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池州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張謙:連續抗疫十七天殉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統計局池州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張謙同志,連續17天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2月15日在宿舍突發腦溢血離世。年僅56歲的張謙,因公殉職。

國家統計局池州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張謙:連續抗疫十七天殉職

2月17日,新冠疫情還在繼續,張謙在池州殯儀館的告別式簡單卻隆重,他78歲的老母親來了,他的妻女來了,他的親友同事們來了。人們默默地回憶著他生前的點點滴滴。

1月30日,初六,帶著對家人的愧疚,張謙離開母親和妻女從合肥到池州。“雖然國務院推遲了上班時間,但是各項工作仍然不能停滯,疫情防控、調查隊的工作一項也不能落下,我是黨員,要24小時待命!”張謙第二天即投入到工作中。

看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張謙帶領池州調查隊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主動到聯繫的貴池區秋浦街道孝肅社區對接工作,積極為防控疫情出謀劃策,甘當志願者,配合做好封閉措施落實、出入口要道巡邏值守,開展防控知識和防控措施宣傳。

2月4日,正月十一,張謙主持召開國家統計局池州調查隊黨組會:“業務一刻也不能耽誤,確保疫情期間業務不散、不斷、不亂”。2月4日-6日,他組織隊裡青年黨員幹部開展“疫情之下農民工返崗務工情況調研”;2月11日,他又部署開展“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及用工情況”緊急調研,為池州經濟發展獻言獻策。受疫情影響,月度勞動力調查不能入戶,他詳細詢問並同業務人員一起探討電話訪問的技巧,對數據推算有無影響。

2月14日上午,他在辦公室安排部署農業類調查工作轉移交接和脫貧攻堅普查工作,下午去了社區抗疫最前線。這是張謙最後工作的一天。

14日是週五,張謙看到連續2周未休息的同事們疲憊不堪,便對他們說:“你們週末休息,這周我繼續值班,我反正是一個人在池州,這時候我也不能回去看我老母親,你們還有家人要陪伴。”他把同事們攆回了家,叫他們休息好再幹工作,可是他卻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2019年5月,張謙到池州調查隊任職。國家統計局池州調查隊四級調研員劉三奇曾在安慶統計部門工作,與張謙認識十多年,但這九個多月讓他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張謙:“他一米八二的個頭,到哪都引人注目,為人爽直,外向樂觀,對待同事就像親人一樣,對待工作有極大的熱情。他到池州來,我們因個性相似,相處甚歡。可惜我們再也不能一起打乒乓球了。”

“張弛有度,謙虛為本。”這是張謙朋友圈的簽名,也是他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1984年,畢業於安徽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的張謙到統計系統工作,自此就是37載“統計緣”。

服務是統計工作永恆的主題。新形勢下統計服務怎麼提上去?張謙認為,關鍵還在於“快”和“深”,他領導同事們加快推進統計調查服務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事後分析向事前預測轉變。2019年,池州隊編報各類信息、分析500餘篇,國家統計局採用16篇次,安徽調查總隊採用216篇次(約是上年同期的2倍),各類媒體採用18篇次。池州調查隊工作實現了歷年來的多項突破。

“為了提高調查隊的執法水平,隊長動員我們4位年輕同志報名參加全國統計執法證資格考試,並對我們進行業務指導,要求我們週末到辦公室模擬測試。在他不遺餘力的推動下,我們一舉通過了之前考好幾次都難以通過的考試。他前不久還叫我們幫助今年報考的同事。沒想到他再也看不到那一天。”池州調查隊綜合科副科長錢亞傷感地說。

雖是異地交流乾部,但是張謙成長在池州,在這裡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課程,把池州當成自己的家鄉。“池州人就我的親人。我是黨員,必須挺身而出、勇挑重擔。”這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2月14日,星期五,白天我倆還在謀劃脫貧普查等工作,沒想到卻是最後一面。今天陰陽兩隔,真是無限的悲傷。”17日,劉三奇在殯儀館送別張謙後,忍不住哀思,在朋友圈發文哀悼。

張謙的家人更是無法接受他的突然離去。

他的妻子王瓊忍住淚水回憶:“我們結婚30週年,一直相敬如賓。我在上海工作,他在池州工作,78歲的老母親在安慶,我們的女兒在合肥工作,全家人常年不在一起,過年期間難得聚到合肥過年。我們想讓他在合肥多待幾天,但他說疫情防控期間工作比平時更加要緊,堅決要在正月初六到池州,按照既定的初七開始投入工作中。沒想到,那竟然是永別。”

“我作為一個母親,兒子的離開我確實很痛苦、不捨得,但是我想到他能為黨的事業、為人民做出這麼大的貢獻,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我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很欣慰、很驕傲。”張謙的78歲的母親王先媛哽咽著說。她是一位退休幹部,有著52年黨齡。張謙到池州工作後,有時間週末都回安慶陪伴母親,沒想到這是他們共度的最後一個春節。

和父親一樣,張謙的女兒張迪凡正月初二以來也一直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上,薪火相傳、接力從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