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上篇

中篇

本篇为终结篇



南派山水,锦上添花

几乎在北派山水画形成的同时,南派山水画流派也勃然兴起。

原来五代时期,中原地区虽然战乱频仍,但远离中原,有山水阻隔的西南地区诸国,如前后蜀,吴越、南唐等国,环境则相对安静,出现数十年的经济文化繁盛景象。

中原士子文人,不堪北地政局纷乱,纷纷避居西南诸国,也使各国人才荟萃,人力资源繁花似锦,为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加之前后蜀及南唐帝王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宫廷设立翰林待詔,恩宠画士,醉心王谢风流,以书画风雅自娛。诸国之帝王既蓄意丹青,追求享乐,风花雪月,且无日不春风浩荡,自使江南一带文风大盛。

短短的数十年间,中国传统绘画竟然名家辈出,各呈奇技,争宠斗艳,以至出现数位筆墨丹青之开派宗师,並对后世中国画学的发展产生长达千年的深远影晌。


董源,五代时期生活在南唐的一位画家。字叔达,江西钟陵人,长期流寓南唐,曾任北苑副使,故人称董北苑。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董源善画水墨山水与设色山水,水墨山水有唐王维之遗风,设色山水则从唐李思训青绿山水中吸取灵感。江南之地山青水秀,云嶺雾霭,林木秀茂,谷深澗幽,溪水明滅,风暖日晴,莺歌燕舞,如温馨轻柔的春风春雨,润泽着董源的筆墨創作,使他的画风与荊浩,关仝,范宽等人迥然不同,他筆下的山林湖沼,青绿湿翠,秀润蒼茫,形成南派绘画风格。

<strong>他最大的貢献,是在多年的筆墨实践中<strong>創造出更加完美的筆墨皴法一短披麻皴法,这种皴法用筆繁密而又灵动,通过中侧锋短线疏密浓淡的不断变化,真实地描绘出江南山水婀娜秀美的身姿和蒼郁深茂景象,平淡天真,细密精致而又雍容典雅。

这种以线条为主体的披麻皴法,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一切线型皴法的基础。.


另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巨然,南唐江宁人,在开元寺为僧。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巨然筆墨师法董源,煙岚气象深邃润藉,筆墨皴擦清爽柔婉。与北派的坚凝雄强迥然不同,巨然在筆墨运用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一改董源的短披麻皴法,善用长披麻皴法勾斫云中山顶,以破筆焦墨点苔,溪涧碎石,水边风蒲,林木曲屈,蒼郁幽深,较之董源更加雄秀放逸。

要之,董源与巨然,成为南派山水的宗师级大家。使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形成南北两宗之分。


明代董其昌和莫是龙认为在唐中晚期的王维和李思训时期,南北画派两宗之分,己有雛形,以王维为南派宗师,以李思训为北派宗师,据其画风,亦无不可。然则笔墨上风格上尚未完全成熟。至五代时期,北有荆关范李,南有董巨李昇诸人,一时间精英荟萃,豪杰菌集,画风鲜明,筆墨迥异,南北两派对比鲜明,当为南北两宗正式开宗立派之时。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表现形式,推动山水画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並由此而对宋元明清以后的山水画筆墨传承产生立纲掣肘的深远影响。

再看看五代时期的花鸟人物画,同样璀璨夺目,异彩纷呈。


五代花鳥画的重大突破

五代时中国传统绘画之繁盛,就连花鸟画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朮成就。

徐熙,五代时南唐金陵人,也有说是江西钟灵人。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徐熙出身本江南名门望族,无意入仕,却酷爱绘画,他为人宁静淡泊,志向高远,潜心绘事,穷极造化。常常出没山林,静心观察动植物情况,蔬菜茎苗皆入画图。日日乐此不疲,终有大成就。

我国花鳥画较之山水绘画,起步较晚,从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可见其上树木花草筆墨皆极稚拙疏简。尚属花鳥绘画初起阶段。

徐熙醉心于花鳥绘画,没有更多前人的参照物和绘事经验,是一种摸石头过河的大胆創举,由于对物象的深入观察,他筆下的花草竹木常带有一种野逸之气,即能抓住描绘对象的神韵与逸气。使构图更加灵动而充满生机。

他又首创"落墨"之法,他运用墨色的浓淡,勾点兼施,画出枝叶萼蕊,复施以杂彩,使色不碍墨而墨不掩彩,画面气韵灵动逼真。这从他存世的作品雪竹图可窥见一斑。徐熙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五代时期中国花鳥画的开派宗师。徐熙晚年曾随南唐后主李煜归宋。宋太祖赵匡胤很喜欢徐熙的作品,曾说"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


另一位开派宗师黄筌,成都人,自幼聰颖,17岁即进宫为前蜀画院待詔。长期在前后蜀宫中作画。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黄筌曾师事刁光胤,滕昌佑,李昇,孙位等一时名家,得诸家悉心指点,所以在画法上集多家之所長,而又能脱去格律自成一家。如刁光胤的翎毛花卉,孙位的龙水松石,李昇的山水竹树,都对黄筌画法的形成产生过关鍵的启萌引导作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掌控能力超强的黄筌,终于能厚积而簿发,形成自己冠绝五代的富丽工巧的黄派花卉绘画艺术。古人评他"、资诸家之善,而成一家法,然其所成,筆意豪赡,脱去格律,实远过诸公"。

黄筌诸子居宝,居宷,受乃父影响,也极善画。黄家花卉,工细逼真,浓艳富丽,甚得帝王欢心,从现存黄筌"珍禽写生图"看黄氏筆墨,他对筆下的动物形态描摹把控之精准细致,敷彩之精妙典雅,令今人也不禁拍案叫绝!入宋后,黄荃作品成为宋宫院体画的标准。

徐熙,黄筌的花鸟画,在五代时期,开宗立派,各领风骚,对后世千余年中国传统花鳥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五代人物画怪才迭出,意气风发

五代时期不仅山水,花鸟绘画立宗开派,成就輝煌,人物画也有重大突破,成就不容小觑。

释贯休,浙江兰溪人,是一位以诗书画知名的高僧。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他风尘朴朴西行千里,从浙江来到四川,得前蜀帝王建厚遇;封为禅月大师。

贯休是画史上第一位禅宗人物画家,其筆下诸神罗汉,庞眉大目,高额隆鼻,突兀丑怪,迥异常人,与今之成都三星堆出土的上古之铜人造象,近乎神似,可见上古直至五代,蜀国之艺术血脉、竟有相通之处。贯休在其所绘人物的筆墨线条上,既非曹衣出水的纤细婀娜,也非吴带当风似的潇洒飘逸,而是运用刻石镂铁般的坚劲有力的线条,表现出诸护法罗汉怪异的外貌和坚毅的个性。

明代大画家陈洪绶的道释人物画之神韵,便得力于贯休的筆墨。

贯休之外,另一位善画释道人物的西蜀画家石恪,亦为一时画坛俊杰。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石恪作画用筆极为怪异,他画人物时仅以淡墨勾出头脸手脚,身躯衣纹则以狂草筆法,破筆焦墨一挥而就,达到草草逸筆,精当传神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石恪的破筆焦墨的人物造型用筆,实为开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大写意画法之先河,后世之徐渭,高其佩,黄慎,罗聘等人筆下罗汉鬼神,无不得力于此。


名家汇集,各领风骚

除以上开宗立派大家之外,五代时期尚有后梁赵嵓,不仅善画人物,尤精於书画鉴别。为后梁收藏大家。

后梁张图,其泼墨山水,不由师授,亦不法古人,自成一体,筆姿豪纵,雄奇迭宕。为时人推服。

南唐曹仲玄,工画释道鬼神,筆墨细密精致,赋彩燦烂出神,遂自成一格,江左释道画,首推曹仲玄。

周文矩,南唐画院宫廷待詔,善画冕服車器人物子女,画人物衣纹作战筆,文釆灼灼,衣袂飘飘有动感,极尽闺阁之态。

钟隐,南唐人,卜居闲旷,结茅养气。怡然自処于山水间。善画花竹杂禽,形态逼真传神。

李昇,前蜀成都人。极聪慧,善画山水而不从师授,以全新筆墨写蜀中山水,心师造化,意出先贤,創一家山水之法,时人此之唐代大画家大李将軍李思训,称李昇为小李将軍。

滕昌祐,前蜀画家,善画花鳥蝉蝶折枝生叶,赋彩鲜泽,饒有生意。写梅画鹅,名噪一时。

蒲师训,前蜀翰林待诏,善画车服冠冕器械人物番马,尤善画水,云煙浩淼,气势雄阔。亦为一时俊杰。


顾闳中,南唐画院待诏。善画衣冠人物,曾奉后主李煜之命,夜入大臣韩熙载家,将韩熙载夜宴宾客图景描绘成长卷呈献李煜,即其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此作,展示了极其深厚人物器具筆墨造型功底。

顾闳中给后世留下传世名作,五代时期还有谁是开宗立派的画家?

这幅作品,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部分,以写真的形式、将一场轻歌漫舞,笙箫和谐的官场夜宴,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也将韩熙载官场失意,以奢靡之音,醉生夢死的心态展现无遗。其形态刻画和用笔设色都达到迄唐自五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顾闳中传世作品仅见此幅(有人考证为南宋时名家模写之作),然有此神品佳构,亦足以光耀后世。韩熙载夜宴图构图严谨有序及潇洒流畅,纤细柔美,精准到位的人物线描功力,对后世画家赵孟頫,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人物绘画,不无影响。

以上所举,皆五代时期画家中最负盛名者,其余有笔墨擅长之名家,尚有百餘位,也可以窥见画坛之繁盛。其或著書立说,以精辟画论传之后世,或以筆墨变革,开宗立派,或独辟蹊径,創立新法,使五代画坛,星月交辉,璀璨夺目。由五代至北南两宋三百年间,中国传统绘画的筆墨线条,勾斫方法,科目分类,画理画论已基本形成。

一套完整的美学理论及实践体系,引领着中国传统绘画,将博大精深的自然万物、以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结语

综上所述,五代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各个艺术流派筆墨技巧的形成,发展,影响巨大,是中国传统绘画之门派本源之形成和肇发之时代。

回顾五代展望当下,深感中国当代的传统绘画之发展,必须大力倡导回归正统,不舍本源。

认真总结研究自五代以来所形成的绘画理论, 探寻中国传统绘画的画魂之所在,继承並拓展中国绘画最基本最传统的笔墨线条,布置格局,施墨敷彩,形质气韵,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开拓創新,将时代风格与传统技法相结合,創作出助力于我国民族文化复兴的与时俱进的优秀艺术作品来。

因为一个国家的民族艺术,只有保持自身的纯洁和艺朮本色,才能夠被世界其它民族所理解和接受並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而做到这一点,是当代绘画艺术家们的共同责任。


参考书藉

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

2.陳师曾《中国绘画史》

3.吴䍩木《中国古代画家辞典》

4.史树青《中国艺术品收藏百科》

5.宋人画论

6.元代书画论

7.明代画论

8.清人画论



五代绘画,一套完整的美学理论及实践体系,可否引领中国传统绘画?

对当代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欢迎有志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朋友们,评论区一起进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