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區的抗“疫”側記

一個社區的抗“疫”側記

守夜的劉磊

四川攀枝花弄弄坪街道大地灣社區背靠鳳凰花公園,是一個主要由攀鋼、十九冶家屬樓組成的生活區,以三線建設者一代、二代居多。

戰“疫”打響後,社區7名“兩委”委員、5名網格員和24名志願者“並肩作戰”,有時像保安一樣死死守著社區的大門,保護著2288戶5441人的安全;有時像保姆一樣照顧著老老少少的生活日常,維持著社區的正常運轉。

近日,記者走進這個社區,記錄下他們的戰“疫”故事。

“眼淚不聽使喚往下流,

可能是眼睛累了”

徐靜,大家都喜歡叫她“徐大姐”,戴著一副稍微有點大的眼鏡,待人特別有耐心。“眼鏡是一位大媽前幾天借給我的,她說戴著看電腦就不會那麼累了。”從大年三十開始,徐大姐就擔負起防疫一線的調度工作,她說“現在眼淚不聽使喚地往下流,可能是眼睛累了。”

徐大姐一個人帶著七歲半的孩子,防疫工作開始後,孩子便被託付給朋友照顧。她的父親患有肺氣腫在攀鋼醫院治療。“我很對不起我的母親,她有輕度的老年痴呆,每天在醫院陪著父親……”

2月9日,攀枝花東區全面排查第二天,徐大姐被安排入戶登記,實在抽不開身去醫院接母親回家,不知所措的母親等不到女兒,就在長壽路一帶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社區一個小夥子開車帶我在長壽路轉了幾圈沒看見人,真的好害怕。最後在炳草崗大橋,我看見了雨中的媽媽。”徐大姐含住的淚水再也沒能控制住。把母親送回家之後,徐大姐又趕回社區工作到凌晨1點鐘。

守夜的“軍大衣”

臃腫姿態讓人看久了想哭

劉磊從正月初四開始就沒有回過家,每天騎著居民借給社區的摩托車,不停給各卡點送水、送紙。劉磊有兩個孩子,小的才幾個月,大的4歲,還沒過年就被送回了遂寧老家。

社區成立了防疫衛生工作組,劉磊主要負責消殺工作。“每天都要揹著四五十斤重的消毒器來回好多次,主要對垃圾桶、健身器材及其周圍,人員聚集相對較多的點位進行消殺。”他一邊噴灑一邊還要用鉗子拾撿垃圾桶外的廢棄物,一圈下來,後背已被汗水浸溼。

“守夜這樣的事情還是我們男同志來。”社區委員裡只有兩名男同志,他是其中一個,白天的工作如果是憑體力,那麼晚上就是靠耐力了。

夜深人靜,劉磊裹著一件綠色的軍大衣變身“守夜人”。他說:“前段時間沒有帳篷,我們都是坐在椅子上,深夜的風挺冷的。現在社區為夜班值守的人員安置了帳篷,增添了防寒措施,好多了。”劉磊那臃腫的姿態讓人看了想笑,看久了想哭。

被“嚇”回病房的社區書記

“她是榜樣”

每天一大早,社區服務中心就鬧騰開了,這是例行的工作會,十幾個委員和志願者彼此保持近兩米的距離,依次彙報前一天的工作情況。

“這個頭是杜書記帶起來的,從大年初一起,她就一直帶病堅守在崗位上,借中午時間去醫院輸液,下午又準時回來和我們一起幹,前天醫生說再不繫統治療後果會很嚴重,她這才回到醫院。”社區副書記秦曉祺說。

杜娟是社區的書記,她現在是利用微信點對點安排工作,瞭解防疫工作落實情況。考慮到社區物資緊缺,口罩大家都是兩天一換,卡口多測溫槍不足,天氣降溫守夜太冷等問題,杜書記自己找物資來源,把口罩發了出去,保證大家能夠一日一換;測溫槍送到卡口上,每卡一槍;重點卡口帳篷搭建起來,確保每卡一棚。負責物資統計的同志自豪地說:“她,就是我們的榜樣!”

向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