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故鄉》中,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胡亂對聯瞎打油


我還記得在安慶一中上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有魯迅先生《故鄉》,與我同桌的同學,說他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有很多像閏土一樣的夥伴。還說他以後上學進了城,大了再回鄉,那些當年像閏土一樣的小朋友也很陌生了,他說著,眼淚止不住落下……

我當時很羨慕他,這種感覺我怎麼沒有?我想,因為我一直在安慶市區中長大的,沒有故鄉可回。當時我讀課文時,記住了我最喜歡的一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為名言,我把它抄在筆記本扉頁上,摘錄名言警句一直是我的愛好。

我還記住了一個字:“猹”。還有“深藍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哦!魯迅先生把文字寫的是那麼的美……


百花亭雜談


‘’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其實我喜歡魯迅的每一篇小說,魯迅的每一篇小說都很深刻,說的都是真話,沒有一句假話。為什麼魯迅沒有長篇?我認為這恰恰是魯迅的好處,他不需要長篇,他的每一個短篇都抵得上一個長篇,而且要遠遠超過這世上絕大部分的長篇。

說說上面這段話,見閏土是魯迅這次回故鄉的一大驚喜與期望,其他或來拜訪或來拿東西或來拜訪兼拿東西的人那都不在魯迅眼內。但是結果令人唏噓,閏土已經不是童年印象中的那個閏土。於是魯迅又寫了下面這句話:

‘’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蜜曉詩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彷彿也就如此。於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本沒有什麼好心緒。

每一次回家都有這樣思緒……這是開篇啊


祁0436


每一次讀魯迅的作品,都有一股苦澀的滋味浸潤在心底,從孔乙己到祥林嫂,從祥林嫂到阿Q,從子君到魏連殳,看似互不關聯的人物,但是卻有一個強有力的紐帶把他們串在一起,他們都是生活的苦難者,受害者……

《故鄉》中的閏土也是如此,魯迅回到了久別的故鄉,和兒時的夥伴久別重逢,可是多年以後的閏土,變化之大卻是讓人不忍目睹。生活的殘酷讓一個曾經鮮活明亮、生氣勃勃的陽光少年變成了一塊木雕似的石頭,魯迅見到兒時的夥伴,他驚訝的時候,我的眼淚卻溢滿眼眶。原來生活會把一切改變,尤其不幸、苦難、惡勢力。

正應了一句話: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看看我們曾經的閏土,那個白雪少年: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小時候讀《故鄉》的節選《少年閏土》,腦海中把這句話定格成一幅圖畫。那是我們每一個人美麗的活潑的少年時代的縮影。

長大了再讀到全篇的《故鄉》,儘管最後一句話路人皆知:“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也非常喜歡,但是我更喜歡《故鄉》中描寫少年閏土那句話,那是留在我年少的心裡永遠無法抹去的美麗的印痕,無論歲月如何改變,無論塵世多麼滄桑,我想帶著人之初之美,走向我的未知的明天。





陌上書香


問題:魯迅的《故鄉》中,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前言

為了這個問題,我又重新讀了一遍《故鄉》,上一次讀已經是幾十年前了吧?

至於這篇文章裡的佳句,我喜歡下面兩句:

1、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一句是《故鄉》結束語。

主人公不滿意當時的生活,在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主人公不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更不喜歡閏土的活法。在那個時代,階級底層的人在苟活,知識分子也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在迷茫中不停地探索,至於哪一條路可以改變這一切,小說並沒有答案。

但是作者從心底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所以魯迅說: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尋找什麼樣的路,追求什麼樣的生活? 那個時代的人有什麼樣的理想呢?

魯迅並沒有在這篇文章中說出來,但是他非常明確的肯定:

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3、民國時期的夢想

1932年11月1日, 《東方雜誌》發起“於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夢”的夢想徵集活動,主編胡愈之在信中說:  

在這昏黑的年頭,莫說東北三千萬人民,在帝國主義的槍刺下活受罪,便是我們的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也都淪陷在苦海之中。……我們詛咒今日,我們卻還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現實生活是緊張而悶氣的,在這漫長的冬夜裡,我們至少還可以做一兩個甜蜜的舒適的夢。夢是我們所有的神聖權利啊!”

《東方雜誌》在文中徵求兩個問題的答案:

先生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 先生個人生活中有什麼夢想? “個個人有飯吃,個個人有工作做;凡所吃的飯絕不是什麼人的膏血,凡所做的工作絕不為充塞一個兩個人的大肚皮”。

郁達夫的夢想是:

沒有階級,沒有爭奪,沒有物質上的壓迫,人人都沒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財產’”,

暨南大學教授周谷城夢想:

人人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

作家巴金說:“

中國是沒有未來的 ..............自由地說我想說的話,寫我願意寫的文章,做我覺得應該做的事,不受人的干涉,不做人的奴隸,不受人的利用。靠著自己的兩隻手生活,在眾人的幸福中求得自己的幸福,不掠奪人,也不被人掠奪。”

小說家老舍說:

對中國將來的希望不大 .....

結束語

魯迅於1921創作了《故鄉》這本小說,過了11年後,1932年,民國知識分子對於未來中國的夢想依然迷茫,甚至有很多人不抱有希望,可見1921年的魯迅又能看到些什麼呢?

所以最感動我的這句話不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是這一句: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今天的我們終於實現了魯迅先生的夢想,雖然還遠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巴金先生一定很欣慰,因為中國是有未來的.....


老街味道


在魯迅的《故鄉》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結尾: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句話令人深思。我認為作者是說:人要有創新精神,以前沒有人做的,你做了,別人會學你的樣子做,慢慢地大家都這樣做,也就成了常態。魯迅先生正是一個這樣的人,以前的文化是八股文為主流,他帶頭以白話文為主流,成為我國現代新文化運功的旗手。以筆為槍,與各種醜惡勢力作鬥爭,先生也是第一人。在文學上,創出散文、雜文兩種文學體裁。在思想上,先生寫文章提高億萬人民的思想覺悟。令人佩服。


胡亂對聯瞎打油


我記得最先接觸到魯迅先生的這篇是在小學的時候吧。那時有篇課文就節選自《故鄉》,叫做《少年閏土》。

因為有必背的段落,至今都還記得這段描寫:“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其實在當時的年齡階段根本就讀不懂魯迅先生的文章涵義,只覺得閏土的日子太安逸了,太讓人嚮往,想像著自己也可以像閏土一樣可以在夜晚狩獵,非常的佩服閏土,感覺最有用處的就閏土用竹匾捕鳥的技術。

後來漸漸長大了,上了初中,在課本上完整的學習了《故鄉》後,才知道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寫美好的回憶,而是通過寫閏土這個角色,從少年到中年的變化,來反映當時社會人們的精神面貌,揭示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事實。

知道歸知道,但也沒有真正的明白作者的用心。反而覺得魯迅先生描述楊二嫂的站姿寫的太好了,感覺太傳神了,在以後的日子裡,只要看見腿長筆直的女生,腦中立刻就會浮出魯迅先生的那個描寫:“我也從沒有見過這圓規式的姿勢。”

直到後來讀大學,才從文章的字裡行間讀出先生心中的悲涼,才能看出先生失望與希望並存的矛盾,才能感受到先生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是的,就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上本來就沒有夢境中的完美,想像中的美好,雖然讓人絕望,但希望是總有的,只要肯努力,也許就會走出通向成功的道路!

這才是我現在最喜歡的話。


石丘故事


不過說到魯迅,就是記不住他小說中的句子,還可以說說題外話!就拿這部《故鄉》來說吧!

魯迅的文章,不管是雜文,小說,甚至是他的故事新編,都想通過他涉及的思想喚醒讀者!而魯迅所有的文章自始至終都是徹底的——這幾乎成了魯迅的符號!他有意不營造輕浮的希望給讀者,沒有有意安慰按摩大眾,他用他現實的悲劇的力量將籠罩在全民族面前的不幸和無辜就在他當下昭然若揭!

魯迅的這部《故鄉》裡自始至終都沒有死人,但是通過從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到再次遇到成年閏土時的那種轉變,那種怯生生地向“我”這個少年玩伴叫了聲“老爺”——嗚呼,這是怎樣一種悲哀!還有豆腐西施從兒時記憶中的那種天然美貌,到再次遇到她時的那種貪小便宜,刻薄!

有時候最悲哀的狀態並不是死亡,而是活著時成為行屍走肉!閏土在生活中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由於習慣了被壓迫,面對兩級分化以後本能地對不同階級上的區分、麻木——他遠不曾意識到他們還可以抗爭,去爭取!閏土的時代最不幸的並不是他要永遠站在泥濘裡,而是他的認命,他自認為他就應該站在泥濘裡,閏土見到“我”以後那句怯生生的“老爺”就證明了他對自己的輕視!

希望——對於生活的這種狀態來說,希望這個字眼太言輕了,不足以託付生命!那就摒棄這個輕率的來自記憶中式的那種慰藉!

這就是魯迅,他的書有意放棄了輕率的類似於希望——這樣安慰人心的意淫,他要徹底地將那種悲哀的狀態呈現出來!


草軒客


這句話的出處是魯迅短篇小說《故鄉》的結束語。在《故鄉》中,魯迅用他那鋒利的筆尖,慣用的辛辣語言,刺向了封建禮教,孔孟之道。人與人之間本來是友好、平等相待的,但在封建社會,受就禮教等級門第的影響,長到成人後,則隔離了起來,彼此受到"禮"的束縛,心卻不能相通了。"我"和潤土之間,從少年時代的兩小無猜,到成年後的"我競和潤土隔絕到這地步",是封建禮義的犧牲品,所有的人、千百年來在這種模式中惡性循環,週而復始的生活著,但願到"我”和潤土止住。侄兒和潤土的兒子"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我們所未經歷生活過的。"後面的"其實路上本沒有什麼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勵人們衝破束縛,並對後人寄予後望。

魯迅到底是大師,這句話離開《故鄉》單獨使用也是充滿哲理的明言,"其實世上本沒有什麼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從誕生起,影響和激勵了多少人?也正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老兵32380


“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

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你知道自己總會被跨過、被遺忘,

因為你只是階梯的一部分,

這就是人類如何進步。



“希望本來是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們的行為完全由自己的世界觀決定。

做創造規則的事,逃離框架的奴役。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

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擁有,

歸根究底能陪伴我們的,只有自己。

社交多少涉及厲害,獨處更有適合嚴肅的思考。

當然,一個成熟的人,

不會為該選擇獨處,還是該選擇社交困惑。

因為他們能自娛、自省,也能惠人、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