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死後,失去靠山的商鞅真的是無路可逃嗎?

星辰小故事


秦孝公死後,作為變法首創者兼推行者的商鞅,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傘。新繼位的秦惠文王因為與商鞅的舊怨恨,加之在商鞅變法中利益嚴重受損的舊貴族之挑唆,秦惠文王最終決定,將這位秦國變法的先驅,前朝大良造商鞅,處以車裂之刑。商鞅為秦國殫精竭慮二十餘年,將秦國從一個諸侯看輕的邊陲弱國,打造成了據崤山函谷以窺山東,令諸侯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國,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令人唏噓。

難道在秦孝公死後,整個華夏,就沒有商鞅的棲身之所?為何商鞅這樣一位精明的政治家,會坐以待斃,他難道心甘情願被秦惠文王處死嗎?


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商鞅在秦孝公死後,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先選擇了一種最為直接的辦法——跑路。在商鞅跑路的過程中,為中華民族的成語詞典貢獻了一個常用詞——作法自斃,“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之後,商鞅又逃到了魏國,結果,魏國人也因為他之前幫助秦國擊敗魏國的公子卬,而對這位相秦的魏國人怨恨到了極致,也沒有接受他,“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

魏國不僅自己不接受,更絕的是,他們居然告訴其他國家,不要接受商鞅“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商鞅沒有辦法,只能回到秦國給自己的封地——商邑,與秦軍對抗,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螳臂當車,商鞅軍大敗,被秦國捉回國內除以車裂之刑。


以上情節均出自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仔細想想,其中存在不少漏洞,最不能解釋的是,其他國家居然乖乖聽魏國的話,紛紛不讓商鞅入鏡。商鞅是你魏國的叛徒,和其他國家利益有何相關?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理由做這件事。所以,司馬遷的記載,也有一定的不可信的成分,或者說,其他國家不讓商鞅入鏡,有其他原因,魏國的公告,不過是為其拒絕商鞅入境提供了一個合理的理由罷了。

可以看出,秦惠文王是一定要置商鞅於死地,這從他一繼位,顧不上老爹秦孝公屍骨未寒就迫不及待地去收拾商鞅可以看出,這不奇怪,因為商鞅和秦孝文王有仇。那麼,當時的秦國處於一種怎樣的地位?用桑弘羊的話說,秦國在變法之後“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此可謂兵精糧足,真正開始開創帝業,當時的秦國已經多次擊敗了驍勇善戰的魏武卒,六國震驚。因此,當時的六國,雖說不至於害怕秦國,但是也絕對不願意因為一個商鞅而得罪秦王。


再者說,與秦國接壤的國家,有楚國,韓國,趙國和魏國,韓國趙國當時並不強,而楚國則路途遙遠,魏國又全民抵制商鞅,這樣一來,商鞅更是無處可去。此情此景,商鞅當真只能困守在秦國。而商鞅變法之時,將舊的貴族得罪了個遍,此時舊貴族重新掌權,商鞅的結局,實際上已經註定。因此,商鞅在秦孝公死後,沒有任何生的機會。

不過,秦惠文王雖然處死商鞅,但他畢竟是一位有識之君,意識到商鞅變法對於秦國的霸業的確受用無比,因此,他殺商鞅的目的,不過是一方面為了報私仇,另一方面穩住舊貴族,對於變法的措施,還是堅定地執行了下去。在商鞅變法措施的作用下,秦國國力不斷增強,最終,秦惠文王的玄孫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掃清六合,一統天下。


庭州行者


我認為,商鞅無路可逃。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是要看他所處的環境,另一個就要看他的性格。

商鞅所在環境是秦國,是一個虎狼之國,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國家,也是一個法律嚴苛的國家。

商鞅刻薄。太史公形容商鞅“天資刻薄人也”。證據就是他制定的嚴苛法律,他對太子的師傅所施行的殘酷刑法,他對自己朋友的殘忍欺騙。

商鞅貪心、不智。孝公死前,趙良找到商鞅。說他積禍於百姓、說他“危若朝露,亡可翹足以待”。勸他不要貪位、貪名,勸他“養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商鞅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如果孝公還活著,商鞅會有好的結局嗎?我認為不能。就是因為孝公快死了,所以可以任由商鞅施行殘酷的法律。就是因為孝公快死了,所以才加封商鞅為“商君”。孝公死,然後殺商鞅。可以安撫舊的貴族勢力,可以安撫百姓,可以讓太子復仇,可以讓太子拉攏人心。這樣的商鞅,他不死,就是不可能的,就不能發揮商鞅的作用。

如果換一個環境,商鞅會不死嗎?我認為也不能。因為商鞅有能力,有能力改變環境。所以商鞅變法成功,改造了秦國的環境。同樣,也給自己挖好了墳墓。所以,即使換一個環境,商鞅還是會把自己作死。

總結一下,商鞅有能力。有能力把一個國家改造成可以殺死自己的環境,然後殺死自己。


歷史八卦陣


商鞅失去靠山後,只有兩個去處:一是自己的祖國魏國,二是其他諸侯國。

他首先想到的是回祖國,但祖國不要他。在魏國人民眼裡,商鞅是“魏奸”,幫敵國秦國做事,還恩將仇報,通過欺騙魏國將軍公子卬的卑鄙伎倆(商鞅在魏國窮困潦倒時曾得公子卬曾接濟)擊敗魏軍。因此,魏國人不歡迎商鞅,將其驅逐出境——其實魏國人算客氣了,沒拿商鞅是問。

祖國沒有商鞅的容身之處,這叫自作孽不可活。你也許會說,其他國家為什麼不接納商鞅呢,商鞅去了不是可以幫他們變得強大嗎?

這就有點兒一廂情願了。秦國有商鞅變法,但也不是一夜之間就強大,兩期改革一共用了約20年。就算商鞅幫其他國家變法,也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實現強大。再說了,商鞅這麼厲害的人,秦國既然不用了,也不會給其他國家用。不管商鞅逃到哪裡,秦國也會追到哪裡,斬草除根。誰要是收留商鞅,就是和秦國過不去,就會引火燒身。

商鞅的下場,即使他自己沒想到過,也有人提醒過。商鞅為自己的成就得意洋洋,曾問他的魏國老鄉兼好友趙良:我與百里奚相比如何?

百里奚何許人也?

曾擔任過秦國宰相7年,使秦國國力變得強大。

按理,商鞅如日中天,趙良應該討好奉承才是,不料他卻給商鞅兜頭一盆冷水:你比百里奚差遠了!為什麼?百里奚出門從來輕車簡從,不帶護衛,他死的時候秦國人都哭了。你商鞅呢?出門保鏢成群,因為恨你的人想幹掉你的人太多了。現在有秦孝公罩著你,其他人不敢造次,要是他死了……

可惜,商鞅聽不進去。一個人在最紅火最頂峰最得意的時候,往往聽不進逆耳忠言。


腦洞大開的歷史




秦孝公贏渠梁死後,秦惠王贏駟即位。仇視商鞅的各方勢力聯合起來,誣陷商鞅謀反,派兵去捉拿他。

生死關頭,我們看看商鞅都幹了些什麼,從而判斷他是不是“走投無路”了?

其實商鞅也沒別的可幹,跑路唄!難道還能指望得到公正的審判,或是秦惠王的開恩赦免嗎?商鞅知道:他的變法觸及到太多人的利益,特別是幾乎喪失了一切特權的舊貴族,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他!

政治是一種平衡的藝術。秦孝公與商鞅結成的政治聯盟,足以與人數眾多的舊貴族抗衡,現在秦孝公一死,這種平衡打破了。於是商鞅面前只擺著兩條路,要麼死,要麼逃!



商鞅選擇了逃。他準備向東逃往秦國的死敵——魏國。這是他最早效力的國家,也是他這些年幫秦國全力對付的國家。正是拜商鞅所賜,魏國一再割地求和,從戰國第一強國迅速淪為二流國家,且時刻處於秦國的軍事威懾之下。

儘管如此,但那畢竟是戰國時代,人才流動很頻繁,在一個國家混不下去,轉而投奔敵國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商鞅對魏國抱有很大希望。

不料剛逃到函谷關下,商鞅便受到一次沉重打擊。他想找個旅館歇腳,可是卻因拿不出身份證明,被店家拒之門外。店家說:這是商君的法令,不敢違背!商鞅無奈,只好露宿野外。這件事似乎在提醒商鞅:秦國人民也在拋棄他,因為他那些嚴苛的法令!



商鞅好歹逃到了魏國,但是魏國將他拒之門外,一半因為魏人對他的仇恨,一半因為魏國不願得罪秦國。商鞅又提出借道魏國,逃往更東邊的國家,如趙、齊、燕等。商鞅相信,這些國家一定會接納他。可是魏人再次拒絕了,他們勒令商鞅西返。

商鞅不得已,只好回到秦國,進入他的封地商邑。他召集了當地的軍隊,不是用來對抗秦軍,而是準備向北攻打鄭國,作為自己的立足地。

他從未想過與秦國為敵,因為他把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這片土地。可是秦軍猛攻他的軍隊,把他殺死在鄭國境內。


由此可見,秦孝公一死,商鞅確實是面臨一個“無路可逃”的死局。

很多人把商鞅之死,歸因於他在秦孝公生前沒能急流勇退,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就商鞅所處位置而言,急流勇退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他給秦國社會帶來的變化太大太大,新生的秦國需要一個殉道者。

商鞅,這個給了秦國生路的人,就這樣把自己送進了地獄!


三水嘯西樓


確實無路可逃,也許商鞅這樣的人就沒想過自己的退路,這也是歷來變法者最終的結局!

商鞅在秦國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沒有秦孝公,變法就無從談起,但也得罪了皇室宗親、大貴族、保守派的既得利益。商鞅變法,獎勵耕戰,國權歸一,刑上大夫,禮下庶人,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秦孝公的兒子贏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因罪被流放,贏駟的老師公孫賈因此受牽連,被臉上刺字,贏駟的伯父公子虔被割掉鼻子。這些大貴族對商鞅恨之入骨,但因秦孝公在世,他們只能隱忍!

在商鞅變法的二十年間,秦國國力大增,地處蠻荒的西陲下國,隱然已超越山東六國,被奪去的土地收了回來,秦軍的驍勇善戰也讓六國談秦色變!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隱忍多年的利益集團突然暴起,連合秦惠文王,以謀反之罪向商鞅發難,沒了秦孝公這棵保護傘,商鞅無奈只得岀逃。

商鞅逃到邊境向店家借宿,店家問商鞅有路證嗎?商鞅沒有,店家對商鞅說:這是商君之法,無路證住宿是要治罪的。商鞅唯有苦笑,自己作的法,最終害的卻是自己!於是,商鞅逃往魏國,魏國人怨恨商鞅曾攻打魏國,活捉公子卬,又畏懼秦國,就把他驅逐岀境。無奈之下,商鞅只好回到秦國,回到自己的封地,最後被秦軍所抓,車裂身亡!



商鞅雖死,但商鞅之法並沒有廢除,經過幾代君王的努力,終於掃平六國,天下一統。

六王畢,四海一,商君功不可沒!法家也成為後世治國的典範!

不過商君之死卻有好幾個版本,一說商鞅回到封地起兵攻打鄭國,最後兵敗身亡,被秦兵揀回屍首車裂示眾,一說商鞅得知秦惠文王要捉拿自己,逃回封地準備起兵造反,最後被捉受車裂之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歷史呢?

縱觀中國歷史,變法圖強者幾乎不得善終,商鞅,王安石,張居正,以即近現代的戊戌六君子,他們身前身後的遭遇,讓人不勝唏噓,只因他們觸動了既得者的利益,這些人不在乎,也不關心國家的前途,他們在乎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所以,他們會瘋狂地反撲,變革者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正是這些不畏強權,不畏艱險的變革者,以一種大無畏的,一往無前的精神,推動著社會向前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的精神永世值得後人敬仰!


歸雁驚弓處



商鞅變法在打擊沒落舊貴族的同時,對代表舊貴族勢力的儒生也加以打擊,所以舊貴族和儒家都不甘心失敗,時刻妄圖復辟。這點可以從趙良對商鞅的遊說中看出,也可看出商鞅當時的處境。

趙良對商鞅說:你對太子師傅處了劓刑和黥刑,又用嚴厲的刑法殺害人民,這是積怨畜禍的辦法……你又南面自稱寡人,天天約束貴公子的行動……這不是為自己求壽的辦法。被你處刑的公子虔已經閉門不出八年了……這些行為不是得人的辦法。你出門隨從車輛十多乘,車上滿載武器,又是保鏢又是護衛,只要有什麼不具備,你就不出門。尚書有言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很快就要遭到危險而死亡了。如果你還想多活幾年就把受封多十五個邑還給國君,隱居山林去過田園生活。勸國君重用隱居的賢士,奉老撫幼,起用有功的人,尊重有德的人才可以安定。

表面上看是為了商鞅著想,其實就是用德治對法治政策的攻擊,拋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理論威脅商鞅退隱,迫使孝公放棄法治政策改用孔孟之道。從中可以看出舊貴族對商鞅積怨很深,一直在尋找機會殺害他。


趙良又說國君一旦去世,秦國用來收拾你的辦法哪會是輕鬆的,你的死期就會立刻到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舊貴族勢力正在等待孝公去世,新舊國君交替的機會,從中挑撥離間,達到殺害商鞅的目的。這已經不單單是殺害商鞅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沒落貴族和新興地主階級之間激烈鬥爭的表現,商鞅當然不會妥協,堅決拒絕退隱。在趙良見商鞅後五個月,孝公病重想把君位傳給商鞅,商鞅沒有接受。這件事引起舊貴族對商鞅的更加仇恨。

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文王。舊貴族認為報復機會來了,向惠文王誣告商鞅圖謀造反,他們對惠文王說:大臣權利太重國家就危險,左右臣屬太親國君就危險。現在秦國婦女兒童都說商君之法,而不說君上之法,是商鞅為主君上反變成臣了。而且本來就和君上有仇,希望君上及早加以收拾。

惠文王在舊貴族們多方煽動下,就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聽到消息就帶私屬和母親出走,想到魏國去,因為商鞅過去曾大破魏軍,邊境守將襄庛不接受他。商鞅只得再回到封地商,準備徵兵反抗,但變法後全國已有統一的軍事組織,軍權掌握在國君手裡,使得商鞅只徵得少數人,後來秦反攻把商鞅俘虜以車裂把他處死並殺了他全家。


其實從商鞅開始變法後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因為他的行為對舊貴族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舊貴族當然不會放過他。而新舊國君交替就是他們的機會。就像吳起,楚悼王一死就被舊貴族亂箭射死,只不過吳起變法時間短沒有成功,而商鞅經過18年的變法,新興地主階級力量已比較強大,舊制度已經徹底破壞,舊貴族勢力已較弱小,所以儘管舊貴族乘國君交替的機會殺害了商鞅,但已不能動搖新法制的推行。


種地的秀才


商鞅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組織的變法,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變法之一。也正是因為他的變法,秦國才走到了諸侯爭霸的前列,最終戰勝六國,統一天下。

(商鞅劇照)

可就是這麼一個了不起的功臣,在支持他的秦孝公去世了,因為秦惠王要殺他,他雖然早就逃走了,本來可以輕鬆離開的。可是,當他逃到邊關的時候,老百姓不收留他,說收留他是犯罪的。他去了魏國,可是魏國把他驅逐出境。商鞅最後無路可去,不得不重新回到他的封地,冒然起兵造反。而他的造反,也由於沒有得到支持,大家不願意跟著他幹,最後戰敗身亡,屍體還被秦惠王車裂。

商鞅在秦國得不到支持,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商鞅的變法,傷害了整個秦國人的利益。

首先,貴族們不支持他。商鞅變法,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度,極大地損傷了那些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貴族們的利益。在這些貴族們看來,從祖先那裡傳下來的利益就是自己該得的。現在商鞅卻告訴他們,要給他們沒收了,他們怎麼會滿意呢。只不過之前有秦孝公罩著,他們把商鞅沒辦法。現在秦孝公去世了,正是報仇雪恨,把利益奪回來,怎麼還會收留商鞅,或者跟著他幹呢?

其次,老百姓不支持他。商鞅的變法,不僅僅傷害了貴族們,也傷害了普通老百姓。比如商鞅實行了“什伍連坐法”,一人犯罪,大家遭殃。那個人犯罪了,怎麼就該我遭殃呢?商鞅實施的這些嚴刑峻法,讓很多人都心生怨氣,他們怎麼還會容留商鞅呢?

(秦惠王劇照)

但是,本國不留商鞅好理解,為何別的國家都不收留商鞅呢?

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如果一個人在國內被人追殺,他一般都可以逃到別的國家躲起來。出於道義,別的國家都會收留他。比如伍子胥就曾逃到吳國,吳國收下了他。最終伍子胥還在吳國的幫助下,成功復仇。商鞅想要躲到別的國家,為何別的國家就不講道義呢?像商鞅這樣的成功人士,那些國家把他收留下來,幫助自己的國家變法圖強,不是更好嗎?

有人說,實際上是因為商鞅只去了魏國,《史記》記載:“(商鞅)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是因為商鞅曾通過欺騙的手段俘虜公子卬,打敗魏國軍隊。因此魏國才不接納他,驅逐他。

不過,我覺得這很可能是司馬遷的理解錯誤。魏國把商鞅驅逐出境,其實並不是因為他俘虜了公子卬,打敗了魏國。因為魏國想要報仇的話,完全可以把商鞅給給殺了,為什麼要對他驅逐出境呢?再說了,魏國不收留,商鞅可以去別的國家呀,為什麼商鞅自己不去呢?

商鞅不去,我認為是因為他看到了絕望。是他認為,別的國家也不會收留他,因此走投無路之下,商鞅只好重新回到他的封地,舉兵造反。

(秦孝公劇照)

為什麼說別的國家都不收留商鞅呢?我覺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商鞅變法”還沒有體現出明顯的成效。

“商鞅變法”的成效,是從秦孝公開始,一直到秦王嬴政的歷代君王們,經過連續不斷經營,才體現出來的。正如賈誼在《過秦論》裡說的,“奮六世之餘烈”。也就是說,這種成效,在當時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正因為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所以各國並沒有覺得“商鞅變法”有什麼好。反而因為商鞅變法搞得天怒人怨,認為他這是“惑亂之法”。

二、“商鞅變法”的做法不被各國看好。

實際上,在“商鞅變法”之前。各諸侯國的變法,能取得一定成功的,唯有法家的變法。包括“吳起變法”“李悝變法”等等。

但是,這些變法雖然有成功,但大都是曇花一現。而且因為損傷了貴族們的利益,貴族們都反對這樣做。同時,“吳起變法”“李悝變法”所產生的震盪,超過了變法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各諸侯國並不看好“商鞅變法”。

三、“商鞅變法”的觀點與主流意識形態相悖。

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還是周禮所倡導的那些。雖然各國都在破壞周禮,但表面上還是要維護的。周禮所倡導的,就是穩定、秩序、仁德。“穩定”就是不希望變動,“秩序”就是保持尊卑有序,“仁德”就是要求君王不能“與民爭利”。

但是“商鞅變法”所倡導的,卻與這個完全相反,因此都是不被各國所接受的。

正因為這樣,魏國才驅逐商鞅。同時商鞅也不願意去別國,因為他知道,去別國,別國也可能驅逐他。


張生全精彩歷史


商鞅變法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

商鞅用法家思想實現的變革在秦國能夠取得勝利得益於它特殊的歷史背景和人文地理。春秋時期一直到戰國初期秦國一直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之邦,在原周朝根深蒂固的禮制約束下各諸侯國依然還殘存有這種思想,以禮儀之邦自居(最起碼是表面上的),所以在他們眼中的秦國是不被認可的。

鑑於此,秦孝公的稱霸偉業在商鞅的推動下終成現實。

商鞅變法雖然是成功了,但也積攢了諸多的矛盾,隨著秦孝公的死去,這個矛盾終於爆發,以至於他最後受到車裂和滅族的下場。

變法的矛盾點主要聚焦於:到底是應效法前人遵循古制呢還是要依據當下形勢而不能拘泥於舊典,破而後立。一旦變法勢必會影響守舊派和一些貴族們的利益,其中就包括後來的秦惠王及其太傅公子虔、公孫賈,還有大臣甘龍、杜摯等。因為是人就會有自私的一面,他們的自身利益受到阻礙後,在面對國家發展的戰略對話中便會講一些冠冕堂皇的正義之詞,這也是他們與商鞅之間的私人矛盾,而商鞅這種“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治國方針,得罪的正好是秦國下一代的核心人物,那麼他的下場可想而知。《戰國策》中說商鞅受戮的主要原因是位高權重,他自己則是刻深寡恩,這恐怕也是刑名法家的一個共同特性。

變法使得秦國一舉成為軍事強國,不僅攻打楚、魏兩國還得到了大片土地,又迫使魏國遷都大梁。於是周顯王封秦國為諸侯之長、賜祭肉的殊榮。

以上前因後果就看出商鞅的做事風格——從不給自己留後路!秦國沒有容身之處,楚、魏算是被他得罪透了,而當時的齊國有孫臏,韓國有申不害。最主要原因是商鞅的刑名之學除了在秦國有合適土壤外並不被別國所接受,可以說失去了秦國的支持他便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史記》記載商鞅最後的出路就是起兵向北攻打鄭國謀求發展(以失敗告終),這種做法也不正符合了他的性格嗎?

你說失去秦孝公支持的商鞅還能逃向何方?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近日有網友提問:全力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死後,失去靠山的商鞅真無路可逃嗎?為什麼不投奔另一個國家,以他的能力應該有很多國家歡迎他。為什麼最終落得個五馬分屍呢?

造成商鞅最終下場的根本原因是:在貴族中樹敵過多,又不能激流勇退,貪戀榮華富貴,同時沒有處理好先君與少主的關係。等少主繼位後,拿他來祭旗時,他舉止失措,最終成為秦國新君平衡各方政治勢力,穩定政權的犧牲品。

1、在貴族中樹敵過多

商鞅變法中,有一條涉及秦國宗族:“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譯成白話文:王族宗親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家族名冊。要重新劃定尊卑和爵位,按照等級分配土地和房產,家臣、奴婢的衣飾也按爵位等級定。有軍功的地位顯赫,沒有軍功的即使有錢,也不能擁有過去的地位。

這條規定剝奪了貴族的諸多特權,意味著榮華富貴可能無法世襲。直接觸犯了貴族的切身利益,試想從西周分封諸侯開始,哪個王族不想永保宗親的特權呢?

2、與未來國君結下樑子

商鞅變法靠的是秦孝公強力支持,但是他也許沒有想到,這位變法圖強的國君43歲就英年早逝。而繼位的新君早年就和他結下樑子。

史載,商鞅新法實施1年後,太子因觸犯新法,商鞅準備依法處罰。但太子是未來的國君,不能施以刑法,商鞅就處罰了監管太子行為的老師公子虔,又墨刑處罰了傳授知識的老師公孫賈。

兩個“帝師”全被處罰,太子的臉面被打得啪啪的。新法實施4年,公子虔又犯新法,這次被商鞅判處劓刑,割掉鼻子。致使“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8年閉門不出的秦孝公大哥公子虔,就等著有一天報仇雪恨。

3、不激流勇退,貪戀榮華富貴

商鞅得寵於秦孝公,先後被任命為左庶長、大良造,獲封商君稱號,執掌相位10年。他曾自誇:“當年秦國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家,男女同居一室。我改變了這種習俗,使男女有別,分居而住,營造宮廷城闕,秦王室像魯國、魏國一樣富麗堂皇。”

但商鞅出門,後邊跟著十幾輛車馬,載滿頂盔貫甲的武士,壯士做貼身警衛,持矛操戟的人跟著他車馬奔隨。這些防衛缺少一樣,他也不敢出門。對此,秦國室一名叫趙良的人,曾勸過商鞅要激流勇退:

您的處境如同晨露,很快會消亡,怎麼還打算延年益壽?要把商地15邑城交還秦國,找個荒遠的地方自耕自種……才能稍保平安。如果貪圖富貴,以獨攬政權為榮,秦王一旦棄你而去,要拘捕您的人能少嗎?您喪身的日子如同一抬腳那樣會迅速到來。當然,商鞅沒有選擇趙良指明的出路。

4、被告謀反時,舉止失措

史載,秦孝公死後,太子繼位。公子虔等人告商鞅謀反。商鞅逃到邊境關口,想住旅店。旅店主人不知他是商鞅,說:“商君有令,住店沒證件,店主連帶判罪。”商鞅長嘆,我這是作法自弊啊。最終,他還是離開秦國潛逃到魏國,但魏國拒收他。

商鞅本想再逃到別的國家,正如現代人所設想,無論再去哪個國家,他都可能重新執掌權柄,不會車裂而死。不過,他竟被魏國強行送回秦國。商鞅回秦後潛逃到封地,發動部屬攻打鄭國謀求生路,秦國出兵把他殺死在鄭國黽池,隨後被車裂並誅族。

5、魏國推一把,商鞅必死

《戰國策》載,秦孝公死前曾傳位於商鞅,商鞅推辭不受,隨後秦惠文王繼位。早年結怨於太子並有先君傳位,成熟的政治家應早做打算了,但商鞅直到被告謀反才跑。跑就跑吧,還選擇去魏國,也正是魏國把他推向死地。那麼,魏國為啥要這樣做?

原來,商鞅為秦相時曾率軍攻打魏國。魏公子卬領兵迎擊。兩軍相對,商鞅給公子卬寫信套近乎,稱咱倆這麼熟悉,怎麼忍心相互攻打,訂個盟約,喝幾杯各自撤兵吧。

結果兩軍會盟中,商鞅設伏兵突襲俘虜公子卬,再起兵把魏軍打得大敗,押著公子卬班師回朝。魏惠王隨後被迫割讓河西給秦國,同時遷都大梁。這樣的仇不報,也太不魏國了。魏國關鍵時刻推了這麼一把,商鞅不死也難。

秦惠文王殺商鞅,並非單純因當太子時的結怨,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名權臣,功高到讓先君傳位的地步,不除掉了政權不穩。商鞅不懂自保,在貴族中口碑極差,不除掉的話,王族勢力不穩。所以,商鞅只好成為新君繼位後的祭旗犧牲品。


昀茼


秦孝公死後,商鞅一開始逃到了魏國境內,他希望魏國能夠收留他,可惜當時的魏國人一方面懼怕秦國的強大;另一方面又痛恨商鞅對魏國造成的傷害,所以把他攆回了秦國。商鞅沒有辦法,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調動軍隊攻打鄭國,想謀一個出路,可惜被趕來的秦軍殺掉。

其實商鞅算是歸宿比較好的了,在商鞅之前吳起的楚國變法,楚悼王剛死,貴族們就等不及拿起武器衝入都城將吳起殺死。商鞅畢竟還有機會逃往外國,而且有時間回封地調動軍隊。所以,商鞅是有足夠的時間逃走的。

山東六國有能力收留商鞅,又不會被秦國攻打的只有三個國家:楚國、齊國和燕國。楚國、齊國是當時和秦國齊名的大國;燕國是距離秦國最遠的一個大國,位置偏僻,秦國不可能勞師遠征。

可惜這三個國家,商鞅都去不了,因為這些國家的貴族是眼睜睜的看著商鞅剝奪了秦國貴族的利益。他們可不希望商鞅來到自己的國家。所以我認為齊國、楚國和燕國也是不會接納商鞅的!

那麼,商鞅當時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真的走投無路了嗎?

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他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正處於閉關鎖國狀態下的越國。越王勾踐在徐州會盟之後,就逐漸和中原各國斷了聯繫,尤其是當他向西進攻楚國,又被打敗之後,就更加的保守。所以進入戰國時期後,越國並沒有參與到戰國各大強國之間的爭霸。

越國的這種狀態,讓他變成了一個雖然龐大卻沒有存在感的國家。幾乎就在秦孝王去世的前後,越國迎來了他們最後一位國君,越王無疆。

越王無疆當上國君之後,一直希望能夠和中原各國爭霸,重新取得越王勾踐那樣的成績。所以,假如當時商鞅能夠來到越國求見擁有雄心壯志而又對國際局勢不瞭解的越王無疆,很可能會得到重用!

商鞅會見秦孝公的時候,呈上了三個圖強的方法,這三個方法分別能稱霸諸侯、稱王天下和統一天下。秦孝公當時選的是統一天下的法制。這如同一劑猛藥,振奮秦國的時候,也傷害了貴族的利益。

越王無疆這個人沒那麼大野心,他只想稱霸諸侯。可以選擇商鞅所設計的最簡單的法制。這樣既不會傷害貴族又能提高越國的國力,可以說是兩全其美。而越國在今天的長三角地區,距離秦國遙遠,秦國只能乾瞪眼沒辦法。

所以,越國是商鞅唯一能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