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全世界都在庆祝,为何韩国却是一片哀号?

玩的就心机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韩国哀嚎,只是部分人哀嚎,这批人有一个响亮的称呼:卖国贼。日本投降之际,已经有部分韩国人被驯化,看着自家主子被灭,心理自然不是滋味。

事件回顾

公元1945年8月15日,历史上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日本投降,彻底的无条件投降。绝大多数反法西斯同盟都很开心,因为日军的投降代表着法西斯势力彻底消失,地球将会再次回归和平。

只不过,与日本隔江而望的韩国却非常伤心,甚至有些人切腹自尽。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剖腹自尽的尽管少数,伤心的人尽管不多,但这些在韩国还是有的,而且他们的悲伤之情有些莫名其妙。

日本都把你们欺负的国破家亡了,站在你们头上拉屎撒尿,为什么日军退出的时候有些人难过呢?

没错,这就是事实

知其源,才能知其史。我们把时间线往前滑一下,最好能滑到1910年。

托大清帝国的福气,咱们在清朝末年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对朝鲜的统治权,只不过咱们清帝国不统治,必然有其他帝国来统治。于是,日本出场了。

日军在十九世纪中期就开始谋划吞并朝鲜,并且在1910年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这意味着,日军最起码已经实际统治韩国将近四十年。如此长的统治时间,出现对与日本文化的认同,到也在情理之中。

日本在统治韩国期间,充分运用各种方法,让韩国认同日本帝国。所以,当日本失败的时候,不少的人就开始觉得是自己失败了。

这件事看起来可能有些搞笑,只不过的确是小国的悲哀。没有一定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蕴,很容易被同化。


趣谈唐宋元明清


日本投降后,全世界都在庆祝,为何韩国却是一片哀号?


这件事是韩国人心中的痛,别看韩国现在和日本势不两立,领土问题、慰安妇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等,闹得很凶,当年日本投降时,韩国人可谓是一片哀嚎,原因很简单,韩国已经被日本殖民多年,把自己当日本人了。

先举个例子,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日本姓名为高木正雄,1940年,他就是以日本的姓名考进了日本控制下的伪满军校;1942年,又去东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攻读本科,194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伪热河省伪满洲国军第八团任少尉;1945年1月,在“清剿”抗日武装力量的战斗中,被晋升为中尉;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朴正熙的第8步兵联队拒不投降,并枪杀苏军联络员,1946年,被国民党军统遣返回国。

他曾向日本国写了一封表忠心的血书。朴正熙写道:“我身为日本人,以精神与气概,义勇奉公,一死报国的决心报名当军官……有为日本国献身之觉悟。”仅看这份血书还以为是个日本狂热分子写的,但没料到是个日军“殖民”下的一个韩国人大作。想不到吧,朴槿惠的父亲居然如此忠心耿耿。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朴正熙回去后却一路平步青云,直至登上了总统宝座。

其实,朝鲜半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随着清政府日渐羸弱,日本的逐步强盛,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朝被迫放弃了朝鲜宗主国的地位,1897年朝鲜国王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需要注意的是”大韩帝国“几乎包括整个朝鲜半岛,和现在的韩国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朝鲜独立只是日本吞并朝鲜的第一步,1910年在日本的策划下”大韩帝国“和日本正式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其中规定”韩国皇帝将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至此日本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通向大陆的跳板,开始对朝鲜进行长达三十多年的殖民统治。

日本人的殖民统治被美其名曰”皇民化运动“,他们强迫朝鲜人学习日语,使用日本文字,取日本名字,使用日本的礼仪,从1910年到1922年,韩国的私立学校由2000多所锐减到600多所,绝大部分学龄儿童被剥夺了学习机会。而日本人支持的公立学校,一年级的教科书中写道:“天皇陛下,是我国的最尊贵者。天皇陛下,治理我国”;二年级的教科书写道:“当今天皇陛下,对本土人民、朝鲜人民和台湾人民皆爱之如子。”

同时,“统监府”逼迫百姓每天朗读《皇国臣民誓词》,即:“吾等乃大日本帝国之臣民”、“吾等齐心协力尽忠天皇陛下”等内容。

经过多年的奴化教育很多朝鲜人被同化心甘情愿加入日军,参与所谓的”大东亚圣战“,在日军中有专门的”高丽联队“他们作战勇猛,同时也和日军一样无恶不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侵华期间,日军的韩籍士兵就有近40万,占日军侵华总兵力的16%,日本投降后,被国际法庭定为乙级战犯的韩籍人就有148名,其中23人被判处死刑。

当然,日本的确是把朝鲜当作自己的国土对待的,除了进行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之外,还每年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发展朝鲜的经济,日本控制朝鲜和后来控制中国不一样,他在很多资金和政策上都给予朝鲜相当大的扶持,并且也非常注意收买当朝鲜当地的势力,所以几十年统治下来,日本在朝鲜的统治相当的稳固,在朝鲜也拥有了一大批顺民。

所以,日本投降后,全世界都在庆祝,韩国一片哀号也就不奇怪了,当然,对于韩国来说,那段历史是一段丧失反抗精神的屈辱历史,是不愿提及的。


葛大小姐


在关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记忆里,那一天“韩国一片哀号”甚至“韩国人纷纷自杀表忠心”的说法,至今长期流传,也叫许多历史爱好者大惑不解:遭受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真对日本法西斯这么“死忠”?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

对照真实的历史事实,这类说法,乍一看出入很大。

在日本宣布投降前,那时的朝鲜半岛,还归日本的“朝鲜总督府”管辖。而在1945年8月15日前,得知“要投降”的日本“朝鲜总督府”,也立刻陷入了一片鬼哭狼嚎里。这群日本人,倒是没有“殉葬”的觉悟,反而生怕“朝鲜半岛人民难以抑止的报复行动”。为确保能安全跑路,“朝鲜总督府”还放下身段,哀求那些朝鲜半岛“亲日派”出面维持秩序。没想到这帮人也纷纷躲猫猫,就怕沾上个“日”字。

为何慌乱成这样?因为这帮人心里明白,虽然之前的五十年里,日本人煞费苦心,在朝鲜半岛疯狂推行“洗脑”教育,朝鲜半岛的历史被他们篡改,史料大量烧毁,二战时期的“皇民化”运动渗透整个朝鲜半岛,还成功培养出了大批“亲日分子”,从战场到后方,鞍前马后给日本人卖命,但他们自己也清楚:在朝鲜半岛作的孽,太多了!

且不论五十年里,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种种暴行,单是整个二战时期,朝鲜半岛就有一百多万人被掳为劳工,数十万人被强制征兵。凶残的法西斯统治,是朝鲜半岛老百姓家家户户的灾难。此刻狼狈战败,哪里还敢指望朝鲜半岛人能“哀号”“效忠”?

▲朝鲜劳工

最后还是在日本“朝鲜总督府”答应了“释放政治犯”“确保粮食供应”等条件后,由新组建的朝鲜半岛“建国委员会”出面维持秩序,才确保了这些身在朝鲜半岛的日本人,能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安全撤离”。否则,以他们欠下的血债,很可能会在朝鲜半岛百姓的怒火里,落得血债血还。

所以,今天留下来的,关于1945年8月15日前后,朝鲜半岛的相关照片里,后人看到的,也多是当时朝鲜半岛百姓欢呼胜利的景象。哀号?真难找。

那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韩国一片哀号”的说法,为何会流传到今天。这事,就因韩国二战后一桩重要历史遗留问题:亲日派问题。

虽然在日本殖民朝鲜半岛的年代里,朝鲜半岛人民的反抗始终没停,但日本统治朝鲜半岛的重要帮手,却正是他们苦心在朝鲜半岛培养的“亲日派”。通过教育洗脑和利益诱惑等各种手段,日占朝鲜时期,一大批“精英名流”被拉下了水,从此死心塌地做日本人的打手。比如1927年的“朝鲜总督府”里,就有一万六千多朝鲜裔公务员。虽说担任的都是低级职位,态度却是十分卖命。

另外日本还在朝鲜半岛,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宪兵和警察部队,其中朝鲜人的比例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二。另外还有《朝鲜日报》《东亚日报》等亲日报刊。可以说,“亲日派”的势力,当时已遍布朝鲜半岛各行业。

而在日本发动的那场可耻战争里,由朝鲜半岛士兵组成的“日军”,有20万人之多。他们不但犯下了滔天罪行,很多“亲日派”更是其中急先锋,朝鲜末代王储李根官至日军中将。战后的审判里,被列为“战犯”的朝鲜裔日军军官,更有一百四十八人之多(23人被处死刑)。

▲日军里的朝鲜兵

随着美军登陆朝鲜,亲日派又来了精神。经过一番卖身投靠后,美军打着“确保社会稳定”的旗号,选择了扶持朝鲜半岛亲日派。在朝鲜南部,大批昔日给日本人卖命的“亲日派”,这下摇身一变成“亲美派”,成功排挤了先前的“建国委员会”,重新掌握大权。比如美军组建的朝鲜半岛警察队伍,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亲日派,甚至好些都是参加过侵华的朝鲜籍日军。

当美国扶持的“韩国政府”成立后,重新盘根错节的“亲日派”们,自然也成了其中的骨干力量。反而是那些曾为朝鲜民族独立浴血奋战的仁人志士们,却遭到了清算甚至迫害。比如抗日英雄金九,就遭到了暗杀,凶手安斗熙短暂关押后就获释,然后一生高官厚禄。

而至今为止,以《韩国日报》等媒体的调查,那些曾为朝鲜半岛民族解放做出贡献的英雄及其家人,百分之七十都处于贫困阶层。相反“亲日派”及其后人,至今在韩国拥有极其强大的势力,在政治文化领域都不乏高官级人物,甚至掌握韩国许多要害经济命脉。很多“亲日派”后代竟还通过法律手段,或洗白祖先,或向“抗日英雄”后人索赔,竟还屡屡得逞,闹出不少荒唐事。

这“亲日派”嚣张的景象,也成了韩国一桩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投降时韩国一片哀号”的说法,也就不胫而走。虽说与1945年8月15日那天的事实有出入,却也同样对二战以后,韩国“亲日派得意”现象的生动讽刺。

▲日军里的朝鲜兵

生动背后,更是一个严肃的警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清算殖民主义的罪恶,正确对待历史,都是一桩任重道远,却必须做到的大事。

参考资料:余伟民,周娜《1945—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政治变动》、谭红梅《试析日本在朝鲜殖民统治的特点》、王海龙,王静《论美军政与韩国亲日派的转型》


我们爱历史


日本投降后,韩国社会一片哀嚎,从本质来说,是因为这个民族早已经被日本文化同化了35年。

(全智贤主演的《暗杀》,与其说是反抗日本侵略,不如说是清算韩奸)

前段时间热播的韩国电影《暗杀》中,韩国的抵抗派和投降派斗争很激烈。到最后投降派被清算时,他说了一句话“我那时哪能想到,韩国的抵抗也能胜利啊!”

的确,当整个民族没有胜利希望时,彻底沦为他国奴隶,就成了最理性也最普遍的选择。所以,当说起那些为日本人服务的朝鲜族人民时,也不能直接说他们就是韩奸,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得已。

从1910年日韩合并,到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人当了35年的日本人。这35年的过程中,太多韩国人把天皇当成自己的偶像和精神寄托,太多韩国人拿起武器参加了日本的大东亚共荣活动,甚至还有很多韩国女人积极踊跃报名参军当慰安妇。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日本军队的慰安妇中,包含三个层次,高级军官使用日本籍慰安妇,中级军官用朝鲜慰安妇,下级军官甚至较有钱的普通士兵用中国慰安妇,没钱的士兵只能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日韩慰安妇因为有语言交流功能而价格更高,另一个方面则是这些日韩女人自愿参加,基本没有反抗行为。

事实上,日本的境外殖民地,韩国并不是最早的,台湾比韩国还要早15年,但是台湾社会对日本的抵抗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可以说,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远没有对韩国的那样成功。

(韩国人眼里的二战,韩国占领大半个中国,把日本变成殖民地)

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归结起来大概有三点:

1,韩国长期建立封建王朝,体制化的社会结构,更容易被征服。而台湾,从郑成功收复台湾才开始大规模开发,1895年日本侵台后,台湾的高山土著居民明显比平原汉人反抗烈度大。

2,韩国距离日本很近,长期受到日本文化影响,接受日本文化比较容易。历史上,日本几乎是稍有实力就开始入侵朝鲜。唐朝时刚刚脱离原始社会的日本就开始入侵朝鲜,结果被唐军暴揍一顿老实了。明朝时,刚刚完成统一的日本又一次入侵朝鲜,被明朝军队暴揍一顿,又老实了。

3,日本对朝鲜的征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韩国国民接受程度更好。从甲午战争开始,韩国成为日本保护国,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担任韩国总督,是典型的对韩温和派。只可惜,伊藤博文被安重根刺杀,日本最后一口吞了韩国。

(一手促成日韩合并的刺客安重根)

令人脊背发凉的一件事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又出现了一个伊藤博文式的侵略者,那就是石原莞尔。石原莞尔是东条英机的政敌,长期被排挤,如果石原莞尔长期统治东北四省,恐怕中国东北继承了第二个韩国了。


历史知事


1939年,23岁的韩国人朴正熙(朴槿惠父亲)想参加“伪满洲国军”,为此他向日本国写了一封表忠心的血书。


朴正熙写道:“我身为日本人,以精神与气概,义勇奉公,一死报国的决心报名当军官……有为日本国献身之觉悟。”

仅看这份血书还以为是个日本狂热分子写的,但没料到是个日军“殖民”下的一个韩国人大作。朴正熙为了让自己更“日本”,将名字改为高木正雄。

朴正熙后来如愿来到齐齐哈尔做了“二鬼子”,日本人对他的表现,评价是“果断处理对抗大日本帝国的破坏分子”。

其实二战时期,来我们这像朴正熙这样的“二鬼子”不少。其所作所为比真鬼子还坏,欺负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毫不手软。


正是因为“恶评如潮”,在东京大审判中,才出现了148名大韩籍的乙级战犯,其中23名因罪大恶极而被判处死刑。

至于说日本投降后,某国是否“一片哀嚎”,这个并不清楚。但从“二鬼子”的表现来看,应该确实有这种人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按说日本都战败了,像朴正熙这种标准的“韩奸”,理应受到必要的惩罚。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朴正熙回去后却一路平步青云,直至登上了总统宝座。


像他这种背景的人,都能攀登上人生巅峰,足以说明当时的韩国人对某些历史,是没有多大心理障碍的。

也由此可见,经过50年的“同化”,该国人的顺应性要远远大于反抗性。虽然这并不代表全部,但至少可以推测出这种人不在少数。

总之,传言中的“一片哀嚎”、“破腹自尽”等等,虽然没有确凿的依据,但可能也不完全是谣传,毕竟“二鬼子”的表现与血书摆在那。



花木童说史


自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开始,李氏朝鲜500年的国祚至此断绝,朝鲜国民从此被冠以了“半岛人”的称呼。

奇怪的是,对于朝鲜族这样一个有着3000万人的民族,却在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的35年间,除安重根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尹奉吉炸死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以及金日成和李承晚分别在境外组织抗日武装外,基本很少听到其他反日活动。

甚至于当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传来,笼罩在整个半岛的不是国家光复的喜悦,反倒是如同被亡国般的一片痛哭哀嚎,其中还不乏自杀结束生命者。

由此可见,日本对朝鲜人的皇民化教育,可谓是荼毒至深!

日本对朝鲜人的同化政策,首先从控制朝鲜王室和拉拢贵族官僚精英阶层开始。

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退出朝鲜半岛后,王室上层以明成皇后为代表,试图引入沙俄势力抗衡日本,惹得日本驻朝公使三浦梧楼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策划了对明成皇后的暗杀。

上层反对派被镇压,紧接着日本便开展起了用金钱、爵位收买的笼络活动,还大量安排朝鲜原精英阶层的子女与日本贵族通婚,首先在血统上形成日韩合并的既成事实。

比如李氏朝鲜纯宗的弟弟英亲王李垠,便被撮合与日本皇室出身的梨本宫方子结婚。

同时,日本通过掌握垄断教育,极力将朝鲜半岛本土文化加以抹杀。在学校里,青年们接受着官方语言日语的教学,从小被灌输对天皇的忠君爱国思想,就连家族姓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日复一日往日本化方向固定,培养出年轻一代的“新皇民”。

李氏朝鲜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奉行“事大主义”的外交政策,历经明朝、满清500多年,并未形成现代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思想。因而,在日本的殖民同化教育下,当时很多朝鲜人都逐渐认可了自己“日本人”身份的现实。

待这批人走向社会,日本当局狡猾得从中挑选思想亲日且又学业优异的人,将他们填充到政府、工厂、银行等中上流阶层,通过耍弄“以朝制朝”的殖民手段,鼓励更多的朝鲜人与日本妥协合作。

此外,日本还在半岛各地开展现代化建设,广泛修建铁路、电站、桥梁、马路等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着朝鲜人的生活条件,消弭他们的反抗心理。

因此,第二、第三代朝鲜少年与本民族的感情逐渐淡化,观念上也更倾向于自己是个“日本人”,甚至是在军国主义思想的灌输下培养了很多“忠君爱国”的朝鲜籍日本人。

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在二战结束前,他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叫做“高木正雄”,是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后还曾服役于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没少干"清剿"抗日武装的恶行。

像朴正熙这样的朝鲜籍侵华日军,在二战期间多得数不胜数。据说在鬼子的队伍里,那些没有戴钢盔的就是朝鲜籍日军。

朝鲜人在日本人跟前虽然是二等公民,受尽歧视和虐待,但他们到了中国却自认为具备“日本人”的优越感。

伪满洲国建立后,实行所谓的汉、满、蒙、日、朝“无族协和”政策,在这期间大量朝鲜人在关东军的庇护下来到中国东北,抢夺当地人的土地田产,充当奴役中国人的二鬼子帮凶。当时流传下来的“高丽棒子”叫法,指的便是替日本人为虎作伥的朝鲜人。

可见,在日本涵盖教育、文化、经济、民生等全方位的“皇民化运动”下,持续长达35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在当时的朝鲜人内心中造就了极强的“日本认同感”。

这股认同感莫名其妙得强烈,以至于当日本战败投降时,许多朝鲜人竟然学起了日本人的武士刀精神,搞什么自杀殉国,当真是奴性十足、愚昧至极!


剧透历史


日本的投降,必然是某些人的哀嚎,大多数人的新生。全世界人民如此,韩国人民也应如此。

到1945年,日本已经殖民韩国几十年。结果就是,韩国有很多人已经接受了日本文化,认同了日本对韩国的统治,从思想上放弃了自己国家的独立性。日本的文化同化是有效果的。既然如此,那么必然会出现一大批的卖国韩奸走狗。为什么韩国人的思想这么容易被同化,因为韩国没有自己真正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学于中国。以中国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上天有许多人,被从思想上奴化了,何况韩国——这是第一。

第二,日本人的残暴武力手段使韩国人感到畏惧。这种手段实际上是日本人惯用的一种手段,日本侵略中国进行的南京大屠杀,以及各地随处可见的万人坑都是这种手段的一种体现。日本也是知道自己国家人少的,因此日本需要辅之以消耗人力少的手段。用100个人控制10万个人,这是日本人想要达到的目的。要的是韩国人听话,那么怎么才能让不听话的人听话呢?打他一顿!畏惧之下,即使日本投降,韩国人也不敢高呼。

第三,日本人在韩国找到了一批当地的即得利益者。这群人掌握着权与钱,社会地位高。跟随日本人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反之如果日本战败了,那么这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他们的生命也不能得到保障。极度的财产不安全和生命不安全的冲击之下,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哀嚎,日本投降的人。在他们而言,自己主人的投降就是自己的末日。

第四,韩国人民后来的哀嚎是哀嚎于自己命运的没有改变,甚至命运的更加悲惨。和日本人需要韩国的既得利益者,后来的美国人也需要韩国的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没有被侵犯,那么这群既得利益者就要清算想清算他们的人。就是所谓的爱国者,爱国者被清算,是一个民族的悲哀,韩国的哀嚎应该在此。

第五,韩国人的整体思想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思想指导不成熟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我想韩国人不应只是哀嚎,应该反省了。继续做美国的棋子,与中国作对,那么哀嚎的日子还长着呢。萨德系统该撤了。


历史纬度


“生活就像强奸,要么反抗,要么就去享受”这句流行的网语,像极了韩国人被日本人殖民时期的心态,而且“被殖民到享受成瘾”的地步。日本投降后,韩国本已全面解放,但许多的韩国人却将自己当成了日本人,反而不适应自己韩国人的身份。

因此,当日本投降后,韩国出现了一片哀号的现象,为日本战败自杀“殉国”的韩国人高达近10万,而且自杀方式多为切腹自尽。不知是日本人的殖民手段高,还是韩国人可笑、可悲,还是可叹。

大韩帝国为何会被日本殖民

  •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胜利的日本与战败的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取得了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自此,大韩帝国(注:1897年10月12日,朝鲜王朝更名为大韩帝国)成为了日本的仆从国。

  • 1905年11月17日,日本和韩国签订《日韩保护协约》,韩国的外交权被日本剥夺。同时,日本在韩国设置管理机构“统监府”,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韩国统监,对韩国进行全面统治。

  • 1907年7月24日,日本和韩国签订《丁未七款条约》,韩国人失去了司法自主权,大韩帝国军队也被迫解散。

  • 1910年,日本与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灭亡,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韩国完全是日本的一部分。

以此推算,日本殖民韩国35年,占领及统治韩国达50年。

期间,李完用、朴齐纯等韩国官员被日本重用,为虎作伥。同时,日本人又扶持宋秉畯、李容九的“一进会”等韩国的民间力量。从而,实现了“以韩治韩”的统治目的。后来,日本侵略中国时,也曾使用这样的手段,结果却难以抵挡全国的抗日浪潮。

对于日本入侵,虽然韩国也出现了一些可敬的爱国义举,但最终被“韩奸”及日本人镇压。如:《丁未七款条约》签订后,闵泳焕、赵秉世等大臣不甘受辱,自杀殉国;1908年2月,民间爆发的反抗日本侵略斗争曾一度围攻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 1909年10月26日,日本特使伊藤博文,被韩国青年安重根枪杀等。

日本对韩国的殖民手段有多歹毒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文化消失的那一刻,也就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灭亡。颇爱钻研历史的日本人,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当日本侵入韩国后,通过各种手段限制韩国文化的传播,同时利用强迫、灌输等方式全力推广日本文化。经过数年的洗脑,韩国人以有一个日本的姓名为荣,以学习日语为耀,以自己是“日本人”为傲。

例如:从1910年到1922年,韩国的私立学校由2000多所锐减到600多所,绝大部分学龄儿童被剥夺了学习机会。而日本人支持的公立学校,一年级的教科书中写道:“天皇陛下,是我国的最尊贵者。天皇陛下,治理我国”;二年级的教科书写道:“当今天皇陛下,对本土人民、朝鲜人民和台湾人民皆爱之如子。”

同时,“统监府”逼迫百姓每天朗读《皇国臣民誓词》,即:“吾等乃大日本帝国之臣民”、“吾等齐心协力尽忠天皇陛下”等内容。

期间,日本大肆烧毁韩国古代民族英雄传记、独立、国家诞生、革命等历史类书籍,并对反抗“日本文化教育”的韩国人,立即遣送到铁矿或煤矿进行劳役。1930年和1934年,因此获罪的百姓分别达4万和6万。

最终,在如此老少立体式的强制洗脑教育之下,95%的韩国人改了日本姓名、会说日本话,自己是日本人的荣耀渐渐深入了韩国人的灵魂。所以,这些应该是造成当时的韩国出现一片哀号的原因吧。

后来的韩国人深感历史文化意义的重要,随发生了争抢中国端午节、春节,并打算申遗的闹剧。

日本二战中,韩国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韩国扮演的是一个帮凶的角色,而且这个帮凶的凶残程度一点也不输日本鬼子。

据《南京大屠杀》史料记载,第一支违反日军军令玷污中国妇女的就是松井石根15师团中的韩国联队(团级)。据工人新村的81岁老人王克俭回忆:“很多不戴钢盔的鬼子兵(韩籍日军,没钢盔戴)侮辱女人后,活活将女人的子宫挖出来,并套在女人的头上,直到女人活活窒息而亡。”事后,这些残忍的刽子手竟称此事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期间,日本还派出随军记者对一名叫李虎巴(日本名为武藏正雄)的韩籍士兵拍了照,并以“南京之战中的朝鲜勇士”为题登在了《朝日新闻》上。

再如:韩国唯一女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日本姓名为高木正雄。1940年,他就是以日本的姓名考进了日本控制下的伪满军校;1942年,又去东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攻读本科;194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伪“热河省”伪满洲国军第八团任少尉;1945年1月,在“清剿”抗日武装力量的战斗中,被晋升为中尉;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朴正熙的第8步兵联队拒不投降,并枪杀苏军联络员;1946年,被国民党军统遣返回国。

据史料记载,日本侵华期间,日军的韩籍士兵就有近40万,占日军侵华总兵力的16%。日本投降后,被国际法庭定为乙级战犯的韩籍人就有148名,其中23人被判处死刑。

所以,日本投降后,全世界都在庆祝,而韩国却是一片哀号,则说明韩国的那段历史是一段丧失反抗精神的屈辱历史,更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同样是二战发起国的帮凶,德国投降后,首任奥地利总统卡尔·伦纳尔,却勇敢地向全世界承认了他们的帮凶国的罪名,并向被杀害的犹太人和其他被奥地利伤害的国家和人民进行了真诚的道歉,而且还做出“力所能及的赔偿”承诺。相比之下,韩国只是一味“哭诉”自己受害国的历史,却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曾经伤害中国的那段历史。不知韩国人看到奥地利总统卡尔·伦纳尔的那段讲话,会作何感想呢?


祥子谈历史


一片哀嚎不至于,但韩国的确没有中国那么高兴。

其实中国跟韩国一样,都是日本法西斯的受害者。中国在甲午海战、抗日战争两次被日本蹂躏,韩国在更早之前就被日本侵略,后来彻底沦为殖民地。


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失去了台湾岛,但韩国整个国土都沦丧了,每个人都成为了亡国奴。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成为了韩国的“保护国”。但韩国(当时还叫朝鲜)被日本占领的时候,一些韩国人还兴高采烈,认为日本人把韩国从满清的压迫下解救出来,他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可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日本人比满清还坏,接下来发生的事,他们哭都哭不出来。

十年后,即1905年,日本把刀架到韩国人脖子上,逼迫韩国签下了《日韩保护协约》,韩国痛失外交权,并且日本直接委派伊藤博文担任韩国“统监”,成为韩国的太上皇。韩国的大小事务自己不能做主,完全要听伊藤博文这个“统监”摆布。


日本人还不满足,继而在1907年7月,逼迫韩国签订了《丁未七款条约》,韩国人不但失去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司法自主权,就连国防也被日本人代劳了,自己连国家武装力量也没有了,彻底变了了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10年,日本进一步跟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韩国这个空架子也没有了,完全并入了日本版图,这就不再是殖民地,而是完全被日本吞并了,像萨达姆当初占领科威特一样。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国人倒是因此不再是“亡国奴”,而是直接变成了日本人。

不过二战结束后,美国人逼着日本把吃下的肥肉统统出来,东北、台湾吐出来了,朝鲜半岛也吐了出来。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走上街头燃放烟花爆竹,敲锣打鼓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一些韩国人却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他们为日本的战败痛哭失声,还有人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不少人还切腹自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些韩国人吃错药了吗?

韩国人并没有吃错药,他们悲痛欲绝也是真情流露,因为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太成功了。

日本当时在甲午战争中打败大清,吞并台湾和韩国后,国力蒸蒸日上,后来又把沙俄打得满地找牙,他们狂妄到了极点,觉得自己是亚洲老大,无人能敌,韩国跟台湾也永远是自己的领土了。

所以日本政府就把韩国和台湾当成自己的领土去经营,并没有当做殖民地去管理。


对占领区的人民采取残酷镇压的同时,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洗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占领区的儿童和成人学习日文、学说日语、学习日本历史,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日本人,就是日本国家一分子,教育他们爱“国”。

在对反抗的人民进行血腥屠杀的同时,对于顺民也给予奖励,给他们以升官发财的机会。

对占领区资源进行野蛮掠夺的同时,也投入不少财力用于兴修水利、修建公路、铁路和发电站,修建公共设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比如台湾在100年前就有了电话、电报和铁路公路,用上了电灯,有的人还住上高楼。

正因为日本人觉得他们吞并了这些地方,永久成为自己的领土,才会不惜血本去经营。

不过他们做出这些举动不是为了当地人民的幸福,而是更好地压榨和盘剥当地人民,为他们的侵略扩张而服务。


但他们的欺骗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有一部分人被他们收买或者蒙蔽了。当初被日本吞并时几岁的小孩,读的是日本课本,受的是奴化教育,日本统治了50年,那时候有几代人受到了这样的教育,想想不可怕吗?

这些朝鲜人错把日本当成了自己的祖国,因此才会在日本战败时痛心疾首。当时敌占区的人民谁会想到日本有一天会完蛋,他们有一天会被解放呢?

当然,爱国的人士反抗侵略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二战前和二战中的大多数对日高官的刺杀计划都是朝鲜义士们完成的。

但大多数老百姓赤手空拳无能为力,更多的人选择了逆来顺受。

因此在日本侵略战争中,被占领国和地区的韩国人和台湾人不约而同卷入了侵略战争。


在二战中,朝鲜(不只局限于韩国)日军中共有24万2341人, 其中有22182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仅仅是在日本战败后被远东国际法庭审判,被有资格列为B、C级战犯就多达148人,其中23人被判处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战后总统朴正熙就曾经在"满洲军"步兵第八团担任团长副官,战后韩国空军大将、陆军大将、韩国陆军总参谋长都曾在日军中任职。可以说,当时的朝鲜精英,没有几个没有当过日本兵的。

而中国的台湾男子也有很多走上前线为日本人当炮灰,台湾籍日军赫赫有名的“高砂义勇队”作战时比日军都勇敢,在菲律宾战场成功击退了巴丹半岛的美军,在中国战场,也有不少台湾“日军”参加了对中国军队的战斗。

韩国和台湾被日本殖民奴化的历史不堪回首,由此可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多么重要。


小约翰


1945年日本投降后,那些饱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尤其是我国,都在举国上下共同欢庆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


但与此同时,日本虽然战败,可受军国主义思想荼毒较深的日本国民却不甘忍受投降所带来的屈辱,纷纷走上街头痛哭流涕,有甚者更是自杀以明志,虽然这种做法异常极端,也为我们所痛恨,但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们“爱国”的一种体现。

然而,令我们所不解的是,有这么一个国家,他们原本也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作为受害者,在日本战败的最初时期,这个国家的很多百姓竟然也会像日本人一样因为日本的战败而痛哭,亦会因为日本的战败而自杀,仿佛日本的战败预示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一般令人恐惧,难以接受。那么这个奇葩的国家是哪一个呢?就是韩国,准确来讲是整个朝鲜半岛地区,因为日本投降之际,朝鲜半岛还是一个整体,并未分裂。那么当年半岛的人们为何会有如此极端表现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日本对半岛的殖民统治非常成功,尤其是文化上的统治。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从此朝鲜不再是清朝的附属国,1897年朝鲜王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05年,随着日俄战争日本的战胜,俄国势力也被排挤出半岛地区,日本正式成为大韩帝国的保护国,此后日本开始往半岛移民并推行日文教育。

1910年,这是半岛人民最应该记住的一年,这一年的8月22日,两国正式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从此“大韩帝国”灭亡,朝鲜半岛正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此后,日本也开始在韩国全面普及日文教育,输送日本文化。

到1945年日本战败,整整35年的时间,朝鲜半岛近两代人都是在日本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这些从出生就接受日本文化的朝鲜人对原来的本土文化没有一丝归属感,只对日本文化有着深深的认同感,所以他们也完全接受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朝鲜人纷纷加入日本军队,成为日本残害亚洲各国的帮凶,这些朝鲜人与真正的日本人一样在我国烧杀抢掠,犯下的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后来韩国政界的官员很多都是从小接受日本文化的,比如韩国总统朴正熙,他就是典型的接受日本教育的一代,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还曾到伪满洲国担任军官,他还有一个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


而像朴正熙这样的朝鲜人当时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人当年都是心甘情愿为日本人效力的,而除了朝鲜,台湾当年亦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日本军队的朝鲜人多达24万人之多,日本战败后成为战犯的朝鲜人有一百多人,被处死的有14人,而日本战败后走上街头自杀的朝鲜人多达十万!

所以通过以上这些数字,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当年对沦陷区和殖民地采取的文化侵略和思想上的洗脑是非常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