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裡關於監獄的事情,在當時可能發生嗎?

孤膽騎俠


首先,這部電視劇明顯誇張的不要不要的,並且劇情過於拖沓,這裡不多解釋;

其實,監獄的事情存在“一言堂”的情況很正常吧,但不可否認電視劇也有寫實的一部份,只能說一半一半;

最後,電視劇一般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小說也是來源於生活,不要過多糾結劇情。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請繞行。


吾愛學習


我的看法,《新世界》裡面關於監獄的事情,在當時是不可能發生的。 我主要要通過以下的的四件事情來說明我的判斷:

第一,北平京師監獄建於宣統年間,距離這個故事發生已經有40多年時間,這個模範監獄由華北剿總來管理是完全不可能的。華北剿總,作為一個當時地方的最高的軍事指揮機構,沒有必要安排一個參議沈世昌,去管理這樣一個普通監獄。

第二,監獄的出入管理不可能這樣安排。這個監獄完全由金海一個人說了算,探監不需要任何手續,金海的兩個把兄弟徐天、鐵林憑著兄弟情義可以隨意進出,金海一個人就可以決定收監賈小朵的舅舅刀八青。這樣看來,北平京師模範監獄,根據編劇安排,看起來完全就成了金氏監獄了。這種事情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的。

再說,那個監獄的整個牢房設計構造,也完全不合理。監獄牢房的後牆就是一片空地,在一片空地有幾個下水道的入口直通監獄圍牆外面,而院子裡面空地周圍的圍牆,不設立警戒哨,編劇故意留這個死角,讓犯人有越獄的機會。金海在這個監獄裡面幹了十幾年,功夫了得,精明能幹,作為模範監獄的獄長,不可能看不出來。

最後,劇中的田丹,作為一個年輕的共產黨人,只有二十多歲,被編劇描繪成一個穿越時空,返回現代的女超人,簡直不合常理。編劇把田丹描述成為一個徒手格鬥的功夫女強人、一個犯罪心理學家、刑偵專家、法醫學專家,這樣的多面手人才,恐怕現代社會也很難找到。如果現實中存有這樣的多面手的優秀人才,現在的公安部門也不用招這麼多不同專長的警務人員,或者政府多培養這樣的人才,來維持社會治安了。

《新世界》歸納起來,就是一個烏托邦劇情的電視劇。劇中的三兄弟,田丹,十七,小耳朵,罩神,高醫生等等,個個神通廣大。劇中的多次街道景頭的普通的老百姓及街邊小販,看起來走路也悠哉悠哉,安居樂業。地痞流氓,殺人犯大部分也被逮進了監獄,也沒有欺負老百姓,這個和當時的歷史大相逕庭。當時的北平已經處於極度混亂的恐慌狀態,普通老百姓已經朝不保夕。尤其是,徐天的父親在北京拼搏這麼多年,幾百個車伕為其打工,幾十根金條隨意拿來拿去,他的生活一點都不差,可以說超過衣食無憂的狀態。即使鐵林殺了其父親,也只是他個人向鐵林復仇,或者像抓小紅襖一樣將鐵林繩之於法。他內心深處,有何潛在動機,要去期待一個共產黨帶來的新世界?


精益智造


可能發生,以前新世界老大金海局氣,有兩個憨批弟弟不省心,但是金海什麼都按道理來,是典型的老北京情意,只要是我兄弟之順溜我就愛他們,這愛有點深沉,所以在重情義的社會這種事情就有可能發生,新舊社會交替的混亂之時必定有些人想發國難財,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金海就差點死在鐵林佈置的圈套裡,這把金海傷透了,局氣仗義的金海肯定會收拾他,教教他怎麼做人。

現在的監獄哪能是因為你是我兄弟之順溜,我就讓你進去,想找誰找誰,想看誰就看誰。

我佩服金海的為人,做人仗義重感情,做的很狹義,連刀美蘭吊兒郎當的大哥都能在金海被揍時出來幫忙,讓這種人佩服不容易,經常最愛的女人刀美蘭,他們倆人感情醇厚,總是感覺20多天的生活現在更新到61集,太慢了看不到家人感情的繼續升溫,趁熱打鐵,能快點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監獄是嚴格管理地方,不允許出現徐天和小耳朵的帶炸彈救人,不會出現鐵林的執槍殺田丹,更不會出現田丹大搖大擺的走出監獄,現在的科技和防護設施能把你防的懷疑人生!

所以什麼時候都向往局氣的生活,所以該做什麼無愧於心,儘量不要被關進去,進去了爭取早日改造,不要想著越獄炸房子,當前社會是你想都不敢想的。







三妹影視部


我的看法,《新世界》裡面關於監獄的事情,在當時是不可能發生的。我主要要通過以下的的四件事情來說明我的判斷:第一,北平京師監獄建於宣統年間,距離這個故事發生已經有40多年時間,這個模範監獄由華北剿總來管理是完全不可能的。華北剿總,作為一個當時地方的最高的軍事指揮機構,沒有必要安排一個參議沈世昌,去管理這樣一個普通監獄。第二,監獄的出入管理不可能這樣安排。這個監獄完全由金海一個人說了算,探監不需要任何手續,金海的兩個把兄弟徐天、鐵林憑著兄弟情義可以隨意進出,金海一個人就可以決定收監賈小朵的舅舅刀八青。


經典音音樂MV


可能發生,以前新世界老大金海局氣,有兩個憨批弟弟不省心,但是金海什麼都按道理來,是典型的老北京情意,只要是我兄弟之順溜我就愛他們,這愛有點深沉,所以在重情義的社會這種事情就有可能發生,新舊社會交替的混亂之時必定有些人想發國難財,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金海就差點死在鐵林佈置的圈套裡,這把金海傷透了,局氣仗義的金海肯定會收拾他,教教他怎麼做人。

現在的監獄哪能是因為你是我兄弟之順溜,我就讓你進去,想找誰找誰,想看誰就看誰。

我佩服金海的為人,做人仗義重感情,做的很狹義,連刀美蘭吊兒郎當的大哥都能在金海被揍時出來幫忙,讓這種人佩服不容易,經常最愛的女人刀美蘭,他們倆人感情醇厚,總是感覺20多天的生活現在更新到61集,太慢了看不到家人感情的繼續升溫,趁熱打鐵,能快點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監獄是嚴格管理地方,不允許出現徐天和小耳朵的帶炸彈救人,不會出現鐵林的執槍殺田丹,更不會出現田丹大搖大擺的走出監獄,現在的科技和防護設施能把你防的懷疑人生!

所以什麼時候都向往局氣的生活,所以該做什麼無愧於心,儘量不要被關進去,進去了爭取早日改造,不要想著越獄炸房子,當前社會是你想都不敢想的。


小兵說視頻


新世界》劇照,孫紅雷飾演監獄長金海。

從清朝說起

司法變革,需要有現代化的監獄

光緒三十年 (1904年),歸國渡輪上,被朝廷派遣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的戴鴻慈看著海面思索著什麼。每參觀一個監獄,戴鴻慈都會細心地記下所需費用,以備回國參考。最讓他深有體會的,無疑是西方各國在司法制度的完善程度,最讓他感到受到衝擊的,是各國對監獄的管理都遠超自己之前所知。

主要是這幾個方面,首先是監獄所耗費用,其次是監獄的設備和環境。戴鴻慈發現每個監獄都有高牆將獄囚隔離,各個監獄根據規模分成不同數量的監室,且分別男女,並在監獄中央設高臺以瞭望,防止獄囚逃跑,而室中則床、桌及日用所需之物一應俱全,還有醫室給獄囚進行身體檢查和疾病的醫治。再次是監獄管理方法。基本上每個監獄都讓獄囚習藝勞動,使其掌握一些技術,以備將來出獄後能用以謀生。並且使獄囚能有機會與親人見面和短暫的交流。對於表現比較好的,可以據情況減刑,提早釋放,而重犯的則又將其關入監獄,束縛其自由。

還有對罪犯教育方法的考察。戴鴻慈驚訝發現在監獄中設有教室,“所授學科為德文、宗教、唱歌、實業及格致等,每日三小時或四小時不等”。最後是對女監的考察。在參觀美國的監獄時,他得知在西方有女監的存在,當時中國婦女毫無社會地位,與之比起來,西方的監獄裡的女監自然要先進得多了。

回國後的戴鴻慈立即上書奏摺,闡述著手變革的重要性,提出改刑部為法部,設典獄司,並改刑部監為管守所,很快就得到朝廷應允的答覆並讓其擔任法部尚書。

《新世界》劇照。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京師法律學堂開設了監獄專修科,特聘日本國監獄博士小河滋次郎為教習,一場轟轟烈烈的司法改革開始了。

戴鴻慈與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對當時中國監獄的改良與建設新式監獄展開了討論與探討,最後得出的結論便是中國的變革要從司法開始,而中國的司法要變革一定要有一所現代化的監獄。沒過多久,戴鴻慈奏設京師模範監獄,並通令各省一律籌備新式監獄,這便是全國各省籌備新式監獄的開始。

新式監獄建成

改革初見成效,卻因封建統治崩潰荒廢

宣統元年(1910)的4月,監獄建築則由當時的日本監獄學家小河滋次郎博士來設計規劃。工程由恆源、廣恆等10家公司承建。首期工程佔地為南北300米,東西270米,摺合123畝 。

所謂“模範監獄”,即是監獄的樣板,可以說當時的戴鴻慈注入了大量心血去建立模範監獄。特別是在對監獄規模和結構的規劃上,中國當時的監獄條件很差,“監羈逼窄湫隘,夏則人多穢積,疫癘頻仍,冬則嚴寒裂膚,凍餒交迫,瘐斃相繼,冤苦莫伸。”

戴鴻慈上奏朝廷對模範監獄的構想,為其勾畫完整的藍圖:監獄外有圍牆和護河,內大致分為後、中、前三區,並仿外國模式設有瞭望臺、教誨室、書信室、看守室、工場、浴場、炊事室、消毒室、書籍室,閱覽室,囚人接見所、看守教誨所、病監、病室、幼年監等。

監獄坐西朝東,依次分為三個區。前區(東部)包括大門、傳達室、接待室等,中區是辦公樓及附屬用房,後區(西部)是監區。監區的監舍分南、北兩監,平行排列,每監各有5幢監房,均為扇形展開。在扇柄之處建有一座二層瞭望樓,可同時監控各棟監房,瞭望樓的樓頂為瞭望臺,中間二層為教誨堂,一層設有懲訓室 。

《新世界》劇照。

每個監區都是“凸”型結構,中間是通道,兩邊是監舍,通道上方凸起部安裝玻璃,通風透光性較好,解決了採光問題。

戴鴻慈不但在建築上效仿西方,同時在管理人員選擇、管理方法上也頗具現代色彩。

模範監獄建成時,對管理人員的錄用標準極為嚴格,必須符合“相貌端正,有文化、有傢俬,不靠做監獄管理人員養家餬口”三個條件。而犯人的戶籍填寫以及指紋的錄入也是一個創新。

可見,從監獄的選址、規劃、籌款到監獄的興建與管理,戴鴻慈都注入不少心血,事實證明這是有回報的。《清史稿》中說:“終日言變法,逮至國本已傷,而收效卒鮮,豈法制之咎歟?然其中有變之稍善而未竟其功者,曰監獄”獄政的改革成為當時改革中最有成效的方面,應該說這與戴鴻慈領導的法部分不開。

但頗為諷刺的是,模範監獄投入運營之時,卻也正是清王朝氣數已盡之日。原本預算的20餘萬兩白銀,實際只支付了17萬兩,獄中的部分建設並沒有完全完工,以至於部分設施陷入了荒廢。

《新世界》劇照。

民國元年(1912年)5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司法部派吳承仕接收該監獄。在看到自己即將接手的如此爛攤子,吳承仕頭疼不已,而此時一個人主動站出來願承擔此重任,也正是他改變了這座監獄和中國監獄制度的發展。

從民國到現代

“模範監獄”是一代代人的探索

民國元年(1912年)8月13日,被北洋政府委任管這座監獄的王元增來到了這裡。監獄的名字此前已被北洋政府改名成“北平監獄”,但老百姓還是習慣管這裡叫“模範監獄”。對於王元增來說,自己對這裡並不陌生,因為正是自己的老師設計了這座監獄。

1906年,王元增前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日本警監學校,他的老師就是小河滋次郎,1910年法部派員赴歐美各國考察司法制度,王元增自籌路費,隨同前往考察各國監獄制度。如今的他即將負責管理這裡,準備在這大展宏圖一番。

1912年11月9日,監獄開始收押犯人。起初,該監獄只有南、北兩個監區共10棟監舍,最多可容納500人,收押對象為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拘役的18歲以上男犯,而王元增也開始了他的改革,他的第一把火便是監獄裡的教育事業。他開辦了包括從初小教育、高小教育、初中教育、閱讀教育的四等教育制度體系,犯人們可以在固定時間接受教育。

王元增的第二把火則是建立起監獄中的勞役制度,他希望通過讓犯人們通過勞動代替昔日封建時代下牢獄中的種種酷刑懲罰,監獄為罪犯們建立起手工業的工場讓其進行勞作。監區共有大小工場16處,以印刷業為主,另外,還有縫紉、木工、種植等其他工作項目。只是王元增自己沒想到的是,這個制度後面成為後繼者們剝削犯人而獲取額外不法收入的主要手段。

王元增的第三把火,是設置女監,他主動且大膽提出使用女性看守管理女犯。這也是中國監獄史上第一次出現女監和女獄警,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監獄投入使用之後,陸續進行了擴建工程。到1919年,該監獄設有5個監區,共594間監房,其中有351間雜居房,243間獨居房,可關押男女犯人共1000餘人。這一規模一直保持至1948年。當時西方的監獄學者考察該監獄後,認為該監獄是中國依照世界最高水平興建的現代化監獄之一。

1922年,關押在哈爾濱的60名俄羅斯犯人被移交給中國政府。中華民國司法部將這些犯人交給該監獄關押,使該監獄成為中國第一所關押外籍犯人的監獄,而在這監獄關押過的名氣最大的囚犯,無疑是川島芳子,這位清朝宗室出身的女漢奸被槍斃的地點就在這兒。當然時至今日,許多人仍然對川島芳子是否買通看守假死逃生的故事津津樂道。

1994年11月8日,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整體規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意,位於姚家井(當時門牌號為北京市宣武區陶然亭街道育新街47號)的北京市監獄遷至原北京市收容所(1982年4月建成),地址為北京市大興區沐新路。原位於姚家井的舊監獄停用,隨後遭拆除。1997年5月,位於大興區的北京市監獄重新對外開放,接待參觀。

這座歷經11次更名,17次變更隸屬單位,先後經歷清——北洋——日偽——國民黨——新中國的監獄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如今在《新世界》裡,這座曾承載中國司法發展的監獄作為背景出現,我們看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幾代人的探索。





小軍影視解說


如果你說的是最近更新的《新世界》第五十集,其中發生的鐵林讓自己的人打開所有煩人的牢門,想要借刀殺人殺金海的事情的話。那在當時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

首先說動機的可能性。

1. 鐵林誤殺了徐天的父親,所以沒法走回頭路,只能一不做二不休。

2. 監獄的犯人被金海關了這麼久都和金海有過節,但也未必真敢對金海下手,所以金海未必會死,對鐵林內心造成僥倖的心理安慰。

3. 監獄裡除鐵林之前在保密局的人之外,其餘近二百人都和金海有交情。依然可以造成心理安慰。

然後說犯人暴動又被金海震懾的可能性。

1. 這些人過去都犯過事兒,在監獄裡被收拾過,都算和金海有過節,所以有可能想趁亂報復或落井下石。

2. 但是金海積威甚重又怕過後遭到其他獄警報復,大部分人確實不敢輕舉妄動。

3. 之前田丹逃過一次獄,大家出來遛過一圈兒了。出了這道門也出不去外面的門。所以還不如不惹事兒。

如果你說的是劇中獄警和獄長金海結成團伙的事情,那在當時更有可能發生了。金海為人仗義豪橫有手腕,賞罰分明。在北京城能通吃黑白兩道。加上劇中透露過,抗日時期金海還曾帶領獄警偷偷搞日本人。被大家服氣理所應當。



瓜瓜混圈日記


光緒三十年 (1904年),歸國渡輪上,被朝廷派遣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的戴鴻慈看著海面思索著什麼。每參觀一個監獄,戴鴻慈都會細心地記下所需費用,以備回國參考。最讓他深有體會的,無疑是西方各國在司法制度的完善程度,最讓他感到受到衝擊的,是各國對監獄的管理都遠超自己之前所知。

主要是這幾個方面,首先是監獄所耗費用,其次是監獄的設備和環境。戴鴻慈發現每個監獄都有高牆將獄囚隔離,各個監獄根據規模分成不同數量的監室,且分別男女,並在監獄中央設高臺以瞭望,防止獄囚逃跑,而室中則床、桌及日用所需之物一應俱全,還有醫室給獄囚進行身體檢查和疾病的醫治。再次是監獄管理方法。基本上每個監獄都讓獄囚習藝勞動,使其掌握一些技術,以備將來出獄後能用以謀生。並且使獄囚能有機會與親人見面和短暫的交流。對於表現比較好的,可以據情況減刑,提早釋放,而重犯的則又將其關入監獄,束縛其自由。

還有對罪犯教育方法的考察。戴鴻慈驚訝發現在監獄中設有教室,“所授學科為德文、宗教、唱歌、實業及格致等,每日三小時或四小時不等”。最後是對女監的考察。在參觀美國的監獄時,他得知在西方有女監的存在,當時中國婦女毫無社會地位,與之比起來,西方的監獄裡的女監自然要先進得多了。

回國後的戴鴻慈立即上書奏摺,闡述著手變革的重要性,提出改刑部為法部,設典獄司,並改刑部監為管守所,很快就得到朝廷應允的答覆並讓其擔任法部尚書。

《新世界》劇照。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京師法律學堂開設了監獄專修科,特聘日本國監獄博士小河滋次郎為教習,一場轟轟烈烈的司法改革開始了。

戴鴻慈與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對當時中國監獄的改良與建設新式監獄展開了討論與探討,最後得出的結論便是中國的變革要從司法開始,而中國的司法要變革一定要有一所現代化的監獄。沒過多久,戴鴻慈奏設京師模範監獄,並通令各省一律籌備新式監獄,這便是全國各省籌備新式監獄的開始。

新式監獄建成

改革初見成效,卻因封建統治崩潰荒廢

宣統元年(1910)的4月,監獄建築則由當時的日本監獄學家小河滋次郎博士來設計規劃。工程由恆源、廣恆等10家公司承建。首期工程佔地為南北300米,東西270米,摺合123畝 。

所謂“模範監獄”,即是監獄的樣板,可以說當時的戴鴻慈注入了大量心血去建立模範監獄。特別是在對監獄規模和結構的規劃上,中國當時的監獄條件很差,“監羈逼窄湫隘,夏則人多穢積,疫癘頻仍,冬則嚴寒裂膚,凍餒交迫,瘐斃相繼,冤苦莫伸。”

戴鴻慈上奏朝廷對模範監獄的構想,為其勾畫完整的藍圖:監獄外有圍牆和護河,內大致分為後、中、前三區,並仿外國模式設有瞭望臺、教誨室、書信室、看守室、工場、浴場、炊事室、消毒室、書籍室,閱覽室,囚人接見所、看守教誨所、病監、病室、幼年監等。

監獄坐西朝東,依次分為三個區。前區(東部)包括大門、傳達室、接待室等,中區是辦公樓及附屬用房,後區(西部)是監區。監區的監舍分南、北兩監,平行排列,每監各有5幢監房,均為扇形展開。在扇柄之處建有一座二層瞭望樓,可同時監控各棟監房,瞭望樓的樓頂為瞭望臺,中間二層為教誨堂,一層設有懲訓室 。

《新世界》劇照。

每個監區都是“凸”型結構,中間是通道,兩邊是監舍,通道上方凸起部安裝玻璃,通風透光性較好,解決了採光問題。

戴鴻慈不但在建築上效仿西方,同時在管理人員選擇、管理方法上也頗具現代色彩。

模範監獄建成時,對管理人員的錄用標準極為嚴格,必須符合“相貌端正,有文化、有傢俬,不靠做監獄管理人員養家餬口”三個條件。而犯人的戶籍填寫以及指紋的錄入也是一個創新。

可見,從監獄的選址、規劃、籌款到監獄的興建與管理,戴鴻慈都注入不少心血,事實證明這是有回報的。《清史稿》中說:“終日言變法,逮至國本已傷,而收效卒鮮,豈法制之咎歟?然其中有變之稍善而未竟其功者,曰監獄”獄政的改革成為當時改革中最有成效的方面,應該說這與戴鴻慈領導的法部分不開。

但頗為諷刺的是,模範監獄投入運營之時,卻也正是清王朝氣數已盡之日。原本預算的20餘萬兩白銀,實際只支付了17萬兩,獄中的部分建設並沒有完全完工,以至於部分設施陷入了荒廢。

《新世界》劇照。

民國元年(1912年)5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司法部派吳承仕接收該監獄。在看到自己即將接手的如此爛攤子,吳承仕頭疼不已,而此時一個人主動站出來願承擔此重任,也正是他改變了這座監獄和中國監獄制度的發展。

從民國到現代

“模範監獄”是一代代人的探索

民國元年(1912年)8月13日,被北洋政府委任管這座監獄的王元增來到了這裡。監獄的名字此前已被北洋政府改名成“北平監獄”,但老百姓還是習慣管這裡叫“模範監獄”。對於王元增來說,自己對這裡並不陌生,因為正是自己的老師設計了這座監獄。

1906年,王元增前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日本警監學校,他的老師就是小河滋次郎,1910年法部派員赴歐美各國考察司法制度,王元增自籌路費,隨同前往考察各國監獄制度。如今的他即將負責管理這裡,準備在這大展宏圖一番。

1912年11月9日,監獄開始收押犯人。起初,該監獄只有南、北兩個監區共10棟監舍,最多可容納500人,收押對象為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拘役的18歲以上男犯,而王元增也開始了他的改革,他的第一把火便是監獄裡的教育事業。他開辦了包括從初小教育、高小教育、初中教育、閱讀教育的四等教育制度體系,犯人們可以在固定時間接受教育。

王元增的第二把火則是建立起監獄中的勞役制度,他希望通過讓犯人們通過勞動代替昔日封建時代下牢獄中的種種酷刑懲罰,監獄為罪犯們建立起手工業的工場讓其進行勞作。監區共有大小工場16處,以印刷業為主,另外,還有縫紉、木工、種植等其他工作項目。只是王元增自己沒想到的是,這個制度後面成為後繼者們剝削犯人而獲取額外不法收入的主要手段。

王元增的第三把火,是設置女監,他主動且大膽提出使用女性看守管理女犯。這也是中國監獄史上第一次出現女監和女獄警,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監獄投入使用之後,陸續進行了擴建工程。到1919年,該監獄設有5個監區,共594間監房,其中有351間雜居房,243間獨居房,可關押男女犯人共1000餘人。這一規模一直保持至1948年。當時西方的監獄學者考察該監獄後,認為該監獄是中國依照世界最高水平興建的現代化監獄之一。

1922年,關押在哈爾濱的60名俄羅斯犯人被移交給中國政府。中華民國司法部將這些犯人交給該監獄關押,使該監獄成為中國第一所關押外籍犯人的監獄,而在這監獄關押過的名氣最大的囚犯,無疑是川島芳子,這位清朝宗室出身的女漢奸被槍斃的地點就在這兒。當然時至今日,許多人仍然對川島芳子是否買通看守假死逃生的故事津津樂道。

1994年11月8日,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整體規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意,位於姚家井(當時門牌號為北京市宣武區陶然亭街道育新街47號)的北京市監獄遷至原北京市收容所(1982年4月建成),地址為北京市大興區沐新路。原位於姚家井的舊監獄停用,隨後遭拆除。1997年5月,位於大興區的北京市監獄重新對外開放,接待參觀。

這座歷經11次更名,17次變更隸屬單位,先後經歷清——北洋——日偽——國民黨——新中國的監獄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如今在《新世界》裡,這座曾承載中國司法發展的監獄作為背景出現,我們看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幾代人的探索。




吧噗pm


在當時現狀可能發生。首先,新中國解放前夕,時局動盪不堪,變化極快,誰都沒法把握,很多人都在搖擺中前行,迷茫中傷害,小警察徐天在追查未婚妻賈小朵被害案件過程中,意外參與到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北平的事業當中,這是可能的。

其次,面對動盪的時局,金海、鐵林和徐天三兄弟所處不同的位置,選擇也有所不同,在面對親情、愛情,國家利益、個人信仰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必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夜風影視


《新世界》是由徐兵編劇及執導,孫紅雷、張魯一、尹昉、萬茜、李純、胡靜、秦漢、趙崢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

該劇藉由金海、鐵林、徐天三兄弟的命運轉變,及徐天和共產黨員田丹的相識相知,講述了1949年建國前夕北平城的22天裡發生的時代洪流變遷

新中國解放前夕,白紙坊警署小警察徐天(尹昉飾)在追查未婚妻賈小朵被害案件過程中,意外參與到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北平的事業當中。面對動盪的時局,金海(孫紅雷飾)、鐵林(張魯一飾)和徐天三兄弟所處不同的位置,在親情、愛情,國家利益、個人信仰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情同手足的三兄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徐天和共產黨員田丹(萬茜飾)在絕境中相識,使命感讓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徐天選擇在動亂中協助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北平的和平解放,迎來了新世界

田丹和父親田懷中前來北平與傅作義的部隊商量起義事宜,孰不料兩人剛下火車,便被國民黨保密局獲知,而這個出賣他倆的人,正是前來接站,田丹四年未見的男朋友。在寡不敵眾之下,田丹眼見被保密局擒獲,關鍵時刻,華北剿總的軍警及時趕到,將田丹帶走,送進金海所管轄的監獄之中。

田丹在北平火車站被抓走,關進金海管理的監獄,她是準備越獄的,如果沒有保密局的人摻和,可能她已經離開監獄了。徐天在田丹越獄時幫了她一把,她在徐天面前展現了自己驚人的觀察力和分析力,而且她還會揣摩別人的心理,田丹之前破獲過許多大案,各方勢力都想拉攏她。

這種情況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有可能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