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戰疫發聲——疫情之後應還給醫護人員更多的尊重

自從武漢宣佈“封城”以來,我相信大部分宅在家的人跟我一樣,每天早上醒來第一時間是關注疫情的發展,瞭解最新的戰役信息。看著每天確診和死亡病例還在增加,內心一種難以言表的滋味。

每每遇到類似這種防疫、救災的困難時期,我們總能看到一群白衣天使在人群中奔襲,他們奔向的地方往往都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受難群眾看到希望的地方。這次疫情也不例外,除了疫區本身大批的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全國各地也都很多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去戰疫一線,截止前兩天國家相關部分發出的信息,已經有一千多醫護人員感染,已經有6名醫護人員犧牲。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英雄。

記得“非典”時期,新聞報道了大量的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了大量的犧牲,很多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到疫情一線,不懼危險的拯救病人,為抗擊疫情的勝利甘願做前鋒。“感恩的心”是那時候的主旋律,不管是新聞媒體、報紙都在宣傳要多尊重醫護人員。可是“非典”之後才不到20年之間,全國發生了多起“醫鬧”“醫暴”等嚴重危害醫護人員身心健康的事故。

對醫護人員的尊重很多人彷彿只是口頭上宣傳,當自己身臨其境時候卻忘了內心的呼聲。醫護人員這個職業,救死扶傷是他們的責任,但他們不是神仙,也不是“超人”,不是說因為他們是醫生,人得了絕症他們也就必須保證能讓他們保命。

當然,這裡也不是為了少量醫護人員因為不負責任導致的醫療事故而給他們洗白。既然醫護是一種職業,他們就有自己的規程,所有醫療行為就應該跟一個企業運行一樣,他們即有自己的權利,也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真出了“醫療事故”,醫院或者相關部門會給出一個公正的責任區分。生命可貴,誰都不願意看到“醫療事故”的發生,誰都不願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離開我們。所以,在真出現病人沒有搶救過來的情況,我們更應該多一些理性,給醫護人員更多的尊重。

<strong>看病的時候誰都想找最好的醫生,因為他們能最短時間內給你最好的醫療建議,也最短時間內給病人解決疑難雜症;打針的時候誰都想找最好的護士,因為他們能最短時間內給你最少的疼痛。可是,不是每一個醫生每一個護士都是天生就是神醫或者經驗豐富者。經驗是從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更何況,由於每個人的天資、心態等多方面原因,成為一個熟手本身就是需要時間和實踐來鍛鍊。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對醫護人員的要求太高了,我們要求他們醫學院出來就應該立馬是專家,護理學院出來就應該是護士長。這本身就不可能,換做自己的行業,我相信除非少量的天才外,剛開始進入一個工作都是很生疏的,也都會犯錯。所以,真的希望所有人給這些醫護人員中的“新手”更多的包容,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孩子的成長如此,這些新手在剛剛進入工作崗位他們也是“孩子”。

這次疫情讓我們不僅看到醫護人員的“偉大”,也看到其實全國“醫護人員”真的還是很緊缺的。雖然平時去醫院總是滿醫院的病人,醫護人員本身就顯得很不足。這次疫情全國都在抗擊疫情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的醫護人員隊伍真的是很薄弱。醫護人員的數量這麼多年一直都很緊缺,其實還是整個社會環境和福利待遇的引導還是不夠吧。

一方面,全國各地的新聞媒體報道的“醫鬧”事件,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讓本想學醫的信心打消。根本原因還是對醫護人員的尊重不夠。醫生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出了問題就都是醫生責任,“庸醫”之類的名詞讓他們不敢從醫;護士天職就是為患者做好各種護理,一點的失誤就變成了“伺候人都不會”的罵名。都知道生命可貴,生命無價,這“無價”的生命讓這些白衣天使們來護理、照顧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給他們應得的物質基礎。很多地方學個護理、護士是百姓對子女最低的期許,好像只有護士這個工作最差,至少能養活自己。

我老家市裡就有一所醫學院,這個學校為全國培養了大批的醫護人才。這次疫情看到老家雖然疫情很嚴重,但是治癒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病死率遠低於其他疫區,真的為因為有這樣一所高校而自豪,為老家擁有這麼多醫護人才而慶幸。記得高考之後很多人沒有學醫,就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醫護人員沒有社會地位。這種社會現象真的很可怕。

當李蘭娟院士呼籲國家以後應該給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時候,“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人員,軍警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演藝明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很多人還不屑。難得給這些守護無價生命的白衣天使、戰士們應有的物質基礎不對嗎?沒有他們的守護,何以保證我們的健康生命。

請每個人再多給醫護人員一些尊重吧,真正發自內心深處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