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導語:最近讀《活出生活命的意義》,正巧看到朋友阿七在自己的一篇文章剖析《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維特自殺原因。兩相比較,發現同樣在個人無法與命運抗衡的極端環境下,同樣對愛情有著強烈的渴求,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命運也是天壤之別。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少年維特對待感情的態度,從一開始就可窺端倪。

故事的開篇,維特把自己陷入的一段三角戀稱為“命運為了折磨他的一顆心”——姐姐愛上他,他卻鍾情於妹妹,可妹妹已經有了未婚夫。

親愛的朋友,我答應你,我要改正自己我不會再像往常那樣反覆咀嚼命運賜給我們的點滴不幸了;我要享受眼前的歡樂,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無法處理這種讓人糾結的感情帶來的煩惱,他便選擇了逃避——去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那裡的風景並不十分宜人,可對於原本就喜歡親近大自然的維特來說,卻如同身置天堂一般,他感到身心歡暢,煩惱一掃而空。

一、初遇時,豐沛的感情使他陷入熱戀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那個春天,維特邂逅了夏綠蒂,在他眼裡,她天真純樸,卻善於明辨是非,溫順和藹,卻非常堅毅剛強,心靈是那麼寧靜,生活卻是那麼活躍……

綠蒂身上的純潔質樸、自然平靜的品質深深地吸引了維特,讓他把綠蒂已經有未婚夫的事忘的一乾二淨。

他對她一見鍾情,在舞會上邀她跳了一支又一個舞,兩人完全沉浸在那種合拍的美好狀態中,渾然忘卻周圍的一切。

從那時候起,儘管日升月落,維特的世界卻已然沒了白天黑夜之分,他沉浸在對綠蒂迷戀的炙熱感情中,患得患失,無法自拔

直到綠蒂的未婚夫阿爾貝特回到她的身邊。

對於為人正直、外表沉著的阿爾貝特,維特一面敬佩他,一面又忍不住嫉妒他。

阿爾貝特深愛著綠蒂,同時卻又對維特謙遜有禮。兩人常常愉快地聊天——這種複雜的敵情關係讓維特感到可笑又可悲。

二、愛而不得的痛苦,讓他選擇逃離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愛而不得,使維特陷入了痛苦之中,他說,我的靈魂前面好像拉開了一幅幕簾,永恆生命的舞臺在我面前變成了永遠張開血盆大口的深淵

最終,在朋友威廉的勸說下,他離開了那個曾經帶給他無限快樂和幸福,又給了他無盡苦惱的地方。

其實在離開之前維特與阿爾貝特的那場談話,已經給他最終選擇自殺埋下了伏筆。

在阿爾貝特看來,不管出於什麼動機,自殺只能是軟弱的表現。因為尋死比堅韌不拔地忍受苦難的生活肯定要容易

而維特卻認為,人類的天性有它的限度,它對歡樂、憂傷、痛苦能夠忍受到一定限度,一旦超過了限度,立刻就會毀滅

情場失意的少年,回到自己的城市,在公使館找了個辦事員的差事。他儘可能使自己適應這份工作,希望以此來實現自己的人生些價值。但是

本身就崇尚自由主義、浪漫主義的維特根本無法融入當時的社會

在那裡,不學無術的上司對他吹毛求疵,同事之間互相窺視又互相提防,工作既無意義又無聊。

社會等級森嚴,官僚腐敗,貴族傲慢專橫,人們愚昧無知,一切都與維特格格不入。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使他感到挫敗又無助

三、他視愛情如生命,愛情卻讓他走入死境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他又想起了綠蒂,這個他一直深愛的姑娘。他決定聽從內心的安排,回到綠蒂身邊。

可那時,綠蒂已嫁作他人妻,維特在火熱奔放的感情與世俗倫理的約束之間苦苦掙扎,痛苦超過了他能承受的限度,最終,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誠然,當時的德國,封建貴族腐朽沒落、專橫暴虐,人民生活困苦、思想壓抑,整個社會如同一潭死水。

在周圍的人都保持沉默,小心翼翼融入其中時,維特對自由平等的嚮往、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就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卻又無能為力的悲哀。

可他從小養尊處優,性格優柔寡斷,敏感脆弱,遇事習慣逃避,也是他自殺的重要原因。

從表面上看,維特是因為愛情失意而死,而實際上,不過是他對現實的無可奈何讓這段愛情悲劇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四、身處絕望困境,對妻子的思念讓他的思想昇華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同樣在極端痛苦的環境下,另一個人卻活出截然相反的人生。

維克多·弗蘭克爾的自傳體《活出生命的意義》書名很雞湯,內容很沉重。

書中第一部分寫的是他在集中營裡的經歷,有幾段內容,特別地觸動人心,讓人感嘆生命的韌性,有如小草一般,再強大的外力壓迫,再艱苦的環境,只要給予一絲絲溫暖,都能頑強地活下去。

某天清晨,囚徒們被守衛用槍托驅趕著,在寒風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雙腳疼痛的人扶著其他人的肩膀前進。

走在維克多旁邊的人突然說:“如果我們的妻子看見我們這個鬼模樣怎麼辦?我希望她們在集中營過得比我們好些,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們經歷的這些事情。”

這句話勾起了他對妻子的懷念。人們跌跌撞撞地走了幾英里,在雪地裡滑倒,再爬起,互相攙扶著行進。儘管默默無語,但他們都在心裡思念著自己的妻子。

有時,維克多偶爾望向天空,看著星星慢慢消失,清晨的霞光在一片黑雲後散開。

他的思想留在妻子的身影上,他能看見妻子向自己微笑,能聽到妻子對自己的鼓勵。

忽然間,他人生中第一次領悟到一個被詩人讚頌、被思想家視為絕頂智慧的真理: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

他理解了詩歌、思想和信仰所傳達的偉大秘密的真正含義:拯救人類要通過愛與被愛

五、哪怕只是對愛人的回憶,也能支撐一個人活下去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他感受到,哪怕是想他們這樣一無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時間思念愛人,便可以領悟幸福的真諦。

在荒涼的環境中,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受痛苦,而精神依然可以通過回憶愛人的形象獲得滿足。

那時的維克多,已經從最初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極度恐懼中漸漸適應,過度到一種冷漠的狀態。

這是人們在極端環境下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在集中營裡,他們前半生的所有成就都被一筆勾銷,除了赤條條的身體,一無所有,尊嚴也隨時被踐踏。

寒冷的夜晚,9個人睡在一張床鋪,合蓋兩條毯子,枕著沾滿泥漿的鞋子,擁擠在一起入睡。他們沒有刷牙工具,一天只有一塊不到300克的麵包,而且嚴重缺乏維生素,但是他們的胃依然能保持健康,勞動後雙手骯髒不堪,但是手上的傷口從來不會化膿。

他們的皮下脂肪逐漸消耗殆盡,開始分解自身的蛋白,肌肉也逐漸消失,每個人看上去都像是被一層破布包裹著的骷髏,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一點點的耗散。

面對這樣絕望的處境,時時刻刻都被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之下,幾乎每個人都動過自殺的念頭,但是來到集中營的第一天,弗蘭克就暗暗發誓,絕對不會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定要活下去,一定一定要活下去。

六、愛一個人,可以遠遠超過愛她的肉體本身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那天清晨,維克多挖著壕溝,意識還停留在對妻子的思念上,一個想法突然閃現在他腦海中:不知妻子是否還活著。

於是,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件事:愛一個人可以遠遠超過愛她的肉體本身。愛在精神和內心方面具有更加深刻的含義,無論伴侶是否在場,是否健在,都沒關係,愛都可以繼續。

在那一刻,一切都不重要了,沒有什麼能阻擋他的愛、他的思想以及對於愛人形象的回憶。

即使知道妻子已死去,也不會影響他對妻子的殷切思念,與她的精神對話同樣生動,也同樣令人滿足

在集中營裡,每個人都好像是行走在自己的葬禮上,沒有未來,沒有目標,似乎自己的生命已經終結,所有囚徒都深陷這種虛無困境中。

維克多作為醫生,在後來被派去照顧病人,那裡經常有時會需要運送病號到“休息營”,但有時負責運送的醫生們也會一起被永遠地留在“休息營”裡。

有一次,維克多的名字(即他的號碼)被寫進一個運送名單,但沒有人肯定到底是去休息營,還是去焚屍爐。

主任醫生讓他偷偷把名字劃掉,他拒絕了,他說自己已經學會順其自然,無論生死。他設法安慰這位好心人,然後跟他說了自己的遺囑。

“聽著,奧托,如果我不能回家看我妻子,如果你還能再見到她,請告訴她三件事。

第一,我每時每刻都在思念她,請你一定記得轉達;第二,我愛她勝過愛任何人;第三,我跟她結婚後那短暫的時光勝過一切,也超越我們在這裡遭受的所有痛苦。”

問世間情為何物 | 有人為她結束生命,有人為她活下去


結語

正如維特最終選擇自殺,不僅僅是因為愛情帶來的痛苦,父親的缺席、母親的溺愛、理想被現實打敗、思想與社會現實的對峙、覺醒的精神無法掙脫腐朽制度的牢籠,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對於維克多來說,最終活著走出集中營,並且成為偉大的心理學家,也不僅僅是對妻子的思念在支撐著他,出色的心理領域成就、樂觀向上的心態、與人為善的態度、無時無刻提醒自己要活下去的信念、被老天眷顧的幸運,都是他能活到被解救的因素。

每一個被時間洪流裹挾其中的人,都是那樣的渺小,可正如尼采說過的:“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不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只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總能活下去,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有人說過,生命的本質是一段時間。

而生命的意義,是由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來為自己賦予的。

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賦予什麼樣的意義。

1. [德]歌德 著侯浚吉譯.少年維特的煩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09-01

2. 葉雋.《少年維特之煩惱》愛情悲劇後的青春迷惘與制度因素.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 風華絕代七公子. 《少年維特的煩惱》:逃不掉的現實,讓愛情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稻草. 「今日頭條」

4. 魏朝暉,益文傑.《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死亡意識與狂飆突進運動中的民眾思潮.《 CNKI 》

5. [奧]維克多·弗蘭克爾 著 呂娜 譯. 活出生命的意義. 華夏出版社 2010_06_01

6. 曉書童. 解讀《活出生命的意義》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