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蠢的謀士有哪些?

以D之名743


一說到三國時代的謀士,大家都喜歡爭論誰的謀略最強。

說得最多的是諸葛亮,說郭嘉的,說司馬懿的也有不少,還有些說周瑜、賈詡、荀攸也不差。

三國已成為歷史,他們各有各的長處,爭論過來爭論過去,也沒爭出個所以然來。

這次就像題主問的,我們換個角度。

三國最蠢的謀士有哪些?

下面介紹我個人認為三國裡最蠢的謀士,這個人就是郭圖。

錯失漢獻帝

當時漢獻帝在曹陽被受到眾臣脅迫,袁紹手下第一謀臣沮授就獻計給袁紹,把皇帝接回來,那天下諸侯不就都聽你的了嗎。袁紹一聽,有道理啊,這就準備去接皇帝。

郭圖卻說道:“漢朝王室衰敗,想振興王室太難,現在天下英雄崛起,又怎麼能容納天子?”郭圖這麼一分析,袁紹又覺得有理,所以就不打算去了。袁紹因此喪失了一個天大的好機會,

最終曹操卻抓住機會,成功的徹底改變了命運。

勸說袁紹發動官渡之戰

公元199年,袁紹打敗公孫瓚,吞併了四個州的地盤,於是想趁機南下,進攻曹操。沮授認為,剛剛滅了公孫瓚,應該先穩固勢力,軍隊休整完畢,再去打曹操也不急。郭圖則認為袁紹現在兵強馬壯,區區曹操,豈是對手?

最後袁紹聽從了郭圖的意見,次年,便率大軍攻打曹操。官渡之戰爆發,袁紹軍來勢洶洶,曹軍便出奇謀,偷襲烏巢。

張郃、高覽欲往救之,郭圖請先攻打曹營,以圖圍魏救趙,計謀失敗後誣陷張郃、高覽,張郃、高覽於是投降曹操,袁軍崩潰。

官渡大敗,沒幾年,袁紹鬱憤,一命嗚呼。

勸袁譚聯合曹操攻袁尚

袁紹死後,審配等偽立遺令,擁立袁尚為繼承人,袁譚不能繼位,但袁譚的實力不如袁尚,吃了幾次敗仗。郭圖於是獻計給袁譚:主公,我們可以投降曹操啊!讓曹操去打袁尚,他們鷸蚌相爭,我們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袁譚一聽郭圖的建議,覺得有道理,於是馬上派人聯繫了曹操。

曹操一聽高興壞了,趕緊派兵佔領河北之地,袁尚失敗後,袁譚反叛曹操,曹操攻之,袁譚軍很快就大敗了,郭圖亦被樂進射殺。

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力主趁機偷襲曹營,在此計失敗後為免於責罰而歸罪於率軍偷襲曹營的張郃、高覽,致使二人背袁投曹。袁紹死後為其長子袁譚效力,於205年和袁譚一同被曹操所殺。

這就是郭圖的一生,是不是有點坑呢。


芳姐論三國


1.楊修

正經人家,恃才學霸,好湊熱鬧,腦袋搬家。

2.許攸

曹孟德故友,不止出賣舊東家倉庫那麼簡單,以後給曹操輕車熟路的指明瞭滅袁征途,但是,叛徒就是叛徒,利用完了,還不如一保安隊長值錢。

3.蔣幹

做交流使者,失敗!做情報蒐集,失敗!做人力資源,失敗!

4.張松

哪怕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最強大腦,投誠就投誠,還要裝逼。

5.李肅

有本事,但不要臉。

6.丁儀、丁廙

大文豪的大才子兒子的下屬,當紅作家哥倆與曹植不止是上下級關係,也是K歌搭檔、古典舞夥伴、作品知己……,唯獨就不是一個出主意的。

7.張溫

自告奮勇辦事,辦事中間被人家忽悠,幸虧結果還算理想,憨人傻福。

8.諸葛瑾

有諸葛家基因無孔明之顏值,是兄長沒有弟弟名氣,講親情還得受夾板氣,人家孩子是忠烈自個兒熊孩子是逆賊。

9.江東群儒

一幫子老世故、美分黨、書蟲兒加上從小手腳不乾淨的,自然是“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10.蔡夫人

劉表續絃老婆,家長裡短的碎嘴子,只聽孃家人的,反而害了娘倆還有孃家人的性命。


顫動的丹田


其實小編以為,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在《三國志》中列傳的謀士,都不能說是蠢。但有的時候有的人確實是做了一些錯誤的舉動,和別人相比,看上去就很“蠢”。在蜀漢的《政治犯列傳》裡面就能夠找到很多。下面小編就來盤點一些這樣的謀士,至於哪一個最“蠢”,你可以自行斟酌。

《政治犯列傳》

彭羕

彭羕是劉備身邊的人才。益州土著,在劉備入蜀的時候拜訪龐統,得到龐統、法正的認可,敲開劉備集團的大門。劉備用了一下彭羕,發現真的挺好用,有才能,於是開始重用他,以為治中從事,挺高級的佐官。結果彭羕就開始膨脹了,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諸葛亮見到這個情況,覺得彭羕不可重用,就跟劉備打小報告。劉備於是遷彭羕為江陽太守,給他支出去了。

彭羕心理難受啊,臨走前和馬超見了一次面。馬超一頓誇彭羕,覺得他應該和諸葛亮、法正並駕齊驅,怎麼混成這個樣子。彭羕當然同意,可不是咋的。彭羕心裡有苦很正常,但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罵劉備,不該跟馬超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從軍閥混成寄人籬下,屢次喪失家人,心氣已經沒有了,反而心不自安。於是馬超果斷告密,結果彭羕被誅殺。

廖立

廖立是原來荊州的班子,呂蒙進攻廖立守的長沙(不是偷襲荊州那次,是第一次),廖立二話不說就棄城跑回劉備身邊;劉備去世,廖立給劉備守靈時殺人,腦袋都滾到劉備棺材前。諸葛亮真是沒眼看,於是把他遷為長水校尉,踢出權力中心。

廖立鬱悶啊,對諸葛亮和丞相府的人充滿了怨氣。在大軍馬上開拔徵南中時,廖立和丞相府的蔣琬、李邵聊天,說劉備原先和孫權爭荊州三郡,結果還是簽訂“湘水之盟”;又說關羽戰死,劉備慘敗的話。接著對著丞相府的人是一頓輸出。蔣琬回頭跟諸葛亮一說,諸葛亮就把他廢為平民,流放汶山郡了。

楊儀

楊儀比上面兩個有名多了,按照史料的記載,也很有才能。他與魏延素來不和,諸葛亮愛惜兩人的才能,所以才一直留著他們。結果諸葛亮一去世,楊儀和魏延就開始火併,最後楊儀勝利,把魏延弄死了。

楊儀本來是丞相府長史,資歷又高,以為自己能接諸葛亮的班。結果蔣琬上位,把他給擠出去了。楊儀心裡真難受啊。費禕來看他,他就跟費禕倒苦水,其中有後悔當時沒有投降曹魏的意思。

這話是能說的嗎?費禕果斷告密,楊儀先是被廢為平民,流放漢嘉郡;他又上書跟劉禪囂張,直接下獄,死於獄中。

曹魏的“蠢”謀士

說完蜀漢的《政治犯列傳》,再來說說曹魏的“蠢”謀士。

許攸

許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原先許攸、袁紹、曹操他們三個哥仨好,玩得挺不錯。後來許攸跟著袁紹混,但是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許攸覺得跟著袁紹混沒有前途,於是來投奔曹操。曹操真是高興,對他禮遇有加,許攸給曹操出謀劃策,把袁紹的糧草給燒了,袁紹大敗,曹操獲得了勝利。

講道理,許攸對曹操是有大功的。當時袁紹實在是太強了,情況對曹操非常的不利。要不是許攸這個二五仔的出現,曹操就危險了。所以許攸就開始飄了,開始膨脹了,變得口無遮攔。跟曹操聊天,叫曹操小名,逮誰跟誰說曹操平定北方是自己的功勞。君不見陳勝殺故人乎?於是許攸就被收拾了。

楊修

現在關於楊修的史料有很多,都是誇他聰明的段子。比如什麼“絕妙好辭”啦,“闊字謎”啦,一人一口酥啦。有一個笑話,說就因為楊修攛弄別人把食盒裡面的東西都吃了,荀彧一看就自殺了。當然這是個笑話了。

但其實楊修本質上是一個非常“蠢”的人。楊修主要最蠢的地方,就是站錯了隊。當時曹操在繼承人當中顯得比較猶豫,但其實曹植的勝算是非常低的。而楊修就站在曹植的身邊。其實參與立儲本身就是很危險的事情,更何況是站錯了隊。你看司馬懿雖然也站隊,人家就堅定地站在曹丕的後面,最後應有盡有。而楊修由於參與的痕跡太嚴重,被曹操所殺。


說了這麼多的謀士,其實可以看到,這些謀士在智計上是沒有問題的,可以說是相當的聰明。可以太過聰明,太順的人生經歷,太多的禮遇,就給他們一種錯覺。覺得自己行了。這種人也更加接受不了挫折。於是他們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最後給自己帶來災禍。所以說有時候聰明和蠢就差那麼一層而已。


插畫師的三國夢


讀過《三國》會發現,那個時期的謀士真的是成批成批的出現,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謀士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有神機妙算、會籌謀的人才,如諸葛亮、司馬懿、荀彧等人,當然,也有腦子不那麼精明的謀士。

許攸這位謀士

許攸是個人物,他不是不聰明,而是沒腦子。

許攸開始時是跟著袁紹混的,後來他覺得在袁紹那不好混了,於是就投奔曹操去了,那個時候正是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期間,許攸投奔曹操之後時,曹操光著腳相迎,給足了許攸面子,而許攸也沒讓曹操失望,獻計燒烏巢,對曹操官渡之戰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而立有大功的許攸,本來應該享受他應有的待遇,能夠在曹操那風生水起,但是這個時候的許攸不知道是腦子瓦特了還是太飄了,對曹操沒有謀士對於主公的尊重,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有時候稱呼曹操都是叫他的小名“阿瞞”,恃功自傲,於是,這位立有大功的謀士最後就被殺了。


楊修這位人才

再來說說楊修,其實不難發現,東漢末年至三國這段時期的謀士,那些為人所熟知的,他們蠢不是蠢在智商上,而且蠢在為人處事上,楊修便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楊修是很聰明的人,可以說,楊修的聰明才智在曹操麾下的謀士中,都是處於前列的,但是在為人處事上,楊修就不那麼聰明瞭,對於主公曹操,楊修能夠做到揣摩的八九不離十,可以說是“先主公之憂而憂”了。


如果楊修知道了曹操的想法之後,不說出來,也不會大禍臨頭,楊修蠢就蠢在“賣弄”上,他猜到曹操的想法之後,他就說出來,“一合酥”事件、“闊門”事件、“雞肋”事件,這都是讓曹操忌憚他的原因,更不用說他還參與了奪嫡之爭。在這樣的情況下,楊修這位聰明人也逃脫不了被殺的下場,聰明反被聰明誤。


說與山鬼聽


第一個最蠢的謀士是蔣幹,好事不成壞事有餘,二次去東吳無功而歸,赤壁之戰把曹操搞垮了。第二個許攸,賣主求榮,棄紹投曹,獻計曹操,自持有功,喧賓奪主,被虎痴許諸殺了。第三個楊修,聰明過頭,閒事多管,聰明反被聰明誤,老是揭穿曹操的計謀,引來殺身之禍。第四個張松賣主求榮,獻地圖給織蓆販履的大耳賊劉備,被人發現,全家遭殃。


大有可為888


郭圖字公則,潁川人。袁紹軍中謀士。官渡之戰曹操襲擊烏巢,張郃、高覽等將領主張重兵援救烏巢,郭圖獻圍魏救趙計袁紹遣張郃、高覽領兵五千攻打曹營,命蔣奇領兵一萬救烏巢。張郃、高覽攻打曹軍陣營失敗,蔣奇中計被殺。郭圖得知唯恐張郃、高覽回軍對質,一面命人告知二將袁紹要殺二人知罪,一面向袁紹進讒陷害二將。二人懼怕罪責降曹,河北四庭柱瓦解,袁紹軍中再無良將屢屢敗於曹操最終袁紹慚憤病死。 袁紹死後郭圖不念大敵當前教唆袁譚討伐袁尚,袁譚被袁尚打敗投奔曹操復又反叛郭圖死於亂軍之中,曹操得以速敗袁氏。

楊松,張魯手下謀士。 貪圖賄賂陷害馬超、龐德等猛將,最終馬超投劉備,龐德降曹。曹操取漢中後將楊松殺死


陌森158


最蠢的謀士應該算袁紹手下的,袁紹在未平北方四州時,能眾志成城,得了四州,爭權奪利。首推許攸,逢記,辛評,審配這四頭貨。而袁紹在當時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畢竟袁紹還有兩個頂級謀土,田豐和詛授。最蠢許攸,愛財而失大節。投降曹操使袁紹大敗,烏巢之敗都是許攸造成的。許攸自己還不自覺,一天到晚到處冒充老大,最後還死在本家手裡。以為自己有天大本領。也架不住虎候許褚的大刀。如許攸不投曹操,一心幫助袁紹。也許,天下改歷史了。


吹牛88


最蠢的人非楊修莫屬,其實他也不是什麼謀士,他就是一個小小的倉庫管理員,替曹操管理理倉庫的,但是這個人卻不安分,不安於現狀,他就是想讓曹操知道他的聰明睿智,然後重用他,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偷雞不成蝕把米,過於“聰明”反而讓他丟失了性命。





楊修與一盒酥

在小時候我就看過《三國演義》裡“一盒酥”的故事:講的是曹操得到了皇室的一盒貢品,貢品上面用紅紙貼著三個字“一盒酥”前日曹操就召集中大臣來這裡議事,但是曹操卻遲遲未曾出現,眾人變小眼瞪大眼的傻傻的等著,這時候眾人瞅見桌上有一盒酥,楊修為了化解尷尬,也為了展示自己的技術,於是他就三下五除二的把糕點拆開分給眾人,眾人一臉疑惑的看著他:他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的說道:此乃一盒酥,也就是一人一口酥也,丞相的意思是怕大家餓著讓大家分事之,眾人聽了紛紛誇讚楊修聰明。



楊修與一根雞肋

楊修如果就光這點小伎倆,曹操也許就忍了,但是在大事情上,他竟然敢替曹操做主,讓曹操很是下不來臺,有一次,曹操正入漢中攻打劉備,困於斜谷界口,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這是夏侯惇慌忙來詢問夜間的口號,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便隨口說了“雞肋”兩個字,恰恰被楊修聽見,楊修便胸有成竹的向所有人傳達說是丞相要退兵,旁人非常不解,隨即問為什麼楊修隨後說,雞肋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退兵還等什麼?曹操知道後氣憤難平,便以擾亂軍心罪將楊修殺死,並他的腦袋掛在城樓之上以洩心中之憤。



楊修只是一個小小的倉庫管理員,管好自己份內之事就行了,為什麼這麼喜歡強出頭,他其實並不聰明,而且情商極低,結果卻讓自己愚蠢的高調害死了自己。


4歲讓梨的孔融曹操卻以不孝之名將其斬殺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年僅4歲的孔融,把大的梨子是讓給哥哥姐姐自己吃小的,從此傳為佳話,但是長大之後的孔融卻被曹操給殺了,而且是以不孝之名斬殺。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孫,也是出身名門之後,長大之後的他覺得自己能寫幾篇文章就恃才傲物,孔融原是曹操的部下,但他和曹操相處的過程中,愈發的覺得曹操是一個奸詐的小人,曹操的有些做法讓他越來越不能忍受,他經常不由自主的說話偏激惹惱曹操,有時候甚至還當著曹操的面辱罵於他孔融的話,每一句都戳在曹操的心窩上,後來漸漸的曹操有些懼怕於他,他覺得此人是心腹大患,不除去他自己都睡不著覺。

後來孔融發表了一篇言論,大致的意思就是:自己不用感恩母親,母親只是一個容器罷了,倒掉了就沒有關係了,這可讓曹操抓住把柄,作為名人之後,他竟然如此大言不慚,並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於是曹操便以不孝之名將孔融斬殺,心腹大患已除去,曹操也就睡得著覺了。

總結:我覺得楊修,孔融二人死和他們的性格不無關係,太高調了反而害了自己他們如果像司馬懿那樣學會隱忍,學會榮辱不驚,說不定就不會送命了。


佳寧姐姐說歷史


是蔣幹吧,這傢伙兩次去東吳,沒幹成一件事也就罷了,還連壞曹操兩件大事。頭一次去說服周瑜,結果被周瑜將計就計,來了個蔣幹盜書,結果回去就把曹操手下唯一會水戰的張允蔡瑁給弄死了。第二次,更絕,沒盜書,偷回去個鳳雛,結果被人家龐士元一頓忽悠,讓曹操來了個鐵索連舟,直接83萬大軍給周瑜一把火燒回去了,就連曹操也差點把命都搭上。自此在沒見過蔣幹,我估計曹操不殺他,也得給搭配去掃茅廁了!



蝶谷幽蘭


第一個就是楊修,相信楊修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吧,因為我們的小學語文課裡還學過“楊修之死”這篇課文,從這篇課文裡就可以看出楊修這個人,楊修真的很聰明,其才智絕不在司馬懿之下更難得的是這楊修為人好學,有俊才,根本沒有袁紹、曹操年少時那種紈絝子弟的作風但他跟錯了人,結果被曹植害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