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成功,为何要将后宫妃子全部斩杀干净?

猫眼观史


杀人必定有杀人的道理,无缘无故杀人,怕是也会遭天谴!

登基已经胜券在握,但是除了登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他处理,当时的朱棣是冷静沉着的,如果要是他着急称帝,却会误了大事。

至于他为什么先把建文帝留下来的宫中美女绞杀干净,就不得不承认他打的如意算盘,一来他是想借机拷问,当时建文帝的下落。

另一方面,朱棣也是想借她们之口,亲耳听到他想要的答案,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安心的登基称帝,杀人灭口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朱棣作为地方藩王,自此彻底改变了明朝的历史,当时的靖难之役,是一个极其成功的造反案例。

他要说造反,怕是对于一个即将要称帝的准皇帝来说,不仅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也会遭受深深的舆论谴责,嫡长子继承制直接让一些皇室成员越来越边缘化。长此以往,弊端越来越明显,何况是面对朝廷中,那至高无上的皇权,有谁能不向往?

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将宫中的异姓势力打压之后,就将自己手中的权利分封,分别交给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皇子,让他们担任地方藩王。

老朱的想法很好,既能够保证将来大明朝稳定,又少了将来为了皇位兄弟相残的局面,实力相当,相互制约反而更好。但是上天却突然开了个玩笑,原定的太子朱标,却先朱元璋一步而去世,儿子去世那就传孙子呗,但是这对于朱允炆,无疑是极大的负担。

朱允炆性格胆小优柔寡断,自然也对割据一方的藩王叔叔惧怕忌惮,他越是如此害怕,反而就事与愿违。

朝廷的权力之争从来不会同情弱者,成王败寇的道理亘古不变,作为皇帝的朱允炆,手底下还是有几位明事理的大臣,就打算让皇帝朱允炆削藩,本想以绝后患,但却因为用错方式,反而招致叔叔们反感。

当时的燕王朱棣,作为朱允炆的一大首要目标,自然也被疯狂打击,朱棣内心也憋了一肚子火,对于这个找麻烦的小侄子,除了有点头疼他可一点也不怕。

聪明的朱棣骗取朱允炆的信任之后,发动靖难之役,带兵直接南下直指南京,三年的叔侄之争也该有一个结果,燕王朱棣也想给这个侄子一点教训,可是他低估了这个朱允炆。

朱允炆自知实力不济,为了保持自己最后的尊严,留给朱棣的反而是大火燃烧的皇宫,以及朱允炆那不为人知的下落,最终也只有两具形似朱允炆和他皇后的焦黑尸体。

讲道理,即使朱允炆死了,朱棣也是没有权利继承皇位的,但是朱棣看着这唾手可得的皇位,抛弃又难免觉得可惜。

为了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的当上皇帝,必要的准备工作一点不能差。知道这件事内幕的人,宫女嫔妃无疑是最有知情条件的,朱棣除了利用她们套取应有的价值信息,当然也为了以绝后患,毕竟人言可畏。

赶尽杀绝的目的:一方面杜绝闲言碎语,明成祖朱棣可不想遭人诟病;另一方面,他也怕朱允炆,如果在这些女人的肚子里留下龙种,那朱棣将来可有处理不完的麻烦,要是被将来的侄孙兴师问罪,那这叔叔可就当的太没面子了,以绝后患还不如一杀了之。

朱元璋在世就生性多疑,朱棣无疑将这一特征遗传的最为明显,父子俩同样也嗜好杀戮,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


大国布衣


没听说过……估计没这事。因为朱棣缺乏这么做的动机,如果说杀掉所有妃子是为了斩草除根,防止留下建文帝的后代,那有一件事无法解释——建文帝是有后代的,而且安然活到了英宗时期……

《明史》记载,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

在朱棣攻占南京时,朱文奎七岁,城破之后失踪,下落不明。而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似乎没什么威胁可言,所以朱棣留了他一命,把他圈禁在凤阳(限制在居住地点不得外出,相当于长期监禁,不过生活条件比进监狱好)。后来到了英宗时才放出来,这时候朱文圭已经五十七岁,没多久就死了。

帝惠帝二子。俱马后生。
太子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少子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几卒。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朱文圭很有可能有后代……所以朱文圭既然没被斩草除根,就说明朱棣不认为有斩草除根的必要。

顺便说下,朱文圭被圈禁五十年后,基本丧失了生活常识,据说刚被放出来的时候,连牛马都不认识。

所以虽然逃过一死,但活着的日子也不好过……


北门猿


<strong>杀人灭口,以正视听

朱棣靖难最后时刻,打进了京城,包围皇宫之后,朱允炆焚毁宫殿之后不知所踪。于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疑团诞生,建文帝到底死没死?

朱棣攻入京城的时候,下令不入皇城,退守龙江驿。朱棣不想杀了朱允炆,虽然说他造反是造反,但他打着的旗号是“奉天靖难”,是因为朝无正臣,内有奸佞,自己起兵是奉了太祖遗训进行的。所以他起兵,名正言顺,如果他杀了建文帝,那么他就是名正言顺的造反了。他留给朱允炆时间,让朱允炆自尽或者退位。朱允炆的做法则是既不让位,也不自尽,烧毁宫殿,说明他不想让位,那么他也只能跑路了。

很多皇帝上位以后,会把后宫的妃子都纳入自己后宫,毕竟,里面都是美女。而朱棣则不同,登上皇位之后就开始屠杀后宫,仅有几个人幸存。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将这些弱女子都清洗干净呢?

首先,朱棣怕这些女人怀着朱允炆的孩子,这会威胁到他的地位。这些孩子,绝对是比朱棣更有权力去做皇帝。

其次,名声,朱棣造反,名声就已经很差了,皇位来路不正,自己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然后又霸占侄子女人,这显然会遭人说闲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文帝生死问题。建文帝如果没死,那他一定是跑了,那么对于朱棣来说是个坏消息。具体原因,相比大家都十分清楚。朱棣屠杀的并不仅仅是朱允炆的妃子,还有宫女太监,以及一切可能看见朱允炆有没有死的人。朱棣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么就下定决心让全世界知道朱允炆已经死了。那么他要做的就是杀光这些可能知道朱允炆还活着的人,毕竟,让人永远闭嘴的方式就是杀。宫中仅有几个人幸存,因为他们说自己亲眼看见朱允炆死了。朱棣便留着他们,让世人知道,朱允炆死了,现在只有他才能当皇帝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避免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