、良知为何物?

王阳明在龙场的山洞里悟道,然后提出致良知的说法。

那我们要问一下,王阳明提到的“致良知”和道家老子提到的“致虚极守静笃”,以及佛家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有没有什么本质的内在联系呢?

只要是有过内观经验,并且有一定体会的人就会知道,王阳明的悟道和佛道两家所说的明心见性应该是一回事。

也就是说,他老人家通过打坐的功夫,已经进入了曾子在大学当中所说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境界。

我们可以推测,王阳明达到了定静,见到了生命内在光明,他临终前说吾心光明也是一个例证。

王阳明能够明心见性,能够看到生命的本质,自然也就应该明白中道的本质,而中道就是阴阳平衡,阴阳一体,阴阳互补,阴阳互化。

这和老子讲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反者道之动有本质区别吗?这和佛陀的心经当中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哦,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吗?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良知就是王阳明先生通过内观见到的自性,我们生命最本质的存在,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心。

只要是自己的心灯亮了,自然就能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居中状态,待人接物的时候也能够不勉而中,自然而然的能够找到那个恰到好处之处。

结论是我们不能够被文字表述的表面现象迷惑住,应该透过儒释道三家表面的差异,看到他们内在本质的相同之处。王阳明就是最生动的例证,就是用了儒释道三家圣人都曾采用的方法,领悟到了那个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亘古不变的力量和法则。

三、自觉觉他

佛家称自己悟道以后又能去全力度化别人的人为菩萨。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佛家说的那种大菩萨?

他先是自我觉悟,然后愿意牺牲自我去保护苍生,去教化众生,只不过是没有剃头穿袈裟罢了。

王阳明被尊为儒家的圣人,但用道家和佛家的标准要求他,他何尝不是一个大修行人呢?

佛家谈不二,道家谈平等心,儒家谈一阴一阳之为道。世上不就是阴阳一体,对立互补,相互转化吗?

王阳明提到的知行合一,知行一体,知行互补,知行相互转化。

王阳明倡导的是心学,学是不能光靠读传习录读来的,心学只能读心而悟到。

我们要么老老实实像王阳明那样去打坐,去内观,要么就像他老人家说的那样,读生活的无字天书,在每一件事情上磨炼心性,但终级都是要明心见性。

如果钻进故纸堆里,整天忙着抠字眼,忙着鸡蛋里挑骨头,非要对儒释道三家的区别说得清清楚楚,又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没有亲口尝到梨子,读了再多梨子介绍的文章,看了再多梨子的视频和图片,自己能替这个梨子写100篇论文,就仍然不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

悟道,是要读无字天书的,是要读自己内在的那本心书的,那些有有文字的书骗惨了。


问古思塾


人们总喜欢总结个什么东西,这种是一般认识。

王阳明先生的个人志向是阶段性的,是随着成长而变化。

我们后人分析他是静止分析的。才会产生错觉,汇集了三教。

我个人理解,王阳明思想的主轴是贯穿少年青年老年的是: 儒家的治世的人生价值观。

当发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自然会想到宗教,自然会研究和借鉴宗教方法。

然而佛学和道学的极限,是反政治的,众生和无为是和阶层或者统治冲突的。

无奈之下又走回老路儒家的圣人治天下。

儒家是解决理想和现实的桥梁,是个痛苦的宣泄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