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水浒传》之梁山的发展阶段


浅读《水浒传》之梁山的发展阶段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拥有庞大的读者粉丝群,同时也是电视电影导演热衷的题材,其描写了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汉聚义共抗官兵、招安四处征伐并最终万骨枯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妇孺皆知。至《水浒传》全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全书塑造的好汉人数达到了空前的108人(若加上早期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则是109人)。相信广大读者或者电视观众虽然对宋江、林冲等主要人物的事迹能说出个一二,但要具体连贯客观的评价某个人某件事,难免有些难度,一些冷门人物,对于大部分通过电视剧了解水浒传的朋友来说,或许连他们的名字都没听过。作为一个研读《水浒传》多年的老读者,希望借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水浒人物和水浒故事的解读。


本篇主要针对《水浒传》梁山泊的发展阶段做一个简要介绍。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北宋,一无既往的是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在此不做过多讨论。梁山,公认的说法即在现在的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书中描述梁山是八百里水泊,即四周全是水,绵延八百里,中间是山,梁山大寨即设置在山上。如此好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梁山易守难攻的优势,因为若想攻取梁山大寨,必经水路,而八百里水泊在冷兵器时代如同一道天堑,配合梁山众多渔民出身的水战好手,导致高太尉的战舰多次葬身水泊中。这也是为何梁山的发展远超其他例如少华山、二龙山、桃花山的原因之一。


梁山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王伦时期、晁盖时期、宋江时期。


王伦时期,可称为梁山开创期。王伦本人是一个落第秀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总也考不上大学的读书人,没什么功夫,心胸狭隘,眼光不够长远。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开创了梁山时代。辅佐他的有两个好汉: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另有一个情报人员旱地忽律朱贵。王伦时期的梁山,兵马人数在五七百人左右,算是一个中小规模的黑帮团体。当时梁山的主要活动是抢劫来往客商,而且当客商人多或者有高手的时候,还不敢下手,远没有冲州撞府的实力,这主要受领导人实力所限。四位领导人中,王伦是个没什么计谋的文人,朱贵的长项在于情报战,而杜迁和宋万的功夫在水浒里仅为三四流水平,在如此四人的领导下,梁山也只能抢劫客商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王伦却与一个达官贵人有交情,而梁山大寨也是此人出资所建,后期会做详细介绍。


晁盖时期,可以称为梁山转折期。当初晁盖一伙以不怎么完美的计划“智取”了生辰纲,后东窗事发,晁盖等人逃亡梁山,却吃到了王伦的闭门羹和送客宴。而此时的梁山除了王伦等四人,另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林冲。林教头当初加入梁山集团时,也遭到了王伦的百般刁难,后在朱贵等人的运作下勉强被收留,但也过的相当憋屈。眼看晁盖一伙有真才实干的好汉受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待遇,此时林冲心中积压的怒火彻底被引爆,于是发生了梁山转折性事件:火并王伦。此事件中,林冲以一己之力火并了梁山总寨主王伦,同时以逼人的气势压制住杜迁、宋万、朱贵并五七百喽啰后,尊晁盖为总寨主,开辟了晁盖时代。此时的梁山共有寨主晁盖、军师吴用、副军师公孙胜,并战将林冲、刘唐、阮氏三雄、白胜、杜迁、宋万、朱贵等人,实力比王伦时期大增,以致后期发生了劫法场、闹江州等大事件。同时晁盖心胸宽广,豪情仗义,广泛吸纳江湖好汉,彻底改变了前任寨主王伦的主政风格。可以说晁盖主政到宋江上山这段时期,是梁山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为以后梁山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宋江时期,梁山真正发展壮大期。此阶段是从宋江上山到招安这段时间。宋江从一个政府人员(押司,相当于现在政府的秘书长)先因怒杀阎婆惜沦为阶下囚,后又以囚徒身份题反诗被下了死狱,幸得晁盖亲自率队,几乎以举山之力劫了法场,大闹江州,救宋江上山,并尊为第二把交椅,而宋江本人亦有领导才能,先后三打祝家庄、攻陷高唐州、大破连环马、收复三山、闹西岳华山,一直到晁盖殒命曾头市,梁山实际的领导者是宋江。宋江指挥的每一次战役,虽有坎坷,但最终全部以胜利告终,不仅钱粮赚的钵满盆满,更收服了一大批战将及各类人才上山,极大的提高了梁山的战斗力,同时填补了梁山在各类技术人员方面的空白(铁匠、裁缝、火器等),使得梁山真正成为了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根据地。晁盖去世后,经过几个小插曲,宋江名正言顺的当上了总寨主。在宋江的主导下,梁山最终形成了108将的局面,人员涉及文事、法制、财会、马步军陆战队、水军战队、情报机关、后勤机关等全面协调的系统,此时梁山的实力尤其是战斗力已处于巅峰状态,在招安前的反围剿战役中,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将梁山战将的实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大快人心。至此梁山集团终于从一个只能抢劫来往客商的小规模团体发展成为了当时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