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电影中的矛盾艺术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忙的时候有很多事想去做,但等到闲下来,却又什么也不想做。那我说吧,前段时间复习考试,专门把自己想看的小说和电影列了清单,准备考完试看。可到现在,电影和小说也没怎么看,时间有的是,但什么也不想干,还觉得很无聊,偶尔鼓起勇气拿起一本书或者打开一部电影,看不到半晌又放弃了......

很矛盾,真的很矛盾。马克思说,矛盾具有普遍性,就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末。的确,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矛盾,人就是矛盾的集合体。

《寄生虫》—电影中的矛盾艺术

其实这个东西很好理解,一件事,一棵树,一条狗,一个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和坏的评判也是因人而异,这里只是笼统的区分)。那既然不止一面,就会产生矛盾。

电影,哪怕是科幻片或奇幻类型,其本质上还是取材于生活。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电影叙事的发展,本身就是靠矛盾来推动完成的。比如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最佳影片——《寄生虫》。

《寄生虫》—电影中的矛盾艺术

它的故事讲的是上流社会人群和穷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贫富差距矛盾。电影中的上流社会人群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正确的,但在穷人眼里就是歧视,仇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影片最后穷爸爸要杀富爸爸,其实只要能看到这其中的矛盾就不难理解:穷爸爸的女儿被杀,儿子生死未卜,可富爸爸充耳不闻,仍让穷爸爸开车送自己晕倒的儿子去医院。站在富爸爸的角度他并没错,爱子心切。但在穷爸爸的角度上看这么做很没人性。

所以,想读懂一部电影,就要去抓它的主要矛盾。《泰坦尼克号》是纯真爱情和世俗社会的矛盾;《大话西游》是爱情和责任的矛盾;《肖申克的救赎》是希望和绝望的矛盾;《拯救大兵瑞恩》是战争和人性的矛盾。

矛盾是电影叙事的起因,矛盾也是推动电影叙事发展的动力。比如斯皮尔伯格的大作《辛德勒的名单》。影片开始辛德勒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对纳粹趋炎附势,但又对犹太人保有同情。两种情感在他身上角逐,渐渐地还是正义占到上风,他利用工厂招工为借口从集中营里救出了大量犹太难民,他也因此从一个投机倒把的资本家,转变成为一个为后人铭记的英雄。

《寄生虫》—电影中的矛盾艺术

电影中的角色想要塑造的有血有肉,就不能把人物脸谱化,非黑即白。好人就一定十全十美,坏人就一定十恶不赦,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种人现实生活中也不存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的塑造一定是矛盾的——他是勇敢的,同时也是懦弱的。她是善良的,但也有小小的私心。

电影中的矛盾艺术大致如此,如有高见,欢迎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