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究竟是什麼?

Susei-凡清


世界總在進步,人類哲學思想總是一天比一天更睿智。人生的意義也變得更加完滿。

哲學和思想,兩者都是意識形態,不過哲學比一般的意識形態高一級。思想的內容內在的包含了哲學元素。

進一步來說,哲學思想是系統化的世界觀,同時又是方法論;哲學思想闡述萬物根本問題和普遍規律的思想。哲學思想是對人生、世界等的根本性思考。



南山雲朵


一提到哲學,人們都彷彿認為是一種高深莫測的政治說教,好像是泛泛的推理,不具備實際意義上的可操作性。其實不然,哲學就存在於你的身邊,她是人們從事各種社會活動和生產生活活動的一種正確的理念。當然,人們社會活動方面的正確理念是帶有一些人為理念色彩的,因為統治階層要用自認為正確的理念,能為他們政治服務的說教來維護他們自身的利意,於是乎,便使原本沒有階級性的正確理念人為地給罩上了一層階級性的外衣,這便是導致人們在哲學領域一直爭論不休的癥結!而真正的哲學理念是不具有階級性的,他是人們客觀準確認識現實的一把金鑰匙。人們在從事自然活動當中的一切行為,都必須客觀認真地遵循客觀現實本源的內在規律性,不按規範規則辦事,不按套路出牌,早晚都會撞得頭破血流,最終都會以失敗而告終!美國的特朗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他唯美國利意至上,到處煽陰風點鬼火,無視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後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我們普通人為人做事,從事生產活動,搞開發、進行科學探索研究,也是要基於客觀自然的規律性去作為,不然的話,我們就會走向偏激和死衚衕,這就是哲學思想帶給我們無限廣闊的願景!


鮮明11


撇開哲學術語說哲學,哲學其實就是某種看法,是一個人對世界的一切問題看法的彙總,小到戀愛結婚生孩子,遠親近鄰處關係,大到國家治理、民族關係、宇宙星空,以及人和萬物的關係該如何相處等等。

說到哲學,我們往往被哲學高大上的術語所迷惑,被邏輯嚴密的論述所迷惑,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觀。我們還常常被“文化程度”所迷惑,認為文化程度低的人,肯定與哲學扯不上關係。

其實哲學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人生積累,一種生活的沉澱,一種人生感悟的歸納和提升。我們說一個飽經滄桑的老者講話很有哲理,那就是他的人生感悟很深,善於思考、總結和歸納。六祖慧能連校門朝哪都不知道,但根器殊勝,悟性極高,卻能創頓悟成佛之學,成一代大哲。

哲學思想就是考慮問題、處理事務考慮周全,對可能發生的事有相應的預案,套用術語,就是用變化的、運動的、普遍聯繫的觀點,辯證地統籌全局,籌劃事項,處理問題,這既是經驗,也是方法,使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一。因此,哲學思想就是利用系統方法,通過最佳途徑,達到理想效果,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考慮問題的思辨方面,不機械、不孤立、不教條、不僵化。

有時候,我們會想到哲學上的兩大陣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於是就想: 我這樣的想法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再進一步又會想到,我這是樸素的、機械的唯物主義還是辯證的唯物主義?是客觀唯心,還是主觀唯心?我覺得真有點燒腦。馬克思是徹底的辯證的唯物主義者,但就像墨子開始學習儒學,後來因不贊成儒學的繁文縟節,轉而創立新學說一樣,馬克思一開始也是研究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後來又轉向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並在兩者基礎上整合成全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朱熹的客觀唯心的“天理”不也救儒學於傾頹之際、統治中國思想幾百年嗎?王陽明不也憑主觀唯心的“心即是理”而躋身聖人之列嗎?西方世界信仰基督耶穌,穆斯林世界信仰真主,物質與精神打架幾千年,並沒真正影響人類的生活。它們的共同結果是,開化了民智,促進了文明。

我覺得老子說的“同出而異名”最能解釋唯物和唯心的關係,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可能相對於我從前的立場,以及大家的思想,都似乎有點反動。可是有時候,真的沒法搞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個陣營的。領袖不也提出過“階級鬥爭是綱,其餘都是目”嗎?後來的先上車後買票等系列政策,確實促進了經濟的突飛猛進,財富的極大豐富。但精神哪?所以這兩者是須臾不可分離的。一旦指導思想上分離,勢必造成重大決策失誤。

但我想想自己,我還是唯物主義者。因為我崇拜老子,老子說道生萬物,看見的,看不見的一切都是道的孩子,他被公認為唯物主義者;我崇拜孔子,孔子收學生還要收禮十條幹肉,這是孔子物質第一的鐵證。更主要的是,物質第一的國際鐵證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把一對恩愛的夫婦放逐到荒島上,他們也不得不從事最原始的刀耕火種。愛情當然是精神的,吃飯是硬件,是物質的,沒吃的,談什麼戀愛?

所以,哲學思想就是反者道之動,不能光看一方面,要辯證地看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也就是矛盾著的雙方都在起作用,要思辨性地綜合平衡,全面考慮。


問道黃老


個人認為,哲學一詞源自於西學,最早源自於古希臘時期。其實質即是對世界本源的探尋與追問。歷經文藝復興時期與宗教的某種程序的合和,並延至近代的發展已形成唯物、唯心等不同學術脈絡派系的衍進等。哲學做為連接宗教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橋樑,其在思想層面有較大的學習、研究價值。返觀中國,即以儒釋道三家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哲學思想的源頭。即偏重對本體,本源,系統論等特徵形式為主,這與西方層層剖析解構為研究主體方法方式的特點有較大區別。


晉銓1


哲學,不像科學,有數據,有結論,有公式,一眼見底。哲學,也許也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生中有種種不如意,其中一些是可以改變的,一些是不可改變的。哲學,對那些不可改變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視角,幫助我們坦然面對和接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慰藉,更是一種智慧。它調整我們看世界和人生的總體認知和態度。

縱觀歷史偉大哲學家,無不體現出通俗的看世界的辯證方法。比如,塞內加最精闢的: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催人淚下。蒙田:每一個人的形體都承載著全部人的狀況。

哲學的任務是教會我們在願望碰到現實的頑固之壁時,以最軟的方式著陸。我們能夠達到的智慧,就是要學習如何避免用我們對挫折的反應來加劇這個世界的頑固性,這種反應包括盛怒,自憐,焦慮,怨恨,自以為是和偏執狂。我們不應把對他人的動機的悲觀的解釋注入到本來與他們無關的場景之中。這是塞內加對於哲學挫折詞典裡的觀點。

在一些人眼中,哲學是初中課本要背的考試,辯證法,方法論。一些人眼中,哲學毫無意義,甚至跟科學相比,有人都懷疑它存在的必要性。

然而,正是哲學,教會我們如何在世界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如何更準確的讓自己認識事物背後的本質而獲得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

所以,行走在人世間,太多疑惑和無奈,哲學像一盞燈,給我們真實的慰藉。



江洋二稻


在小竊看來,哲學、文化、科技、思想等等皆是工具,內有(看不見)的工具和外有(看得見)的工具。內有與外有工具是相互關係。

哲學是思想的外有工具,思想是人意識的外有工具,人借思想這個工具理解哲學,挖掘意識的內在潛能,來完成自己的命格,當他的命格之路成就了天命,其功績也就被寫入歷史,豐富了哲學。從哲學的視角來看,這樣的人是哲學的工具,即取之於哲學,用之於哲學,豐富其哲學,這就是思想。

“文以載道”,一個字、一段文字乃至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其中承載的信息量遠大於文字文本信息,於觀者能看出多少,取決於他的格局。人之格局是潛能通過神思轉化過來的。神思何為?愚者認為神思就是哲學思想裝入意識後,混沌開元的內在工具,這就是哲學思想是什麼。神思的外在呈現曰格局,運用於《易經》,且上述謂之的各種工具之間的連接,也是《易經》的“三易”來轉化的。


戰略扒井蝦


最佳答案

哲學(英語: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哲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哲學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度。

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論題。東亞和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分。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這是百度給的定義。我以為呢!哲學有高瞻度,但卻是低密度。其承載的大多內容只能停留在學術上,走不進大眾的生活。但是低一層次的道德和人類息息相關,不可或分割。當然,哲學有無窮的魅力,是先見之明,當智商和情商拔高的未來,哲學是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普世性。


蜂回


”哲學思想”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什麼叫“世界觀”?就是你睜開雙眼所看到的世界的樣子是什麼?耳朵聽到的聲音是什麼?一句話,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感知到的世界道底是什麼。

中國古代用”陰陽五行”來描述和解釋世界,也用“神”來描述和解釋世界。西方也一樣,古代西最初也是用“神”來描述和解釋世界的一切現像和結果。隨著人類活動深入,逐漸有了“物質”的概念和認識。這樣,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出現了兩種基本觀點,那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中國也存在兩種基本觀,即老子的“自然物質觀”和“陰陽玄學觀”。

總括以上,無倫你相信那一種認知觀,都是“哲學思想”,都屬於“哲學範疇”。總體上分為:“唯心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哲學”。咱中國,只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那就是”道家”的古典哲學思想。可惜的是,現代哲學思想如同現代科學技術一樣,它產生於西方,而沒先於產生手中國。

所以,現今是“中西之爭”,而不是歷史上的“儒法”之爭了。


資料完善度低


答:哲學思想是對人生、世界、自然等的思考。該思想有關於希臘的自然和人的思考、中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思考、印度的對神的思考等。哲學既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也是關於方法論的學問,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哲學思想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哲學思想就是指如何寬厚待人,如何培養人的自信心和如何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是人際溝通,它存在於一般的人際關係中,如朋友關係、親緣關係、分工合作關係,或競爭、壓制、相互支持關係等。

2、應該承認,哲學思想是指導新聞傳播活動的最基本的思維基礎,而新聞傳播思想是在此基礎上開始,並且摻和著許多現實,因素而形成的對新聞傳播活動最根本、最直接的指導思想。

主要哲學思想:

唯心主義思想與唯物主義思想

其中唯物主義思想分為三個階段: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思想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張舒雜談生活百科


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簡單來說就是認識世界是什麼樣的,然後改造它。

哲學思想可以通過三個問題來體現它的全部內容。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

我是誰?

先研究我是不是我,這裡的“我”,是指我是不是客觀的存在,還是主觀的存在。打個比方如果是客觀存在的我,那麼我就是真實的,物質的存在,我就是自性的。果我是主觀的存在,那“我”就好比電影裡的角色,是一段影像,是客觀物質的映像,沒有自性。

我從哪裡來?

這是研究起源的,如果“我”是客觀的存在,是物質的,那麼我是怎麼出現的,起源是什麼,這個問題導致了自然科學的產生。

如果“我”是主觀的存在,是映像,那麼客觀的存在物質在哪裡?這個問題就產生了神,神是客觀的物質,真我的存在,而我們意識到的“我”,只是神的一部分,這就是現代宗教神的來源。

我要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是討論存在的意義?我是為了什麼存在,意義在哪裡?就好比總有人會問,我除了本能原因,為什麼要活下去?

如果我是客觀存在的物質,有自性,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西方唯物主義哲學回答的不好,所以他們產生了自由主義,每個人都有自性,那哪個自性都是客觀的,都是對的,自由主義的最終結果要麼導致虛無主義,要麼最終導致混亂,不是很好。

中國哲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比西方要好,中國道家,儒家是比較主流的哲學思想,兩家都承認自我的存在,我是真我,但是還有超我的存在,就是比“我”更高級的存在,兩家最終目標都是追求超我的存在,所以要修自我,以求達到超我。道家的方法是順應天意,天人合一,所以出世。儒家的方法是通過道德的方法,去實現“內聖”達到超我,實現終極目標,所以中國文化能傳承幾千年,沒有斷絕,因為注重人的內在價值,讓自己成為完整的人,然後再成為更好的人,所以我們沒宗教,但是有信仰,同時忽略了自然科學發展,一飲一啄各有利弊。

如果我是主觀的存在,那麼我們自己是沒有意義的,神才有意義,那我們就讚美神吧,跪下,磕頭,五體投地,把一切獻給神,這就是宗教,很不好,宗教有迷信和想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