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紅河州發佈穩增長促發展12條措施

為全力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經州政府研究,制定紅河州穩增長促發展12條政策措施,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州級財政先期統籌安排7000萬元重點項目前期經費,根據投資基數和增速權重考核,對一季度按時限完成進度的,給予優先下達劃撥。對未按時限完成進度的,財政部門將按未達到比例部分收回同級財政,全力確保每2個月實現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全力支持招商引資落地落實。州級財政安排200萬元,對新落地且到位資金1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企業給予每戶不高於10萬元人民幣獎勵。積極幫扶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紅河片區新登記註冊97戶企業、新簽約22個投資項目加快建設與貿易發展。


三、全力打好“綠色食品牌”。州級財政安排300萬元,對進入省級“一縣一業”示範創建名單的縣市,每個縣市給予100萬元獎勵。州級財政對年內實現投產納規或升規入統的食品類加工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


四、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州級財政統籌對成功創建5A級景區的縣市給予300萬元獎勵,推動旅遊革命“三部曲”和美麗縣城建設、特色小鎮創建,著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五、全力扶持工業企業提質增效。州級財政安排420萬元,對年內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按照每戶10萬元獎勵標準進行獎勵。州級財政安排585萬元,對新建投產並於當年納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食品類加工企業),以及由規模以下首次升為規模以上、當期產值增幅達到20%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州級財政安排100萬元,幫扶支持13縣市納規升規及相關業務培訓工作。


六、全力扶持建築業和房地產企業提升競爭力。州級財政安排220萬元,對資質達到一級且產值不低於10億元的外地建築企業搬遷州內註冊的,給予每戶獎勵30萬元;對年內產值實現10億元以上且增速達15%的建築企業,給予每戶獎勵10萬元;對資質達到一級的州外房地產企業,年內完成房地產投資10億元且銷售完成20萬平方米,給予每戶獎勵20萬元;對資質達到二級的州內房地產企業,年內完成房地產投資5億元且銷售完成10萬平方米,給予每戶獎勵10萬元;年內完成房地產投資10億元且銷售完成20萬平方米,給予每戶獎勵20萬元。


七、全力挖掘服務業新動能。州級財政安排450萬元,對批零住餐限上企業和納入核算的規上服務企業,排名全州前10位(年度營業收入+增速的權重考核)的,批發、零售業給予每戶5萬元獎勵,住宿、餐飲和納入核算的規上服務業給予每戶4萬元獎勵。對首次升規納入統計的上述企業,給予每戶3萬元獎勵。


八、全力減稅降費助力企業發展。推行租金減免政策,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免租5個月,5個月後租金另行協商確定。鼓勵商業廣場等地產業主適度減免中小微租戶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


九、全力激發企業穩產擴能增效。州級財政安排1000萬元,對一季度累計產值達到1億元以上,且增幅同比超過15%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產值每增加1000萬元獎勵1萬元的標準,給予復工復產獎勵;對全年產值增速達8%以上的存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2019年基礎上,產值每增加1000萬元給予1萬元獎勵。


十、全力加大援企增崗穩就業。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給予穩崗返還,紅河縣、元陽縣、綠春縣、金平縣4個深度貧困縣參保企業按照60%給予穩崗返還。州級財政安排226萬元,對畢業3年內(含畢業學年)在州內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大力開發基層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養護等公益性崗位,增加就業困難人員收入。


十一、全力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聚焦“六大產業、特色小鎮、四個一百、五網建設”項目,推廣運用“銀企橋”融資服務平臺;設立規模為2億元的政府產業發展基金;設立5000萬元紅河州重點領域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提升企業貸款能力。


十二、全力強化土地要素保障。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優先支持省州重點項目。對省州重點產業投資項目,在下達規劃建設用地指標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結合“三個掛鉤”指標完成情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渡期“一評估兩修改”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政策,積極爭取省級預留部分用地指標。開通重點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落實重點領域差別化用地管理政策,多渠道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