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搭建ICU病房,全力以赴搶救每一個重症病人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 劉勇軍

通訊員:彭福祥 梁嘉韻

2019歲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武漢、迅速席捲神州大地,舉國上下加入這場抗“疫”戰鬥中,全國各地紛紛捐資捐物支援武漢抗疫,各省衛生系統接連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更是積極響應,大年三十開始就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成立抗疫特戰隊,自大年三十接連派出三批150人醫療援助隊伍到達武漢漢口醫院和武漢協和醫院開展救援任務。

第三批醫療隊的131人中,中山一院重症醫學科派出了富有臨床作戰能力的精兵強將:劉勇軍副主任、黎麗芬副教授、陳傳希主治醫師、衛政登副護士長、主管護理師吳林珠、梁啟財、許雅君、夏洋洋。

醫療隊2月7日晚上到達武漢,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一個病區,50床位收治的全部是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隊員們在出發前已經過醫院全方位的診療、防控、技能培訓,再經過半天緊張高效的培訓,2月8日開始進駐病房收治病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瞬時打響!

2天時間匆匆而過,50張床轉眼就全部躺著重症患者,許多病人是嚴重低氧、重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全體隊員克服重重困難,各項搶救緊張有序、有條不紊進行。

然而有些老年病人基礎疾病較多,病情重,病情進展快,迅速發展重度ARDS,普通病房使用氧療和無創呼吸機治療,低氧血癥難以糾正,預後不好。看著有些病人治療效果不佳,我們隊員心情都不好。

由於我隊接管的隔離重症病房條件有限,氧療或無創呼吸支持不能緩解重度呼吸窘迫的患者症狀,隊員們都很著急,紛紛想怎麼才能更好提高這些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為此醫療隊立即召開隊務會,經大家充分討論後形成共識:現有條件不足,但是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病房資源,創造一切條件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生命支持手段,在病房開設ICU治療單元!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中山一院重症醫學專業人員優勢和特長,盡最大可能降低危重型病人的死亡率!

因地制宜搭建ICU病房,全力以赴搶救每一個重症病人

醫療隊討論重症監護室的建設方案

說幹就幹,大家立即分頭行動,隊長朱慶棠教授馬上與協和醫院臨時指揮部進行協調;副隊長羅益鋒教授調配醫療人力安排;劉勇軍副主任立即進行簡易ICU病房規劃,並獲得後方院本部重症醫學科、抗疫特戰隊支持,準備ICU的相關設備、技術、藥物;成守珍主任著手調整護理人員,將有ICU經驗的護士調整到ICU病房;血液透析鄭勳華教授負責CRRT事宜。一個簡易而又高效的ICU病房立刻建立起來了。

因地制宜搭建ICU病房,全力以赴搶救每一個重症病人

(左起)羅益鋒 劉勇軍 管向東 朱慶棠 成守珍

因地制宜搭建ICU病房,全力以赴搶救每一個重症病人

團隊作業,進入隔離區

與死神賽跑,挽救每一個生命,是重症人的職責!也是中山一院醫療隊的擔當!讓危重症病人活下來,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和機會。相信ICU會在後續重症病人救治中發揮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搭建ICU病房,全力以赴搶救每一個重症病人

劉勇軍醫生床邊查房

今天武漢下雪了,雪過天晴,陰霾很快就會散去,武漢挺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