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來者的角度來看,永嘉之亂有無積極的長遠作用?

姑臧山鷹


永嘉之亂後,是華夏文明的第一次衣冠南渡。

我們知道,在永嘉之亂前,華夏文明的核心區一直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而謂衣冠南渡,其實就是華夏文明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的擴散和轉移。也正是從永嘉之亂開始,華夏文明的經濟文化中心開始了漫長的南移歷程。

事實上,正是歷次的衣冠南渡改變了長江以南的百越之地,並最終使南中國永遠變成了華夏文明的核心區,這一歷程同樣始於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從今天的視角來看,事實上擴大了華夏文明的範圍,此其一。

其二,兩漢以將,隨著遊牧民族的不斷被擊敗和內遷,華夏族和北方遊牧民族之爭遲早會到來,而西晉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便是這樣一個契機。

從今天來看,殺盡胡人肯定不可能,讓中原王朝北上移民佔據大漠草原也不現實,融合是唯一之路。只不過這一融合之路過於殘酷,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正是這一融合,促成了我國第二個大一統時代――隋唐的到來。

因此,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永嘉之亂是這樣的:華夏族向南遷徙,遊牧民族南下佔據中原。華夏族在南方重建家園,遊牧民族(尤其是鮮卑人)在北方重建華夏正統,華夏文明的範圍事實上是擴大了。

而從制度的角度來看,正是遊牧民族(主要是鮮卑人)的融入華夏,完成了從秦漢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轉變,隋唐制度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源於北朝的漫長演變。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歷史的天空風雲變幻,我們今天確實可以理性的看待兩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但也應該看到這一融合的殘酷性。歷史留下的是一個個英雄人物的豐功偉績,但普通老百姓的痛苦往往會化作一串串數字,一將功成萬骨枯。


心向青山


永嘉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縱橫三百餘年,中原板蕩,河山再造。多少生命塗炭,多少金戈鐵馬,多少慘烈悲壯!

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大洗劫,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再創造。

東漢以來,北方少數民逐漸流入中原。晉武帝平吳之後,志得意滿,恣意荒淫,濫封宗室藩王,埋下禍根。繼位的晉惠帝,本是個白痴,皇后賈南風把持朝政,勾引藩王,誅殺異己,引起八王之亂,你爭我奪,禍流一十六年。匈奴、鮮卑,氏、羌、羯等少數民族乘亂而起,紛紛建國稱王,互相廝殺。中原大地,一片血雨腥風,千萬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那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最黑暗的時代。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任何事物,有壞的一面,也必有好的一面。永嘉之亂,也是如此。

五胡之亂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但也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交流,社會的大變遷。尤其重要的是,它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並且結出了隋唐盛世的璀燦花果。

今天,華夏一統,四海承平,天下晏安。可我們怎麼能忘記歷史,怎麼能不倍加珍惜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人民的和諧。這就是歷史(包括永嘉之亂)給予我們的深遠的積極的作用。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永嘉之亂,發生在西晉時期,由漢化後的匈奴人發動,使得西晉王朝覆滅。

亂局產生

西晉惠帝時,王朝腐敗,發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亂”。永興元年,匈奴貴族劉淵叛亂,自立國號為漢(後來的前漢)。到永嘉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即位。

劉聰無愧於一個“聰”字。他的將領石勒在苦縣寧平城殲滅晉軍十餘萬人,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後來他又調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打洛陽,連連擊敗晉軍,一直打到洛陽。呼延晏與劉曜等人會合後,立刻攻破了洛陽。在他們的縱容下,士兵在洛陽城中燒殺強掠,他們也親自搶奪金銀珠寶,挖掘墳墓,破壞宮殿。最後他們俘虜了晉懷帝,殺了太子、宗室、大臣等人。

此次戰亂導致人口大量南遷,史稱“衣冠南遷”,這就是永嘉之亂。

永嘉緣由

首先,不得不說是“八王之亂”使得西晉發生如此叛亂而覆國的。八王之亂產生的原因又和司馬炎有關,因為自己已經見證了曹魏的覆滅,而曹魏兩代皇帝曹丕、曹睿對自己的親兄弟不分封為王,才導致被司馬家族覆滅。司馬炎自然不想有人依樣畫葫蘆,自己的王朝再出現這種情況,於是分封諸王,賜予他們軍權,實權,還讓他們掌握人事財政大權。可是他忘了西漢的“七國之亂”。

最終爆發的“八王之亂”把晉國實力大大損耗,而且戰爭又是在洛陽發生,八王軍隊在洛陽進進出出,搞得洛陽的防禦,經濟,人口大大下降。在兇猛的漢化匈奴人面前,洛陽城不堪一擊,直接被攻破。

接下來便是敵方即匈奴人的原因。

在自漢朝以來,匈奴人便在中原地區的邊疆生活。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匈奴人逐漸進入關中地區,一步步對洛陽形成了合圍之勢。儘管有大臣建議將其驅逐出中原,但君主都未引起重視。

然後就是匈奴人長期遭到中原人的壓迫欺凌。尤其是在晉朝,,對胡人不僅加重賦稅,很多匈奴人的孩子還被賣去當奴隸。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不斷加深匈奴與中原之間的矛盾,最後在不可化解的情況下,爆發叛亂,發生“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的長遠作用

儘管永嘉之亂造成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國家破滅,但是它也有著許多對後世的好處。

由於永嘉之亂是胡人爆發的,在戰爭烈火中,使得各個民族得到充分融合和發展,交匯。而且雖然胡人用暴力打敗了漢人可是在民族文化交融下,他們在文化上深受漢文化影響,尊重漢文化,在朝政中也越來越多的任用漢人。在這一次民族交融下,胡人與漢人之間的婚姻也逐漸更多了。

而且在“衣冠南遷”的衝擊下,江南地區迎來大量人口,其發展速度大大加快,很多技術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但是永嘉之亂造成的消極影響還是更大的,尤其是造成“五胡亂華”,南北對立。


肖塵



老閒同志


一般提到永嘉之亂不可避免要提到另外一個詞,也就是衣冠南渡;我在很早的時候聽老一輩人說過,現代閩南人的始祖,大多是衣冠南渡時期漢人大規模南遷入閩的中原人。

那麼什麼是永嘉之亂,什麼又是衣冠南渡呢,這就要提到當時的一段歷史。

公元304年即永興元年西晉惠帝時,當時的朝廷腐敗,社會動盪紛亂,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屬山西省),立國號漢(後來的前趙);公元306年,那個著名的痴呆皇帝晉惠帝駕崩,傳位給司馬熾,是為懷帝,改元永嘉。310年即晉懷帝永嘉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繼位。次年四月其將石勒殲晉軍十萬餘人於苦縣寧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燬宮殿,因為這段時期發生在晉懷帝永嘉年間,因此史稱“永嘉之亂”。

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當時的東晉富有先見之明的做了大量的準備,廣納南遷避亂的中原人,隨著眾多中原人南遷到長江中下游,東晉在此人丁基礎之上眾多的州郡紛紛設計,這段時期又被稱為“”衣冠南渡”,此舉極大的改變了東晉當時的政治格局;同時,客觀上促進了長江中下游經濟的發展,使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心進一步遷往南方。


herloo


永嘉之亂是發生在西晉時代的一個內亂事件,由居於中原的漢化匈奴人發動。西晉惠帝時,朝廷腐敗,發生八王之亂。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屬山西省),國號漢(後來的前趙)。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其子劉聰繼立。次年四月其將石勒殲晉軍十餘萬人於苦縣寧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亂”。大量人口為避戰亂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史稱“衣冠南渡”。這為東晉偏安一隅作了預備,大量的僑州、僑郡的設立,深刻地影響了東晉的政治面貌。


歷史社會哥


有三大有益影響:1,從社會治理層面,腐朽的門閥制度開始走向瓦解,新的生產力開始孕育,直指隋唐盛世到達頂峰;2,從文化發展層面,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土生民族,為相對封閉的秦漢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釀就了盛唐的包容;3,從人種基因層面,新的血統形成,體質更有抵抗力和體型更優良的漢民族開始形成。


範有為


長期以來國人只讀半部中國史。另半部遊牧民族的歷史直接忽略了。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是在漫長的歷史週期裡不斷進行民族融合,互相學習而來的。 站在漢族的立場,你可以說是五胡亂華。可是正因為魏晉時期不斷進行民族融合,才有了南北朝到隋朝關隴貴族的崛起和發展,在這基礎上,唐朝才得以以氣吞山河的氣勢成為國際霸主啊。隋唐的統治階級,其實都是在永嘉之亂後不斷民族融合產生的新漢人


H說扒道


第一,促使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促進了長江以南地區的開發。南方地區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

第二,北方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大量南遷至長城以南,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埋首故紙堆


從後來者的角度來看,永嘉之亂的後果是實現了優勝劣汰,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