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吃餃子的時候是加醋還是加醬油?

騰哥帶你去旅行


您好,我是山東人,我們山東人吃水餃喜歡醋與醬油一起放,醋與醬油的比例是2比1,再拍幾片大蒜放進去,吃餃子的時候沾上料汁味道很不錯哦。

每當我吃餃子醋的時候,讓我想起了俺的外婆,我外婆是在我在讀二年級的時候走的了就離開了,外婆做的那個餃子,還有那個料汁是在我的印象裡面,是我這個這輩子是吃過的世界上最好吃的味道,那個時候我大概是在六歲吧,外婆有一次做了一個做了一道白菜餃子,那個時候是農村吃不起肉的,80年代的時候白菜粉條是大家都可以吃得起的,粉條自己用紅薯粉做的,外婆看我不怎麼吃飯,做白菜餃子給我吃,我就吃白菜餃子,外婆做的白菜餃子嗯,味道比較淡哦,然後外婆就看我就說你怎麼不吃呀?我說那個味道太淡了,我不想吃,外婆外婆就說等會,外婆就做了大蒜醋,還有一個是醬油,放一點芝麻油的料汁,那個味道真的是特別好吃嗯。

所以在我的印象裡面,腦海裡面,每次我吃水餃的時候,我都會放上一個料汁,那個是外是外婆的味道,如今外婆已經走了有20多年了,但是我也會每當我吃餃子時,我就按照外婆的口味做一個醬油汁。






芳子在他鄉


我吃餃子有醋沒醋都行,老公離不開醋,老公經常說你是山西人到不怎麼吃醋,是爸媽是山西人,我們從小生在這裡,老家的酸菜到吃的慣,記的老公同事知道我是山西人後開玩笑說山西人的爐臺很乾淨,並且說你媳婦愛吃醋吧,老公回來一說,我就說你告訴他爐臺也不乾淨,醋也不怎麼吃不過我家爐臺到說的過去。


春梅33664


餃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南米北面的習俗一直延續到至今。所以相對於南方北方人吃餃子可能更多一點。以前包餃子那個餡兒料比較單一。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餃子的餡料也是五花八門。餃子的皮兒是用麵粉做的。皮兒薄餡兒大的餃子讓人垂涎欲滴。再加上一點兒醋。

我記得小時候 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吃餃子。平時的話很少吃,因為那個時候經濟落後生活條件差。不過那個時候的餃子都是自家的肉。就是過年的時候殺一頭豬,然後把那個瘦肉用鹽給它醃起來。等到什麼時候家裡來親戚了才會包餃子吃。在我的記憶當中都是蘸的醬油。往裡邊兒滴兩滴香油特別美味。那個時候的醬油也好吃,那醬油都是純糧是做的。那跟現在一樣啊,現在的醬油有的就是勾兌的。

我記得有一次我去別人家做客。人家給包的餃子吃。但是人家那個小料不是醬油是醋。那個時候我在尋思怎麼蘸醋呢?我家都是蘸醬油的呀。後來我嘗試了一個,發現蘸醋比蘸醬油的口感要好。後來我每次吃餃子的時候就不吃醬油了直接蘸醋。

但是現在吃餃子還會放點兒醋,然後加點生抽再來兩滴香油。滴了香油以後這個醋都就沒有那麼酸了。就變得圓滑了。稍微放一點點鹽。那個味道特別好。






山村阿蘭



說到吃餃子是應該蘸醋還是蘸醬油!我先講一個小故事(或稱小插曲):去年春節由於在公司值班不能回老家過年,年夜飯自然少不了餃子,餃子是在超市買的袋裝餃子!等煮熟開始吃的時候,按照慣例自己吃餃子是要蘸醋和就蒜的!這時名喚老趙的親戚師傅卻端出半碗黑乎乎的東西!我問你那是啥料他說:醬油、醋和香油!我立馬給他上起了政治課!我說:我活了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識吃餃子蘸醬油吃的,還要滴個香油點!他也毫不示弱!說:我們吃餃子全家都蘸醬油吃!這樣吃著更香!一個更香!我變得無語了!

我個人的理解是:餃子餡的鮮香已經囊括了所有的調味!根本用不著再去人為地添加,再者黑乎乎的醬油又能帶來什麼鮮香呢!只不過是人為的飲食習慣罷了!油膩和鮮香自可用醋和蒜來消除和助興!沒必要非要蘸著黑乎乎的醬油去下嚥!

從這件事才知道了餃子也可以蘸著醬油吃,不過自己是不習慣也接受不了的!白生生的餃子滿身蘸滿黑乎乎的醬油我想餃子的鮮香已經遭到破壞是沒有品位和品味的!但人的口味是千差萬別的!有人喜歡那是人家的事情,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罷了,沒必要強求一律!在我看來不論吃什麼!順口是第一位的,營養當在其次,假如再營養全面豐富的食物,入得口中味同嚼蠟或若良藥苦口也會令人掃興的!


冀之筆


老表你好,目前座標江西上饒,對象是北方人,愛吃餃子,他們吃餃子的時候喜歡吃生蒜,再搭配醬油醋之類的,我表示接受不了,無法嘗試啊,有一次咬了點生蒜,受不鳥[流淚]之後便再也沒有嘗試過吃餃子吃生蒜,哈哈,我自己吃餃子時候的蘸料則是喜歡醬油醋配辣椒油或者花椒油還有蔥花薑末以及香菜,這樣搭配出來真的很香,倘若有白芝麻花生碎炒熟的就更好啦,讓我不自覺的想起了吃火鍋🍲哈哈,上幾張最近包的餃子圖,我最愛的餃子餡是豬肉小蔥和蝦仁🍤的✌️











清歡妹子的簡約生活


我吃餃子從來不吃醋,偶爾蘸醬油,女兒說吃餃子蘸醋和醬油是對餃子起碼的尊重,看來我從來未尊重過餃子,老公吃餃子不但蘸醋和醬油還蘸香油,實在是過分尊重餃子了


嘀嗒5929


這個吃法怎麼說呢,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吧。就我來說,我生活在江蘇蘇北地區,小時候吃餃子都是沾醋,後來上大學自己後來就業都不一樣,大部分都是有蒜泥,醋,還有辣椒等,後來結婚我老婆家裡面吃餃子都是蘸醬油,這就是十里不同俗,一堡一規矩。當然了,還是看個人喜好,重要的是很多的記憶與味道是父母還有那個養育我們那片土地給的,這個味覺記憶可能是一輩子的,可能也是最美味的。所以了,好吃也是相對的,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張旗烘焙糕點


山西人,吃飯必有醋,農村辦流水席每桌都有醋壺,每人面前一個小醋碟,吃涼菜熱菜都要先蘸一下再吃,這是多年遺留下的傳統。離家二十年,再回家還是這個傳統。

但山西人吃餃子是不排斥醬油的,我家那邊吃餃子,醋打底再加一些醬油,講究點的要加豆腐乳,紅顏色的那種,要配蒜泥,把蒜搗到稀爛,然後加點醋加點鹽進去,吃餃子正好。

小時候家裡窮,吃不上幾次肉,有吃素餃子的,雞蛋韭菜餡,一樣很香,春天的時候,有新鮮的蒲公英、苜蓿、灰灰菜可以做餡,包成巨大的餃子,上籠屜蒸,一樣是要有醋有醬油。



獅吼子


看到這個話題,回憶起10年前,也就是2009年從學校畢業走進社會的第一年,認識了一個山西和一個新疆的朋友,很巧合的是,竟然是一個學校出來的師弟,在他們的慫恿才開始了我吃餃子要沾醋的習慣,而且一直保持至今。

而且還要是山西陳醋,吃著比較爽,比較不容易膩。

說起這個話題,真的是感慨萬千,一別十年,祝福曾經的同學、同事兼朋友的你們,未來生活越來越好。


梁二狗子


這個最主要還是看自己個人喜好。一般我吃蘸餃放的調料裡醋比醬油多,我先森就是醬油很多。在外面點的話,店家是把調料放好,桌上放醬油醋油辣子,愛吃哪個就自己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