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谈高丽,朝鲜与明朝的相互关系

提到有关记载典章制度的官修书籍,熟悉历史的一定会想到《大明会典》,而这本书如今也是我们很多专家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人们对此也有着一些疑惑。

比如从明朝的朱元璋起,一直到万历时期,就有朝鲜的大臣针对此书多次上述,希望可以修改书中那些关于朝鲜开国皇帝的系列记载。

慢谈高丽,朝鲜与明朝的相互关系

随后几年,那些有感于朝鲜的使臣们就自愿前行,自发组织了一场“泣血跪请之”,在这些使臣的再三请求下,最终明神宗同意了他们的恳请。而这一事件后来也就被人们称为朝鲜“宗系辩诬”。

所以对于这些记载的长久流传,并且可以让那些朝鲜君臣不遗余力的为之奔走呼号的事迹,也是让人十分震惊其原因了。

一、该事件的发生背景

这一事件的发生,大概与朝鲜开国皇帝李成桂的出身有很大关系。首先,在明朝最初建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朝鲜还不能称之为朝鲜,而是一个叫做高丽的国家。

而在朱元璋看来,他也并没有想要占领高丽的打算,最重要的是,保留高丽这个地方,可能还会阻止部分北元的势力,那么,这时的高丽自然也就成了他们争取的重要政治资源。

而高丽的新国主也是一直忌惮明朝的势力,尤其面对明朝的新兴政权,高丽表现出很大的恐惧。所以,当高丽国主在接到朱元璋派来的使者的传书后,自然无疑就接受了大明这一新宗主国的存在。

但是高丽宗主的这一举措却引起了当地一些亲族势力的不满和反对,所以趁着明军北伐战败的时候,权臣李仁任反叛,还杀死了高丽宗主。并立亲元派王族辛禑为国王。

面对这样的事件,这场事变依旧未能取得最后胜利。因为辛禑王后被李成桂倒戈所杀,而后者则在此后先后杀死了四位高丽国王,并建立了新的朝鲜国。

虽然在朝鲜国刚刚建立就已经派来使者向明朝称臣,但是明智的朱元璋自然也知道这位杀掉四为国王,并且自己建立国家的新王的厉害之处,所以他们不可能友好相处,缔结邻国之谊。

慢谈高丽,朝鲜与明朝的相互关系

朱元璋

而除了新王手段狠毒外,朱元璋还考虑到李成桂的出身,这同样让朱元璋有所顾忌,因为相传李成桂就是亲元权臣李仁任之子,那么他自然不会真正和明朝亲近?

不过,对于这一点,如今的史学家也都有了不同的意见。根据史料考证,李成桂虽然同为李姓,但是并不是李仁任之子。

所以对于这一点,雄才大略的朱元璋自然不会不清楚,但朱元璋借这个借口想要讨伐朝鲜,纯粹还是要用这种手段来钳制李成桂,让他无法真正巩固朝鲜局势。这样就有助于明朝对于辽东局势的掌控。

然而,对于李成桂来说,本来一手打好的算盘,结果却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自然让他大为不满,但是又不得不向大明朝势力低头。

于是,他在得到明朝国书后,立即上表陈情:“臣于仁任,本非一家。自臣与闻国政,将仁任所为不法,反为其党所恶……至今纷纷不已。”当然,这样的陈情,即便表现的言辞恳切,但对于仍有所顾忌,同时又想故意这样做的洪武大帝来说,自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也是在这一事件后,朱元璋不仅对李成桂的出身有了定义,甚至还将这种说法写入了《皇明祖训》当中,并勒令后人不得“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

再后来,这部《皇明祖训》也成为了明朝《大明会典》写作的根据所在,从这以后李成桂这位朝鲜开国皇帝,也就被彻底钉死在大明所书写的官修书籍当中。

慢谈高丽,朝鲜与明朝的相互关系

二、“宗系辩诬”的过程

这一做法对于明朝来说,自然有着一定的政治意义,但更多的还是对高丽产生的影响。

李成桂杀掉高丽四位国王并自己建立朝鲜国,加上自身又作为反臣李仁任之子,有了这两点朝鲜国自然就没了太多存在的合理性。

尽管目前的态势对朝鲜不利,但是面对强大的明朝大国,它也不得不低头屈服。

由此这场漫长的“宗系辩诬”也就就此展开,而明成祖朱棣的行为,同样是明朝各代帝王的一致选择。

当他们在面对朝鲜使臣那些悲切言辞下的恳请时,除了表面的下旨抚慰外,也会或多或少的考虑到祖宗的成法,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改变《皇明祖训》的说辞。

所以在《大明会典》进行二次刊印的时候,就不曾对这些记载进行修改。

而到了万历朝,这些成法终于有了改变。

慢谈高丽,朝鲜与明朝的相互关系

李仁任

以往万历皇帝的父亲嘉靖帝曾经允诺对《大明会典》及《皇明祖训》进行勘正,那么到了万历朝,就正好是再次刊印《大明会典》的时候。

朝鲜朝堂此时也得知了这一机会的存在,所以就出现了发生于万历十六年六月的朝鲜使臣俞泓率一行人“泣血跪请之”的故事。面对这一现状,万历最终同意了对于相关记载的修改。

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让朝鲜国王还是十分满意的,这也标志着长达两百年的“宗系辩诬”宣告结束。

三、“宗系辩诬”背后的真正原因

对于这场辩诬,它的背后到底是怎样一个形势,目前也大致得到了结论,主要还是朝鲜国政治时局的变换的结果。

其实,在宗系辩诬事件发生之时,朝鲜历代国王的辩诬核心并非宗系,而是针对李成桂“杀四王”一事。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恐怖,但是在朝鲜初年并未在当时产生太大影响。

然而到了十六世纪以后,朝鲜崇佛派的势力逐渐隐退,而士林集团的势力得到高涨。

那些新兴的士大夫们,在传统儒家学说的熏陶影响下,对于李成桂的所作所为自然有了新的看法,再加上那些朝鲜使臣的讥讽之词,那么王室大臣对于朝廷的反感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结语

如今万历朝对李成桂篡国之事的翻案,对于李氏家族的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也使得朝鲜出现倾颓的形势。

慢谈高丽,朝鲜与明朝的相互关系

万历皇帝

但是借用天子的威权来永镇朝鲜,大概还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梦幻,所以万历之后,朝鲜就更加动荡不安。而“宗系辩诬”带来的平静,也终究只是他们片刻间的幻觉。

文|晴天

参考文献:

《“书籍外交”:明清时期朝鲜的“书籍辨诬”述论》

《地虽近而心渐远: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朝鲜和日本》

《十六世纪朝鲜性理学者对罗整庵“人心道心”说的回响与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