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近年來梭菌病呈上升趨勢


注意!近年來梭菌病呈上升趨勢

梭菌的分類

梭菌是一類革蘭氏陽性、嚴格厭氧、有芽孢的大桿菌,發病急、病程短,各品種日齡豬均可感染髮病。一旦發病,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病死率可達100%,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但可用疫苗提前預防。豬的主要致病菌株有A型產氣莢膜梭菌、C型產氣莢膜梭菌、破傷風梭菌、諾維氏梭菌(水腫梭菌)、肉毒梭菌、困難腸梭菌等。其中A型和C型產氣莢膜梭菌繁殖快,世代間隔短,豬隻感染後的死亡率很高,而且發病快、病程短,經濟損失巨大。

容易發生梭菌病的因素

1、新建豬場容易出現梭菌病

新場地的土氧中存在很多微生物群,梭菌是其中一種。開荒劈土帶出來的梭菌(如肉毒梭菌、破傷風梭菌、敗毒芽孢梭菌等),在環境中能夠存活較長時間,有時形成芽孢,可以耐受高溫、消毒劑和紫外線等,故引回來的新種豬容易感染。因此,引種前一定對場內周圍環境做嚴格的消毒。

2、飼養管理因素

C型產氣莢膜梭菌,在豬群之間傳播,研究表明豬的腸道可能是病原菌最初的來源,故更換墊料,丟棄發黴飼料,保持飼料的新鮮度,適當提高飼料顆粒度,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3、氣候因素

根據多年的跟蹤研究,梭菌通常在氣候寒冷、陰雨潮溼的時節流行。任何品種、年齡的豬隻都會感染髮病,特別是小於1周齡的哺乳仔豬和頻繁使用的種公豬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定期免疫接種,加強飼養管理,可有效減少發病和控制傳播

注意!近年來梭菌病呈上升趨勢

4、其他因素

有些豬場沒有鑽深水井,使用淺表水源供豬場豬隻飲水或衝欄。淺表水源,成分複雜,可能有動物糞尿或者屍體,腐爛的樹枝樹葉,還有眾多的微生物病原體,豬隻容易被感染而發病。故保證水源乾淨清潔

母豬脹氣的危害

母豬梭菌性腸炎或者脹氣在規模化豬場呈上升趨勢,由於母豬妊娠期抵抗力下降,母豬妊娠前期與中期控制喂料量導致胃酸反饋性分泌減少,十二指腸內環境pH升高、鹼性增強,適宜厭氧梭菌的繁殖並致病導致死亡。另外,母豬因採食黴變飼料或者飲用冰水造成胃腸消化道混亂,引起脹氣。再者,A型和D型產氣梭菌很容易造成母豬脹,而且脹氣母豬死亡很快,很突然,損失很大。脹氣母豬佔豬場死亡母豬比例大約3%-10%,個別地方豬場脹氣母豬死亡比例更高。其中A型梭菌毒素廣泛存在瘟性動物的場內和環境中,而其他梭菌毒素在正常動物體內不容易檢測到。

注意!近年來梭菌病呈上升趨勢


應對策略

由於本病具有發病急、病程短、不分季節、無規律,一般抗生素治療難以奏效的特點。因此,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一般採取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使仔豬在易感期內獲得被動免疫,可用魏氏梭菌的多價苗進行預防接種。一般在母豬分娩前2-3周肌肉注射1次。母豬免疫力,仔豬出生後吮吸母豬初乳可獲得被動免疫。也可以根據場情,種豬普免,間隔2-3周加強免疫一次,以後每年4月份和9月份分兩次免疫,可有效控制梭菌疫情。

注意!近年來梭菌病呈上升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