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年輕人都怕種地,而選擇外出打工?

每日新況


答,為什麼現在農村人都怕種地,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都為錢。😊一,農村活路很辛苦,種一年的莊稼收入只夠溫飽,其它開支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用,又趕上國家發展正好需要農民工去做,也就只好背井離鄉,四處奔波勞碌去掙辛苦錢來養小養老,所以農村年輕人才選擇外地打工。

二,其實農村年輕人並不想選擇去外地打工過日子,為了讓一家老小過上些好日子,因農產品不值錢,外出打工是農村年輕人唯一的選擇出路。

三,如果國家研究出對農村發展改變現狀況更有好辦法使農村的年輕人不選擇外出打工,在農村,家門口也可掙上每月幾千或上萬,那麼農村年輕人肯定是不選擇外地打工這一條辛苦路的。

列舉一個明顯的例子,現在政府出臺的正施行對農村條件艱苦的地域差異的農戶進行搬遷,集中在城邊或稍微交通方便點她方去安家,外表看似政策多麼的光鮮亮麗,其實對於農村人來說,住慣了祖祖輩輩的窮山村,什麼都不缺,就只缺錢而要搬離戀戀不捨的故土,又有幾戶農村人捨得離開……。所以,國家政策對農村支持,優惠的政策形式一派大好的情況下,只可改變農村的面貌,而改變不了農村人的那顆(鄉愁心)。農村年輕人為了子女上學,家用,改變自己的一窮二白只有選擇外出打工。


吳玉香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就拿我自己來說吧!

我是一個山區農村人,也是一個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那麼沒什麼我會選擇外出打工而不回家種地呢?因為在家的收入實在是太低了,更不養活不了一家人,現在家裡的糧食價格又非常低,就算一年的收成好,也賣不了幾個錢的!

並不是我們年輕人不願意在家種地,現在我們山區地方的坡底,也就只適合種玉米土豆,玉米的價格也就一塊錢一斤,一家人在家種玉米也就收穫三千來斤,也只有三千塊錢,加上土豆五角一斤,三四千斤,兩千塊錢,一年下來五千塊錢,現在的社會五千塊錢能夠一年全家人花銷嗎?根本就不夠!那怎麼辦,只好讓家裡能勞動的父母在家種地,能種多少是多少,不考慮掙多少錢。

年輕人就選擇出門打工賺錢補貼家用,這樣裡應外合的配合著,就能提高家裡的生活質量!

這樣就導致大量的老人在家種地,而很少看到年輕人在家裡種地,並不是說年輕人不願意種地,而是太不划算了!

如果在家種地都跟出門打工一樣的話,又有誰會願意出去打工呢?都是現實生活的逼迫!




鎮巴三農


筆者今年32,從小也生長在農村,初中沒畢業輟學後,在家種了幾年地,後來通過打工,進修,再就業,現在從事玉米育種工作,所謂的農業科研工作者,家裡頭有個七八垧的土地(100多畝左右,一垧地=15畝),20年前,也就是我的兒童時代,父母每天辛勤勞動,播種都是人工刨坑,點種子2-3粒,埋土,出苗後,見苗,除草,我趕著老牛,我爸扶犁,趟地(也就是鬆土),然後過幾天地又荒了,再鏟地,我趕老牛,我爸扶犁,然後再鏟地,趕牛,扶犁。。。秋天在打穀場打場,往倉房裡運糧食。。。


全家辛勤勞作一大年,也剩不了幾個錢,那時候萬元戶在村裡估計除了書記村長家,沒有幾家是萬元戶。

那個年代交通不發達,網絡信息更不用提了,唯一的電視機,只能接收到七頻道(現在的中央一套),白天還大多數時候電視沒臺,一片雪花。那個年代走到哪裡都需要介紹信,甚至住個旅店都得要介紹信。農閒時冬天也想出去,打個零工補貼家用,尤其是家裡人口多的人家,可是去哪兒啊?用電視劇我是你兄弟裡馬老二去電視機廠門口,問門位大爺這裡招人不,老頭告訴他,招人吶我這裡是前門,你得走後門!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只要家裡條件還將就,孩子學習還不錯,在我們村裡,一般都供著念高中上大學,那個年代的孩子也都有出息,不管男生、女生,上了大學後畢業後參加工作,一般都往家裡寄錢補貼家用,給在讀的兄弟姐們寄生活費,久而久之村裡青年越來越少,也包括計劃生育的效果,孩子一家一個,這樣一來空閒的土地到是越來越多。

像我這個年齡段也有不上學,在家種地的,隨著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原來四五個人才能幹完的農活,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解決,還有歷史遺留問題,家裡地少,緊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年末沒有剩餘,那咋辦,只能出去工作,也就是打工,只要肯幹、認學,除了從事建築行業,還有江浙、滬、山東等一些輕工業型城市,經濟高度發達,找工作很容易,再也不用因為外出務工,找村裡給開介紹信了。



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不用太高精尖的,會電焊,會木匠,會開車,甚至當裁縫比別人縫衣服快,都有不錯的工作,公司給交五險一金,隨著工作的逐步穩定,工資也大幅度提高,在把家裡老婆孩子接來,婦女一般在電子廠的多,雖說掙得少,孩子也能順利的進入城裡學校唸書,但是兩口人每個月工資加一起,也可以輕鬆過八千到一萬,再把家裡的地往出一出租,輕鬆的每年還能有個萬八兩萬的,每年毛的也得有個十了萬的收入,完全比在家裡收入多多了,也不用風裡來雨裡去的了,更沒有種子農藥化肥柴油,更新修理農機具的高額成本了。



雖說有的人還在家種地,但是畢竟是少數,就拿筆者的村子來說吧,,1995年人口普查,我們村子是80多戶,332口人,常駐本村,前年人口調查,現在村子常駐人口僅僅有120多人,並且以中老年居多,青壯年不超過50人,90後在家務農僅有3人。


真是所謂的又苦又累又不賺錢,誰還願意在家種地,看同齡村裡一起長大的同樣上班工作忙活一年,十了萬塊錢,自己在家種地就剩幾萬塊錢,還累的要死,就是我我也不願意種。


種業三國


頭條讓我們回答問題的首頁是分享你的真實想法和經驗,好,我就把我做為農民的真實想法聊一聊,不同之處,請喜歡農事,或是一樣的農民朋友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為我們自己發出最強音。

農民出身的我,57年生人,在農村生活了五十年,對農村的一草一木,上上下下,根根底底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農村人,生活在社會底層,經濟上窮困,環境惡劣,內心的卑微致使總有抬不起頭來的感覺。要改變命運,要為社會的不公而抗爭,所以農村的青年人不願種地,也不學種地,更不會種地。 從心裡上羨慕城市生活,在城市裡馬路寬敞,道路四通八達,到處紅花綠草,人們穿著整潔體面的服裝,坐在乾淨舒適的辦公室內工作,這都是農村人無法比擬的。

而在農村,幹農活,不但累,還不乾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由以年青人為最,下一天地,衣服滿是塵土,臉上,眼裡,鼻孔裡,嘴裡全是土,您說哪個年青人願意留在農村,幹農活呢?

所以農村人從家長到小孩都有一種卑微的感覺,對孩子上學大多都非常重視,這是改變命運的捷徑,談心裡話,我就是這個想法,我自己做了幾十年的農民,生活苦倒在其次,面上無光,做二等公民實在另人難以接受,接受也是無耐的接受,我的兩個上大學的女兒都轉了戶口,自己受罪也好,不體面也罷,不能讓孩子也走自己的老路了

綜上所述,中國的城市化道路才是中國的發展之路,也是必由之路,但還有相當長的路途。

今天只是在農民內心裡不願孩子留在農村做了陳述,以後我還會寫,農民收入,勞動強度等等的文章,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給我一個鼓勵,我當更努力的為農民多說幾句話。





厚德載物1957082


題主話,差也!

身為農村人,無論老少,哪個都不怕種地。現如今,老少農村人卻舍家棄地、遠走他鄉,實屬無奈……

我們家兄弟多,大哥、二哥和我相繼結婚以後,小四弟也到了該找對象的時候。

在農村家窮確實不好找對象。我們家大哥、二哥結婚後,掏空了本就貧窮的家底,我又剛畢業,工資微薄,幫襯不了家裡,因而小四弟該找對象之時,我們家依然很貧窮。

我們家小四弟老實、善良、任幹、性格又好,因此給小四弟介紹對象的人真的不少,小四弟見了一個又一個,大多因家窮,最終不了了之……

小四弟命好,做夢都想不到的好姻緣會降臨在他的身上……

正當小四弟心灰意冷之時,一個媒人又來到了我們家給他提親,這次給他介紹的姑娘徹底驚倒了我們家的每一個人:姑娘的家就是我們家的鄰居,姑娘比小四弟小了整整八歲……

姑娘家在我們村絕對是一個大家族,爺爺輩老弟兄六個,父親輩也是老弟兄六個,家中做學校校長的老少就有好幾位。姑娘的父親就有兩個女兒,姑娘在家中居大,初中畢業,她的二妹妹還有一年大學畢業,讀的是師範學院。

沒兒是姑娘父親心中的心病,家族大,招女婿,害怕人家笑話。老頭很精明,他看中了我家小四弟,於是託人到我們家提親。

老頭的舉動,惹惱了他們家族的弟兄,原因還是我們家窮。

老頭的大哥反應最強烈,給老頭施加不小的壓力。老頭說:“我的二丫頭大學畢業後,肯定婚居外地,指望不上,大丫頭我必須要留在我的身邊,招女婿你們嫌丟人,小四人老實任幹、又是我們的鄰居,丫頭嫁給他,就在我身邊,等我老到不能動時,我爬到大門口、喊聲小四,小四能立馬來到我跟前,到那時,我指望你們?恐怕指望不上,有小四,我不招女婿也能養老無憂。

最終老頭頂住家庭的壓力,把女兒嫁給了我家小四弟。

婚後,老頭拿我家小四弟勝如已出,小倆口也恩恩愛愛、生活在小四家、也生活在老頭身邊,老頭高興得出出進進都哼著小調。

婚後十八年,小四弟變成老四弟,年已四十又八,四弟媳也已四十歲,為了孝順雙方爹孃,他倆成了留守農村的最年輕的人。

小倆口都能幹,種了二十多畝地,雖說糧食不值錢,但是窮怕了,家中有糧心裡踏實,小倆口捨不得把地扔了。光指土地上的那點收入,維持家中的日常開支肯定不夠,於是閒暇之時,小倆口做起了買樹、賣樹的生意,這活累且危險,但是能掙不少錢,可以貼補家用。

老四弟命運真差,正當小日子過得紅火之時,他去年患上了糖尿病,重活做不了了。兩個孩子上學、雙方父母贍養,重擔全壓在四弟媳身上,最終四弟媳眼含著淚跟四弟說“糧食太便宜,地是指望不上了,你自已在家照顧好自己,我出去打工去了。”四弟含著淚、點了點頭……

生活所迫,農村又少了一個種地的!

老四弟一子一女都在蘇州上學,四弟媳為了掙錢、順便照顧倆孩子、不得不離開老四弟來到蘇州打工。

今年,聽娘說,四弟媳走後,四弟一人在家,家中時常冷鍋冷灶地,飯也懶得做,身體越來聲越差,大哥看著心疼,做出決定,家口老孃不要老四弟考慮,趕他到蘇州去找四弟媳。

今年,過罷年後,四弟準備一家都到蘇州,四弟也打工去了……

村中留守土地時間最長、最後一個四十八歲的年輕人、也將棄地而去、遠赴他鄉、打工去了……

野草瘋長,土地荒蕪,不是農民怕種地,只是土地上微薄的產出支撐不起一個農民的家!

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扔掉你,真的好無奈……

歡迎評論,謝謝指教!




<strong>


下崗老三


家裡的土地陸陸續續的被徵收了,從九千元開始到最後三萬多一畝,家裡三口人,也沒多少地,老畝兩畝七分,實際測量大概有小五畝的耕地,記得小時候,家裡的地經常被水淹,半夜下暴雨,父母還得扛著水泵去地裡排水,那時的農村,大部分都種地再種個小菜園,在養點雞鴨鵝豬狗,雖然一年到頭沒什麼錢,但也能解決家庭溫飽吧,那時候村子周邊沒有工廠,最多有兩個燒磚的窯廠,隨著經濟的發展,窯廠沒有了,工廠越來越多,種地的大部分是農村的老人,青壯年都進廠打工,因為種地的收入越來越低,有一個人出去打工就帶走一大片出去打工,土地一年一畝沒有五百元收入,而工廠一年有上萬元收入,所以付出同樣的勞動,種地付出的辛勞也許還要更多,還要看天氣等不確定因素,現在的年輕甚至中年人已經很少有種地的,我家裡的伯伯們都六七十了,在家裡種幾畝薄田,儘量減輕子女負擔,養活自己。。。。


阿駱23


不是怕種地,是種地沒有一點保障,如果單純靠種地可能要把你餓死,就拿我家去來說,一家五口人,不到四畝地,去年種地投資了近1200元,結果春節過後到收麥子幾乎沒下雨,最後收了不到三百斤小麥,大家說農民辛苦不辛苦,誰還敢靠種地吃飯,餓死你。


秋風落葉時2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農鄉小知音”,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怕種地,而選擇外出打工?這個問題我以我本人理解來回答。

本人也是80後的正值壯年的農村人,我初中畢業就輟學回家了;當時家裡種的是蔬菜,大概有九畝地的樣子。當時正 趕上非典,蔬菜不值錢的年景,就是不要錢讓別人去地裡弄走都沒人要。第二年冷棚蔬菜減少四畝多地,增加了四畝多的草簾棚。從種植蔬菜到現在,總體來說比種小麥,玉米,棉花等這些農作物掙錢;但種植蔬菜很著忙,我家三個勞動力,不算上學的兩個弟弟,每年要在地裡忙九個月以上。隨著這幾年的技術成熟,很多種植蔬菜的農戶,把以前的棚子改成機器作業的棚子,這大大的減少了農戶的體力勞動;但也增加了投入的成本,根據這幾年攢下的資金來看,要說比出去打工怎麼樣;我只能說要是都出去打工掙錢的話,絕對比種蔬菜攢的錢多。

現在的年輕人都怕種地,也不是怕,就是種地賺的錢一年下來攢不了多少;而打工不一樣,按兩個人出去打工,男人一月掙6000元,女人掙4500元,加上老家的孩子和老人的開支,一年下來攢6萬~7萬元;你要是在家種地攢5萬元也很難,不僅要遇到好年景;還得各個方面都不錯才行。(像蔬菜的價格也好,產量也高等)再加上現在年輕人都對技術打工很熱衷;就是不上大學,很多人都會學一技之長來讓自己後半生不至於只能淪落到種地為生。

在這裡我想說,年輕人不管是在外打工還是在家種地,總體來說要跟的上形勢;就是種地也要根據現在社會的需求來種植,這樣才不至於落後。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那更得用學習來充實自己,因為社會發展這麼快,你不學習,等後來者的技術超過你的時候,你也許就會沒有工可打了。不管怎麼說;在家種地也好;出去打工也罷;現在是知識時代,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來跟上這個社會的發展和需要。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的評論區留言交流。


農鄉小知音


時過境遷,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追求的目標以然不同,在過去,農民把土地看得比較重要,每家每戶都有幾畝到十幾畝地,一年到頭就靠種地為生了,自給自足,所追求的是如何把地種好,如何比去年的收成要好,那時候外出打工並不流行,也比較難。現在社會不停的在發展,人們的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現在是金錢時代,一切向錢看齊,在家種地已經滿足不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在家種田沒有出路,要算收入的話,糧食最不值錢,辛辛苦苦種了幾畝地,一年忙到頭,還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走在哪裡都離不開錢,在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時候,外出打工是唯一的選擇


緣來就是你133659487


我是一個農村教師,對於農村的現狀目睹了許多,也有很多青年農民想在農村發家致富,有人養過豬,放過漁塘丶養過鰍魚丶養過鴨子。就是早兩年有青年農民兩口子回家養鴨子,本來賺了一些,信心滿滿地擴大規模,卻幼鴨在冬霜期大量死亡,蛋鴨又得病,一下子損失慘重,聽說明年又設法去城裡找差事。

從這幾年我也看到,他們終因技術不過關,被迫中止在農村進行的養殖項目,每個人在小打小鬧嚐到一點甜頭,做大規模卻虧了,就是科學養殖這一關過不了,無行家指導。

我的幾個學生做過這方面的養殖專業三五年,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幹了,一是價格反彈,二是養殖時出現的疫情損失太大,難以為繼,只得放棄。

我,不是專家丶學者,也不管農業的官員,只是就近所見所聞,照實說說。

青年農民不種田,不放養,原因很多,請專家丶學者丶管農業的官員發表權威論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