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只賣8毛1斤,年後漲到3元,農民卻只能嘆息:錯過發財機會了

對於那些在農村專業利用農村土地經營農業生產的農民而言,合理利用市場規律,掌握農產品價格行情,選擇在農產品高價時期銷售農產品,是他們能否賺錢獲利的關鍵手段之一。因此,儘管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專業在農村經營農業無法賺到錢,農業生產領域內卻依然不斷地湧現出很多致富能人,這與他們善於掌握市場規律,能夠做到農產品價格低捂高賣是分不開的。

年前只賣8毛1斤,年後漲到3元,農民卻只能嘆息:錯過發財機會了

可惜的是,當社會上出現不可抗力,人力也有窮盡時,今年的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在春節這個消費高峰期橫空出世,打亂了許多人的商業計劃,許多行業一遍哀鴻。比如水果行業,年年春節,沒有一樣愁賣的,價格還十分昂貴,今年的熱銷行情卻在大年初一便戛然而止,儘管水果經銷商和小販們的喇叭不停在播放出誘人的打折價格,奈何大多數消費者在武漢肺炎病毒疫情的威脅下根本不敢出門,只有零星幾個購買者前來又怎能撐得起場面,何況更嚴峻的局勢接踵而至。

年前只賣8毛1斤,年後漲到3元,農民卻只能嘆息:錯過發財機會了

為了防範疫情擴大,很多地方都在大年初二後開始號召居家隔離,停止公交車運行,禁止聚會,超市、藥店與農貿市場之外的門店暫停營業,許多水果經銷商的水果便砸在了手中,砂糖橘在農貿市場上降至2元1斤也賣不出去,精明的水果商開始微信圈內賣水果,一箱30斤重的香蕉只要30元便負責送貨上門(市場平時至少3元1斤),貨主坦承,主要是因為它無法長期保存,即使虧本也只好賣了。

年前只賣8毛1斤,年後漲到3元,農民卻只能嘆息:錯過發財機會了

在這場影響全國的疫情當中,農業也深受打擊,以普通農民為例。很多農業經營經驗豐富的人都知道,許多品種的農產品熬過了它的盛產期之後再運到市場上去銷售,價格就會翻倍增長,利潤自然更高。比如農村最普通的農產品——紅薯,在年前,它在市場的銷售價格不過5~8毛1斤,將其儲存起來等到年後再行銷售,不僅紅薯風味更好,在市場上更加暢銷,價格還會漲到2元1斤左右,很多農民為了多賺一些錢,就會年年如此操作,遺憾的是,今年農貿市場上的紅薯價格已經漲到3元1斤,農民卻只能嘆息:錯過發財機會了!

年前只賣8毛1斤,年後漲到3元,農民卻只能嘆息:錯過發財機會了

與往年全國人民歡天喜地一起慶賀春節不同的是,今年的農民都在配合大家開展居家隔離,大搞針對武漢肺炎病毒的防控工作,許多鄉村公路因此而堵塞,交通工具根本無法通過,因此儲存在農民手中的紅薯就無法運送到城鎮裡的農貿市場上去,偶爾有些毅力足的農民,人工擔上一些紅薯上街,在奇貨可居的情況下,要價3元1斤很快就被一搶而空了!只是大多數農民面對紅薯3元1斤的價格卻只能嘆息,因為交通的斷絕是農產品流通的難以逾越的難關!不過很多農民卻沒有抱怨,他們覺得只要自己的行為能夠有助於社會對武漢肺炎病毒的防控,如此便好!謝謝他們的高度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