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側旋急長球令長膠心累?不妨看看這個


遇到長膠型選手很多球友會選擇正手發側旋球來對付長膠打法的不足。那遇到這種正手側旋球真的就沒辦法嗎?

正手側旋急長球令長膠心累?不妨看看這個


正手左側下(上)旋急長(右手執拍)

對付這種發球,我多采用以下幾種辦法:

1.根據來球的性質,對板型進行微調,接上旋基本垂直,下旋略微仰,採用類似側推的手法,在上升期擊球,把球回至對方的反手小三角。擊球時球拍向左前方揮動,這樣我覺得既可以適當地減力,也可以借到對方來球的旋轉。


2.減力擋。板型的調節如上所述,但回球的落點我多控制在對方的正手短路。接球時根據來球的速度和旋轉適當地把拍子後縮一下。要點,一定要不出臺且比較低。


3. 站位稍稍退一點,用反手在下降期前期撩對方的正手(或反手)。由於這種發球的球速較快,撩的時候不能發很大的力,感覺三四分力即可。要點:由於是撩,手法上對於來球的旋轉區別不大,只是力量上的控制為主。接下旋可多向前發點力。我的體會是,因為對方多站在反手位發這種球,所以我多先撩直線,然後做好防一板的準備。由於來球的速度較快且旋轉比較強,這樣撩出的球比較飄。既然是撩長球,就一定不要過多地向上用力,以免撩高了被攻。


4. 接發球搶攻。這個接法比較冒險,在比賽開始階段我一般不用這種接法,因為不瞭解對方有沒有一板動作近似的高質量的直線奔球。一般情況下,一局左右便能知道個大概了。有時我故意把站位向反手位偏一些,來試探對方有無這著。如果對方只是能發而質量一般的話,我也就不怕了。而如果對方的確有這麼一招的話,接搶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我的做法是:精神高度集中,待對手的球離開拍子的一瞬間做出方向的判斷,如果是斜線的話,果斷側身(一定要用並步或跳步側夠位置,否則不如不側),用六七分力(或稍多一點)半撩半打直線。我不太贊成發死力,那樣的成功率不會太高。然後迅速還原,在正手位等。以上的前兩種接法是想遏止對方的發搶,最好使他只能搓接,後面的球就不用講了吧?而後兩種接法,尤其是發搶,是帶有很強的進攻性的,弄得好可以造成連續進攻的態勢。 當然不論怎麼打還是以技術為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