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醫”不容辭

疫情發生以來,湛江海關保健中心的醫者,24小時待命,“醫”不容辭,以白衣當戰袍,戰鬥在最危險的地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築起了祖國南大門的檢疫安全防線。

他們是海關抗疫的“衝鋒隊”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主動加入湛江海關疫情防控戰鬥的第一梯隊:“我們是醫學專業團隊,防疫的第一道專業關,我們必須在前面衝鋒陷陣!”

第一道專業關,包括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樣本採集、實驗室檢測……這一個個高度專業的術語和操作,就是保健中心衝鋒在前最有力的武器。

可是,這第一道專業關,也是最危險的關。空港口岸現場情況複雜,很可能零距離接觸發熱疑似病例,甚至是毫無症狀的感染者。給上述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具有極高的傳染風險,而後續的實驗室病原檢測,很有可能要直接接觸到新冠病毒樣本,更是高危。

因為專業,儘管危險,儘管害怕,他們也毅然選擇堅定地衝鋒在前,那是醫者的職業操守,也是海關人的使命職責。

1月27日,一名發熱旅客觸動了湛江空港的警報。保健中心支援現場的醫者蘇業等馬上出動,主動靠前,快速進行專業操作。指檢旅客腮部,查看其咽喉,問詢其旅行史,快速記錄,抽血……一切都在快而有序的狀態下進行。

旅客轉診處理後,實驗室的醫者馬上接力,開始病原實驗室檢測。待看到檢測的結果正常,他們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醫學排查室外等候的機場工作人員說:“你們也緊張害怕嗎?可是我看到你們一直都很淡定!”“不緊張,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連我們都怕,那旅客就會更怕,周圍所有的人也會害怕,那隻能添亂。所以,不管多緊張多害怕,我們都必須挺住!”

他們是海關抗疫的“技術堡壘”

收集疫情信息,研究病毒特徵,制定防控預案,增加疫情防控物資儲備量,開展疫情相關專題培訓,為前來體檢的出入境人員進行疫情宣傳和防護宣教……湛江海關保健中心副主任、黨支部書記陳衛紅和支部全體黨員一刻也沒停過。

同時,保健中心還加快推進生物安全二級分子生物實驗室的建設,購置開展新冠病毒檢測必須的生物安全及核酸檢測設備,採購新冠病毒的檢測試劑,並做好實驗室功能區規劃。組建技術攻關組,由曾在檢科院、軍科院脫產學習的業務骨幹蔡晶晶、蘇業等為核心,及時掌握疫情研究動態,制定實驗室的技術操作和生物安全規範,以儘快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為疫情防控提供及時、科學、準確的技術支撐。

他們為守護國門立下誓言

蔡晶晶是獨生女,家中年逾七十的母親常年高血壓身體不適,需要人照顧,父親也已八十高齡。可是,疫情的發展讓她無法安心在家待著。

“去吧,單位比家裡更需要你!你作為醫學專業的海關人,不能在戰‘疫’中缺席。”看出了她的心思,父親如是說。

從大年三十開始,她取消休假,毅然回到單位,支援機場海關開展旅檢工作,並主動申請調整到更危險的溫探器崗位,對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體溫檢查,還兼顧了實驗室樣本檢測工作。“我不怕累,只要能擋住疫情,只要能守住平安!”

1月24日,除夕,鄭邵華戴上口罩、護目鏡、手套,穿好防護服,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滴……”突然,紅外監測報警37.2℃,一位出境旅客滿面潮紅,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敏感而緊張。

鄭邵華見狀,趕緊上前,溫柔淡定地安撫旅客的情緒。待其情緒平復下來,她再慢慢仔細詢問檢查。發現這名旅客因戴了N95口罩,不適應,造成了異樣反應,她耐心地指導旅客更換普通的醫用口罩,讓她身心放鬆,併為她複測3次體溫,均顯示正常。旅客開心地離開,並對鄭邵華的專業處理表示感謝。

檢查完最後一批旅客,夜已深。這時,她母親來了電話:“下班了嗎?你娃整天想和你視頻聊天,但還沒等到你下班,就困得睡著了……”

鄭邵華眼前開始模糊,這是她第一個沒有陪在女兒身邊的除夕夜。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今年春節一直在公安一線抗疫。夫妻倆為了能夠專心地在防疫一線工作,就拜託朋友把不足3歲的女兒送回老家。

通完電話,她脫下防護服,裡面的衣服早已溼透。由於防控物資緊缺,她穿上防護服就一直堅持到工作結束後才脫下。一天的工作下來,整個人就像虛脫了一樣。可打贏這場阻擊戰的堅定信念,讓她覺得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