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英雄冉閔:生於將門之家,不僅有軍事的天賦更有識人的眼光

導語

每逢亂世,必出英雄。在五胡十六國,這個充滿了殘酷和戰爭的流血的時代裡,無數帝王將相爭先出場,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而過,或悲慘,或荒謬,或豪橫,或勇武……

這其中最特殊的一位非武悼天王——冉閔莫屬。

他生於將門之家,又有著後趙武帝的孫子這一增加光環的身份,棘奴的生命軌跡註定不會與平凡和孤苦相關。石虎對於冉閔的寵愛甚至超過了養孫這一身份,這不僅僅是因為冉閔世代牙門將的家世,更是由於他身高八尺,善戰且有謀略。在石虎統治後趙的時代裡,棘奴就已經表現出超人的能力,不僅在昌黎大敗中為後趙保留了僅有的軍隊,更是為後趙保留了一絲顏面。

冉閔之謀略,不僅僅表現在對作戰的獨特見解和認識,更是體現在對身邊各路人馬的認知上。冉閔建議石虎殺苻洪之時,苻洪雖然傭兵數萬,且兒孫又多有才智,但是倚靠石虎對後趙的統治力度,除去苻洪易如反掌,可是石虎的自大和武斷,最終為苻洪的反叛埋下了伏筆。

亂世英雄冉閔:生於將門之家,不僅有軍事的天賦更有識人的眼光

(武悼天王冉閔畫像)

冉閔的崛起

冉閔之勇武,不僅僅在現在被喜歡歷史的網友們極力推崇,哪怕是在名將輩出的當時也是極為耀眼。後趙建武五年,冉閔在沔南先是略施小計輕易殺死了晉朝的將軍蔡懷,為後趙奪取沔南立下了不世之功;後又率領得勝之師攻下邾城,守城的毛寶被擒拿殺死,樊俊雖然能夠僥倖逃脫,但是也因為冉閔的追趕而逃跑時溺死。

棘奴不僅在漢人軍隊中享有威望,更是讓可殺的胡人們嚇破了膽。胡人們也知道自己對於漢人犯下的罪惡,故此絕不會希望漢人出現一位如此神勇威猛的作戰將領,可是打又打不過,只能在心肝膽顫中,不斷為冉閔塑造威名,企圖利用石虎的手,出掉他,可是胡人們小瞧了冉閔在石虎心中的地位,已經冉閔的能力。

石虎的死,對於冉閔是一種巨大的悲痛,但同時也開啟了冉閔的莫大機遇。石虎活著的時候,冉閔為了能夠得到信任、獲得喜愛,甚至改名為石閔,那時候的他是在老虎之下的狼,只是漏出了勇猛的牙齒,卻一直把內心的慾望隱藏的非常高妙。也許,冉閔的機會永遠也不會到來,但是五胡十六國就是可以塑造奇蹟的時代。

石虎的突然駕崩,引發了後趙各位王子世子們對皇位的窺視,後石氏家族的內亂直接導致了石氏掌握在手中兵力的減少;對於冉閔的拉攏和誘惑,更是讓冉閔獲得了更高更大更多的權利。此時,如果後趙的石氏王子們中再出現一位難得的偉人,那麼冉閔可能還會選擇成為老虎身邊最勇猛的狼王,但是歷史的有趣就是在於機會總會留給有機會有野心的人。

亂世英雄冉閔:生於將門之家,不僅有軍事的天賦更有識人的眼光

(武悼天王冉閔雕像)

胡人的懼怕

不管是石世,還是石尊,亦或者是石鑑,冉閔都是他們手中最重要的棋子,但是也是最需要防備的將軍。如果,石世在感覺到棘奴的不滿後有能力殺掉棘奴,那麼後趙依舊還會是石姓的天下;如果石尊在感受到棘奴的不滿後,能夠聽從身邊大臣們的建議,果決的殺掉棘奴,那麼後趙還會是由石氏的王子們掌握;如果石鑑不因為需要拉攏而讓棘奴當上大將軍,而且給棘奴封王的話,那麼後趙可能還會在石姓手中延續下去……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歷史更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的後悔而重新來過。在石鑑認識到事情已經嚴重到威脅了石氏的皇位的時候,棘奴已經手中掌握了大權,先殺石寶,後殺李松,又誅張才,再屠石袛,此時的棘奴已經仿若擁有了不死之身,各路兵馬均想殺死他,卻又沒有一絲辦法。

棘奴對於胡人們的仇恨,不僅僅是因為胡人們對於漢人們的屠戮,更是因為其在與石氏們的爭鬥的時候,胡人們沒有站在他的這一邊。石鑑是棘奴在決定取代石氏掌握後趙的最後一塊絆腳石,在這個時候,胡人們棘奴認識到了胡人們根本不會被自己掌握。既然不能被自己掌握,那麼便要完全殺掉,棘奴的殺伐果決是他成功的關鍵。第一版本的殺胡令在這時候被他頒佈,在赤裸裸的誘惑和賞賜下,胡人們能夠逃出去的十不存一,胡人們這次真的怕了。

冉閔對皇位的窺探,彷彿黑夜的明珠,將原本各路石氏競相爭奪皇位的人馬的目光全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石氏之間不再相互征伐,反而各自為戰全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冉閔。石袛的家大業大,令冉閔頗為頭痛,但是冉閔能夠到達這個位置倚靠的絕不是勇武,還有謀略。劉顯在冉閔的威逼利誘下,輕而易舉的殺死了石袛,並將石袛手下的首級作為見面禮送給了冉閔。

亂世英雄冉閔:生於將門之家,不僅有軍事的天賦更有識人的眼光

(武悼天王冉閔雕像)

結束語

但是驍勇睿智的冉閔最終還是失策,因為他沒有想到劉顯在殺死石袛後會成為自己的下一個對手。也許為了保命,也許受到了更大的誘惑,劉顯居然稱帝了。這是冉閔萬萬沒有想到的,更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四面楚歌的冉閔軍團,這時候又被看似軟弱的晉朝誘降了許多城池,慕容家族也在亂世中有崛起的跡象。冉閔考慮再三決定先對劉顯下手,這次依舊是上兵伐謀,劉顯的部下曹伏開門接應,讓冉閔輕易得手。

歷史可能總是會相似,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不會完結,解決了劉顯,慕容家族成為了棘奴最大的對手。鮮卑族在漢家兒郎們爭奪之時,已經打下了薊州,冉閔這次輕視了這個最後一個對手,沒有聽從部下的建議暫避鋒芒,而是決定直面硬抗。冉閔與慕容恪的戰鬥非常激烈,大戰小站將近十次,可惜冉閔從未獲勝,最後被鮮卑族的精兵圍困,冉閔力戰之後終是被擒,死後他的屍身還被憤怒的鮮卑族人鞭撻了三百多下。

亂世英雄冉閔:生於將門之家,不僅有軍事的天賦更有識人的眼光

(武悼天王冉閔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