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

我是女兒的小怪獸


重複一遍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個花刺子模國國王,非常討厭使臣送來壞消息,無論是自己的使臣,還是敵人的使臣,凡是帶回來好消息的來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帶來壞消息的使臣一律殺頭不饒。

然後,他的使臣帶回來的全是好消息,把壞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來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殺掉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國被成吉思汗屠殺殆盡。

一開始,成吉思汗為了全力攻打金國,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締結友好通商條約的,派了使臣領著一個500人的龐大商隊,帶著金銀財寶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個總督見財起意,派兵襲殺了商隊,向國王報告“好消息”說是“戰爭獲利”,國王很高興,總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個莽漢,為了息事寧人,為了貿易暢通,也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國,決定還是和平解決的好。

於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這樣搞,把財物還給我們,隨便殺一個兇手,咱們還是好朋友,行不行?”

對於花刺子模國王來說,這絕對要算是“送來壞消息”的使臣了,還是來“搶到手財物”的使臣。

國王大怒!殺正使!剃光了兩位副使的頭髮,趕走了事。

怎麼可能了事呢?

當時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實力可以蔑視一切外交禮節的,因為他擁有絕對的實力,可以碾壓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國的外交工作人員中,沒有人敢告訴花刺子模國王成吉思汗的實力,因為這是壞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兩國交戰,總是需要一個理由,或者一個原因。

比如努爾哈赤派人告訴大明朝“我這裡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麼辦?殺了來使,再增加一大恨嗎?

當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領,擁有絕對的優勢,可以蔑視一切規則,大兵到處碾壓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須好好的接待努爾哈赤的使臣,“這不是鬧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當事人都不在了,你們究竟想幹什麼?是不是想‘要錢’花?”

於是雙方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是“使臣們”的專業工作呀!

專業事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去幹才是好的。

大明朝沒有錢,所以雙方打了起來。和使臣無關,不是使臣無能,不是使臣該殺。

如果大明朝有錢並且願意花錢的話,明金之間完全可以學習宋遼的“澶淵之盟”的。

宋遼“澶淵之盟”不正是使臣們來來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戰爭,爭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進了貿易經濟,造福了兩國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於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遼談合約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據說,曹利用與遼人達成初步協議後,回去交旨,請見之時,正趕上宋真宗吃飯,坐在門口和侍者閒談,人家問他許給了遼國一年多少銀兩,他也不敢大聲說話驚了皇帝吃飯,伸出了三個指頭放在額頭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萬兩,侍者見慣了大錢的人呀,以為是三百萬兩。

真宗飯罷傳見,侍者多嘴告訴真宗說“陛下,咱們一年要花三百萬兩白銀呀!”真宗大驚說:“太多了,太多了,寇準不會同意的”,於是臉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進去之後,看見真宗臉沉如墨,也嚇的不輕,皇帝問“如何?”!

曹利用戰戰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萬兩,我還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這就是使臣的好處,可以討價還價呀!難不成讓宋真宗和遼太后親自討價還價嗎?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興的說:“才三十萬,這麼少,你很會辦事,很會辦事,為國家省了大錢!”

於遼國來說呢?每年平白無故的曹利用這個來使就送來三十萬兩白銀。

曹利用這樣的“來使”能殺嗎?

不能!

 


葭明通半瓶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其實是戰場的潛規則。

因為戰爭絕非雙方直接拼個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聯絡的。

打個比方,圍攻一座城市之前,進攻一方一般都會派遣使節趕來詢問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會保護性命。

就比如斯巴達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實力攻城會有很大損失,就派使者威脅羅馬某個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數千名角鬥士。

羅馬城市被嚇住了,交出囚禁角鬥士避免了攻城。

顯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達克斯就必須直接攻打,而羅馬城市也必須死傷,最終雙方都損失慘重,兩敗俱傷。

所以,斬殺使者是很愚蠢的行為。

因為使者只是小卒子,殺不殺其實無關大局,反而會激怒敵人,採用更殘酷的手段對付你。

正常來說,殺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斷作戰的場合。

元軍南下攻宋 ,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將招降,王堅把該漢奸降將押到閱武場,斬首示眾,軍聲大振。

王堅此舉表示與敵人勢不兩立,要血戰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時,使節攜帶忽必烈本人的國書,威脅日本必須投降。

當時的“執權”幕府權臣北條時宗認為書狀無禮。決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連續派遣使者催促投降,書信威逼恐嚇,非常無禮。

北條時宗大怒之下,下令斬殺蒙古使者,以表明絕對不會投降。

忽必烈大陸,開始調集人馬,準備攻打日本


薩沙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對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放在現在就相當於驅趕對方的外交人員。我們都知道,一旦一個國家趕走了另一個國家的外交人員就相當於進入了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攻打該國。這是我們現代的規矩。放在當時也一樣。如果有人想要破壞這個規矩,就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時期是最重視禮儀。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一直推崇實行周朝舊法。儒家講究的修身養性跟知禮義廉恥和周朝的規矩如出一轍。還有各種有趣的規矩。而他們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時期打仗先要下戰書。約定時間跟地點。然後戰書裡面的用詞也要十分恭敬。

雙方都會優待敵軍的使節要舉辦宴會跟歡送會。宴會上是一定要有歌舞節目的,而使者會作為客人進行道謝。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不允許奴隸跟平民上場作戰。他們只參戰不作戰。只負責喂喂馬呀,扛扛行李這的後勤工作。擔任作戰任務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男子。又稱作為戰士。作戰地點必須為兩國的交界處。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戰爭作為一種爭奪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隨之誕生,漫長的戰爭史上,交戰的雙方相互之間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並且形成了一些規則,比如說最為簡單的“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戰爭當中,不能以任何方式傷害對方傳達信息的人員。

公元前596年,楚國派遣使節申舟出使齊國,因為土地的摩擦問題,楚國和鄰國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莊王在辭別申舟的儀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國。沒想到這句話卻被宮人洩露了出去,傳到了宋國的執政官華元的耳朵裡面,這下他不高興了,楚國這是小肚雞腸嘛!那就別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經過的交通要道設伏,殺死了楚國的使臣,有從人逃回了楚國,楚莊王聽說了這個消息,氣得渾身發抖,《左傳》記載他“投決而起”,立刻派遣大軍,包圍了宋國國都9個月。為此宋國只好派遣華元來到楚國軍營,向楚莊王低頭認錯,楚國軍隊因為連日的圍城,糧草也快吃完了,決定趁好就收,兩國隨即約定保護雙方使節,華元則作為和談的人質來到楚國居住,這也是第一個有紙面協議的不斬來使約定了。


漢永平十八年,漢平帝去世,因此車師和匈奴趁機反叛,匈奴大軍將耿恭和數百名士兵圍困在孤城當中,幾個月後,漢軍糧食耗盡,但是耿恭親自激勵士兵振作,和他們同起同睡,並且用水煮鎧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獸筋,漢軍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城裡面也只剩下幾十人,這也讓漢軍有些動搖,耿恭心生一計,當北匈奴單于派使者進城勸降,耿恭竟然派人殺了那個使者,還在城頭烘烤北匈奴使者屍體,這讓單于徹底大怒,加派部隊繼續圍城,而士兵們得知了這個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場肯定是非常慘,因此更加只好更加賣力堅持。最終數天之後,耿恭等人總算等來了漢朝的援軍,守住了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們拖延了匈奴的攻勢,耿恭斬了來使,卻藉此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這也算戰爭史上罕見的一幕了。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雖然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是雙方即便殺紅了眼,也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打破這一規則。

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經常交戰,孟子就說過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還是講規矩的,首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下戰書,這叫師出有名。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都是貴族的運動,而且是以車站為主,雙方都要通過使者來約定戰爭的時間,在作戰的時候還要選進一個開闊地點,這個使者正式稱呼被稱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出使各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以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作為幌子進行攻伐。而對於前來溝通作戰地點的使節是沒有敵意的,而且更不會隨便的斬殺,很多時候這些使者都會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戰國之後,所謂的禮儀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戰爭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



斬殺使者反而會中斷一些信息的來源。比如說司馬懿就通過蜀國的來使判斷出諸葛亮的飲食出了問題,已經活不長久了。戰爭期間互相派遣使者已經成為戰爭的一個部分,使者都是雙方將帥的工具。一些將領也可以通過厚待使者來瓦解敵方的君心,比如說在關羽知道自己的後背被東吳人給偷襲了,於是他就不斷的派遣使者去溝通,而呂蒙正好抓住這一點,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讓他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還允許他們回家去報平安。而關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東吳的厚待,於是他們就不在聽從於關羽的命令,數萬精銳瞬間走時一大半,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亡,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關羽吃了大虧教訓非常的慘痛。


如果在戰爭期間斬殺對方的時間,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斬殺對方的使節會激怒對方,導致對方死戰。但有時候斬殺使者也能瓦解敵方的軍心。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蘊含著更多政治軍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斬殺敵方的使者,否則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其實斬殺使者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畢竟使者的地位無足輕重,關鍵是如何的利用使者達到激勵自己的士氣或者瓦解敵方的軍心的作用。這也是一種戰爭藝朮。


經常用了


古代各國的使者相當於現代社會國家的外交官,外交代表享有豁免權。所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為何不斬來使,其原因如下:


第一,使者本身價值不大,斬不斬殺使者對敵國來說根本不會帶去多大的損失。交戰之中”善待“使者說不定還可以從其口中探知對方的軍情或利用使者傳遞對已方有用的信息。(如《三國演義》中的”群英會蔣幹中計“一節,周瑜就充分利用蔣幹向魏國傳遞了利於吳國的信息,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二,不斬使者,能顯示已方統帥的心胸廣闊,表示自己的強大。


第三,在使者的選擇時,交戰方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會選擇與對方統帥關係較好的親戚朋友作為使者。(如蔣幹之前就與周瑜有不錯的關係)基於人情,一般來說對方統帥不會殺掉使者。


第四,作為使者來說,除非“腦殘”,一般不會去觸犯對方的主帥以自取滅亡。


第四,遵循先例的原則,由於上述的原因,“不斬來使”長期以來已形成了“國際慣例”,交戰雙方一般會遵守規則。


使者本身雖然對於出使國來說價值不大,但其代表的卻是派出國,因此,其地位對於交戰雙方的將士來說不可同日而語。斬殺使者往往表示(或讓對方認為)與敵國不死不休,輕者可以導致對方採取對等手段斬殺已方所派出的使者,重者因為成功的激怒了敵國而讓對方在取得勝利後不接受斬殺使者的國家提出的投降條件以致於被敵國所滅。


下乾上離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個一般都是戰爭開打之前,最後一次出使去爭取和平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使者是帶來平息戰爭的消息,這表示來使是文明的象徵,是最高上的人。你不管地立場怎麼樣,使者是帶來停止戰爭的最後希望。在事實上,使者的作用遠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他們作出的貢獻遠比我們腦子裡面的印象大得多。因為我們知道的總是發生了的戰爭,但事實上使者出使把兩國之關可能要發生的戰爭化解掉,而化解掉的戰爭是不為我們所知道的,因為戰爭沒有打起來,沒有這樣傷痛的記憶,而戰爭發生過就是讓人痛苦的記憶。所以說,使者作出過無數的功勞卻沒有人知道。

來使是文明人,一般都是不可多得,身負正義感和內心很善良的人,他們願意為了化解戰爭,而冒著危險前往出使。而在我們小說裡的使者,大多數都是壞人或是在君命難為的情況下執行任務而去的。我本人認為,這個是不公正的歷代觀念。小說上常有來使被割掉耳朵而跑回去的事,這是不對的,應該是戲劇描繪,因使者肯定是叫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怎麼可能派一個趾高氣昂的笨蛋去呢?去不是惹人生氣麼,這和使者的任務一點也不相稱。使者首先就是一個溝通能力超強的人,就算和談不成立,他也要把人家說得滿心歡喜才可以回得來,否則就是傻瓜了。因此殺斬來使的事情絕對極少。如果有真正對方斬了首的,那麼肯定是找錯人派去的,派個笨蛋去送死還真正引發了戰爭。



愛國客家人乙乙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例子最早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但是實際上,不光於中國,在世界各地都不約而同地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戰爭規則,使者不光是出於禮儀的需要,對於戰事而言有著傳遞信息的重要作用。

怎麼說呢,不甚重要,但又不可或缺。作為使者,目的只有兩個:傳遞信息,勸敵投降。


使節的作用

使者起到在戰爭中傳遞信息的重要使命,敵我雙方或自己盟友之間傳遞信息與情報。以下重點討論敵我雙方之間的情況。

(1)交戰前互派使者傳達攻擊你或反抗你的理由。打仗要有理由,哪怕理由是無理瞎編的也成,目的是佔據正義與道德的制高點。順便威嚇或規勸對方不要徒勞抵抗(對另一方來說就是不要進攻)(儘管可能性很低)。

(2)戰爭進行到中間過程,甚至是拉鋸戰狀態。派使者再去威嚇或規功投降或退兵(可能性很大)。期間視情況不同次數也不同。

(3)戰爭後期,已經明顯分出勝負。再派使者去威嚇或規功投降或退兵,同時商討投降的具體條款和要求。


斬殺使節的後果

前面說了,使者的意義不甚重要,但又不可或缺,是因為作為戰事的環節之一它不可或缺,但是使節說白了就是懂點文化的小卒子一個,殺不殺無關大局,對戰爭的進程影響微乎其微。但是使節代表的國家與主帥的顏面,斬使對戰事無益,但是卻是對對方的極大羞辱。這樣帶來的後果有二:

後果一:激怒敵方,採用更殘酷的手段對付你(比如拒降與屠城)。當後期不利時,再想投降就困難了。

後果二:自絕後路。絕了一部分人想投降或主和的想法,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贏得勝利才能活下來。


投筆從戎君


古代由於通訊條件落後,因此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傳遞信息。早在秦漢時期,就出現了整套的驛傳制度,馬和驢成為了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民間曾流傳著飛鴿傳書的說法,間接反映了古人的大智慧,使得在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統治階級能夠及時瞭解民情、軍情,促進百姓的生產生活。

不管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還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這裡的家書和荔枝運輸的極其艱辛。其實盛唐時期驛傳制度已經相對成熟,以長安為中心,大大小小的驛站有1600多個,類似於今天的物流運輸行業,而從事驛傳事業人數多的時候可達兩萬餘人,其中大部分是軍隊裡的士兵。

每當發生戰爭,不可避免的需要派人傳遞軍情,而戰場上的郵件不同於普通快遞,不僅需要時效性,還得保密措施完善,萬一走漏了風聲,就有可能出現半路信使被截胡的情況。很多時候也會出現戰爭雙方議和的局面,這就需要委派一個"中間人"來進行談判,已求得雙方利益的最大化,其實最大的受益人應該是平民百姓,畢竟戰爭不論誰勝誰負,最後都是勞民傷財的結局,因此和平談判也算是一種有效的止損措施。

縱觀古代大大小小的那些戰爭,每一次和平談判派來的使者,大多數時候各勢力都會遵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原則。這個使者相當於一名外交官,原則上保持相對"中立",提出自己代表國條件的同時,還要儘量滿足對方國家的利益不受損失。即使有一方要做出退讓,也必須保證使者安全的原路返回,其實這是古代帝王採取"懷柔政策"的表現之一。

"懷柔政策"在清朝初期得到發揚,當時統治局面尚不穩定,為了穩定民心,加強中央集權,清政府便採取和平手段籠絡蒙藏部落貴族,對他們進行經濟扶持,並經常派使者進行文化交流,聯姻也成為了一種政治手段,逐漸形成了清王朝與少數民族一家親的局面。但是清朝統治後期,受閉關鎖國政策毒害,清政府開始變得入不敷出,內部權力鬥爭日益嚴重,很多優良傳統也被打破了。

古中國一直是個禮儀之邦,但是在對待英法聯軍和談的使團時,卻一反常態,違背了"兩兵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則,先扣押再對他們處以極刑。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次歷史事件呢?筆者認為最大的緣由還是因為侵略者欺人太甚,而清王朝又底氣不足。

此時的清政府受各種不平等條約壓迫,怨氣加深卻又無可奈何,為了守住北京,在軍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只能進行外交談判。但以巴夏禮為代表的談判團,是完全不會考慮清王朝的利益的,除了得寸進尺提出各種不合理要求外,還目無朝綱,公然挑釁清政府的禮儀規矩。

中方代表載恆表示:在中國的領土,見皇帝就必須行跪拜之禮。但巴夏禮卻固執已見,認為自己不是中國的大臣,下跪叩拜是一種屈辱。雙方僵持之不下,談判也就不了了之。這件事很快傳到了咸豐帝那裡,盛怒之下命森格林沁將代表團39人全部扣押在通州。

在關押期間,這些使者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有的甚至被大卸八塊,最終僅18人存活。清政府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深淵。徹底激怒英國政府的同時,也失去了國際支持,因為不斬來使是世界各國一致遵守的規矩。

西方列強趁勢大規模進攻北京,直逼紫禁城,而這時的咸豐帝沒了當初的扣押使者的霸氣,一路倉皇逃到承德。留守宮中的恭親王奕忻為了讓英法聯軍退兵,只得再次進行談判,而談判的條件之一就是放了扣押的使團成員,西方列強認為中國如此野蠻,也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從清王朝斬殺談判使者一事可以看出,即使雙方形勢不平等,也不應該違背規則,這等於是失去了主動權,讓敵人有了藉口對我國實施侵略。所以有時候武力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而清朝結局是慘淡的,一步步淪為了傀儡政府,最終走向滅亡。


若同流水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我國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作為使者,目的只有兩個:要麼勸降,要麼投降。

在古代,信息傳播不發達,使者就是傳遞戰爭雙方信息的重要媒介,加上使者本身的地位就不高,不存在任何威脅性,所以斬殺使者不僅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斬斷了自己的信息來源。

首先,這必定有戰役中使者的意義不一般。使者不僅是表達和交換雙方的信息和意願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戰時進行外交的重要手段。如果通過使者能儘量減少兩方的經濟和人民方面的損失。

其次,就是義氣。不管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有著大義凜然的精神氣概。相比於勝負輸贏來說,相來這種氣概對古人來說是更加重要的。

並且,來使並不是傭兵打仗之人,常常為表誠意,手無寸鐵的前來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將使者殺害未免為人所不齒,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麻煩,例如激起對方的士氣,使其他國家也看不下去前來支援等等。

古今中外,大多數國家都不殺來使。當然,也有例外,最後,結局是通過戰爭解決問題。


王松林


如果以我年輕人的脾氣,要是準備開戰了,非給他斬了,太怒了。

斬了直接意思就是說,談不成了,直接打吧,不用在bb哪麼多了,上去就是幹了。

不斬也有很多禮節問題,畢竟人家是來談和的,但是於情於理也沒必要斬了,一個小遊說的人殺了他也沒啥意思。是吧!




鈿車寶馬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兩國交戰消息不通,需要有人來傳書帶信交換情況,傳送各自的需求。因此交戰雙方便時有使者往來,將已方首領的意圖訴求告知對方。對方得到信息,也會派出使者答覆。所以自古以來,為了順利傳輸消息,約定俗成不斬來使。如果是將對方的使者殺害,雙方的將士和百姓便會認為不講信用,膽小心虛不講理,失去民心軍心。在春秋戰國以前,一般交戰雙方是不會斬首來使的。如果是陣前斬殺對方來使,是表示自已將拼死一戰,沒有談判的任何餘地,拼個魚死網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