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德經》最好的書是誰寫的?

五哥有話說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個人覺得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著作《老子他說》這本書寫的挺不錯,因為現在有很多解讀《道德經》的書,因時間關係,不可能全部都讀一遍,我建議大家看看《老子他說》,挺通俗易懂,對老子和老子文化的研究,深入淺出,讓人較容易理解老子的理論,對社會亦影響至深。《老子他說》的緒論中就首先談及老子以及老子文化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和當今人們對老子文化研究的不同。現在研究老子的學者遍佈全球,但是有些論點不免拾人牙慧。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都能洋洋灑灑地出一本厚厚的書。“道可道,非常道”在我膚淺的理解中,就是道理和規律等一些真理。“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讓我覺得,像我們年輕人在工作學習中,不要總把理論掛在嘴邊,要將理論付諸於實踐。能將道理說得天花亂墜的人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把理論應用於實踐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才能、會有大發展的人。其實,人要學會一個字——“沉”,不沉難以深。有點兒想法就說出來,難免顯得膚淺,有時亦會言多必失,就像美酒一樣,越深藏越香,不深藏怎麼能像美酒一樣發酵釀香?人和酒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段話主要告訴我們真善美的價值定論何在,我認為,首先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瓶頸和問題時,不要苦惱鬱悶,因為存在問題就一定有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大部分人覺得問題棘手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態度和必將看到希望的信念,因為凡是失望和絕望的地方必有希望。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慌張苦悶,不要憂鬱暴躁,因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它,只是現在的方法並不適合現在的狀況。其次,就是不要被世俗套牢、束縛,學會創新和另闢蹊徑。得道的人,大多數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觀觀念,建立起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構想。也可以說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個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實,一存此念,早已離道太遠了。因此老子便說“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所以說在學習中,可以總結前輩的經驗,但不可沒有創新地全盤接收。當所有人說這個方法或者方案好的時候,不要以為找到了好的方法,因為它不一定還有它的不妥之處,如果可以就再去尋找更好的辦法。如果不能替代它,就必須要完善它。總之,老子的“道”是中國整個文化的根脈。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所處的文化大氛圍就這一個字。知“道”且行“術”便能久立長存。





環球號外


我在八幾年在成都出差買了一本,好象是嚴復寫的。那時是做為滯銷書,一塊錢一本看了我買了一本。當時回來的路上,一口氣看七章,覺得不錯。但覺得頭大了。我一個表哥拿過來看了一章,就受不了那。但也說很好。一個字一個字的看,每一句話讓你想得很深,覺得都是真理,只覺得頭大,心臟加快,肺氣不足。一會兒就有缺養的感覺。又不捨得丟下。二十多年我看《周易》卻沒有這種感覺,覺得很簡單,有趣。


中上行


在做《道德經》領域圖文後,沒再認真看過紙質書籍,以前看過的紙質書籍都是在北京白雲觀和武當山免費領取的,因為許多年前就知道南懷瑾老師,所以對他的《老子他說》印象很深。

我的感覺,他的解釋站位高,通俗易懂。但他的解釋很宏觀,闡釋的很遠,並非通常的章句解讀,而是總括式提綱挈領。

他的書優點在於整體把握,但是對於初學者,估計不易過章句關,還需要藉助其他人的書籍互證。

去年以來,所看都是視頻和文章,印象比較好的是幾位大師,有的現在找不到了,還能看到的就是臺灣的陳鼓應老先生,王東嶽先生、曾仕強先生、傅佩榮先生等等,相比之下,陳鼓應更重於原著,曾仕強偏重於企業實戰,傅佩榮講的很平和。

近期主要是看王東嶽先生的視頻和陳鼓應先生的著作,他們都有書籍,可以網購。這兩位老師講的都十分精彩。陳鼓應老師基本圍繞《道德經》和老子思想做精細解讀,雖然有些觀點也不能完全接受,但就個人而言,網絡上那麼多解讀《道德經》的個大學教授,我還是更傾向於閱讀陳先生的書。

王東嶽先生的解讀比較透徹,他是一位獨立學者,就我目前的看法,讀過王先生和陳先生的書,其他的就不愛看了,雖然他們兩位先生的觀點我不能完全贊同。


問道黃老


解讀《道德經》最好的書是誰寫的,這個問題很難說。解讀《道德經》的書,通常稱為《道德經》注本,自古至今有三千多種版本。過去我經常到圖書館查閱,能夠查到的,我都閱覽,尤其是權威學者的著作,我反覆琢磨,但沒有一種範本。有的可以參考,有的從注到譯,都不符合《道德經》原文之本意。如果題主問此問題是為了學習,那麼,我建議:你還是自己按《道德經》原著去鑽研。在這裡,一定要先弄懂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原理,然後以此為指導研讀《道德經》。在這個前提下,再參考一些注本,方能準確,做到讀得懂,說得來,用得上,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據說從古到今,大概有七千多篇解讀《道德經》的文章。但眾所紛紜,莫衷一是?大多數都是按自己的理解望文生義。所以我們既要參考前人的見解,也必須深刻認識與理解老子學說的本義,即進入老子狀態及深入體會其主旨與宗旨。最終才可能一懂百懂、一通百通。不然就如刻舟求劍者一樣而遠離老子本義!本人也非常希望與眾多熱愛老子學說的同道,共同將老子學說發揚光大,並造福全人類!


有德司契


陳鼓應的《老子今釋今讀》,白巖松曾在一本書裡面說,這是他覺得解讀老子最好的一本書了。這裡面主要就是解讀《道德經》的。



陌上花Kai


毫無疑問是憨山大師對道德經的解讀,幾千年來有許多人試圖解釋道德經,卻無一人解釋的讓人信服,讓人真正牢記終身,無他,解釋的牽強,牽強的原因在於本身就沒有讀懂,如何解釋給大家呢?知道憨山大師是從了不起的南環瑾南師處,看南師的書,一定要去讀他推薦的書,這樣才能理解南師所講真意。讀憨山大師對道德經的解釋後只剩下頂禮膜拜了,疑惑了許多年的問題------為什麼幾千年了,從沒有一個人能看懂並給大家說清楚道德經呢?一下子也豁然開朗,原來道德經本身就不是讓人去理解的,它是一本修行的書,並分別寫了修行階段,所以歷史上到今天那麼多人解釋的似是而非,以至於人們從來記不起一個真正的解釋。我不想和他人爭辯誰解釋的對與錯,好與壞,只是感覺真的對的只有一個,同時為什麼只有憨山大師解釋了,原因在於真懂的一看就懂,當然也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真大師不去就算看懂了,也不去解釋的原因了,了不起的南懷瑾大師,了不起的憨山大師!


HUIHUI你那麼美


🌸♻️去年署假,曾通讀《道德經》。讀時查看了各種譯文,感覺各有千秋,但都有不盡意處。

🌴迂到難句,便從頭條上輸入此句,單句查詢,擇其優,或另述己見,邊讀邊對難點做出必要的讀書筆記。

🤷‍♂️選擇參考譯文的原則:譯文超過原文字數三倍以上的不看,文不達意處較多的不著,意譯較多的不看,把原文內容翻譯得支離破碎的不看,要看直譯與意譯接合得好的。

🍀當時領略的譯文有四、五種,具體內容已經記不清了。

🌸至今有印象的譯文有兩種:沃德利成書畫院發表的,老子道德經全文翻譯(1一49章);小閒讀閒書發表的《道德經》最簡譯文(全文)或(28一36章)或(73一81章)。


認樸明心


反正,我最喜歡,曾仕強教授的《道德經》解讀。。還有王東嶽老師的解讀也很好!。


12025日期08015


一,無為而治,張冠李戴,白紙黑字印在《論語衛靈公篇》,孔子曰的,卻強加給老子。《道德經三章》,老子言的是,聖人之治。

二,道法自然,自然,自身的樣子。大多人卻錯解作“自然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