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回憶劉智明:他從未被病毒“打敗”過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內,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

他是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春暖花開前,他成了被病毒傷害而倒下的人,但從來沒有被病毒“打敗”過。

疫情兇險,為了救更多的病人,他帶著抱病的身體挺身而出,徹夜不休。即使成了病人,躺在病床上也只是換了個地方救人,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救治事項。動不了了,他也用笑容和樂觀告訴病友,“不可怕”“扛住”,成了同事們教育、開導病人的範本。

那些他救過的、鼓勵過的、幫助過的人,一個個康復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走出了醫院大門,他卻再也沒能回來。

悲鳴聲在他身後響起。“這麼好的醫生,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兄弟,說好了還要跟病毒大幹一場……”

與病毒嚴酷交鋒

他一次次身先士卒

2月18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他生前工作的武昌醫院,該院西區門口的宣傳欄上依然掛著他的簡介展板。

“劉智明,院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湖北中醫藥大學和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武昌醫院西區位於楊園街老城區,門口赫然寫著“發熱門診”幾個字,在全市嚴格的防控舉措下,劉智明和戰友們共同努力,發熱門診的患者已由前期的人滿為患到現在為數不多。確診的患者在作為定點醫院的武昌醫院內有序治療。

時間倒回到1月中旬,病房裡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漸多,艱難時刻,劉智明帶頭查房,組織醫院最強的醫護力量全力救治病人。

1月21日,與病毒的一次嚴酷正面交鋒來了。

“王書記,上面給我們醫院下達了任務,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於市金銀潭醫院!”1月21日,到市裡開完會回到醫院的劉智明對他的“戰友”、院黨委書記王力霞說。

王力霞不由擔心,“這可怎麼辦!兩天時間太緊張了。”

“想辦法唄”,劉智明給王力霞打氣。他在全院職工動員會上說,“這是國家也是人民交給我們醫院的艱難卻光榮的使命,一定要不辱使命。”

接下來的兩天,醫院想方設法安排現有病人,儘量把工作做細,一部分情況好的動員回家,一部分轉運。然後,將醫院東區和西區分開,搬氧氣罐……

1月22日晚,是醫院接收轉運病人的前一夜,劉智明和王力霞兩人還在忙著改建病房,一宿沒睡。

“不知道我們這三區兩通道做得夠不夠規範,能不能保護我們的醫護人員?”劉智明問。武昌醫院本是綜合型醫院,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要求來改建,難度很高,兩人壓力非常大,害怕工作有一絲一毫的疏漏,兩人在住院樓上上下下跑了一夜,不停地修整、檢查、完善。

22日,凌晨4時,劉智明給妻子、市三醫院光谷院區ICU護士長蔡利萍打了電話,請妻子幫忙送些換洗衣物,因為醫院成為定點後他就不能回家了。

23日,病人如潮湧到醫院。接收完病人,劉智明說:“王書記,我感覺有點不舒服,明天準備去做個CT,免得傳染給你們。”王力霞望著眼前這個身材健壯,比自己還小几歲的老弟,笑著說,“你不會有事的!”

其實劉智明已經連續多日發熱,那幾天,他就在門診打針,打完針繼續工作,他戴著口罩,與大家保持距離。該院黨政辦主任李秀榮問他怎麼樣,他只說還好。

沒想到,第二天檢查的CT結果顯示,肺部感染嚴重,劉智明很快被收進了ICU。1月28日,核酸確診陽性。

2月18日晚,王力霞告訴記者:“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回過神來,不敢相信這個小老弟走了,我們一起搭班子快6年了,一起為這個基礎薄弱的鐵路醫院建設了17個重點學科,本來說好了,要在這場與疫情的戰鬥中大幹一場。”

住進ICU也要救人

他攥著拳頭為出院病友加油

在ICU裡,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

他的主治醫生、武昌醫院ICU主任徐亮嗓音沙啞地告訴記者,1月24日,劉智明住進ICU就是重症。“即使是這樣,他一天都沒有好好休息過,在病房不停地接打電話、回覆微信,從白天到黑夜。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

徐亮多次提醒劉智明,這樣不行,太勞累了,必須好好休息!“你現在不是院長,而是病人,你要聽我的。”但劉智明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

徐亮記得,劉智明在ICU內“體驗”了幾天之後,提醒他,“像我這樣長期在醫院工作的人,得這個病住進來都會覺得壓抑,其他病人肯定也有這種感受,你們要多注意醫院的窗戶,以免發生意外。還有,病人胃口不會好,可能不想吃飯,你們在治療中要調節病人的腸內營養。”

“我們說好了,要一起加油的!”已經康復出院的歐女士泣不成聲,“他還攥著拳給我加油了!”

1月22日,61歲的歐女士住進重症監護室15床。她記得病房裡來了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戴著一頂帽子,看上去氣宇軒昂,住在16床。後來才知道就是這家醫院的院長。

劉智明心態好,經常被徐亮拿來鼓勵其他病人。歐女士加了劉智明微信,說自己腿抽筋,劉智明說小問題,補點鈣就好了,還說自己雙腿肌肉都萎縮了。“他總有辦法安慰我,鼓勵我。”

歐女士出院的頭一天,看到醫護人員給劉智明捧來生日蛋糕,才知道2月10日是他51歲的生日。

出院前,歐女士特地繞到劉智明的病床前,告訴他自己要出院了。戴著氧氣面罩的劉智明抬起了手,攥著拳給她做了個加油的手勢。

2月4日,妻子蔡利萍一上午給劉智明撥了4次視頻通話,都沒有接通。只好在微信中鼓勵:“老公,你要加油。”隔了一個小時,劉智明回覆:“折騰了一晚上……我以為我要死了,缺氧。今早打了呼吸機,好多了!”妻子接著問:“要我去照顧你嗎?”劉智明肯定地回覆:“不要。”

他心裡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有比他更需要的患者要救治。

圖什麼

他有使命擔當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加重,轉至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直到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2月3日,市武昌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文明曾到ICU看了劉智明。“他戴著氧氣面罩,看到我來,想跟我說話,剛開口就不停地咳嗽。”

文明連忙讓他別說話,可劉智明輕輕握了握他的手,還豎起了大拇指。“看他那樣堅定,一直期待病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誰料到……”

劉智明人緣好,曾經工作過的市三醫院同事也對他念念不忘。市三醫院骨二科主任胡海清說,劉智明直爽,而且做事雷厲風行,不喜歡拖泥帶水,工作特別有效率,思路清晰。“他事業心非常強,為工作付出犧牲太多了。”

去年11月,劉智明妻子蔡利萍肢體麻木,確診為嚴重的頸椎盤突出症,做頸椎手術後一個月都只能在家躺著,需要照顧。

劉智明只在動手術的那幾天請了兩天假,抽出時間陪陪妻子。同事們看著都很難過,但是他說:“實在是沒辦法,工作實在調不開。”

他的兩個孩子,基本上整天看不到父親,天還沒亮,爸爸就走了,然後等爸爸回來,孩子已經睡著了。

只要一進入工作,他就到了忘我狀態。從市三醫院調到武昌醫院後,他帶領醫院成功創建三級醫院,又成立武漢市腦卒中120急救站,與國家遠程卒中會診中心實現遠程會診,對醫院神經內科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總是先為別人著想,醫院進入戰時狀態,他考慮到醫護人員很累,就提出晚上10時後,如果沒有緊急的事情,不要給專家打電話,讓他們好好休息。他擔心醫護人員營養跟不上,食堂伙食總會多一些雞蛋和水果。

網上流傳抗擊疫情的一段經典對白:“醫生,此去欲何?”“戰病疫,救蒼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劉智明也是如此,妻子問他,你圖啥了?他也不說話,只是笑笑。

長江日報記者黃琪 劉璇 劉睿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