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混职场,明白这三个“主动”,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我有一群特别的朋友,我经常气的想打他们。

他们工作很认真,做事挺踏实,但是就是嘴慢,好事儿不知道邀功,坏事儿不知道躲箭;

他们工作很细致,做事很用心,但是做出来的东西领导老让改,搞不清楚领导到底想要什么,感觉自己咋做都入不了领导的眼;

他们早来晚走,自觉加班,但是工资不是特别高,他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努力,发的钱跟一些不努力的同事差不多。

这些人都是老实人,为人简单、朴实,但是职场里就是老吃亏。

最近,一个老实人朋友被辞了,本来这个节骨眼儿被辞退的也不少,大家没当回事。但他说完被辞理由,大家炸开了锅,因为领导说他“工作不主动”。不光是他自己,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挺主动的人,积极上班,分配的活儿都按时按点的完成,上班时间不做私事,不跟同事闲聊,哪儿就不主动了。

抛开公司是否因为某些原因把他辞退不说,我们只谈主动性这个话题。毕竟他赔偿都拿了,跟公司撕扯这事儿,还不如找找自己的问题,改掉之后赶紧找下家。

以我工作9年的经验来看,领导最想要的主动型员工需要满足这3点:主动反馈、主动思考、主动担当。这3个词儿不是什么新词儿,但是内容你可能没想这么细过。

老实人混职场,明白这三个“主动”,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1、主动反馈

(1)反馈我懂了

领导布置完任务,首先要反馈下“我懂了”,怎么反馈呢?你需要重述一遍领导让你干嘛,而不是说“哦”、“好的”、“了解”这些话,要用自己的话翻译一遍,或者直接提炼关键词总结一遍。

(2)反馈我干的进度

如果要求当天干完,要在下班前1小时反馈干成什么样了,大概还有多久干完,卡在哪儿;如果说隔天给,或者几天内做完,那要在任务布置次日早上反馈做成什么样了

大家千万不能在任务布置当天下班前,啥反馈没有,或者隔了一天也是啥反馈没有,那领导一定在内心想“这人太不主动了”。

(3)反馈我改了

领导一定会对你做的事指出问题,如果他告诉你怎么改,你跟要在更改完之后第一时间跟他说改好了;如果领导没跟你说怎么改,你改完之后也要反馈哪里改了,从哪下手的,还有哪里不清楚。这种反馈很容易招骂,不要紧,只要他能跟你说清楚应该怎么做是对的,你就值了。

反馈时间点同第二点。

(4)反馈我错了

一旦工作犯了错,或被客户或者其他部门看到的,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领导,千万不能自己捂着,因为早晚都会爆出来,到时候领导一定会震怒。你跟他反馈他可能骂你两句,但也会立刻用自己的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

很多人搞不清楚,多大的错误算大,什么级别的要跟领导说,以为自己可以摆平的。我的标准是,只要犯错第一时间跟领导说,因为领导们都有种执念,“脸可以丢在家里,但不能被外人看见。”所以你犯了多大的错,

他只要能兜住,就是小事儿,但是如果因为你说晚了,他兜不住,让很多其他部门的人甚至大领导知道了,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儿,比如邮件里写错了点内容,但不影响阅读,那也是天大的事儿。所以大小不是你定的,是领导的能力决定的。

老实人混职场,明白这三个“主动”,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2、主动思考

(1)思考任务的目的

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任务,解决啥问题。我常遇到下属没有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任务,让干就干了。但是每个工作任务都是有受众的,如果不去思考解决受众的什么问题,很容易干完领导让你重做。

比如你做个PPT是给领导看的,那就要结合他的需求,是最想了解什么,就把什么放在最前面,没必要按照正常顺序放;如果让你做课程PPT,那你就得考虑学员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他喜欢多大的字、排版风格,怎么能够促使他更好地学习。

我曾让同事做课程PPT,他做得很精美,但对关键信息的提炼不够准确,也就是说他用了很多功夫,做了一个呈现出来效果很好看,但对于我们最终目标偏离很远的东西,不能说他做得错,只能说他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出彩更有效率。

其实像课程PPT这种工作任务,你只需要想:如果自己在听这门课,你希望PPT上展示什么,那你就留什么好了。

你思考越多受众喜欢什么,怎么能让他更满意,你就越能明白“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出彩,怎么能够让领导更加重视我、认可我。”

很多时候领导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是不提受众,也不提受众的期待,加上你没经验,就得去问领导,所以当你听到领导任务布置的时候,就得快速思考想一下这个工作是给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等跟他反馈“我懂了”的时候,顺带着把这层理解也说一下,“咱们做这个,目的是什么什么,您看我这么理解对吗?”

(2)思考部门绩效

不要盯着自己的岗位看,只想我是负责做什么的,别人的事跟我无关。现在的工作基本上没有面试你干嘛你就一定干嘛的,很可能让你转岗,也可能让你做超出岗位职责的东西。与其到时候不开心,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思考下,

站在部门绩效的角度,你的工作任务中哪些是最关键的,你还可以做点什么,帮助部门绩效的达成。

有一点千万要注意,不是让你去提方案,而是站在部门绩效的角度看自己可以做什么,并且去做,大前提是把领导交给你的任务高质量完成了。

老实人混职场,明白这三个“主动”,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3、主动担当

(1)主动去要结果。

意思是主动成为部门内优秀的人,优秀是怎么定义呢,每个人有不同的解释,我通常定的目标是部门做第一,公司争做前前3%的人。

要达成这种结果,就得特别努力,怎么去做呢?

根据“兰彻斯特法则”,事物中蕴藏着平方定律。只要再时间上加上√ ̄,就能获得平方的效果。

比如√3=1.732,付出常人1.732倍的时间,能获得3倍时间的效果。

我的实践经历是,试用期就3个月,超过别人1倍的努力还要多,3个月后领导会找你谈话,肯定你这段时间的努力。如果你公司每年有一些涨薪机会,这个时间点也方便你跟领导谈。

不要只努力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一定要三个月以上,到不了五个月,领导就会肯定你、认可你,如果有加薪能力,他就会给你争取,除非它没有,或者部门、公司手里就没那么多钱,否则都会涨。(这里的钱指的是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都不算在内)

如果你觉得自己涨薪幅度跟别人差不多,年终奖也跟别人差不多,你很不服,那可以自问下你是否付出了别人一倍还要多的努力,否则努力倍数太小,领导压根没空看,不会特别又带你。

怎么界定1倍以上的努力呢?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要让部门半数以上的人主动说出我努力且其他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人说我很努力,不光是心理认可,嘴上得说,而且是当着同事的面说,否则我努力的程度就不够。

(2)主动承担结果。

遇到突发事件,结果可能是不咋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你会牺牲个人利益吗?

好几年前,我做电商运营的时候,把苹果手表的金属铝和运动款名称写错,20个人投诉,我第一时间找到客服总监,然后我们一起找到副总,我说方案还没想好,要是赔钱的话从我工资里扣,一个月不够,就多扣几个月。我先把态度端出来了,这是我的锅我背。

但很多时候,锅是别人摔出来的,根本不是咱的错,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我见过很多人,张口第一句就是“不是我,我不知道。”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都这节骨眼了,怎么可能跟你一点关系没有呢。所以就算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千万不能把这句话说出来,而是要立刻去想对策,然后把方案跟领导商量。只要部门内出现任何问题,即便不是自己主要负责,也要积极去想对策。

但是,不要说,抱歉这事儿赖我,也不要说,对不起领导,这事儿都怪我。不是咱的锅,咱不背。

如果你有自信自己在“工作主动”上这三个方面都无可挑剔,而老板仍然没看重你,那么也不要一昧强求,把自己逼到绝路。换一个知人识人的老板,或者在现有情况下开辟副业,不断提升自己,提高综合收入才是要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