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1.孩子不聽話是作對?不,是他到了敏感期

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在《童年的秘密》寫道:她曾經和許多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們一起出行。天氣很熱,一個男孩的媽媽嫌熱把外套脫了下來放在手上,孩子因此而啼哭不已。

所有的人都停下來幫助哄孩子,都沒有用,直到瑪利亞·蒙臺梭利想到會不會是因為外套的原因。當媽媽穿上了這件外套,孩子果然停下了哭泣。原來,這個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他認為媽媽就“應該”穿著那件外套。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我們沒有讀懂孩子的心。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早就忘了自己兒時的模樣,忽略了孩子與成年人的成長模式有著天淵之別。所以說孩子們不聽話,並非是他們主觀上故意和我們“做對”,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到了敏感期,需要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實現自我成長。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我們做父母的需要學習兒童有什麼敏感期,《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就是一本父母學習的指南。它的作者是李芷怡,蒙臺梭利幼兒園高級教師、留美多年的早教專家。

在這本《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中,她將多年來的經驗傾囊以授,按照不同敏感期的分類結合數百個案例逐一講述了孩子們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相關對策。

父母們懂了“兒童敏感期”這個概念,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細枝末節,不會因為種種“不合理的”表象而質疑孩子,以更包容的態度幫助孩子成長。

2 .眾說紛紜“兒童敏感期”,敏感期到底為何物?

既然敏感期這麼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是敏感期呢?為什麼孩子會有敏感期呢?

“兒童敏感期”因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在1907年在羅馬創建的首家“兒童之家”的實踐心得和梳理成文而廣為人知。當時,兒童之家條件非常一般,找不到有資質的幼教老師,也找不到適合孩子們的教學環境。

這些兒童的家庭普遍都比較貧窮,無法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支持。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這些孩子卻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尊重了兒童敏感期。

那麼,什麼是兒童敏感期呢?

這本《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給“兒童敏感期”下了定義: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會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

兒童敏感期的產生源於“生命本能”。漫長的進化過程使得我們基於生存的需要,學會逐漸探索這個世界,由此產生了不同時期對不同技能的學習。

0至6歲,孩子們漸漸看到聲光影,懂得聆聽父母和親人們的話語,學會使用和製作工具。這些進步不是一個線性發展的過程,而往往會有一個又一個飛躍,其實就是兒童敏感期在發揮作用。

某個時間段,孩子會突然對某一類技能感興趣。在這個時間段,孩子樂此不疲地重複某一個動作。如果我們幫助他利用好了這個時間段,孩子的能力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我們就說孩子捕捉到了“兒童敏感期”。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本書主要提到了兒童的9個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範的敏感期,書寫敏感期,閱讀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

3.蒙臺梭利“九大敏感期”

1、語言敏感期(0-6歲)

現象:孩子盯著大人的口型看,嘗試咿呀學語。

作者建議:多和孩子說話,或者給孩子講故事聽,讓孩子多接觸語言,多講話。

2、秩序敏感期(2-4歲)

現象:孩子對物品擺放的位置非常在意,甚至不準別人移動;做事情的時候,也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否則必須重新開始。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秩序的環境,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

3、感官敏感期(0-6歲)

現象:從出生開始,孩子就已經開始藉助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了解世界了。

建議:在孩子探索時,只要能保證安全,父母最好不要干涉。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現象:孩子突然對地上的小蟲子、瓜子殼、小石子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會抓在手中不放,或者盯著看半天。

建議:給孩子一些小物品,引導孩子探究和觀察。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5、動作敏感期(0-6歲)

現象:孩子在學走路的過程中,非常喜歡不斷行走,而且在這個階段也引起了手部動作的發展,因為孩子走到哪裡,手就抓到哪裡。

建議:讓孩子充分運動,多動手實踐。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現象:孩子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

建議:父母幫助孩子明確生活規範、學習日常禮節,使孩子長大後成為遵守社會規範、能夠自我約束的人。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7、書寫敏感區(2.5-6歲)

現象:孩子喜歡拿筆塗塗畫畫。

建議:不要因為孩子亂寫亂畫就打斷孩子的自我學習,給孩子創造充滿樂趣的書寫環境。

8、閱讀敏感期(4.5-5.5歲)

現象:閱讀敏感期要晚於書寫敏感期。孩子對圖書開始感興趣,願意看書或者聽大人讀書。

建議:為孩子提供充滿閱讀氛圍的環境,提供儘量多的書籍,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閱讀敏感期的孩子會有“重複性”的特徵,這種重複對小寶寶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他雖然能聽懂大人所講的,甚至能覺察和補充我們在講故事時遺漏的情節,但是孩子自己還不能複述故事,不能一次就把故事中的所有信息、感覺都抓住,孩子在這個時候認知能力有限,通過大人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講,孩子在在這種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才能不斷髮現和體會新的東西,依靠重複性的內容來構建認知系統。

李芷怡老師建議為了增強讀書的興趣,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並且和孩子交談,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在重複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同樣被重複的還有表達和接收,也是愛的重複表達。

9、文化敏感期(6-9歲)

現象:孩子對於文化學習興趣的萌芽出現在3歲左右。但到了6~9歲的時候,則對探究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願望。

建議:此時孩子的大腦已經做好了接受大量文化信息的準備,只要父母在此時能夠提供豐富的文化信息,孩子就會很快接收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4 .重要的不是敏感期,而是背後的育兒理念

平常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在談兒童敏感期的文章和故事,似乎兒童敏感期無處不在。人們提到蒙特梭利育兒法言必稱“兒童敏感期”,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敏感期來解釋或解決。

但是,只知道兒童敏感期又如何,真正的是理解兒童發展的規律,更多的聆聽兒童的心聲,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懂得敏感期並不是目的,讓孩子健康發展才是目的:

1.尊重孩子,給他們愛和自由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敏感期會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而依次出現,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幫他們順利度過。當我們能百分百接納孩子,尊重孩子,給與他們足夠的愛和自由,他們才能快樂的完成成長過程。

比如口腔敏感期的孩子,我們只要把孩子的物品洗乾淨,保證安全衛生,不要過度消毒,不然會減弱身體的抵抗力。同時不要一次給太多的東西,讓他們選擇困難,最好一次給一個。當他們不喜歡的時候,換上一個新的就可以了。而不是人為的給他們戴上手套,禁止他們吃手或者其他東西。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理解和愛。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注意觀察自己孩子在生活中的“異動”,包容和理解他們的“小情緒”。父母多一些耐心,孩子就可能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2.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學會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孩子在敏感期的一些表現看起來“另類”,有時候甚至似乎違反社會規範,但實際上不過是基於他們自己發展的需要,沒有必要小題大做或指責孩子

比如,《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就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小女孩到了完美敏感期,“龜毛”到有一點斑點的蘋果都不肯吃。但她媽媽很有耐心,給小女孩逐一看蘋果,讓她選擇確認後洗乾淨了再遞給孩子吃,還使用了漂亮的盤子裝這些蘋果。

媽媽的做法就尊重了孩子完美敏感期的特點。她讓孩子深切地感受到了媽媽的愛以及對自己的需求的尊重,並沒有隨隨便便的評價自己的女兒“浪費水果”。孩子順利度過了“完美敏感期”,才能學會接納不完美,心智有一個新的飛躍。

無知,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認識兒童敏感期,做合格父母

知道了兒童敏感期這個原理,我們應該更深刻地理解孩子成長髮展的規律。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過程也有差異性,我們不能準確預測到,哪一天孩子會進入什麼敏感期,但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發現孩子的一些異常表現,然後適時適當地幫助他們。

瑪利亞·蒙特梭利說:我們對兒童所作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時,也決定他一生

父母們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也要有不管教的勇氣。這才是兒童敏感期背後最珍貴的育兒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