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前言

在明朝,蝗灾是除水灾、旱灾以外的一大自然灾害。徐光启在其著作《除蝗疏》中说到:

“国家……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

由此可见其蝗灾破坏力之大。而蝗虫一旦肆虐成灾,那么田里的农作物就会被其吞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从而还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导致粮食短缺,发生饥荒。且蝗虫又是一种极其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所以蝗灾往往又会伴随着严重的旱灾,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蝗灾不仅能直接破坏古代农业发展与人民的基本生活,更能从根本上威胁到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因此在明代时,统治者们格外重视蝗虫灾害的防护与治理。我们本文就来探析一下,蝗灾发生时,明朝人都是怎样治理的?且都运用了哪些方法?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公元1415年明朝疆域

一、源头根治法

所谓的“源头根治法”,实际上就是要彻底消灭掉蝗虫滋生的温床,从根源上消除蝗灾。关于这一点,在徐光启的《除蝗疏》和《农政全书》均有提到,其言曰:

“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而要根治蝗虫,则“必须郡邑之协心,必须千万人同力。一家一身无戳力自免之理……必合群力共除之然后易。”

这里的“涸泽”,所指的则是那些干涸的湖泊,这恰好就是蝗虫滋生之地,因为我们上文说到了,蝗虫喜欢温暖而干旱的环境,因此这样的环境便正好符合蝗虫“喜暖耐旱”的特性,成为蝗虫繁殖的基地。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治理蝗灾,那么就得先从“涸泽”区域入手。但由于在封建时代,自然科学并不发达,老百姓根本不能完全理解蝗虫的成灾机理,所以这样的“源头根治法”能得以实施的例子,在明朝并不多见。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古代蝗灾时的流民

二、农业防治法

所谓的“农业防治法”,实际上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以及对虫害程度的掌握,有目的,有方法地去改造土地各方面的耕作条件,从而创造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且还能预防虫害的土地环境。不仅要做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要预防虫害。具体措施大致有以下六种:

1. 改变耕作方式,将原来的旱田改为水田。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指出:

“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也。”

这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根治蝗虫的源头,那么就必须要将蝗灾频发地区的旱田改为水田,并将蝗虫喜爱的繁殖区“涸泽”改为水田。因为水田受到干旱的影响比较少,所以有利于减少蝗灾的发生。

事实证明,将旱田改为水田这一方法确实是一项有效的除蝗措施,为当时乃至是当代除蝗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2. 建设水利工程。水灾是明代的一大自然灾害,所以明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水利的发展。在明清两代时期,黄淮流域经常是泛滥成灾。明朝中期的时候,由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负责治理黄淮两河,并取得很大成效。最后,在经过广大劳动人民十余年的努力,终于修复了黄河故道,长期被洪水淹没的土地也变成了良田。正因如此,黄淮一带重灾区的农业生产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皆免除了水灾与蝗灾的威胁,使得其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3. 改变经济作物的种植类型。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蝗灾一旦发生之后,所到之地,农作物皆会被一扫而空。但事实上,也并非每一种农作物蝗虫都会吃。所以通过研究蝗虫习性,种植蝗虫不喜欢食用的农作物,便是降低灾害损失的一大方法。徐光启就提倡在蝗区种植蝗虫不喜欢吃的农作物来防治蝗灾,并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种植一些豌豆、豇豆、苘麻、芝麻、薯蓣等。当然,最好是各式品种都能种植,以备不时之需。

根据研究表明,蝗虫之所以不喜欢食用这些作物,主要是由于它们含有胆碱和胡萝卜碱等这类的物质。而禾本科植物的茎叶含有丰富的糖分,故而蝗虫喜欢吃。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来很好的防治蝗灾。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4. 开垦荒地,扩大生产。明政府在全国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大兴屯田,对乡绅垦田实行一定的奖励措施。经过长达五十六年的辛勤垦辟,效果显著,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全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荒地得到了开垦。而荒地的大规模开垦,便在一定程度上铲除了蝗虫的滋生地,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关于这一点,在《农政全书》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其言曰:

“北土闲旷之地,土广人稀,每遇灾时,蝗阵如云,荒田如海,集合佃众,犹如晨星。毕力讨除,百不及……乃愈见均民之不可见也。”

所以由此可见,开垦荒地,实现大规模生产,是预防蝗灾的一个重要举措。不过这对于土地贫瘠的国家来说,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5. 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明朝许多农书资料都提倡在蝗灾盛行的地方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比如将小麦替代为大麦,并广泛的推行早稻。这样一来,便有利于避开蝗灾高发期,从而降低损失。

6. 大力推广秋耕、春耕技术。明政府大力提倡春秋两耕的方式,采取“秋耕之利,掩阳气于地中,蝗蛹遗传翻覆坏尽,次年所种,盛于常乐”这一方法,即在秋收后或春播前期进行翻土,从而将隐藏在田间的虫卵从土里翻出来,从源头上将蝗虫消灭掉,随后结合田间管理再进行灭虫工作。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三、天敌防治法(生物防治)

所谓的“天敌防治法”,其实就是通过害虫的天敌或者害虫的分泌物去控制害虫的出现与危害程度。这是我国古代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从五行八卦相生相克之理,并加以劳动实践而得来的宝贵经验。当然了,除了用来预防蝗灾之外,其实在很多方面皆有运用。

到了明清两代,人们运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就更多了,比如用养鸭来除蝗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陈世仪的《除蝗记》等著作中就有关于这一方法的记载,其言曰:

“(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四、人工防治

在科学技术、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的古代社会,运用人工防治的方法来灭蝗,是最原始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其中包括如下四种办法:

1. 挖除虫卵。这一方法最早用于宋孝宗时期,到了明朝之后,这一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徐光启在《除蝗疏》中提到:“种可传生,一石可至千石,故冬月掘除,尤为急务,且农力方闲,可以从容搜索。”此外,在《捕蝗记》也说到:“冬晴未经雨雪之时易寻,务必实力搜挖,并于挖尽处设一标志,以便交春寻看。春间看过无子,初夏仍当再看一次,以防遗漏”。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一方法在此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

2. 开辟沟渠,坑杀蝗虫。在挖沟坑杀蝗虫的时候,一般会用到帆布、破鱼网、木板、门窗等工具,将蝗虫及幼虫困在沟渠里,然后在进行捕杀。

3. 扑打蝗虫。这一方法,相对来说就比较直接了,人们可利用各种“武器”扑打飞蝗,只要能将其扑灭就好。毕竟相对于蝗虫卵来说,飞蝗的破坏性更强,如果不及时扑灭,一旦传播开来的话,后果则不堪设想。

4. 引火烧蝗。这一方法,其实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比如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秉被蟊贼,以付炎火”。人们利用蝗虫的趋光性,进行非常有效的捕杀。当然了,想要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在晚上进行,因为只有在漆黑的夜晚,包括蝗虫在内的飞行类昆虫,特别喜欢聚集在光源附近,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捕杀蝗虫。

浅谈明朝劳动人民治理“蝗灾”的四个有效措施

东非蝗灾

总结

总的来说,明代劳动人民的治蝗对策,是中国历史上治蝗经验的发展与总结。最初由汉代时的捕捉蝗虫、掘沟治蝗;到唐代时的掘坑点火诱蝗,宋代时的掘卵治蝗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最后发展到明清两代的根治飞蝗的滋生地,将旱田改为水田,种植生长周期短且蝗虫不食的农作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明朝人们消灭蝗虫的几个方法进行的简要概述了,而这些方法即便是在今天也仍然适用。当然了,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之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因篇幅有限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

参考文献:《明史》、《除蝗疏》、《捕蝗记》、《农政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