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本文由“芹芹育儿”原创发布今日头条,图片来源于网络以及自编,欢迎大家阅读!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不知道其他妈妈会不会这样,我反正就是自从知道自己怀孕以后,一看到任何精致可爱的宝宝用品,就忍不住想为宝宝买下来,恨不得宝宝一出生,就给他们穿上。

特别是面对那些小鞋子,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其实,很多新手妈妈都不知道的是,过早给孩子穿上鞋子,是有着非常大的危害的。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最近我看到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称自己长期从事模特工作,衣柜里都是当季流行的衣服、包包和鞋子。尤其是高跟鞋,各种款式高跟鞋满满一柜。

这位妈妈有个非常可爱漂亮的女儿瑶瑶。受到妈妈影响,瑶瑶从小特别“爱美”,喜欢在鞋柜里挑妈妈的高跟鞋来穿,虽然不合脚,走路一瘸一拐的,但依旧兴致勃勃地穿上,在家里扶着墙来回走路。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想到孩子只是爱玩,瑶瑶妈妈一开始没有太在意、也没有阻止。直到前阵子,她听到瑶瑶总是嚷着脚疼,而且发现孩子平时走路的时候,出现非常明显的“外八字”。

于是,母女二人一起来到医院,经过检查后才发现瑶瑶患有足底筋膜炎,而这种疾病一般多发于中年老妇人身上,像瑶瑶这种年纪的患者非常罕见。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后来得知,这一切正是因为孩子长时间穿高跟鞋行走而引起的肌肉劳损,促发的局部筋膜发炎。走路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对于脚部肌肉仍在发育当中的孩子来说,长期穿高跟鞋或者不合脚的鞋,除了会使肌肉损伤,还可能会导致脚部畸形。

我看到这位妈妈分享的例子,今天想和各位妈妈们,一起讨论下「给宝宝穿鞋」这件事。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过早给宝宝穿鞋的危害」

到底孩子多大才能穿鞋呢?

澳洲育儿专家认为,当孩子能够自信稳健地在户外走动时,父母可以考虑为他们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而且只是在户外走动时才穿,避免宝宝娇嫩的小脚被地面的小石头或者其他锋利物割伤。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通常来说,给宝宝穿鞋没有一个固定时间,穿鞋与否,是根据孩子学走步的情况来定,而这个时间一般是13-18个月左右。


那么如果过早的给宝宝穿上鞋子,又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1、影响脚底触觉神经发育

对于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穿上鞋子会让孩子的脚部缺乏合适的触觉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脚部触觉神经发育,容易使宝宝触觉神经迟钝、拖慢学走路的进度。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2、影响孩子脚型发育

年幼的宝宝脚部骨骼,还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软骨状态。如果太早为孩子穿上鞋子,容易导致骨骼发育畸形,留下不可恢复的后患。

3、影响踝关节

部分家长挑选的第一双鞋子并不完全适合宝宝穿,材质和大小也许也不太适合,如果选择的鞋底太硬,很容易损伤到孩子的踝关节,造成异常脚型。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4、影响孩子爬行

还在学爬的孩子更不应该为他们穿上鞋子,一方面影响孩子脚部发育,另一方面穿上鞋子后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加大了孩子爬行的难度,自然会耽误了孩子学习爬行的过程。

说到这里,也许有不少家长都不放心,难道就让小宝宝赤脚在地板上走动吗?

老一辈带娃的时候,经常会说,地板“寒气”很重,孩子皮肤娇嫩,赤脚在地板上走容易“受寒”,因此总会把孩子的小脚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才让他们在地上走。

实际上,像在家里这种比较安全的环境,可以完全让孩子赤脚走路,赤脚走路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赤脚走路能够让宝宝的脚趾更好地“抓住“地面,学习平衡和协调自己的步伐。

同时还能激发宝宝大脑的发育和脚部触觉神经的发育,让宝宝能更快学会走路。对于孩子脚型的健康发育也有极大的好处。

如果是在冬季,家长们担心宝宝赤脚走路容易生病时,可以给宝宝选一双针织鞋,或者一双质地柔软的婴幼儿地板袜,不会对孩子的脚部造成太大的束缚。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花在宝宝鞋子上的钱 不能省」

1、不让宝宝穿「二手鞋」

小孩子身体长得快,一天一个样。为了节省育儿成本,不少父母会选择给孩子穿其他宝宝替换下来的鞋子、衣物。

我在这里,就要提醒大家了,二手衣服,只要磨损不严重的话还可以凑合穿,但是给宝宝穿的鞋子,可千万不能凑合!

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脚型、走路姿势以及走路时的着力点都不太一样,因此对鞋子的磨损位置也不同。

尽管鞋子穿的时间不长,但鞋子也会根据孩子的脚发生了变形,变成孩子独一无二的定型鞋。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上面提到,还在学习走路的孩子脚部骨骼比较软,这个时候让宝宝穿上别家孩子的「定型鞋」,容易影响孩子走姿和足部发育,同时宝宝穿上去也会感觉格外的不舒服。

另一方面,二手鞋容易存在清洁消毒不到位的情况,鞋子里面可能会有各种有害物质和致病菌,直接和宝宝皮肤接触的话,容易引起过敏或者其他疾病,这方面爸妈们需要特别注意。

2、不让宝宝穿「大一码的鞋子」

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两周的时间,可能鞋子就不合穿了,出于节约成本考虑,不少家长在给孩子买鞋子的时候会特意买大一码,这样起码一双鞋子孩子会穿久一些。

可是这样一来,省的是钱,废的可是宝宝的脚啊!

其实和大人平时穿大一码的鞋一样,走路时会拼命用脚趾抓住鞋面,担心走着走着就「掉跟」了。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对于脚部发育仍未成熟的宝宝,穿大一码的鞋子时总会潜意识想牢牢抓住鞋子,走路时躯体就自然而然往前倾斜。

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孩子脊柱的发育,最后导致骨骼发育畸形,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走姿不端正。

更值得爸妈们重视的是,现在不少幼儿脚型问题,例如扁平足、内八字以及高弓足等,

可能就是因为孩子穿了不合脚的鞋所导致的。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宝宝的脚底分布着许多纤细的血管和神经,这些经络连接着身体各处。

不合适的鞋子会干扰脚底发育甚至会影响到踝关节、脊椎的发育。长时间如此,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如果宝宝的鞋子大小不合适,或者太重,会导致宝宝走路姿势不正常,间接引起宝宝长大后形成扁平足或者O型腿、X型腿等。

鞋子不合脚,走路时还会摩擦宝宝的娇嫩的小脚丫,刮伤皮肤,从而容易因为损伤而感染。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如何给宝宝选鞋」

1、量度宝宝的脚长

澳洲母婴专家建议,最好带宝宝去鞋店试穿过后再买鞋。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一方面,在幼儿鞋店里面有专门的量脚器,能够为宝宝精准量度脚部的尺寸,为宝宝挑选最合适的鞋子。

另一方面,宝宝可以直接试穿鞋子,穿上新鞋后让宝宝在周围跑动一下,熟悉一下新鞋子。如果鞋子不合脚,还可以及时更换调整。

当宝宝穿上鞋子后,注意在鞋头的位置捏一下,如果用手指捏下去发现马上就能压到宝宝的脚趾,说明鞋子对于宝宝来说太小了,这样宝宝走路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挤压和不适。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最合适的情况是,在鞋头位置捏下去后,大概有1cm的空间,让宝宝的脚趾可以随意灵活蜷缩。

•温馨提示:白天由于有直立活动,人体脚部处于水肿的状态,而晚上人脚部活动减少,水肿状态消失,所以一般下午时的脚会稍微大一点。因此,妈妈们最好在下午带着宝宝出去买鞋。

如果宝宝不能到店里去试穿鞋子,也没有关系。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准确量度宝宝的脚长。

• 请先准备一张白纸和一只笔

• 请赤脚轻踏于白纸上

• 在脚指最长处点上一点,然后脚跟点上一点

然后直线距离测量(这个就是脚长)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这时,也不要忘记量度一下宝宝的脚宽。

在脚左右最宽处分别画点,然后直线距离测量,测量出来的数据,就是宝宝脚部的宽度。

一般我们推荐宝宝穿合适的鞋子,宝宝脚的净长加大1cm为比较合适的尺码。

这里要注意一点,有些家长只是量完宝宝的一边脚,然后就默认另一边脚也是同样的尺寸,结果还是买到不合适的鞋子。

因为并不是所有宝宝的双脚都是完全对称的,两边脚的尺寸会有差异。为了宝宝的健康和舒适,家长们在量尺寸的时候可不要偷懒哦!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2、注重鞋子的舒适度

• 掰鞋头、捏后跟

一双舒适的儿童鞋的鞋底材质非常重要,要有弹性,掰一下鞋头,发现能够呈现60度弯曲。

捏一下脚后跟的位置,如果太软,则不合适。鞋子的脚后跟位置需要有一定的硬度,才能承托住孩子的脚部。

• 来回左右扭

给孩子穿的鞋子,鞋底不能太硬,柔韧性一定要有。托起鞋子两端,左右扭动,查看鞋底的柔韧度。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 鞋子的面料

尽量选择帆布或者牛皮等比较透体、轻便的布料,因为宝宝代谢比较旺盛,太闷不透气的面料会容易使宝宝脚部不适,容易在鞋子内部滋生细菌。

市面上还有很多合成材料制作的儿童鞋,甚至还有塑料制作的鞋子。这些鞋子成本较低,售价便宜,但却不适合平时多动的小宝宝,加上不透气和比较硬的材质,容易磨损宝宝的脚部。

3、鞋子的安全性

谈到安全性,首先也是看鞋底。特别是对于刚熟悉走路不久的小宝宝,需要挑选带有防滑涂层的鞋子。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另一方面,看鞋子的样式。

刚刚开始会走路的宝宝穿的鞋子要轻,鞋帮要高,最好能护住踝部。会走路之后,可穿硬底鞋,但以脚底舒适的鞋为宜。

稍大一点的宝宝宜穿宽头鞋,以免脚趾在鞋中相互挤压而影响发育。有搭扣的鞋穿脱方便,也不会因鞋带脱落而摔跤。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不同时期 孩子的鞋子也不同」

宝宝刚开始可以自己走路的时候,协调性和稳定性比较差,容易磕磕绊绊、步子也会比较重。

因此这时要求宝宝穿的鞋子贴脚的鞋面需要非常柔软,鞋底应该具有一定弹性,鞋脸需要比较深长,这样可以将脚部包裹得比较好,给宝宝脚部活动留有余地,同时还不容易掉跟。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1-3岁是儿童足部发育较快的时期,身体的平衡机制还未发育完善,3岁后跟骨开始骨化,足弓开始显现出来。此时宝宝选鞋除了轻便、柔软、舒适以外,还需注意鞋底应有一定的摩擦力,还应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

4-6岁的儿童足部已经发育到成人的60%左右,行走速度及步态基本接近成人。此时孩子的下肢力量还不强壮,步态周期中足部的推进力量比较小,足弓出现,需要格外保护。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这一阶段鞋子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鞋子后杯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达到稳定的效果,可以保护踝关节。

鞋子的前部折弯区域应与足部脚趾折弯位置相对应,可以减少走路时蹬地时受力。如果此阶段孩子比较好动,足部发育过快家长应及时观察鞋子情况并及时更换。

7-9岁的小孩已掌握基本的运动行为,向学习技能性的运动发展。此时应注意不能只选择一双鞋子了。运动时应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运动鞋,日常生活中可选择透气性良好的皮鞋或布鞋。此时也应注意鞋子的稳定、后跟的支撑、鞋头的保护。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10-15岁的孩子此阶段足部发育基本停止,骨骼长度基本接近成人。但骨骼骨化和关节发育还在继续,此时孩子的体重和运动量急剧增加,会给踝关节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注意:锻炼足部肌肉的同时,鞋子注意加强对跟骨的保护,减震等功能。

1、不让孩子穿太花俏的鞋子

现在的儿童鞋越来越精美,花样也越来越多,有些鞋子前面会挂着一个会闪光的小球,走动的时候小球才会亮起来,十分受宝宝们喜爱。

可是,宝宝在走路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低下头看鞋子,久而久之会影响宝宝颈部颈椎发育,形成驼背。而且,过份注意鞋子上的小饰品,会让孩子忽略身边的危险,容易发生意外。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2、尽量不要给孩子太早穿会发出声音的鞋子

不难发现,身边不少孩子都爱穿一种“叫叫鞋”,走动的时候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但是,质量不好的叫叫鞋发出的声音是高端音频。

婴幼儿的耳蜗神经还处在发育阶段,这样的高端音频不仅通过空气传到宝宝的耳朵里,还能通过小脚丫的骨感神经传递给宝宝,对宝宝的听力会形成双重的不良刺激。穿这样的鞋久了可能会对宝宝的耳部神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育儿|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

其实,我之前也没有想到,宝宝一双小小的鞋子里,竟然隐藏了如此多学问。

虽然在孩子的成长时期,频繁更换鞋子会让家长非常心疼。

但相比于孩子未来的健康和成长,我提醒各位妈妈,记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给孩子穿最合适的鞋子,这样才是最大的节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