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周易》,"六經"之一,被稱為中國最早的史籍,比《書》還早。

那麼,《周易》出於誰手,作於何時?

此事好像早已解決,但細究起來,又似乎逾兩千年仍不甚了了。

才疏學淺,《周易》過於高深,不去做內容的探討。這裡,只是對其源流,大致做個梳理,以就教於方家高人。

文章稍長,敬請諒解。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周易》,與《連山》、《歸藏》並稱"三易"。後兩部,東漢時成書的《周禮》中有說到。

大概難以見到全本,以致後來的儒家,也沒有對後"兩易"很重視。

1993年,湖北王家臺出土的秦簡中,有約四千字易卜內容文字,有學者認為是《歸藏》,亦有學者不贊成。所以,《連山》和《歸藏》仍然是個謎,所以暫時按下不表。

只說《周易》。

通常,《周易》,包括了"卦";解說卦象的卦辭;解說爻象的爻辭;還有《易傳》。全在內。

近現代,不少學者,把"卦"、"卦辭"和"爻辭"稱為《周易》或《易》,而把《易傳》單獨分出,區別對待。

這種區分,有其道理。這裡亦按此種方法敘述。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周易》之名,"周",有說指周代,亦說言"周遍"——"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易",一說即"簡易",另說為"變易"。如果按《周禮》的解釋,則是古代特指"筮書"的專用名詞。

《周易》,共六十四卦。分上、下兩篇,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

每卦皆由卦象、卦辭和爻辭組成。

卦象,指卦的圖像,由陽爻"—"和陰爻"--"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於是得到卦象共六十四種。卦中六畫的排列,從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序位,陽爻稱九,陰爻稱六。

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列於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列於爻象之下。

《周易》的六十四卦之下,共有卦辭六十四條,爻辭三百八十四條;再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總稱為"筮辭",合計為四百五十條。

《周易》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現有兩種版本——一是,通行本,分上、下經,上經始於乾卦,次為坤卦,下經終於未濟卦;二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首卦為乾,次卦為否,終於益卦。

除此之外,阜陽漢簡和清華簡中,亦發現有關《周易》內容,且與前兩種版本有差異,已引起國內外學者關注,但尚未到足可形成另外版本的程度。

《周易》的卦辭和爻辭,內容大致有三類——一是,講自然現象的變化,用來比擬人事;二是講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斷吉凶的辭句。

以上所說,對於研《易》的高人,太過淺顯。這裡只是作為一種背景資料略作交代而已。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史籍中,關於《周易》的記載,最早在何時呢?

恕我孤陋,現在查到的,大約在戰國中期。

記載最多的,是《左傳》和《國語》。

《左傳》中,以《易》筮卦共有十二條,另引用《易》文五處。《國語》二條。

如《左傳.僖公四年》——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

可知,龜甲卜佔,是殷商時期流行的方式,到了戰國,此法仍在使用,而且先"佔"後"筮"——佔用龜甲,筮用草棍。筮卜,則是以"易"法卜之了。

再如,《莊公二十二年》——

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庭實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於王。'猶有觀焉,故曰其在後乎。風行而著於土,故曰其在異國乎。若在異國,必姜姓也。姜,大嶽之後也。山嶽則配天,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這是說,有一個周廷的史官帶著《周易》去見陳厲公,陳厲公讓他占筮,佔得的《觀》卦變成《否》卦。史官說:"這就叫做'出聘觀光,利於作上賓於君王'。這個人恐怕要代替陳而享有國家了吧!但不在這裡,而在別國,不在這個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孫。光,是從另外地方照耀而來的。《坤》是土,《巽》是風,《乾》是天。風起於天而行於土上,這就是山。有了山上的物產,又有天光照射,這就居於地土上,所以說'出聘觀光,利於作上賓於君王',庭中陳列的禮物上百件,另外進奉束帛玉璧,天上地下美好的東西都具備了,所以說'利於作上賓於君王'。還有等著觀看,所以說他的昌盛在於後代吧!風行走最後落在土地上,所以說他的昌盛在於別國!如果在別國,必定是姜姓之國。姜是太嶽的後代。山嶽高大可以與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兩者一樣大,陳國衰亡,這個氏族就要昌盛吧。

這個史官,運用《周易》占卦是非常之熟練了。

有學者說,《左傳》、《國語》本為一書,漢儒將其一分為二了。作者左丘明,有說與孔子同時,但實際上,大概最多比孟子稍早。

不知哪位查到了更早的史籍記載,懇請賜教。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或有人說,最早講到《周易》的不是《左傳》、《國語》,而是孔子。

這樣說,可能有兩個依據——一是自古以來,有"易歷三聖"之說——伏羲、文王和孔子,《易.繫辭下》有載。二是《論語》,其《述而》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不過,後世學者對此亦有異議。關於第一個依據,後面專門講,先說第二個依據。

後人對"孔子五十學易",大致有以下幾條疑問——

第一,孔子是個很認真的人,弟子們亦篤誠記載其言行,如果孔子確實五十學易,且又有重要成果,為何《論語》中只是一言帶過,語焉不詳,整篇中僅有這一個"易"字。

第二,《論語》,有齊《論語》和魯《論語》之分,各由齊、魯兩國儒家弟子傳承。戰國中期,齊國儒家學派隨國勢強盛,魯國儒家學派則日漸式微。在魯《論語》裡,此句話為"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打過矣。"有"亦"而無"易",其義亦明。

第三,東漢大儒高彪逝後,有《漢令故外黃高君碑》載其事蹟,碑文中有"五十以學"字樣,無"易"字。

第四,《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如果孔子學易喜易,為何不教與弟子呢。

第五,繼承光大孔子學說的,最主要的就是孟子。孟子對孔子極為佩服,說他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還講了孔子諸多方面的成就,然而卻一字沒提到孔子闡發"易"之事蹟,而且,他自己也未講到《周易》,從未提過。

不能不說,這種質疑並非毫無道理。

是不是孔子並未涉獵《周易》呢?或者,孔孟在世時,並未很關注《周易》呢?

也請高人指教。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關於《周易》作於何人,流傳兩千年的主流說法——演卦的是伏羲,重卦的是神農;也有說,重卦的是伏羲或者文王。

作卦辭和爻辭的,一說是文王,亦說是周公,還說是孔子。

作《易傳》,則差不多都說是孔子。

以上說法中,影響最大的,是《漢書.藝文志》的"人更三聖"說,即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

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一個依據"。

如果繼續探求,《漢書.藝文志》的說法哪裡而來呢?其實不止《漢書》,司馬遷也講過"文王拘而演周易"。這樣的說法,應該都是依據《繫辭傳》。

《繫辭傳》曰——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還曰——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不出戶庭,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繫辭傳》是《周易》出於誰手,作於何時所有疑點的"始作俑者"。

於是,就長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伏羲如何畫八卦。

第二,孔子怎樣作"傳"以解經。

其實應該是三個問題,還有一個文王演八卦。這個問題相對簡單,之所以有這個說法,唯一的根據,還是《繫辭傳》中的一句話——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

這是一種反推的論證——如果不是《易》在殷末興起,怎麼又能有周代的盛德呢?這個論證的說服力好像不夠有力,而且,這裡討論的是《周易》及《易傳》出於誰手,這第三個問題,就可以跳過去不討論了。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先說伏羲演八卦。

伏羲,古時又被稱為太昊、庖犧 、包犧、宓羲、伏戲。

能查到最早記載伏羲的古籍,是《山海經》。

其《海內經》雲——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維。

這個延維,亦稱委蛇,即是伏羲和女媧的別稱。

《海內經》還說——

西南有巴國,太昊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這個太昊,也是伏羲。

《山海經》中說到的巴國,是中國西南的古代部落,與蜀族相鄰,活動區域大概在川東和湖北、陝西漢中一代;後來繼續向西南發展,擴展到貴州、雲南、廣西、西康和西藏的一些地區。

關於巴國是伏羲的後裔,以及伏羲女媧創世神蹟,完整保留在苗族、彝族、瑤族等西南少數民族的神話裡。

莊子深受楚文化影響。《莊子》裡,講了很多《山海經》記載的內容。他在自己的《大宗師》裡,提到了伏羲。

晚於莊子的荀子,在《成相》裡也說到伏羲。

《山海經》,起與楚地,成於中原,是多數學者贊成的看法,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

但請注意,伏羲徹底從神話人物變為"人君",是漢代《白虎通義》才確定下來的。

伏羲如何畫八卦,除去前面說到的《繫辭傳》中那段話,《傳》中還有一句——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聖人"指誰?

西漢有一部讖緯之書,叫《禮緯》,作於公元前140-前85年之間。作者已不可考,但此書名氣一直很大,唐宋仍有巨大影響。魏徵在《九成宮醴泉銘》還引用說:"謹案,《禮緯》曰:'王者,刑殺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宜,則醴泉出於闕庭。"

《禮緯.含文嘉篇》雲——

伏羲德洽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

這解釋得很清楚了——《繫辭傳》所說的"聖人",就是伏羲。"則之",是"根據"的意思——伏羲根據《河圖》《洛書》畫了八卦。

比《禮緯》稍晚,西漢劉向的兒子劉歆說——

(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

伏羲受《河圖》而畫八卦,這個說法和《禮緯》一致。但劉欣說,天賜給大禹《洛書》,這與《禮緯》有所出入,不過可以不去管。

但是否可以這麼說——伏羲在中國古史中出現,是在戰國中期;而伏羲畫八卦的說法出於西漢末期呢?

請教於高人。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再說孔子作"傳"以解《易》。

所說孔子作傳,即是作《易傳》,亦稱《十翼》。包括《彖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關於孔子解《易》,說得最清楚的,可能首推司馬遷了。

《史記.孔子世家》雲——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加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譯成白話是——孔子晚年喜歡研讀《周易》,他詳細解釋了《彖辭》《繫辭》《卦》《文言》。孔子學《周易》,曾經

多次把編穿書簡的牛皮繩子都磨斷了。他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就可以對《周易》的理解更透徹了"。

西漢的田何,據稱是儒家今文《易》學的直系傳人,但他並無著作傳世,僅有的零星記載,只在《史記》《漢書》中。據說,田何把《易》和《易傳》單獨傳授。司馬遷關於《易》的觀念,應當經其師董仲舒來自田何。

《漢書》的《儒林傳》和《藝文志》,對孔子習《易》且作序亦有記載,但比起司馬遷來,含混的多,說到孔子為《易》作序的篇目也更少。

是否可以說,司馬遷和班固的記載裡,包含著這樣幾個信息——

第一,當時他們認為孔子為《易》作"序"而非作"傳"。

第二,他們已經見到了一些《易傳》的篇目,但如《說卦》《序卦》《雜卦》等篇的"傳"還未見到,甚至,連《繫辭》《文言》的"傳"也沒見到,至少史遷沒有見到。

第三,當時還沒有《十翼》這個說法。

《十翼》的說法何時有?現在能查到的文獻,是東漢的《易緯》,即以《易》為經,解經作緯。

此書何人所作亦不可考,但全書八卷,既包含儒家思想,又容納道家思想。隋代焚讖緯之書,此書也在被焚之列,後來的《四庫全書》裡,只蒐集收錄了殘卷。

《易緯.易乾鑿度》卷曰:"仲尼五十究《易》,作《十翼》。"

從東漢開始,才有了孔子作《十翼》的說法。此說應無疑義。

或有高人能知道《十翼》的更早出處。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自東漢至宋,幾乎無人不信《十翼》為孔子所作。

直到歐陽修,他在《易童子問》裡,提出了疑問——

……《繫辭》,……《文言》、《說卦》而下,皆非聖人之作;而眾說淆亂,亦非一人之言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是謂《乾》之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則又非四德矣。謂此二說出於一人乎,則殆非人情也。《繫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所謂圖者,八卦之文也,神馬負之,自河而出,以授於伏羲者也;蓋八卦者,非人之所為,是天之所降也。又曰:"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然則八卦者是人之所為也,河圖不興焉。斯二說者已不能相容矣;而《說卦》又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賛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則卦又出於蓍矣。八卦之說如是,是固何從而出也?謂此三說出於一人乎,則殆非人情也。人情常患自是其偏見,而立言之士莫不自信;其欲以垂乎後世,惟恐亦異說之攻之也;其肯自為二三之說以相牴牾而疑世,使人不信其書乎!故曰非人情也。凡此五說者,尚不可以為一人之說,其可以為聖人之作乎!……至於"何謂""子曰"者,講師在之言也;《說卦》、《雜卦》者,筮人之佔書也;此又不待辨而可以知者。

歐陽永叔這一大段話,是說《易傳》中存在不少自相矛盾的說法;這種矛盾說明,認為《易傳》出自一人之手,不合常理;人們大凡著書立說,都儘可能避免前後矛盾,以不給他人留下攻訐的藉口,而《易傳》的這些矛盾存在,也不合常理;《易傳》中講的"子曰",是說"老師若在會這樣說";而《繫辭傳》、《說卦傳》、《雜卦傳》只是筮人的占卜之書,這是毋庸辯駁的。

從歐陽修開始,往後一直到近現代,對於《易傳》,就出現了兩種並非少數人的意見——一種,認為《易傳》不出於孔子之手;一種,認為其中某些篇章或出於孔子或弟子之手。

哪位高人,掌握《十翼》確為孔子所作的證據麼。


《周易》,究竟誰畫,誰演,誰作

上世紀初,殷墟甲骨被發現,上面的卜辭亦逐漸被破解。從現在來看,已釋讀的卜辭中,確實毫無《易》的蹤影。這大概只能說,《易》和筮的占卜方式,或者在殷商尚未形成,或者在商族中不被接受和相信。

《易》和筮佔,起於周族的可能性更大。但將其前溯到人文始祖的伏羲,不說戰國時期才有了伏羲的名字,就從殷商不用筮佔,似也給出的是否定性答案。

周族雖不同於商族,但二族之間有相當程度的文化和信仰聯繫,是確定的事實。這從"爻辭"中記載的幾則商族往事可以看出來——

第一,"王亥喪牛羊於有易。"

《大壯.六五》爻辭曰:"喪羊於易,無悔。"

《旅.上九》爻辭亦曰:"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啕,喪牛於易,兇。"

對於此,《山海經》是最好的註解。《大荒東經》說:"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竹書紀年》和《楚辭.天問》以記載了王亥於有易被殺之事。

但是,作《易傳》的人,顯然並不瞭解這段故事。《象傳》解曰:"喪羊於易,位不當也",有點兒不得要領了。魏《王弼注》曰:"以旅處上,眾所同嫉,故喪牛於易,不在於難",這就更想當然了。包括後來朱熹的註解,無外都把"易"解為"輕易"之"易",繆也。

王亥,是商族的先公,從甲骨卜辭中可以看出,幾百年後,各代商王,仍把王亥作為重要先祖隆重祭祀。王國維在甲骨文研究上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考證出了卜辭中的"亥"字。

"亥"有多種寫法,如"胲"。但是看來,從周後期開始,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這段歷史,三國時的宋衷,註解《繫辭傳》,還在"服牛乘馬"後注道:"胲,黃帝臣也,能駕牛",這完全是主觀臆測了。

第二,"高宗伐鬼方"。

《既濟.九三》爻辭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弗用。"

《未濟.九四》爻辭雲:"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詩.商頌》的"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說的是殷高宗伐西域的事蹟。

《詩.大雅.蕩篇》的"內奰於中國,覃及鬼方",則是說到了商紂的時候,內亂不已,對於西域的少數民族,已無力征討了。

但是到了戰國,對此的理解已經是胡亂套用了。例如《竹書紀年》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氐羌來賓。"這是把上面爻辭的話與《詩.商頌》裡的"撻彼殷武,奮伐荊楚"合在一起,作為一件事描述了。其實,古代的三或五,常常作為虛數使用。

第三,"帝乙歸妹"。

《泰.六五》爻辭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帝乙歸妹》爻辭說:"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甲骨卜辭中的"歸妹"是"嫁女"。這兩條爻辭,當指周族王季之妃太任娶於殷商,她是文王的母親。《詩.大明篇》曰:"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

關於"帝乙歸妹",把族內的女子嫁與王季,一定是殷商已然衰落,不得不巴結逐漸崛起的周族。但後來,對這段歷史,很少有人提起了。

《大明篇》裡,其實還說到文王,也是從中原娶的妻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這是說,文王從"大邦",一定是指殷商了,娶了一個天仙般的女子,她是莘國之女,生下了武王,再往後就去征伐"大商"了。

對於文王娶商族之女為妻,後人不在提了,大概是不很明白事情的過程。對於武王也娶了商族莘國女子,後來的說法就一片混亂了——《帝系》說,娶有莘的是鯀;《天問》講,是成湯娶了有莘氏;《史記》雲,納有莘氏為妾的是商紂,等等。

還有"箕子明夷"、"康侯用西馬蕃庶"等等例證,篇幅關係,不再詳述。

但以上三條爻辭,及後來的解讀變化,已能說明,到了戰國和秦漢,對於《易》之爻辭,已經不甚了了。

當然也說明,《易》卦及卦辭、爻辭,一定是早於戰國很多年。從爻辭包含的歷史故事看,比如前面說到的三件——兩件屬殷商,一件屬商末周初。因此,爻辭出於周初武王之後的史巫之官,可能性最大。而卦,一定在其前,儘管沒有足夠的史籍證據,說其出於文王所"演",不是沒有可能,或者,是文王時期的史巫所創。

《易》及卦辭、爻辭,出於周族文化,就如同龜甲占卜出於商族,這應該是可以確定的。《離.九三》曰:"不擊缶而歌";《象.六四》雲:"王用亨於岐山。吉,無咎。""缶"和"岐山",皆來自周族文化無疑。

至於《易傳》,鑑於其對卦辭、爻辭中的殷商和商末周初的歷史故事已經不甚了了,寫成的年代,在春秋之後最為可能。一是,《傳》中受《春秋》影響的痕跡十分明顯;二是,《傳》中的"觀象制器"思想和記載,到西漢易學家京房才明顯濃厚起來。《漢書.儒林傳》裡,大致講述了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壽"及創立京氏易學的過程。

《易傳》中的《彖傳》和《象傳》,最為嚴謹成體系,但並非出自一人之手。其寫成時間,當不早於戰國中期,即在孟子之後。

《繫辭傳》和《文言傳》,如歐陽修所說,自相矛盾之處頗多,其與前述二《傳》,不出於同人亦不在同期,應能確定。此二傳中,有了"觀象制器"的記載,而且追述到殷商以前更早的帝王,如《繫辭傳》說到了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觀象制器",其成書於漢代可能性更大,而且是編輯而成,就是說,不成於一人也不成於一時。

《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說卦傳》大約最早,但不會早於京房,因為傳中大量吸收了《京房易》的思想。《序卦傳》,孔穎達亦認為此傳不很符合孔子的思想,此傳由後人附會寫成的可能性最大。《雜卦傳》,一定在漢代劉歆班固之後,《周易正義》說:"故韓康伯雲:'雜卦者,雜糅眾卦,錯綜其義'",其不解釋卦義,而是如一首押韻的歌謠,串起六十四卦,更像是學習《周易》的一節啟蒙課程。



小結一下——

總而言之,戰國時期,《周易》或叫《易》,在諸子百家中,少有提及,包括儒家在內。

孔子說到了一個"易"字,但尚有爭論,可看作是一樁懸案;孟子沒有提及。

《莊子.天下篇》有"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的說法。不過,《天下篇》屬於《莊子》的"雜篇",真實性存疑。從文內說到《詩》《書》《禮》《樂》,然後又說《易》和《春秋》,民國初期的學者,大多認為成篇最早也在戰國末期。其實,或在秦漢更為靠譜。

沒引起重視,不代表不存在。

《易》卦,很可能產生於周初或之前,是周族特有的筮卜方法;是不是文王演成六十四卦,尚缺少足夠的證據支持,即便是傳說,不好輕易否定。

卦辭和爻辭,形成於周初當無疑義。

《易傳》,是一個形成的過程,大致可分為春秋戰國相交、戰國中後期和秦漢以後三個階段形成。孔子作《十翼》的說法,基本不可靠。是否《易傳》與孔子完全沒有關係呢?不妨也不輕易下此斷言,畢竟,《傳》中包含了不少儒家思想,至少,孔子的後學,這是指孟子之後的儒家,參與了《傳》之編纂。但是,特別要說到的是,《易傳》中,體現儒家"陰陽"思想的詞語頻率,要大大低於反映道家"剛柔"思想的詞語頻率。就是說,《易傳》不是出於一人之手,亦不是成於一時,還很可能不僅只儒家參與了《傳》之編纂。

以上管見,均就教於方家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