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時空傳送門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指通過這個傳送門,可以把一個物體或者人從一個地方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從而無視兩地之間的空間距離。傳送門以前只存在於各個科幻小說中,但是是有網友好奇:到底時空傳送門能否建造出來,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我們首先來扒拉下目前支持超巨瞬間傳輸的科學理論有哪些,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量子力學的“量子糾纏”勉強靠邊,那麼這個理論和傳送門有啥關係呢,下面我來詳細分析下。

首先量子糾纏為什麼可以帶來物體的瞬間移動,其實之前我已經寫了一篇文章來專門介紹。核心原理是利用量子糾纏來傳遞一種“信息”,怎麼個意思呢?其實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光速,否則狹義相對論就會被證偽,所以這是一個絕對不可打破的前提。但是我們要讓物體瞬間移動,就必然會出現超光速現象,因為是“瞬間”移動,“瞬間”就意味著不需要時間,但是這真的可能嗎?其實有一個辦法可以做到,既不違背狹義相對論,同時又能瞬間傳遞。

“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那就是用量子糾纏來傳遞“無質量”的信息,因為愛因斯坦雖然告訴大家有質量的物體不能超光速,但是對於“無質量的信息”,其實愛因斯坦並沒有十足把握認為其一定也不能超光速。隨著後來“量子糾纏”態的出現,更已經證明了“無質量的信息”是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間隔,實現瞬間移動的。

認為無質量的信息也不能瞬間移動,這是愛因斯坦的“定域”觀點。

認為無質量的信息可以瞬間移動,這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非定域”觀點。

“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就目前的科學發展來看,似乎哥本哈根學派佔了上風,愛因斯坦也是有錯的時候,科學家再怎麼大神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都預測正確。

有了以上的知識梳理我們再簡單說下“糾纏態”到底是啥意思,以光子來舉例,光子本身有一個屬性加“偏振”,你可以不用管這個屬性具體的物理含義,你只需要知道這是光子的一個屬性即可。如果有兩個光子處於“糾纏態”,那麼你只要對其中一個光子進行了測量,比如發現A光子偏振是↑,那麼另外一個B光子就算遠在天邊,它也會瞬間把自己的偏振性改為↓,也就是說對A光子的測量瞬間影響到了B光子。

“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由於對A測量會“瞬間”影響到B,所以這就相當於是把“偏振信息”進行了瞬時傳遞,目前這個實驗早就已經完成,也就是說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結論:我們的確可以對一些“無質量的信息”實現瞬間傳遞。

但是僅僅傳遞“無質量的信息”,我們還無法建造“時空傳送門”,因為我們要傳送的是“有質量的物體”,所以目前的實驗還無法支持這個。但是有一個事實大家不要忘記,其實這個事實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經詳細談過,那就是組成萬事萬物的基本單位是一些“微觀粒子”對不對,比如原子核、電子、中子等等。

“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大家要知道一個事實,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粒子的“成分”是相同的,以電子來舉例,一朵花裡面的電子和人體裡面的電子,其實都是無差別的電子,只不過電子所帶的電荷、自旋、質量等等信息不同而已。

所以我們可以先把A物體的成分進行解析,把組成A物體的所有微觀粒子的基本信息全部提取複製一份,然後利用量子糾纏特性瞬間傳遞到B,然後B事先準備好所有基本微觀粒子,然後把傳遞過來的信息一個一個匹配上相應的屬性(如電荷、自旋、質量等等),最後B就會生成一個一模一樣的A,然後再把A銷燬,這樣一來A就瞬間移動到B了。其實這個思路我再前面的文章中就已經提過,只不過很多網友不瞭解這個機制,所以這裡我詳細的說明了下。

“時空傳送門”能建造成功嗎?其實科學家已經揭曉了答案

以上的策略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實際危險性很大,比如萬一B中的信息有缺失,把A銷燬了B也沒生成,那就悲劇了,而且把A銷燬本身就存在倫理道德問題,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目前科學家還只能把一些特點的微觀粒子做瞬間傳遞,大部分微觀粒子還未實現,所以就目前來看,穿越時空的傳送門還難以發明出來,利用傳送門來瞬間移動,對我們人類當下來說,還是隻能說一句:呵呵。

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大家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如果對文章有異議可以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