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曾說過:“這是希臘人的歷史最大的一次騷動,同時也影響到大部分非希臘人的世界,可以說影響到了幾乎整個人類”。

公元前431年爆發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即是希臘的內戰,也是雅典和波斯之間的侵略和反侵略戰爭,而波斯跟斯巴達的結盟,介入了這場戰爭幫助斯巴達戰勝雅典。

那麼,波斯為何要介入斯巴達與雅典的戰爭?它是怎樣介入的?波斯的介入對希臘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原因

伯羅奔尼撒戰爭其實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希臘城邦之間的內戰,他們的目的是想爭奪希臘世界的霸權。本來這只是希臘的內戰,但偏偏波斯橫插一腳,與斯巴達結盟導致雅典兵敗,而筆者認為波斯介入這場內戰的原因無非有幾點。

  • 第一,波斯想奪回在希波戰爭中失去的小亞細亞西海岸的城邦,並向雅典復仇。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卡里阿斯合約》的簽訂是波斯帝國從強盛走向衰敗的轉折點


公元前449年,波斯跟雅典簽訂了《卡里阿斯合約》,條約裡面規定小亞細亞西海岸的希臘城邦獲得自治,同時兩方劃定海上軍事分界線。

雖然在希波戰爭中最後波斯失敗,但其國王認為小亞細亞西海岸的土地是從先祖集成而來的,並得到了諸神阿胡拉.馬慈達的批准,更主要的是波斯每年可以從這地區這個收幾百的塔蘭特稅收,而失去小亞細亞地區的城邦,就讓波斯一年少了好幾百塔蘭特的收入。

《五世紀雅典帝國的經濟賬》指出,波斯兩次入侵希臘都失敗,但波斯國王從來沒被動的接受失敗。因此,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是為了想重新奪回小亞細亞西海岸城邦的統治權,並向雅典復仇。

  • 第二,公元前448年—公元前412年,波斯跟雅典的“冷戰”推動了波斯與斯巴達的結盟。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希波戰爭示意圖


公元前449年波斯和雅典簽訂的《卡里阿斯合約》並沒有化解雙方的矛盾衝突,其實在《卡里阿斯合約》之後,波斯就立刻和斯巴達結盟。

雖然波斯跟雅典之間在簽訂合約後沒有發生打規模的衝突,但兩者之間在在小亞細亞地區經常有小規模的摩擦和衝突,這足以說明兩方之間從未有過和平的想法,而小規模衝突在這時候被稱為“冷戰”。

公元前448年,《卡里阿斯合約》簽訂後的第二年,波斯在達斯庫累昂的總督襲擊了普利亞普斯以東地區。這個行動導致雅典和其他同盟對波斯提高警惕,而結果就是導致雅典在公元前447年年恢復對盟國徵收貢金制度。

據修昔底德記載,公元前440年雅典在小亞細亞最大的盟邦薩摩斯發生暴動,薩摩斯人和當時薩爾迪斯的波斯總督替薩婓尼建立同盟,從而獲得了波斯的援助。如:派遣腓尼基艦隊參戰,幫助看押在薩摩斯島上被俘虜的雅典軍人等。在薩摩斯的影響下,雅典盟邦拜占庭也參與了暴動,而波斯非常支持薩摩斯跟拜占庭的暴動行為。

  • 第三,斯巴達主動向波斯伸出“橄欖枝”。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勇猛的斯巴達勇士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斯巴達一直想與波斯結盟以獲得軍事和財政援助,當時斯巴達人和他們的同盟打算派遣使者訪問波斯國王。於是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年夏天,他們派出一個使團訪問波斯。但該使團路過色雷斯時,被色雷斯士兵抓住送給駐紮在色雷斯的雅典軍隊,結果使團人員全被處死。

可即便這樣,斯巴達依然在公元前430年到公元前425年間,多次派使團前往波斯,提出多種同盟條件,其目的就是希望波斯援助斯巴達,幫助打敗雅典獲得希臘城邦的霸主權。

文書中寫道:“波斯國王不知道斯巴達所要求的的究竟是什麼,因為到國王那裡去的使節們說法都不一樣,如果斯巴達人有一定的意見向他提出,他們最好派遣代表他們隨同這個波斯人前往波斯”。

  • 第四,公元前415年—413年,雅典遠征西西里的失敗,讓波斯最終與斯巴達結盟。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遠征西西里:雅典黃金時代的謝幕演出


公元前415年,雅典派軍隊遠征西西里,但不料遠征的海陸和陸軍折戟沉沙,遠征西西里的作戰計劃失敗。遠征計劃失敗後的雅典軍力、財力受到嚴重打擊,城邦勢力直線下滑,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此刻的希臘城邦全都趁此機會反抗衰弱的雅典。

對於以往雅典的手段,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雅典對西西里遠征勝利的話,那麼雅典人就會進攻他們,那些已經和斯巴達聯盟的國家,更希望能夠儘快的結束被雅典壓迫的痛苦。特別是那些雅典的屬民,他們早已經準備好了暴動,他們不希望雅典能夠安然度過第二年的夏天。

當雅典遠征西西里失敗的消息傳到波斯後,波斯國王看到了收復小亞細亞西海岸的希望,在此之前他之所以沒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主要是當時的雅典軍事實力還很強大,在這方面波斯國王還是很忌憚的。當雅典在西西里失敗後,波斯再也沒有了原來的顧忌,於是在公元前412年正式與斯巴達結盟,並介入了伯羅奔尼撒戰爭。

波斯介入戰爭的方式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三大強手在地圖上的位置


公元前412年,波斯小亞細亞南部薩爾迪斯總督替薩婓尼與斯巴達人簽訂了同盟條約,波斯也正式在此刻介入了斯巴達與雅典的戰爭。

但公元前412年到公元前408年之間,波斯要求多次修改條約內容,主要有個方面:

  1. 波斯要從新恢復對小亞細亞西海岸希臘城邦的統治權;
  2. 波斯對斯巴達及聯盟提供軍事和財政上的援助;
  3. 波斯聯合斯巴達及聯盟對雅典及聯盟進行作戰;

從戰爭後期的行動上看,波斯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介入手段,主要是提供軍事和財政上的援助。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波斯積極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


根據修昔底德的記載,當斯巴達向伊奧尼亞派出戰艦對開俄斯的暴動進行支援的時候,薩爾迪斯總督替薩婓尼親自率領一支軍隊來到提奧斯,摧毀了提奧斯的要塞。而雅典撤圍米利都後,替薩婓尼又帶領軍隊聯合伯羅奔尼撒艦隊鎮壓了阿摩爾該斯在愛阿蘇斯的反叛。

而雅典將軍特拉西魯斯率軍遠征阿比多斯的時候,斯巴達艦隊潰敗,法那巴佐斯率軍前來援助斯巴達軍隊。但波斯總督幾次率軍參戰都沒造成多大的影響,最好還以失敗告終。替薩婓尼雖然帶騎兵保衛米利都,可解除米利都之圍後的斯巴達派遣了55艘增援艦隊,在阿比多斯的戰鬥中,法那巴佐斯戰敗潰逃。

從歷史上看,如果波斯總督的幾次參戰對斯巴達盟邦的支援影響甚微的話,那麼波斯對斯巴達的財政支援才是斯巴達戰勝雅典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波斯直到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期才全面介入


在平定阿摩基斯反叛後,薩爾迪斯總督替薩婓尼來到伯羅奔尼撒艦隊駐地米利都,按照他先前的承若,向每個人每天1德拉克馬發個艦上的一個月的薪水。在西奇庫斯戰役後法那巴佐斯激勵斯巴達的士兵,告訴他們只要士兵們能活著,就不要為失去材料和洩氣,因為國王手中還有大量的木材。他不僅發給斯巴達每個士兵一頂斗篷和兩個月的補給,還大量武裝水兵。

公元前408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二世任命兒子居魯士為小亞細亞總督,並全權負責斯巴達與雅典的戰爭,居魯士帶來了500塔蘭特將其用作戰爭費用,他甚至將自己的黃金座椅也用來作為戰爭費用。

從公元前412年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到公元前404年戰爭結束,波斯對斯巴達及盟邦進行了有力的軍事和財政支援。波斯總督們有的直接參與戰鬥,有的提供大量資金,幫助斯巴達及盟邦艦隊發放薪水,這對斯巴達及盟邦戰勝雅典,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波斯介入戰爭及戰爭本身對希臘歷史產生了那些重要及深淵的影響?

  • 首先,雅典和斯巴達屬於勢均力敵的國家,而波斯提供的資金讓斯巴達沒有後顧之憂。

斯巴達和雅典是兩個不同類型的城邦,一個是陸上強國,一個是海上強邦,而要擊敗雅典,斯巴達就必須建立一支強力的海上艦隊。但是建立海軍需要大量的資金做支撐,斯巴達當時的盟邦只是派兵協助斯巴達,沒有提供資金,因此波斯提供的財政援助就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希臘半島上的兩強較量,雅典和斯巴達


一方面,波斯提供的資金可以讓斯巴達毫無顧慮的擴充海軍兵力,因為斯巴達跟波斯鑑定的《比奧提烏斯條約》中規定,無論斯巴達有多少的戰艦,波斯都必須以3奧玻兒的標準支付水手的工資。

另一方面,因為波斯的資金支持,也讓斯巴達和雅典雙方士兵的士氣產生極大的變化,吸引雅典艦船上的外邦水手轉變立場。

在諾丁姆戰役中,就因為斯巴達給水手的工資極高,引發了雅典大批的水手失去鬥志。儘管斯巴達在一些戰鬥中被雅典水軍打敗,但在波斯永源不斷的資金提供下,斯巴達可以迅速的恢復船艦和水手。

科特利奇曾評價說:“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決定勝負的,不是靠斯巴達人自身的英勇,而是靠波斯提供的資金才贏得了勝利”。

  • 其次,波斯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戰後引發雅典寡頭政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斯巴達有了波斯的強力支援,使得雅典人在這場戰爭中一敗塗地


對斯巴達和雅典來說,原本雙方的戰爭時一場勢均力敵之戰,但如果其中一方有第三方財政支援的話,那麼勝利的天平必然會傾斜到被支援那方。

而事實也證明,波斯的援助讓雅典人一敗塗地,為了促成與波斯結盟,取得援助,公元前411年雅典貴族發動寡頭政變,推翻民主政體。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廢除民主政治,才能獲得波斯國王的支持,也才能贏得這場戰爭,而主導這個思想的關鍵人物就是當時的雅典政治領袖亞希比德。

  • 其三,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開啟了干預希臘城邦內部事務先河。

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波斯就像一個影子一樣徘徊在希臘城邦中揮之不去,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波斯對科林斯戰爭的干涉。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波斯一手終結了持續了八年的科林斯戰爭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斯巴達拒絕希臘同盟分享勝利果實,還在希臘大陸和地中海擴大勢力範圍,導致與忒拜、科林斯等希臘同盟城邦的關係十分緊張。在亞洲,斯巴達先是幫助波斯王子居魯士爭奪王位,後來又打著保護小亞細亞的旗幟遠征波斯,為了對付斯巴達,波斯在希臘人中間遊說,最終促使公元前395年爆發了“科林斯戰爭”。

隨著這場戰爭主要是斯巴達跟忒拜、雅典、科林斯、阿爾戈斯之間的戰爭,但從戰爭一開始,波斯就已經介入。因為戰爭的破壞,是的希臘各城邦極為貧窮,已經無法負擔起任何戰爭費用,但也正式波斯對忒拜、科林斯等希臘城邦的財政支持,使得戰爭繼續下去。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波斯一直用資金支持著這些希臘城邦,他們根本沒有錢打這場戰爭。

直到公元前386年,波斯國王阿塔薛西斯二世改變了支持希臘內戰的政策,下達命令結束了持續八年時間的科林斯戰爭,並且承諾如有希臘城邦不遵從他的《大王合約》,那麼他將與斯巴達再次結盟攻打這些城邦。

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總結


淺談波斯介入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悲催的希臘城邦,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後不久便遭到了馬其頓的入侵,希臘城邦的時代也很快結束


公元前431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既是一場希臘城邦的內戰,也是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侵略和反侵略戰爭。為了向雅典復仇,也為了多為小亞細亞西海岸地區的統治權,波斯介入了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的戰爭,而波斯的介入對希臘的歷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方面,斯巴達得到波斯的支援後,戰勝了雅典,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報;另一方面,波斯的介入導致了雅典寡頭的政變,而波斯也開始正式干涉希臘城邦內部事務。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開始,斯巴達求助波斯結盟開始,希臘的歷史已經開始了改變,而這正是波斯一直在打的一手好算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