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後人冠以“醫聖”之名,曾隻身驅除瘟疫

因為這一次的疫情,那位“攜三十萬白衣鎮守荊楚大地”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映入了人們的眼簾,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被我們當作“救命稻草”一般。可是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像鍾院士那樣的神醫者,還有很多。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就是被後世稱為“醫聖”的張仲景。

他被後人冠以“醫聖”之名,曾隻身驅除瘟疫

張仲景,出生於河南的南陽縣,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提到東漢末年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英雄輩出,亂世紛爭的三國。可是造成三國局面的那一場大事件,往往被很多人忽略。它就是造成當時的中華大地生靈塗炭的一場特大瘟疫,那場瘟疫過後,也才出現了以張角為首的黃巾信徒,由此拉開三國的大幕。

我們都知道瘟疫在古代是很恐怖的存在,和黑死病、鼠疫等齊名。而東漢末年的這次瘟疫,更是造成了中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傳染病浪潮,一直維持到三國時期。中原“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這句話正是形容了那場疫情的慘烈而不是指戰爭的殘酷。

他被後人冠以“醫聖”之名,曾隻身驅除瘟疫

每個人都看過電視劇和小說。當無辜的人遇到困難時,總會有人站出來為老百姓討說法。這次也是這樣。張仲景站了出來,一手遏制住了瘟疫的蔓延,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在張仲景之前,人們對瘟疫的防治僅限於迷信的驅魔階段。一旦有瘟疫,專業的驅魔師便會“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他們甚至跳舞唱歌來驅散病魔,他們的這種行為不僅延誤了病人的治療。同時,由於民眾的活躍聚集,還會使得疫情的傳播速度加快。張仲景針對傷寒病人的症狀,發明了一種“驅寒嬌耳湯”,將辣椒、羊肉、發熱、祛寒藥包在麵皮裡,煮熟後餵給病人服用。這也是餃子的源頭,從此流傳了下來。

此後他也歷經了數十年的研究與實踐,終於尋求出瞭解決的答案,這便是《傷寒雜病論》的問世。在這本書中,張仲景留下了大量用於治療傳染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方劑,譬如白虎湯,可以用來治乙型腦炎;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可以用來治療肺炎;烏梅丸,可以用來治療膽道蛔蟲。如此等等。還有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吹耳等各種治療方法,所以後世中醫將這部書視為“方書之祖”。

他被後人冠以“醫聖”之名,曾隻身驅除瘟疫

張仲景雖然把那次疫情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可是也沒有改變漢代末瘟疫造成的大規模死亡。同時,再加上漢朝末年的連年的戰爭,使得整個中國的人口在八十年恢復一統後銳減了四分之三。在瘟疫嚴重的中原地區,更是隻剩十分之一的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