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時,德國也擁有強大的海軍,戰爭會怎樣發展?

kikilala75


如果有如果,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我是熱愛歷史的豆包君,很高興和大家共同學習討論。

近代歷史上,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荷蘭,並擊敗法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掌握世界霸權,而英國成為世界上的老大和最NB的日不落帝國的最大依仗是英國有一支曾經是上最強大的海軍,憑藉強大的海上力量,英國控制著世界上最廣大的殖民地,並通過殖民地向本土輸血,維繫大不列顛帝國的殖民體系,在這種體系之下,英國雖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開始落後於德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展步伐,但仍舊能夠獲得比較滋潤。

當然英國艦隊即使再強大,也無法控制整個海洋,所以英國選擇控制全球最重要的水道,於是一直到二戰前英國幾乎完全控制了世界上著名的國際水道。

二戰前英國控制著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

英國人在全世界掌握著霸權,在歐洲大陸卻奉行均勢政策,英國一直在避免歐洲大陸崛起一個足以挑戰英國霸權的國家,於是法國拿破崙時代,英國堅決與法國為敵,德國崛起了英國也是百般阻撓,不過在19世紀70年代,普魯士完成了統一德國大業,並迅速搭乘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上,發展迅速,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

德皇威廉二世時期,德國深感沒有及時趕上歐洲列強瓜分世界的快車,於是德國迫切要求改變英法在世界範圍掌握著龐大殖民地,而新興德國雖然是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卻在殖民地方面處於三流地位,甚至連荷蘭、西班牙都不如的境地,於是工業發展迅速的德國,讓老邁的俾斯麥退休回家,開始了擴軍備戰改變世界格局的道路,為此德國人經過30年的發展(威廉二世1888年繼位)也創建了當時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的德國公海艦隊,一支擁有戰列艦40艘、超級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及魚雷艇144艘、潛艇28艘的龐大海軍。

一戰時期德國強大的公海艦隊

然而面對英國對於北海的控制和仍舊佔優的實際,一戰中雖然英德在日德蘭進行了大戰,並且德國取得比英國更大的戰績,然而也在此一戰後德國深感無力挑戰英國海軍,於是德國公海艦隊自此仍舊蝸居德國北海,而是依靠著潛艇進行作戰。一戰結束後,最為戰利品被押往英國的公海艦隊,最終在蘇格蘭北部的斯卡帕灣的“彩虹行動”中悲壯的自沉。

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德國的第二次崛起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二戰前納粹德國已經重新成為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然而這種強大不包括德國的海軍。“三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一戰後在《凡爾賽和約》的約束下德國軍事水平被嚴重削弱,德國人雖然可以通過開辦軍校,繼續培訓陸軍人才,通過舉辦航空俱樂部來培養接觸新興的航空力量,這些讓德國在二戰前輕鬆的擁有了強大的陸軍和空軍,但是德國人卻無法在短期內建設強大的海軍,納粹德國雖然也有建設大型戰列艦甚至航空母艦的等規模宏大的造艦計劃“Z計劃”,然是顯然希特勒的團隊無法等待漫長造艦時間,儘管在世界範圍內德國的造艦速度已經算是很快了,不過在戰爭爆發後德國優秀的戰列艦僅有俾斯麥級戰列艦2艘,而在戰鬥中,俾斯麥級戰列艦儘管很先進很厲害,但是無奈獨虎打不過群狼,最終全部被英國擊沉。

二戰期間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

就地理而言,二戰期間的德國遠比一戰期間好得多,當時德國引以為傲的德國陸軍被一直堵在了法國北部無法前進,而二戰期間的法國戰役,德國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迫使擁有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投降,德國直接控制法國,對可以隨意使用法國西海岸的港口,直面英吉利海峽對面的法國,要知道英吉利海峽最窄之處僅僅有34公里的寬度,如果此時德國擁有一戰時期公海艦隊的實力,將德國海軍移師到法國西海岸,輔助以德國空軍,那麼不需要再全球海洋上與英國皇家海軍爭奪制海權,只需要在英吉利海峽附近,甚至只需要在法國加來港到英國多佛港之間的局部制海權,掩護德國陸軍登陸英國,那麼英國的滅亡也就在眼前了。

二戰期間德國的進攻

然而由於軍事力量的不均衡,儘管有強大的陸軍和空軍,但是孱弱的德國海上水面力量,就連這樣的局部制海權也無法保障,所以英國得以英倫三島上苟延殘喘到反攻時刻到來,而希特勒看到登陸英國所必須的絕對制空權也無法實現,於是只有依靠他手中強大的陸軍去挑戰歐洲的另外一個絕對的陸權國家蘇聯,於是也從此將他的第三帝國帶向了地獄之路。


大東北的小豆包


如果德國也有強大的海軍,甚至比戰勝英國的海軍的話,那麼就沒有美國什麼事了。

眾所周知,德國陸軍素質全歐洲第一,閃電戰打得整個歐洲毫無還手之力。
當時不可一世的法國,瞬時間被德國揍得投了降,英國的援軍也被趕回英國島。遺憾的是,當時德國海軍並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所以,英國的有生力量得已苟延殘喘,堅持到美軍增援。

假如德國有強大的海軍,並且戰勝了英國海軍的話,那麼,德軍上百萬大軍就會傾斜在小小的英國島上。

就會如下圖一樣,被德國海軍四面攻擊:

海軍輪番攻擊,空軍陸續轟炸,陸軍也會登陸作戰。以德軍的作戰素質來看,英國佬那可憐的軍隊和可憐的作戰素質,估計堅持不了一個星期。美國佬反應過來前,都已經結束戰爭,德國統一西歐了。


對於已成定局的事實,美國是不會介入的。所以如果德國有強大的海軍。西歐會被德國統一。


指月問心248


如果二戰時,德國也擁有強大的海軍,戰爭結局還是那樣呀,第三帝國失敗呀,同盟國得勝呀,無論這個問題多麼心急地給納粹還魂。我們先分析德國陸軍的強大,假設當時全球只有陸軍,沒有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國民警衛隊、太空軍等其他軍種,就一種陸軍。那麼德軍夠強大的了吧,他們最終也是失敗了呀。現在假設德國只擁有強大的海軍,沒有陸軍等其他軍種,那他們也兵臨不了莫斯科城下呀,他們拿什麼去贏得戰爭呢?

舉例日本海軍,他們偷襲完珍珠港的時候,海上武器裝備實力超過美軍,他們也沒敢乘機進攻美國西海岸呀。二戰時期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能強大到哪去呢?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之後,不也是節節敗退,最後退守本土,等著捱了原子彈嘛。

圖注:這位老先生是納粹的U型潛艇大師,投降之後,給美軍駐德國辦事處當翻譯,因為他精通5國語言,最終被美軍破格錄用,去重建了德國海軍。他是准將,其實他就是少林寺駐武當辦事處王喇嘛,沒啥了不起的。

其實,我這麼回答,主要是想刺激一下那些動不動要想為納粹還魂的中國軍迷。人家趙薇穿日海軍軍旗元素的衣服不行,他們這些全網推崇納粹軍服的人,都表現得一個比一個是愛國大師。他們德國人自己的總理,都在波蘭為二戰罪行下跪了,現在德國國內都不準出現當年納粹的任何標誌。我就搞不懂中國軍迷了,以恥為榮,全網發佈納粹軍服,一口一個漂亮,還有平臺給他們大肆推薦。

戰爭永遠區分正義與非正義,非正義的納粹,他們當年無論怎麼掙扎,最終都是以小鬍子和情婦自殺於地下室告終了,無論怎麼為他還魂,都無濟於事。再說一句,二戰德軍的U型潛艇不弱,最後基本上都沉了。


軍林天下


二戰期間,德國的軍工事業發展迅速,整個二戰時期,德國研製出多種先進武器,比如v-1飛彈以及虎式坦克等,這些武器在當時處於世界絕對領先水平。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德國的先進武器都是配發給陸軍和空軍的,海軍很少有新型武器,唯一有點名氣的也就只有德國的U型潛艇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的德國,希望以一己之力橫掃歐洲,而橫掃歐洲需要的是強大的陸軍和空軍,海軍的作用不大。而且德國認為,如果大力發展海軍,會分散德國有限的戰爭資源,所以德國一直在發展陸軍和空軍。當然這樣的發展思路其實也是有成果的,二戰初期德國能夠佔領大半個歐洲,憑藉的就是強大的陸軍裝甲部隊。

不過德國偏執的思想其實也有弊端,那就是海軍實力薄弱,面對英美等國的海軍,毫無還手之力。以至於後期盟軍從海上登陸的時候,德國沒有像樣的戰艦能夠抵擋,只能讓潛艇去撞擊敵人的軍艦。結局大家也都知道,盟軍登陸成功,之後東西夾擊,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德軍。

那麼,如果當時德國也有強大的海軍,戰爭的結局是不是會改寫呢?其實德國即使擁有像樣的海軍,戰爭結局也不會改變,但是至少可以堅持的更久一點。

因為在戰爭後期,德國其實是在以一己之力同時對抗多個國家,所以哪怕德國的武器裝備再好,單兵作戰能力再強,德國的士兵總是有限的,根本扛不住多國部隊一波接一波的消耗。

據史料記載,戰爭後期,東線的德軍,損失依舊要小於蘇軍,蘇軍大概需要數名士兵才能換走1名德軍士兵。不過德軍還是經不住打,後期蘇軍往往集結幾倍於德軍的兵力與德軍交戰,單兵實力再強,也終究耗不過蘇軍。而且,美英蘇等國的軍隊還在源源不斷地湧向戰場。

不過強大的海軍還是可以讓德國堅持的久一點,首先在盟軍登陸作戰的時候,如果德國有大型戰艦,完全可以在英國沿海地區牽制住登陸部隊。要知道盟軍當時都是以英國為跳板進攻德國的,如果在英國沿海牽制住英美等國的登陸部隊。德國就不用抽調東線的兵力,東線戰場也不至於迅速落敗。那麼蘇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路挺進柏林。

不過非正義的戰爭終將失敗,即使德軍有像美國一樣的強大海軍,失敗也是遲早的事。


江淮宿人


你這是不打算給人活路啊

二戰的歐洲基本都是德國人的秀場,各種黑科技。高科技。奇葩科技層出不窮,跟同為軸心國的意大利的各種奇葩賣萌和日本兩個馬鹿的各種撕逼性質不同的是德國的各種黑科技。高科技。奇葩科技基本以殺人為目的,以至於現在還有一些傳聞關於二戰德國的黑科技

言歸正傳,如果德國也擁有強大的海軍,會怎麼樣?我們來推演一下唄

德軍在歐洲本土戰場打敗各個國家,紛紛投降的投降,倒戈的倒戈,法國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本以為退到英國可以保留革命火種,如果英國收留了,好的,主角德國海軍登場,假設他跟英國實力強大或者跟美國一樣強大,英國人就要考慮是否要收留這幫法國佬,如果收留之後被德國圍困,那將是很悲催的事情,而且基於英國一貫傳統就是你們鬧,我就是看看的原則,也會酌情考慮不收留法國人,那麼二戰就是這樣的。德國在歐洲本土秀完,海軍圍困英國,陸軍傾全力攻打俄羅斯。毛子表示鴨梨山大,不玩了。美國覺得,毛子的死亡跟他們沒什麼關係。畢竟那是可恨的社會主義國家,死完最好。並且礙於德國強大的海軍實力,跨海支援很危險,於是,蘇聯亡國。二戰被徹底改寫了。

如果英國收留法國人,真的被圍困,徒增十幾萬張嘴的英國不堪重負,也是很困難在海上跟德軍向較高下的,於是英海軍亡與德意志帝國海軍,英國本土受到打擊,英國亡,美德隔海逗比,德國反手掏毛子,毛子又表示亞歷山大,不玩了,美國礙於東線威脅(我們的假設德國海軍很強大的,反正想想不要錢,就想想吧),也絕逼不會對蘇聯進行支援,於是蘇聯又亡國了。

最後,不管英國人收留與否,德軍圍困英國,按照英國陸軍的戰鬥力,差不多一個星期就能解決戰鬥,英國亡國。毛子仗著天時硬挺過去,那麼結果就是蘇聯和德國簽訂停戰協議。整個歐洲統一。

但是,非正義的戰爭不可能持久,歷史也不容假設!!!


東風快遞事業部


這個是首先發展陸軍還是海軍的問題,因為德國處在歐亞大陸上,所以海軍建設必須放在後邊,首先要保證陸上實力。陸地上有強大的蘇聯,德國想稱霸海洋,起碼得把這個東方巨熊穩住了,事實上他也做到了穩住蘇聯。此時可以嘗試發展一下海軍,最起碼也要把英國拿下來。


結果德國不但沒拿下相隔不遠的英國,反而主動去招惹東方巨熊,這樣一來便再沒有發展海軍的機會了,必須要在陸地上與蘇聯決一雌雄。即使德國強大到和蘇聯版圖差不多大,想征服另一個大國,也需要數個世紀,想憑藉閃擊戰一口吃下,簡直妄想。


首先發展海軍的國家,基本都是島國或者本國所處的大陸再無對手,對應的就是美國(美洲大陸無對手)、英國(島國)、日本(島國)。像地處歐亞大陸上的國家,西方的德國,法國,東方的蘇聯、中國,都被陸戰枷鎖鎖住了,必須先確保陸軍,統一歐亞大陸後才能參與海洋爭霸。


以上是二戰前的戰略模式,在冷戰後,地緣政治被弱化,眾多遠程攻擊武器頻繁登陸。戰略打擊已從海空軍過度到了太空,中俄洲際彈道導彈可以20分鐘遞送到西方大國首都,因此在政治連橫合縱的情況下,可以將海軍作為發展重點。


博古又通今


在二戰中,對德國形成主要威脅的是法國和蘇聯,德國主要依靠強大的是陸軍和空軍,而不是海軍。一戰後,德國海軍從世界第二逐漸衰退,由“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和當時的特殊國情,只允許保留數量有限的1萬噸以下的戰艦,不允許擁有航母和潛艇。所以海軍是德國的一大心病。假如二戰中德國的海軍力量強大的話,也許二戰的歷史會延長甚至德國不至於慘敗。





熱血鑄春秋


歐洲戰場

一、英德的西線戰場。

1.英法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將不復存在。德國可以依靠其強大的海上艦隊進行海面封鎖,其後用空軍的戰鬥機以及陸軍的裝甲部隊進行圍攻,我想,英法聯軍會支撐不了多久~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單單依靠自己僅有的40多萬部隊來抵禦德國的立體化進攻,無異於以卵擊石。

2.“海獅計劃”得以實施。依靠強大的海軍可以封鎖英吉利海峽,從而切斷了英國的生命線---縱使你有海外龐大的後備團,沒有了海軍的護航,極難運到本土。而沒有了外援的英國就像日本一樣,資源日漸枯竭。而封鎖了英吉利海峽後,德國對英的空戰則會由空軍及海軍航空兵共同完成。眾所周知,英國在不列顛空戰中僅僅只有800多架戰機。只要正常指揮,我想德國會奪取英國上空的制空權,而這時再轉過頭去和英國海軍對決,那勝算要大的多。迫使英國投降,而後佔領整個西歐,收攏、整合西歐的所有資源等戰略物資。然後發動東線戰役。

二、蘇德的東線戰場。德國對蘇聯的閃擊戰變為立體閃擊戰。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集結550萬大軍兵分三路對蘇聯進行閃擊,如果此時的德國海軍從北海方向也同時發起進攻,我想此時的蘇聯定會南北不能兼顧--南方:550萬部隊從2000公里寬的邊境線同時發起進攻,瞬間打爆蘇軍;北方:集結規模龐大的艦隊,對蘇聯的波羅的海以及黑海艦隊進行炮火覆蓋,我想很快可以結束。隨後可以進行調整修養,或直接開進北冰洋,封鎖蘇聯的北方航線,徹底掐斷蘇聯的外援。進而快速結束蘇聯戰場。 此時的德國已經極其豐富的資源,可以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北非戰場

依靠強大的海軍以及地中海老大的海軍,完全有能力去支援北非戰場上的陸軍作戰-艦隊的戰列艦、重巡洋艦依靠大口徑艦炮進行火力支援;航母上的艦載戰鬥機可以為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從而儘快結束北非戰場。

亞洲戰場

這裡說的亞洲戰場,其實就是中東,目標很明確--石油。佔領中東,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德國以及其盟友輸血。依靠那裡的石油,可以為德國的發展提供奇強的後備保障。

美洲戰場

此時的德國既可以利用白令海峽進攻美國的阿拉斯加,又可以利用英國作為跳板,從西面直接進攻美國。此時的美國正在和日本海軍進行規模空前的海空大戰,本土的防禦或許會出現軍事真空,而美國的大西洋艦隊相對於自己的太平洋艦隊來說,實力明顯弱很多,所以德國集中重兵去攻或許可以登陸,但是,此時的美國陸軍還沒有任何損失,會把登陸的德軍趕回大洋。介於此,德國是無法征服美國。只得退而求其次-劃洋分治。

然而,隨著德國版圖的不斷擴大,其佔領國的民眾的反對浪潮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強,這導致了德國會從內部發生激烈的反對運動。從而使德國分崩離析,轟然倒塌。從此走向覆滅的道路。


縱橫捭闔2011


結局是不會改變的,一戰之前的德國憑藉在二次工業革命中積累的工業和科技產能和英國展開了海軍軍備競賽,雖然自1904-1905年之間終於因為資金困難而事實上放棄了和英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但是德國還是建立起了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海軍艦隊。最後結果如何?除了日德蘭海戰打了一仗外,基本被封鎖在波羅的海內。只能靠潛艇戰去騷擾協約國了。最後德國被封鎖得物資及其匱乏,從糧食到礦產都日益匱乏。德國很多教堂的鐘都被摘下來融化了。後方民眾只能配給黴爛和凍傷的土豆。最後龜縮了3年多的世界第二大艦隊在投降後被命令開到英國,在斯卡帕灣全部自沉。

這個事實再一次雄辯地證明了,一個大陸國家(哪怕是一個擁有較長海岸線的瀕海大陸國家),都無法在和海洋國家的海軍和海權競爭之中獲得勝利。

扣除海軍傳統和戰鬥力外,最主要的現實原因就是大陸國家是無法像海洋國家那樣吧幾乎全部資源都投入到海軍建設上。以德國為例,西有法國,東有俄國,地處兩大陸軍強國東西夾擊之下,德國必須花費巨資來首先維持一隻龐大的陸軍。海軍是一個最能燒錢的軍種,以一戰前為例,1艘無畏艦的資金可以建設維持4個德國陸軍主力師。最後德國放棄和英國的海軍競賽,沒錢就是主要原因了。因為德國為了對付法俄,不得不新增12個陸軍師。錢就那麼多,總得先顧眼前。否則法國和俄國打進來,什麼都是白扔了。這就是大陸國家痛腳和短處。而英國作為一個海島國家,四面環海,只要維持足夠強大的海軍,就可確保國土無被入侵的危險。甚至還可以把海軍直接部署到敵國的前沿,威懾和窒息對手。所以自英法7年戰爭之後,英國在長達百多年的時間裡陸軍只維持在12萬以內的規模。這支陸軍用來鎮壓殖民地足夠了。

所以德國的失敗是註定的了。之前的西班牙和荷蘭敗於英國,拿破崙的法國敗於英國,清朝和沙俄敗於日本,蘇聯在冷戰的失敗都是這個道理。


哆啦葉子


德國的人力,領土,自然資源就那麼多,不可能全面發展,只能撿陸軍或者空軍發展……如果真的全面發展,這世界就真的成為納粹的了!到那時候,歐洲就成了一個國家,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被美國控制住……只可惜,歐洲一體化,很難實現,拿破崙,希特勒都是要將歐洲揉成一體,但是都失敗了,本來蘇聯有機會,但是因為美國,也失敗了……還好秦始皇在兩千多年前就把中華怎麼分裂的問題解決了!真不愧是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