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01


春節休假在家最大的感受,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你媽下一秒會信點什麼。


從母親第一次在抖音瞭解到肺炎開始,我家的食譜開始朝《本草綱目》靠攏。


飯前甜品是蜂蜜水,主菜銀耳、副菜麥冬,沙參湯在一旁乘涼,飯後還得嚼一塊橘子皮。近日南風拂面,老樹幹上的黑木耳才剛冒頭,就喬遷到我家飯桌上了。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麥冬粥,清肺止咳


一切的起因都是那個抖音視頻:《防肺炎,吃這幾種菜,比戴口罩還管用!》


從最開始對我“出門戴口罩”的警告不屑一顧,到如今翻遍潤肺排毒的中藥,母親的顛覆性轉變,甚至沒有明顯的過渡期。


我已疲於向她解釋什麼是病毒,什麼是炎症。


因為我發現長輩的認知總是兩極化:要麼打死不信,要麼奉為圭臬。


02


父母經常被標題黨營銷號洗腦,輕信謠言。這讓我苦惱不已。我曾將之歸咎為學歷緣故,但有朋友表示,他家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亦是如此,程度不一而已。


如果人的審美做一個調色盤,會發現中老年人的偏好都集中在暖色調。


無論是大紅大紫閃閃發光的表情包,抑或是張口閉口為國為民為家人的正能量標題黨文章,都反映了老一輩對積極和人情的偏愛。


而年輕人,多是性冷淡風格(Normcore)的擁躉。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父母常用的表情包,顏色鮮豔,積極向上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隨著年齡的增加,負責處理情緒的腦島負荷能力下降,導致人們會傾向於積極刺激。


難怪父母朋友圈要麼是“人生最需要珍惜這幾個人”,要麼是“為了全家人健康”這類欣欣向榮的文章了。


與之對應的是,他們很自然的迴避了對此類文章的真實性的懷疑——消極情緒的成本可高太多了。


因此一旦相信,將其奉為教條的門檻也就大大降低。或許開始他們對可樂殺精、板藍根抗新冠病毒也將信將疑。但若是有一兩個親朋跟風轉載,思想烙印便深深地打下了。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父母的朋友圈剪影,清一色的標題黨(圖源上觀新聞)


03


然而,讓我心有不甘的是,為什麼母親更願意相信同事轉發的垃圾營銷號,而對受過高等教育的我的忠告視若嬰啼;父親更信任新聞直播間的康輝和李梓萌,卻對我口中的“官博發佈”一笑哂之。


在父母心中,究竟什麼才是權威?


經驗主義。


與之相對的是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重視經驗,感性;理性主義重視邏輯、推理。


“有些人二十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被埋葬。”羅曼·羅蘭這句話懟了太多人。


但不可否認,絕大部分人的理性光芒都在二十多歲後黯淡,剩下的時間都在經驗的慣性下滑行,生活變成了一連串的膝跳反應。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超過半個世紀的人生履歷給了父母豐富的人生經驗,使得他們對事物的判斷有更多的自信心,如果不是一個絕對理性主義者,很難不用經驗去判斷事物。


但任何人的履歷也不足以覆蓋生活中會遇到的所有情況,所以便會潛意識裡選出權威,來代替自己做判斷,而成為權威的先決條件必然是取得他們的信任,而信任也便是通過經驗來判斷的。


對於父母來說,一邊是小時候騙他們學校要買資料,結果把錢拿去打街機的我,一邊是閃閃發慌的老闆同事七姑八嫂轉瘋了的文章視頻,他們會更信任哪一個呢?


經驗在潛意識裡告訴他們,我仍是那個長不大不靠譜的孩子,七姑八姨仍是那些優秀值得信賴的同齡人,哪怕我已經成家立業,七大姑八大姨已然老眼昏花。


也正是經驗主義在作怪,疫情之中,各種你想都想不到的謠言在父母輩中傳播甚廣。


04


當然,經驗主義不是上一輩所獨有,我們每個人都是固有的思維模式搖籃裡的巨嬰。只不過年輕人在信息時代積累經驗,而老一輩則在工業時代。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這二者更本質的差別在於所依託物維度的不同,父母信賴真真切切的東西,我們則對虛擬抱有更多的幻想。


我們對真實世界的淡漠更多的來源於對現實的麻木,他們對虛擬世界信息的遲鈍更多的來源於對未知的恐懼。


而浸淫在虛擬文化中長大的我們就更善於明辨是非嗎?


馬克·吐溫曾在《弒君者之死》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明辨是非,恰恰是最難的事情。”


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可以接觸到的信息幾何倍數地增長,獨立思考的成本更加高昂,我們這一輩人或許不知不覺間也被另一種自己尚未察覺到的“經驗主義”所禁錮。


我們對虛擬世界信息的處理能力,很多時候同樣來源於經驗主義。


名人偉人,多半是對的;高清配圖,多半是對的;

引經據典,多半是對的;推特油管,多半是對的。


就像在上一段中,馬克·吐溫根本沒有寫過那本書,他也根本沒說過那句話一樣。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少年的你》獲金像獎,網上關於其是否抄襲又引起爭議,身為吃瓜群眾的我們是否有自己的答案?


05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爭端從未停止,在信息不對等的今天尤其如此。


我們疲於思考,又渴望真相。


對父母而言,網絡是一個陌生的境地,他們的信息來源和接受程度都遠不如後輩,因此容易向經驗主義妥協。


但不得不說,父母所代表的的那代人的家庭觀念要比年輕人強很多,他們對家庭情感有意無意的強調,或許正源於對它的渴求。


子女的冷漠、交際的疏離和更年的焦慮讓他們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那些標題黨投餵的“雞湯”。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如果再看到他們轉發聳人聽聞的謠言,大可會心一笑,因為他們的經驗就是:如果可以造福這個家,被騙一次也沒關係。


對我們年輕人而言,如何不讓我們的理性之光黯淡下去,是個值得一直思考的問題。


因為,30年後,我們也許就成了後輩口中的父母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