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那些书法家们~第299篇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明崇祯八年乙亥(1635年),王士禛的祖父王象晋迁任浙江布政使,一岁的王士禛一家随任至杭州。王士禛三岁时,祖父王象晋因被迁罪落官,一家又随祖父回故乡山东新城。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王士禛家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的300多年间,名扬大江南北。明清鼎革之交,名门大多沉落,新城王家却大振于大厦既倒的灰烬之中。王士禛的家族是个科甲蝉联、簪缨不绝、诗文大家不断辈出的大官僚世家。

祖父王象晋居家后,阖门谢客,亲自调教家族诸孙读书学习。甲申之变时,王士禛全家避难在邹平。祖父王象晋与堂弟王象咸饮酒闲聊,时十岁的王士禛在侧,祖父兴起,对王士禛说:“我出个上联,你对个下联,试试汝子可教否!”王象晋随口出联道:“醉爱羲之迹。”王士禛不假思索应声答道:“狂吟白也诗。”二人闻之大喜,以为天才,当即赠赏名人书画,以资鼓励。

王士禛十四岁时,才开始在新城家塾从祖父王象晋读书。顺治七年(1650年),王士禛十六岁,再应童子试,郡、邑、提学三试第一。次年在乡试中,又举第六名。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士禛中会试五十六名,遗憾的是他没参加殿试,就提前返归了新城。顺治十五年(1658年)春闱中,王士禛应殿试,得中二甲三十六名,以备选资格,在兵部观政。次年十月,得授扬州府推官。推官一职虽为区区七品,但是,执掌推勾狱讼之事,责任重大。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王士禛去扬州赴任时,他的母亲孙夫人送至渑水边,对王士禛语重心长的嘱咐道:“你年纪轻轻就出任执掌推勾狱讼之事的法吏,我很害怕你不能胜任。然而扬州是你的先祖曾经待过的地方,你务必尽职尽责,不要给先祖抹黑。”母亲担心他年少气盛,又有虚名,怕他不能胜任法务工作,也怕扬州诱惑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王士禛刚来扬州,就碰到相当棘手的问题。在他到任的前一年,郑成功、张煌言率兵从长江入,占镇江、围金陵,江南人士群情沸腾,人人称欢。郑成功失败后,清廷开始追查江南各府县迎降郑成功,或是各种附和郑成功的行为。清廷派出户部侍郎、刑部侍郎等官员到江南查办,株连极广,“辞所连及,系者甚众”。稍有蛛丝马迹,或是供词中有涉及,有司就无限放大。更有一些屑小之徒,借此污告、攀告。王士禛以审慎的态度,将没有证据就遭关押的官员、人犯释放了,并将随意污告他人的奸恶之徒关押了起来,使不少被冤人士得以解脱。他不怕忤逆上司,不以讨好的态度办冤案。但是,他遭到了上司的不满,受到了降职的处分。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扬州也成了王士禛兴会无穷的所在,他“昼了公事,夜接词人”。更是与诸名士修禊扬州红桥,成为轰动天下文坛的佳话。扬州,是当时中国经济的重镇,富甲天下。自唐始就成为江南商业和文化中心,清朝康、乾年间,扬州一度跻身为“世界十大城市”之列。天下文人佳士莫不以赴扬州一聚为乐。卖文鬻艺于扬州,一时竟成时尚。王士禛的才华,在扬州得到了展现,为他以后执掌文坛牛耳奠定了基础。他自己也对扬州为官非常得意,有诗道:

可使文人有愧辞,韩欧坡老是吾师。

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

他官扬州五年,为官正派,抵制住了扬州的各种“糖衣炮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在扬州赢得了诗名,不少文友对他期以希望,与君代兴,蔚然为一大诗家。他从扬州回京时,带走的只有两样东西,书和诗。在王士禛的成才之路上,扬州是个绝佳的修炼场所,有无扬州之行,对王士禛来说,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在户部做郎中时,被朝臣们共推为“各衙门官读书博学善诗者”之“最”,康熙召对懋勤殿,特旨授翰林院侍讲,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令入值南书房。康熙皇帝下诏王士禛进呈诗稿,王士祯选300首诗作进呈。

一时,王士禛诗名更为大振,天下文人无一不知王士禛,天下诗人无一不以识得王士禛为荣幸。与诗名大盛的同时,他的仕途也极为顺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官至刑部尚书。

王士祯家藏书极富,他入仕途后,借他人藏书抄做目录,照单买书,一生收入,悉以购书,30余年间,从无罢手。康熙四十年(1701)请假告归时,随身行李,惟书而已。他的学生扬州兴化籍画家禹之鼎为他作有《载书图》一轴,以纪其事。他有藏书楼“池北书库”,与朱彝尊“曝书亭”称誉大江南北。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王士禛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说”的又一大家, 但是,他只“拈出神韵”二字,没有作正面的系统阐述,引后世注家各执己见。袁枚批评王士禛的诗作“不过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属清雅,又能加宫中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风格。”“然稍放纵,不加检点,便蓬头垢面,风姿全无。”

袁枚话虽激,也是一家言。王士祯一生著述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

王士祯幼承家学,九岁能草书。他以诗与诗论著称于文学史,其书名为诗名所掩。他的书风如诗风,历经变化,终成一家。书作有晋人法度,纵逸俊美,温雅风流,高雅清秀,字中透出一股文人气息,他的书法为典型的“诗人之书”。

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原创连载」他是诗坛大家,文坛领袖。书法为幼承家学,余技耳

卢秀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