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能炸出多少“奇葩”?

碧翰烽/文


這個時候能炸出多少“奇葩”?

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對於國家、社會以及每一個人,都是一場大考。

考得怎麼樣?有的地方能夠打高分,有的人能夠打高分。但是,有的考得並不怎麼樣。

這個時候,天天都在看疫情信息,天天都能看到一些“奇葩”分子。

一問三不知,大意失荊州,拒絕隔離的退休副廳長,聚眾飲酒、酒後駕車、毆打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副處長,等等,算是某些官員的畫像。

故意隱瞞、謊報接觸史,不聽招呼到處聚餐、聚集、打牌,出門不戴口罩,強行衝關檢查檢測點,哄抬物價、賣偽劣口罩,等等,愚昧無知的某些人員。

俗話說,患難之中見真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愛心有擔當有責任的英雄們,不畏艱險,勇敢出徵,踴躍捐贈,打響了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

然而,越是危急艱難之中,最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有沒有愛心?有沒有道德底線?有沒有法治精神?有沒有兩把刷子,能不能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就是讓你好好的宅在家裡,支持自己、支持他人、支持全社會,能不能做到?看來有的人也很難。


這個時候能炸出多少“奇葩”?

雖然說,世上之人,形形色色。但是,對於這些“炸”出來的“奇葩”分子,我們卻要進行深刻的反思。

一是特權思想。無論是拒絕隔離的退休副廳長,還是“大意失荊州”,以及有些橫闖檢查檢測點的少數幹部,這種植於其中的根深蒂固特權思想,總有一些日常的行為、語言以及做法,深深地嵌入了一些特權因子,值得我們好好深思。

二是破壞法治。面對生命健康遭遇的巨大威脅,採取一定的管制措施,當然是必要的。大多數人都能夠克服不方便、不自由等問題,自覺遵守政府或自治組織的各項規定,堅定地執行著宅家、戴口罩等防護措施。但是有的人就是缺乏這種自律,總想著我行我素。

怎麼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規則、規矩成為一條不可觸及的底線,在宣傳、執行等層面,特別是執行層面的可操作性,要細而又細,值得好好改進。

三是不講道德。那些故意隱瞞、謊報接觸史的人,不只是法治意識極其淡漠的問題,更是道德嚴重淪喪。比如有個別人明知自己有這方面的接觸,還到處走動、聚餐、娛樂,這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行為和思想,害了自己的親人、朋友,給社會、國家帶來了極大麻煩。

娛樂至上、金錢至上,已經到了認真解決的時候。

四是老實人吃虧的問題。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不能總欺負老實人。這樣的共識要轉化為一種真實的行動,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層面,以及制度層面,都要有具體的體現和效果。

讓科學、教育成為社會的主流,讓知識、人才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尊重勞動、尊重創新、尊重創造,這才是應有的樣子。

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奇葩”分子現出原形,都一起炸出來吧!這個時候,大家都盯著的。


這個時候能炸出多少“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