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一直以來,“有一本正在讀的書”這個閱讀理念

,是我成為家長之前就養成的好習慣,很感謝我的父母,在我上學時就在家裡形成了這樣的家庭氛圍,而現在,我也很開心把這個好習慣傳承了下來。

“什麼是有一本正在讀的書”呢?這其實是一種閱讀習慣的表現。無論什麼時候,我的床頭或者書桌上,一定有一本翻開了正在閱讀的書,不管是在假期還是工作中,書的內容也會一直變化,當然有時候也會把喜歡的書再找來閱讀一次,隨著歲月的饋贈,有些老書也會有新的感悟,我想這也是“正在讀”的意義所在吧。比如我近期在看的是《世界小史》,這也是一本關充滿愛與驚喜的世界歷史書。▼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當然今天的主題是親子閱讀。自從做了家長之後,親子閱讀的繪本成了“一本正在讀的書”的重要一部分,所以今天我也想來分享一些和我家兩個孩子一直在讀的親子繪本,一起來看看裡面有沒有你們也正在讀的書吧?

系列一:

洞洞書 peep inside

《洞洞書 peep inside》是英國老牌出版社usborne的名作,usbonre可以說是activity book(互動書)的出版“始祖”了,設計上可以用登峰造極來形容,在英國,這可是每個小朋友人手一本的繪本哦。▼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這是一套我第一眼看上就被顏值打動的書,因為畫風真的太美了,書裡展現的就是一個田園牧歌的童話世界,我每次跟小朋友一起閱讀的時候,都感覺自己也跟他們一起變小了,打開一個小洞洞後,穿越到另外一個畫面中,簡直是樂趣無窮。▼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一開始買的時候,適逢孩子的探索敏感期,他們到了見到什麼紙呀書呀都要撕的階段,因為實在是太愛這套高顏值的書,我趕緊把它收得高高的……

等到過了撕書階段,我才小心翼翼地拿出來跟他們一起閱讀。作為一套繪本,在我心裡,usbonre的書可以進入藏書的級別了,雖然這幾年下來還是翻爛了,但孩子還是很喜歡翻▼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說起來,要特別分享這個被迫宅的假期裡,兩個小朋友自己開發出來的一種新的“讀法”。以前,我們跟他們一起親子閱讀的時候,習慣遵循洞洞書的指示,從一個名詞到另一個名詞,按照內容分佈來介紹。▼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因為這段時間要線上辦公,我就把書交給了Joshua,讓他來給Eric講繪本,他另闢蹊徑,根據每一頁呈現出來的畫面自編故事,比如這個動物園或者農場裡,每個動物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而且每一次都不同,自己講得津津有味,Eric也是聽得入神。最後他們創作了這幅簡筆畫送給我“打氣”,好驚喜啊。▼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我見到的時候也是感嘆,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真是比我們這些循規蹈矩的大人更豐富呢,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興致勃勃的自編著故事,我會想就讓他們這樣天馬行空地飛一會兒吧……

系列二:

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系列

關於這套書我還是百感交集的。當時16年它被引進國內時,那張Facebook扎克伯格給自己孩子看這套書的圖成了最好的品宣照,那麼小就可以進行科普教育嗎,那會兒我家Joshua3歲多,Eric2歲多,我就“不甘示弱”直接跟風買了回來。▼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第一次收到的時候,以為自己被收智商稅了,因為這本書名聽起來很高深的書,打開後的第一頁永遠是“This is a ball……” ▼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然後就被我“冷藏”了一段時間,直接放在書櫃的角落裡,直到有一天孩子們翻書櫃找到了這本書,兩個男孩子很驚喜地說,“媽媽,裡面有彩虹!”,▼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後來就開始跟兩個孩子讀起了這本繪本,最開始真感覺是虐殺自己智商的產品,每次孩子問多一句“媽媽,那究竟什麼是中子啊?”,又是一輪翻資料的經驗(捂臉),但在讀完繪本後,成果還挺出乎我意料的,小朋友真的可以對原子,質子,中子這些基本概念有了個大概的認識,在其他書上見到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畫像時,也能脫口而出。

所以之後我又重新去看了一遍《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系列》這套書的介紹。作者Ferrie博士,本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同時也是一位物理學家,數學家。▼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在他的創作理念裡,要把科學世界裡看起來有些枯燥的物理理論轉化成孩子們喜歡並且能接受的語言,確實沒有什麼比用小圓圈小太陽之類的描述更適合了!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確實對孩子很奏效。

這幾年這套書就成了孩子的牆角小書,一起看一起討論一起模仿著畫圈圈。這個特殊的假期,我家兩孩子也把這本書拿出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也發生了變化,從最開始的物理學,變成了對黑洞描述裡文字的好奇等等,這些都讓這本書很耐看。▼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其實,每一本受歡迎的書一定有它背後的原因和理由。為什麼要反覆讀,可能也是需要我們不同階段的領悟力吧。

系列三:

奇先生妙小姐系列

這套書前兩天我們群裡還在聊,我直接順手把我還來不及收拾然後放在凳子上的實物拍給了群裡媽媽們看。▼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這一套書我家孩子,包括我自己啊也可喜歡了,一套可以從老大讀到老二再跟成人一起讀的書。我買了小套,也買了原版,還在英國機場那裡買過它的周邊,反正各種囤哈~▼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作為兩個孩子的家長,我一直都覺得每個小孩的個性是不一樣的,所以會根據他們各自的興趣買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書”,但我也會經常準備一些可以讓孩子們共讀的繪本

,這有利於他們平時進行討論,有時候兩個孩子針對一本繪本探討而碰撞出來的火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

這套《奇先生妙小姐系列》就很適合兩個小朋友共讀和討論,裡面每一本書都介紹了一個有點奇妙的故事人物,比如懶惰先生,快樂小姐等等,都代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性格小指針,甚至是一些性格特質,這些奇妙人物故事往往會引起孩子們閱讀時的激烈討論。

反正我家孩子每次看這套書,就是先把所有的書倒出來,然後坐在書堆裡,隨手拿到哪本就開始讀哪本,讀書時的現場是這樣子的▼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這也是一套非常有名的英國繪本,英文部分的表述很地道,適合作為小朋友英語啟蒙的繪本。我買的是中英雙語的版本,比較好的學習方式是讓小朋友看完後用自己的語言再講述一次。

另外書大概只有口袋書那麼大,出門旅行帶著也很方便。稍微有點抓狂的就是,整套書容易被丟得七零八落,不能成為“一家人”了。前兩天弟弟想去拼整套書的名字(把書從第一本到最後排列整齊,會出現一行神秘的字),但已經找不齊缺幾本,我說算了算了,雖然在這套書籍的愛護上我覺得自己確實做得不是很好,不過也要“怪”這套書有83本這麼多啊~




我們上週小芽啟萌幼兒園開學以來(瞭解可戳: ),很多家長朋友們都跟我交流繪本閱讀的心得和體會,看來大家都深知閱讀的重要性,給大家點贊。

閱讀和學習氛圍的培養,我覺得比學習的目的和成績更重要,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階段,所以我更願意讓他們看到更多課本之外的繪本,比如在這次水瓶班第二天的課件裡我選了一篇

《we are different》的英語繪本故事,裡面介紹了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甚至不同婚姻觀的家庭,讓小朋友瞭解“和而不同”的重要性,讓他們形成更開放的心態和世界觀。▼

可以看很多年的親子閱讀繪本分享,值得一看

好啦,英文繪本的分享暫時就到這裡啦。關於更多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推薦歡迎你們可以關注我,也歡迎你們留言分享“一直在讀的那本書”給我呀~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