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誰取經更困難,受苦更多?

樓外殘月


東晉高僧法顯,雁影想來知道的人應該不多,那就先來介紹一下這位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特別題注:法顯是在65歲高齡才從長安(今西安)出發前去取經。

法顯3歲出家。於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從長安(今陝西西安)出發,經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過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抵于闐(今新疆和田),南越蔥嶺,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經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內,後東入恆河流域,達天竺(今印度)境,又橫穿尼泊爾南部,至東天竺,在摩竭提國(即摩揭陀)首都巴達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學梵書佛律。與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顯乃取海路單身回國。
法顯由東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爾各答西南之德姆盧克)乘商船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留2年,續得經本,再乘商船東歸,中途經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換船北航。在今山東半島南部的嶗山附近登陸,轉取陸路,於義熙九年(413年)到達建康(今南京)。義熙十年(414年),他寫出歷時15年遠赴天竺的旅行經過,兩年後增補為流傳至今的《法顯傳》。現存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唐三藏法師玄奘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玄奘西行路線 :長安(今陝西西安)——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涼州(今甘肅武威)——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玉門關——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逯迦國(今新疆阿克蘇)——凌山(今天山穆蘇爾嶺)——大清池(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葉城(即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國(都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鐵門(烏茲別克斯坦南部茲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今阿富汗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回程路線 :

從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蔥嶺(帕米爾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瑪干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長安;

現在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誰取經更困難,受苦更多?”

二者相較的話,要說困難,雁影覺得法顯以65歲高齡前去印度取經,法顯的困難要更甚一些。要說受苦,雁影覺得二者皆苦也不苦,苦是說因當時的交通和環境所限,需要自己有堅定的信心。不苦則是所謂“心有陽光,不畏黑暗”,二位高僧是“求取佛法的初心不變,這苦也就不苦了”。

以上是雁影的一點私見,若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雁影歸零


談到前往“西天”取經,也許人們第一反應會是“唐僧”,或者是玄奘。其實,遠在玄奘西行的兩百多年前,就有一位中國的高僧歷經艱險,前往印度取經,他就是法顯法師。法顯、玄奘都曾徒步南亞數萬公里,玄奘翻越帕米爾高原時是30歲,而法顯當時已經60多歲了。

唐代經學大師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詮釋旅者為:“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地方,謂之旅。”下面介紹兩位與眾人遊山玩水所不同的特殊的“旅者”,他們的遊歷不是寄情于山水,而是為了信仰跋山涉水,深入異國他鄉,求取真經,獲取心靈的超脫,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位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法顯;一位是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的玄奘。

法顯,天竺的取經第一人高僧,用生命去換經書,比玄奘還早兩百多年

法顯俗姓龔,平陽武陽(今山西長治縣襄垣縣)人,家中三個哥哥都早早夭亡,父母擔心他也步後塵,三歲時就把他送到家附近的仙堂寺度為沙彌,十歲左右父母先後去世,二十歲正式受具足戒。

前秦國主苻堅崇尚佛教,一代高僧道安法師在長安講經弘法。一心渴慕佛法的法顯在知天命的年紀來到長安,遍訪高僧大德,研習佛教經典,十年時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僧人成為一位聞名長安的有德高僧。

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法顯常慨嘆困惑於中土佛法戒律不全,希望能夠獲得佛法律藏的真諦。東晉隆安三年,62歲的僧人法顯和同學慧景等,由長安出發,開始了一段前路茫茫的求經旅程。

依賴地圖APP導航和便捷交通工具的我們無法想象,在戰火紛飛、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一群布衣僧人僅僅依憑自己手中的手杖,用雙腳丈量著遙遠未知的路途,只為求得心中的佛法真諦。

是信仰帶給他們的堅定心志和無畏勇氣。<strong>

一路上,沙漠熱浪炙烤著他們,萬刃雪山阻攔著他們、蔥嶺強盜惦記著他們。同伴或畏懼前途選擇離開,或被路上的其他佛教國家吸引選擇留下,或無法抵禦惡略的環境因病亡故,十餘人的西行取經隊伍,在終於抵達天竺時,只剩下了法顯和道整兩人。此時距離從長安出發已過去了6年,法顯也已年逾古稀。到達佛教的發源地中印度,六年間法顯刻苦研讀佛經,終於覓得真經戒律(得《摩訶僧祗律》、《薩婆多部鈔律》、《雜阿毗曇心》、《方等般泥洹經》、《綖經》、《摩訶僧祗阿毗曇》等六部),但他始終不忘渴盼精進修為的中原僧眾,已近耄耋的法顯決定取道海上絲綢之路,返回故土。

回國路上,法顯經過有“佛法之島”之稱的獅子國,也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他發現了許多珍貴的佛法典籍,為了將這些珍貴的典籍教義帶回中原,他又在此停留了兩年。其間他夜以繼日地學習和抄寫佛經,又為中原帶回了《彌沙塞律藏本》、《長阿含經》、《雜阿含經》,以及《雜藏》。

西行十餘載,對故國的思念,讓從未懼怕過艱難險阻的法顯,卻對著一把中土客商供奉在佛祖前的白絹團扇,流下了淚水。

是該回家了。

在驚濤駭浪中,歷經三年,九死一生,法顯終於回到魂牽夢縈的故土,成就一段不朽的傳奇,成為中國史上第一位到海外求經的僧人。

回到故國的法顯來到東晉都城建康,也就是現在江蘇南京,與外國禪師佛馱跋陀一道,在道場寺翻譯佛經。他知道,佛法的傳承,需要依靠更準確的原典,和生生不息的一代代僧人,所以,縱然年事已高,可一心弘法的法顯不知疲倦地翻譯佛經,併為僧眾講學,他期盼著上天能給他多一點時間,為弘揚佛法做更多的事情。法顯譯出《摩訶僧只律》四十卷、《僧只比丘戒本》一卷、《僧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經》六卷、《雜藏經》、《雜阿毘曇心論》等,洋洋灑灑百餘萬言。

年過八旬的法顯從建康來到荊州,後卒於荊州辛寺,年八十六。

我們來看一下法顯的行動軌跡:

長安——河西走廊——焉夷國(今新疆的焉耆)——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于闐國(今新疆的和田)——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鍵陀羅國(今巴基斯坦境內)——天竺國(今印度)——尼泊爾——東天竺國——摩竭提國——師子國(今斯里蘭卡)——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搭船北上至山東的嶗山,歸國。

法顯譯出的《大泥洹經》當時廣為流傳。據說南京朱雀門一戶世代信佛的人家,抄寫了一部《大泥洹經》,讀誦供奉。後來遭遇火災,家中物品全部燒光,唯這部《大泥洹經》,連封面都沒有燒壞。此事在京城廣傳,人人感嘆經書的神奇。

法顯西行取經重要影響

法顯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佛國記》,別名《法顯行傳》,首次實錄了自陸路遊歷古印度,再由斯里蘭卡經南洋群島航歸的行程。它不僅是一部傳記文學,而且是重要的歷史文獻,是研究西域和印度歷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國南海交通史上的鉅著。

《佛國記》還詳細記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蹟和僧侶生活,後來被作為佛學典籍著錄引用。一位印度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歷史是不可能的。”唐代名僧義淨說:“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他闢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路。”

法顯之前,中國真正到印度的求法僧人幾乎沒有。留學天竺攜經而返者,法顯為第一人,他是第一個把梵文經典帶回國內並直接翻譯成漢文的人。

法顯一生處事平淡,西行途中沒有像玄奘那樣獲得高昌王的鼎力支持,歸國後也沒有受到朝廷禮遇,但他早玄奘二百多年,就成就了西行取經的壯舉,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到印度求法的僧人。

央視三集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無論從紀錄片的角度去評價,還是重拾高僧法顯的記憶,它實在太精彩了,應該稱得上是中國紀錄片中不可多得的佳品。《佛國記——法顯西行》,“西行”的不只是佛國,更是一種捨身求法的精神。

古往今來,不斷有大家們在自己身處的時代對高僧法顯的仰望——1983年榮獲聯合國和平獎的日本學者、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贊曰:“《佛國記——法顯西行》和翻譯的這兩種律典,在具有長達幾千年歷史的中國,這是首次完成了足以留存史冊的大長征。無論是玄奘還是義淨,對於其它許多求法僧來說,《佛國記》已成他們去天竺的路標。”1998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印度學者阿馬蒂亞·森驚呼:“《佛國記》照亮了印度。”著名文學巨匠魯迅先生曾把捨身求法者統稱為“中國的脊樑”……

玄奘西行取經,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玄奘法師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西元六0一年)。河南陳留人,俗姓陳氏,幼年即有過人的智慧,七歲開始讀五經,在十三歲那年,隨其二兄長捷法師到洛陽淨土寺出家,誦習經典。隋朝制度,凡是出家修道之人,必須經過考試合格,頒發證書(度牒),才有資格作為沙彌。此時,正逢洛陽度僧,玄奘法師年幼,不能參加考試。他在考場門前徘徊,望之興嘆!而被主考官鄭善果發現,認為是佛教龍象,破例特取度之。

玄奘法師在二十歲,受具足戒之後,到處參訪善知識,發現眾師所說,與經典頗有歧異,令人無所適從。尤其《十七地論》,見解不同。乃發願到天竺(即今日印度)研究,以解其惑。

公元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先是到了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之後過了蘭州、涼州、甘州、肅州、瓜州到達了唐代玉門關,之後又繞過白墩子、紅柳園、星星峽等地,終於走出了唐朝的邊境。

  他一直向西北而行走進沙漠到達伊吾,之後又到了白力城、高昌王城、無半城、阿父師泉等地,走到了今天天山南邊,之後又進入阿耆尼國、王城這兩個國家。隨後玄奘又度過孔雀河進入屈支國。他又向西走了六百多里,到達跋祿迦國,接著又向西北走三百里到達凌山。翻越了七天七夜的冰山,到達大清池,今天這個地方在吉爾吉斯斯坦。之後玄奘再沿著湖西北方向走了500裡到達碎葉城,之後他經過了邏斯城、沛汗國、堵利瑟那國、颯秣建國、喝捍國、捕喝國、伐那國、羯霜那國、梵衍那國、迦畢試國、揭羅喝國等十多個國家,翻越了帕米爾高原等許多高原,可謂是爬山涉水,困難重重。歷史十幾年終於到達了佛教聖地天竺國,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西行求法的那一年,他二十九歲。整整花了四年時光,玄奘克服重重困難,歷經138個國家,終於來到西天取經的目的地——天竺最有名的那爛陀寺。在這裡,玄奘經過17年的艱辛學習,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了長安,受到數十萬人的盛大歡迎。唐太宗當時在東都洛陽行宮,在官員的安排下,玄奘轉赴洛陽,受到太宗的接見,隨即安排在長安弘福寺(現西安大雁塔景區)裡翻譯帶回的佛經。玄奘除去翻譯了大量佛經外,還口述成了十二卷史地著作——《大唐西域記》,詳細記錄了玄奘法師在西行期間所經過的山川、城邑、特產、習俗等見聞趣事,不僅為以前所有著作所未載,也為朝野人士所未聞。

【玄奘西行路線】長安(今陝西西安)——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涼州(今甘肅武威)——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玉門關——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逯迦國(今新疆阿克蘇)——凌山(今天山穆蘇爾嶺)——大清池(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葉城(即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國(都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鐵門(烏茲別克斯坦南部茲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今阿富汗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回程路線】

從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蔥嶺(帕米爾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瑪干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長安;

【途經國家】

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

玄奘返國後,請求唐太宗支持他翻譯佛經的弘法心願,開始中國史上規模最大的譯經計劃,不僅參與人員眾多,且內容繁浩。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重要經論,就在玄奘優美信達的譯筆下逐步翻譯完成,比如至今大家都知道的《心經》,就是他的傑作。而且他也將自己西行取經的過程寫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記》,成為後來明朝吳承恩寫作《西遊記》的靈感來源。

在譯經過程中,玄奘每天五更起,三更眠,黃昏給僧眾講經,寒來暑往,從無間斷。繁重的工作加上原來西行時留下的舊疾復發,進一步傷害了他的身體,公元664年春二月,玄奘圓寂,終年65歲。他對於佛學的貢獻,一直為後人所稱頌。

在關於玄奘取經的藝術作品裡,無論是小說《西遊記》,還是基於史實的玄奘取經記,都把西行之路描寫的異常坎坷艱苦,玄奘就像個苦行僧一樣,只有一個人或只有寥寥數個隨從。但事實上,玄奘不僅有四個徒弟,還有二十多個隨從跟著。銀錢充足,再走20年都夠用了。

玄奘西行取經影響

玄奘的一生,波瀾壯闊,奇異不凡,千年之後的我們讀來仍然震撼。歷史之間,他走在遼闊西行路上的身影,是天地間大寫的人。滿載榮譽,德彪千古,生前身後名,對玄奘而言,又有何足論,在踏上向世界發問的旅行之中,他已經完成天地間最美的修行。

兩位不同時代的高僧,憑藉自己對於佛法的虔誠以及超人的毅力、過人的膽識,前往從未涉足、一無所知的異域尋求佛法,去之前他們也無法確定歷程是否順暢,是否就一定能求取真經。我們有必要比較他們誰取經更困難,受苦更多?不管如何,也正因此,他們名垂千古,成為他們時代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公元399年,法顯大師連同一起修行的僧人慧景、慧應等人,從長安出發,西行取經。公元402年,到達了北印度邊境內,

法顯歷經十五年,終於回到了漢地。回到中原後,法顯開始在寺廟專心翻譯經文,譯出了上百萬的字的經卷,《大泥洹經》在社會上廣為流佈教化。

後來法顯來到荊州(今湖北江陵)辛寺,卒於元熙二年(公元420),終年86歲。

玄奘所在時代,佛教盛行 教派眾多,爭議比較激烈。玄奘為了解答這些爭論,尋找能正確解讀佛經的知識,獲得更多的佛教理論,開始向西取經。

玄奘一路遠行,也是經歷許多磨難,到達佛教聖地,獲得了許多真正的教義經卷。回來後,他通過學習和翻譯經卷,創立了新的法相宗派,還把翻譯的經文提高給各派修行者參閱,讓他們通過經文得到更好的指導。和法顯區別最大的就是,玄奘的佛教研究和學習得到了當朝統治者的賞識和肯定,當朝皇帝大力宣揚佛教,使得佛教發展在當代達到了頂峰。

玄奘,精通佛教經、律、論(三藏),學界尊稱為三藏法師。又因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御筆褒揚的高僧,民間直呼唐僧。

褪去籠罩在玄奘身上的神化色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躬行實踐、求知務實、嚴謹治學的高僧。他是世界上傑出的佛學家、宗教活動家、探險家、翻譯家,他的取經譯經活動,是人類求索知識的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他以卓越的努力,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上架起了一座彩橋。

法顯和玄奘這兩位西行者都將經歷寫成了文字,一個是佛國記,一個是大唐西域記。他們的記載都為後人去往印度等國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同時也為印度歷史的研究提供了許多的參考資料。

總之兩位大德是千百年來學者的楷模,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留學生。兩位大德的西行求法的事蹟以及留給我們後人的佛典。都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潮哥1495582530712


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西行取經,限於當時的客觀條件,都很困難,都吃了很多苦。相比起來,法顯顯然更困難,更苦。法顯取經在前,玄奘取經在後。

後秦時期,法顯等五人矢志尋求天竺戒律,於弘始三年(399年)自長安西行,涉流沙,逾蔥嶺,備經艱險,終於到達北天竺,中天竺等地。法顯在天竺得到了不少經典,並學會了梵書梵語。他又到獅子國(今錫蘭)搜求典籍,然後從海道歸國。東晉義熙八年(412年),法顯返抵青州,第二年到達建康。法顯譯出所獲經典百餘萬言,還把親身經歷三十餘國的見聞寫成《佛國記》(又稱《法顯傳》)。《佛國記》是一部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法顯所歷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蘭等國曆史的重要文獻。

唐朝初年,玄奘(596,一說602年一664年)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僧人,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縣)人,為了解決“紛紜爭論,凡數百年”的佛性問題,毅然西行求法。他克服了種種困難,往印度取經。回國後,譯成經論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和弟子辯機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所親歷一百一十一國及得之傳聞的二十八國的山川,風俗,宗教傳說,是關於西南亞及中亞等地的歷史,地理重要文獻。

總之,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西行取經都經歷了千辛萬苦。一方面,他們除了翻譯佛教經文,傳播教義。另一方面,還帶來了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以及中亞等地的繪畫,雕塑,音樂藝術和關於醫學,音韻學,邏輯學的知識,還留下了哲學著作和大量的藝術遺產,豐富了中國的藝術寶庫。










皖北隱士


引言:在交通不發達的時候,去哪裡都是一場跋涉,更何談是沒有多少人走過的路,可能以我們現在的想象很難get到古人出行的困難,但是從古代的詩詞裡,道路艱難,出行的不易,還是可以管中窺豹的。比如《蜀道難》裡描述蜀道的艱辛: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這就是古人的交通狀況,一個蜀道已經讓李白舉步維艱,更何況少有人走的路了,法顯和玄奘一樣從長安出發(今西安市),一路往西,經過沙漠,進入印度境內,法顯比玄奘更早走了這條路,那麼就是說,真正的西行鼻祖應該是他,總體來說,開拓者總是肩負更多的東西,畢竟沒有前人做榜樣,一切都是靠自己的經驗在不停向前。

一、法顯的西行路

法顯的西行並不算寂寞,他和幾位僧人結伴而行,從長安一路向西,經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過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抵于闐(今新疆和田),南越蔥嶺,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經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內,後東入恆河流域,達天竺(今印度)境,又橫穿尼泊爾南部,至東天竺,在摩竭提國(即摩揭陀)首都巴達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學梵書佛律。

法顯西行之路

雖然我短短几句就把他的西行路敘述完了,但是其艱辛可以想象,不說其他的,光是一個帕米爾高原就會讓人望而生畏,此處地形非常複雜,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鮮有人居住,只是在一些河谷平地中居住著一些牧民,在這裡過著放牧生活,人跡罕至的地方,加上沒有任何現代防護的情況下,要走這一段路,說起來就是短短一句話,可是當時的情況肯定不會簡單。

《祐錄》裡記載:西度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耳。屢有熱風、惡鬼,遇之必死。顯任緣委命,直過險難。有頃,至蔥嶺。嶺冬夏種雪,有惡龍吐毒風,雨沙礫。山路艱危,壁立千仞。昔有人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餘梯,又躡懸絙過河數十餘處。仍度小雪山,遇寒風暴起,慧景噤戰不能前,語顯雲:“吾其死矣,卿可時去,勿得俱殞。”言絕而卒。顯撫之之號泣曰:“本圖不果,命也奈何!”復自力孤行,遂過山險。凡所經歷,三十餘國,至北天竺。

這是記載法顯西行路的艱險,“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這是何等境地,連野獸鳥兒都不願意長久棲息的地方,也沒有任何路標指示,如此境地,他的隊友慧景沒有扛過這種險境,死於中途,到最終還是法顯獨自而行追求理想,然而他的隊友或死或留在異國他鄉,只有他在理想完成之時,仍然心念故國,乃取海路單身回國。

此時的法顯並不年輕,已經到了六十花甲之時,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一路向西,歷經十五年之久,途經三十個國家,取得了百萬字詞的經卷,這份毅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也許玄奘西行時,就是看到了偶像的力量,從而踏著先賢的步伐,克服路途遙遠和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心中的聖土,法顯是一個開拓者,他開創了東晉以來僧人向西求學的風氣。

二、玄奘的西行路

為什麼玄奘西行為大家所熟悉呢?筆者認為和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有莫大的關係,但是玄奘的西行路肯定比《西遊記》艱辛,因為他是一個人出去,而且並沒有通關文牒,拿現在的話說是偷渡,並不合法。

偷偷跑出去的玄奘還沒有出國門就要經歷很多東西,怎麼逃過守城大將的眼睛,怎麼不被遣送回去,還沒有出國門,玄奘就需要鬥智鬥勇。一開始他是向唐太宗請求過出國去印度的,但是並沒有得到皇帝的首肯,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唐太宗貞觀二年,二十六歲的玄奘,打算追求理想去印度求取大乘佛教。

看看玄奘西行之路:

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玄奘在迎溼彌羅國,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

雖然敘述得這麼簡單,但是西行路上,那些艱難險阻,八百里大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人馬俱絕”的情況還是很讓人絕望的,有時忍飢挨餓,有時盜賊威脅。總之,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

玄奘西行路

三、法顯與玄奘

法顯所在的時代,並沒有玄奘時代那樣的繁盛昌盛,他是在東晉安帝隆安三年,發願西行的,此時的法顯並不年輕了,東晉時佛教沒有統一的戒律,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揚,當時的社會環境,殺戮與戰亂並存,所以法顯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漫長追尋真理的過程,更像是黑夜的明燈,指引人們迷惘的心靈。

他西行印度經歷了許多國家,當然也經歷更多的艱辛,首先社會環境並不好。他出去時,語言不通,他去到遙遠的異國他鄉還要學習語言,以六十的高齡一路奔波,帶回來了以戒律為主的經卷,法顯翻譯的經卷傳播中原,使後世的影響深刻。

玄奘所處的時代比法顯強盛,但是佛教的派別很多,對佛教的理解也產生了很多偏差。玄奘為了解答這些爭論,尋找能正確解讀佛經的知識,獲得更多的佛教理論,於是他一路向西,經歷諸多磨難到達心中聖地,回國後認真翻譯,而且得到了封建統治者的認可,使佛教傳播得到了很大的理論支持。

如果非要說誰艱辛,其實路都差不多,艱難險阻,寂寞苦恨,沒有誰比誰更加輕鬆。但是法顯早於玄奘,而且他年齡更大,回國後他開啟了佛家子弟西向學習的風氣,他解決了僧侶們學習佛教的約束和教義條律。玄奘的社會環境比法顯更好,大唐的繁榮昌盛,使得他的學術問題得到了當局的支持,使得佛教在他的身體力行下得以廣泛傳播。法顯和玄奘這兩位西行者都將經歷寫成了文字,一個是佛國記,一個是大唐西域記。兩位偉大的佛教先驅,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們鍥而不捨追求理想的美好品質,拿他們經歷的艱辛比較,其實是不妥當的,借用一首歌曲裡的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逆風解語


應該是法顯更難一點。

第一 自身條件

法顯只是一個普通和尚,沒有玄奘什麼大唐御弟的殊榮,如果說玄奘是官方代表,法顯就是民間的代表。他是一心一意的想要把西方的佛法弘揚到中國的土地上,不為名利,畢竟自己都66歲了,相比而言,他比20對的玄奘更加不容易,

第二 時代條件

法顯處於東晉動亂時期,西域對中原的認可程度不高,更沒有啥官方的通關牒文,所過地區戰亂,匪徒等都是非常大的問題。

玄奘貞觀清明之世,無論其沿途附送還是取得經書回國後,,為其提供優越的譯經條件,成就弘揚佛法的偉大事業。也法顯是民間行為,得到的政府支持有限

第三 法顯是第一個真正到達天竺的中原人士,玄奘是後來者,所走路途都是參考法顯。

所以法顯明顯是前無古人的事情。

但後來玄奘名氣更大,原因有幾:

第一 玄奘是官方行為,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當政者的大力扶持,所以流傳更廣,以至後來變成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西遊記》

第二 玄奘在天竺呆了十七年,在取經同時也大力宣揚了中原文化,受到了天竺國王的接待。產生了深遠的文化交流。為兩國交流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第三 玄奘取回的經書比較多,翻譯工作也到位,為佛教的發展做出了更好到的作用


航拍小烏



天天歸零


晉僧法顯辛苦,唐玄奘徒弟厲害一點,會好很多


粵北少華


應唐僧師徒路途艱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