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迷局,是誰促成的討董軍事聯盟?

歷史收銀機


我是李躍漢青,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東漢末年(189年)外戚何進被殺,宦官屠戮殆盡,生性殘暴的董卓掌握帝國生殺大權。由於董卓像一個大魔頭,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豪強世家,照樣姦淫擄掠,踐踏生命如草芥一般,都城洛陽人人自危。隨後,董卓又擅自廢長立幼,惹得滿朝文武以及天下諸侯離心離德。關東地區,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軍事聯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接下來咱們探討一下,是誰促成了這個軍事聯盟?

演義中曹操促成討董軍事聯盟

有很多人受名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是曹操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曹操偽造皇帝詔書,假傳聖旨召集天下英豪討伐董卓,匡扶漢室。袁紹得到詔書,第一個來和曹操會盟,然後曹操又向天下發布討董檄文,最後形成18路討董軍事聯盟。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操作檄文以達諸郡。——《三國演義》。

然而,《三國演義》是七分靠史實三分靠發揮,不能全信。那我們來看看史實中,到底是誰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

史實中,到底是誰促成討董聯盟

一、討董軍事聯盟策劃人

實際上董卓專權後,關東各地的刺史、太守離心離德,都開始心照不宣的招兵買馬,生出自立之心,只不過都處於各自為政地狀態,誰也沒有能力和膽量跟董卓過招。只有搞一個”合縱“,勁往一處使,才有可能打敗董卓。於是討董聯盟策劃人臧洪閃亮登場。

說來他是一個官二代,因有了這層關係,臧洪15歲的時候就有機會在太學裡深造。史書上記載臧洪“體貌魁梧,有異姿”,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富帥。後來舉孝廉,臧洪當上代理即丘縣長,不過沒多久就辭職回家了。臧洪老家在廣陵郡,廣陵太守張超很喜歡臧洪,就讓他擔任功曹一職。沒多久就發生了董卓專權,漢朝社稷傾覆的事情。

於是臧洪醞釀了一個計劃,向他的上司廣陵太守提了一個有建設意見的建議。大意就是,漢朝社稷危險了,咱們郡可以召集2萬兵起義,誅殺董賊,為天下人做一個“忠義”的表率,大事可成。

今王室將危,賊臣虎視,此誠義士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動桴鼓,可得二萬人。以此誅除國賊,為天下唱義,不亦宜乎!”——《後漢書》

張超很贊同臧洪的想法,於是帶著臧洪一起去見他哥哥,時任陳留太守的張邈。張邈跟曹操、袁紹是至交朋友,大家一見面拍手即合,初步形成了陣線聯盟。於是決定繼續擴大影響,讓臧洪聯絡了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等。萬事俱備,還差一個重要人物的加盟。

二、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三公詔書,冀州刺史韓馥加盟。

此時冀州刺史韓馥還在猶豫不決,因為他是袁紹的上司,正在監視渤海郡的一舉一動,袁紹一旦起事會受到限制,同時冀州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能提供必需的糧草,所以把韓馥拉到共同的陣營中至關重要。

這事不難,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一份三公的詔書,大概就是讓各地州府、郡府發義兵誅董卓恢復漢室的詔令。當然韓馥也得到了這份詔書,他雖然是董卓提拔的,但是看到全國都為此事奔走相告,他肯定不願意使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於是很贊同袁紹舉義兵,願意為聯盟軍提供糧草。

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去“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因患難。———《資治通鑑》。

經過臧洪的策劃與橋瑁的努力,最終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奮鬥。袁紹出自四世三公的家族,曾經又親手殺光所有宦官,威望值達到巔峰,於是共推袁紹為盟主。公元190年初,十幾路諸侯在酸棗會盟。

如果對此答案滿意的話,請您點個贊或加個關注,我是李躍漢青,謝謝大家。


李躍汗青


是誰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雖然史料中有一些相關記載,但都是一些隻言片語,討董軍事聯盟形成的脈絡還不是很清晰。我們暫且先不下結論,不妨用逆向溯源的辦法找到促成討董軍事聯盟的核心人物。

根據文獻記載,討董聯盟中主要有如下幾方勢力: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山陽太守袁遺、冀北相鮑信、奮武將軍曹操、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柚、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廣陵太守張超。既然他們組成了一個軍事聯盟,那麼他們之間在此之前必然存在某種內在的聯繫。我們將根據這些聯繫分析出討董聯盟形成的線索,並找出他們之間的那個“紐帶”。

以袁紹為中心的聯軍

我們都知道此次軍事大聯盟得盟主是袁紹,那麼我們就從袁紹開始說起。因董卓欲廢少帝,袁紹與其政見不和,走向決裂,於是離開了董卓,回到渤海後起義兵,而此時冀州牧韓馥接收到了東郡太守橋瑁假傳的勤王書。

初平元年春正月,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

韓馥最後選擇支持袁紹起兵討董。曹操在不久前也組建了自己的義軍,由於跟袁紹關係比較不錯,便也加入了袁紹的大軍。鮑信當初積極響應曹操的義軍,而且之前也勸過袁紹誅殺董卓,所以此次也加入了袁紹的陣營。袁紹的表哥袁遺以及自己的異母弟弟袁術也積極響應,加入討伐大軍。王匡由於當年和袁紹共同誅殺過官宦,也與袁紹駐軍在河內郡。

酸棗方面的會盟

當然,我們知道除了以袁紹得影響力聚集的這股聯軍,還有一股受臧洪建議組建的聯軍,臧洪是廣陵太守張超的功曹,董卓殺掉少帝后,臧洪勸說張超起義兵,並且獲得了張超的認可,張超又找到了兄長陳留太守張邈共同起事。後來通過引見,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東郡太守橋瑁也加入他們的義軍。他們在酸棗歃血為盟,共同推舉臧洪為盟主。

乃設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莫敢當,鹹共推洪。

初平元年正月,山東豪傑並起,以袁紹為核心的聯盟與以臧洪為核心的聯盟合併在一起,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討董軍事聯盟最終形成。

從上述的人物關係來看,袁紹、橋瑁、臧洪這個三個人是促成討董軍事聯盟的關鍵。袁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團結了一批義軍,臧洪也通過人際關係完成了酸棗會盟。而橋瑁則通過假傳勤王的號召,共推袁紹為盟主,讓兩個聯盟產生了共同目標,避免了前期因“聽誰指揮”產生的分歧,如此這樣才完成了山東豪傑義軍的最終順利合體。


嗶嗶巫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是曹操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卻並非那麼簡單。能促成這麼一個聲勢浩大的聯盟來對抗強大的董卓軍當然不可能僅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要知道當時的天下形勢錯綜複雜,中原各州各有軍閥操持,很難形成一股真正對抗董卓強權的統一力量。


  • 為何說很難形成這股力量,首先我們來了解下當時的天下格局情況

東漢時期,州刺史原本只是一個基於監察功能而形成的官位,卻因為後來中央集權的加強,這些監察官員的權利越來越大,以致可以管理整個區域的行政和軍事。在東漢末年,一個地方的州牧已經成了某個區域封建軍閥割據的最高首腦,雖然名義上這些首腦仍是大漢的臣子,但實際上“漢已不漢”,他們在各自的區域實行著各自獨立的體質。

整個中原大地基本形成了司州、幽州、冀州、幷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荊州、雍州、涼州、益州、揚州、交州等13個州。其中屬冀州的袁紹勢力最大,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偏安一隅,其他軍閥各自為政,如此形勢,想要形成一股力量談何容易。

當時的曹操還不過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既沒有智囊團,更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根本沒有足夠的威望集結其他軍閥,更沒有資本去和董卓叫板。不僅如此,曹操就是因為不想參與董卓廢帝,為了避禍才出逃京城,遠離董卓的魔爪。

  • 再來說說各路英雄是如何參與討伐董卓的

曹操一路逃到陳留,舉儘自己的錢財加上陳留孝廉衛茲的贊助,招來了約五千人的義兵,於公元189年正式起兵討伐董卓。

在曹操起兵之時,在東郡那邊同時傳出消息。時任東郡太守的橋瑁假借朝廷三公名義,書寫董卓的惡狀,並向各州郡發出興兵討伐董卓的號召。

此詔令陸續傳至各州郡後,各路群雄方才一一起兵,均打出了討董的旗號。響應號召的群雄主要包括:渤海太守袁紹、後僵局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zhou)、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等。

當時的劉備還在公孫瓚手下做事,但公孫瓚沒有參與此事。而孫堅一軍則隸屬於袁術旗下。

上面軍閥中的濟北相鮑信,在董卓鋼筋淨之時便看出董卓的狼子野心,曾勸袁紹襲殺董卓,袁紹竟沒答應,因此在後面推選聯軍盟主時,唯鮑信推薦曹操當之。

而廣陵太守張超之所以參與,主要在於他的功曹臧洪的提議,他才與哥哥張邈商議後共同舉旗討董。

在各路軍團紛紛舉旗表態之後,與公元190年正式結成聯盟,稱為關東軍,並以絕大多數人的意見推選袁紹為聯盟盟主,統領關東軍。至此討董聯盟正式形成。

由上可見,在聯盟形成的過程中,各方力量都有參與意願。曹操屬於主動出擊,張超、張邈兄弟是在臧洪的提議下加入,其他軍團基本都是在收到橋瑁的假借三公名義的詔令後紛紛響應。因此,討董關東軍的形成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應該可以理解為“同仇敵愾”吧。


一杯枸杞走天下


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今甘肅岷縣)人。因出身六郡良家,被東漢政府重用為羽林郎。董卓軍事天分很高,走上仕途後屢立軍功,很快就成了安定西部邊疆的重要人物,手握重兵。

東漢末年政府軟弱無能,宦官亂政,外戚專權,對於董卓這樣的封疆大吏已經尾大不掉。而手握兵權的各地方軍事長官也早已經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他們的眼裡只有利益!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借中央政府調令之機,擁重兵進京,不久,京中動亂,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死,小皇帝逃亡,藉此機會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駕大功,回京後執掌大權。隨後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併了附近兩大軍閥兵力,就這樣京師落入董卓之手。位及人臣後,他將皇權玩弄於股掌之上,開始驕橫跋扈,以小皇帝劉辯長的不帥,有生活作風問題廢除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新帝(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弒害了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

這樣上暴政的老闆是註定留不住人才的,朝中士子豪強文武官員近三成炒了老闆的魷魚,曹操、袁紹、袁術兄弟都離開了京城,留下來的人也大多是在混日子觀望機會。

董卓上欺天子,下殘百姓,跟著這樣老闆送命是遲早的事,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董先生既然禍亂朝綱,為非作歹,那麼等待他的只有被反抗和討伐的一條路,且是一條政治上的死路!

曹操離開董卓後輾轉來到東方陳留,與陳留太守張邈商討起兵討伐董卓,兩人一拍即合,隨後舉義旗招兵,曹仁、曹洪、夏侯淵等親信來投,曹操未來起家的班底形成了。袁術去了南方南陽,策反了太守張諮,控制了京師洛陽與江南稻米運輸的水陸命脈。袁紹去了北方冀州,等於擁有了中國糧倉,有飯吃才有力氣打仗。這三個兒時的小哥們兒公開跟董卓叫板了!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發反政府輿論,袁紹聯合各地太守、刺史組成關東軍聯盟討伐董卓。對於牆倒眾人推,渾水摸魚的事情大家向來都願意幹,何況董卓倒行逆施,禍國殃民!各地軍閥分分響應。迅速集結了八路大軍分別是:渤海太守袁紹、冀州刺史韓馥。袞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濟北太守鮑信等。豫州刺史孔伷,潁川太守李旻。廣陵太守張超。青州刺吏焦和。荊州刺史王叡,南陽太守張諮、長沙太守孫堅等。幷州西河太守崔鈞。司隸太守王匡,漢室宗親劉備。各路大軍拉開了亂世紛爭的序幕,也將董大老闆趕上了黃泉之路!



刻刀書生


東漢末年,董卓混亂朝綱,他廢掉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封相國。

董卓權傾天下的同時,各地的州牧和刺史紛紛招兵買馬,諸侯割據的局勢開始形成。

袁紹,袁術兄弟從洛陽逃出後,袁紹做了勃海太守,袁術到南陽招兵買馬。

這時的曹操也回到家鄉,用祖上的積蓄開始招募士兵。

袁紹當時的名氣和實力最強,加上他曾經拔劍怒視董卓,所以天下諸侯對他非常敬佩。

袁紹不滿董卓的倒行逆施,發起了討伐董卓的戰爭。

一時之間群雄響應,包括曹操,袁術,馬騰,陶謙,孔融,劉岱等十八路諸侯匯聚在一起,商議如何對付董卓。

十八路諸侯雖然人數佔絕對優勢,但是各懷鬼胎導致會盟失敗。

當然,這是《三國演義》中關於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情節。

真實的歷史上,並非袁紹第一個站出來組織反董聯盟,而是一個叫臧洪的人。

臧洪是廣陵人,父親臧旻做過太原太守,也算是一個富二代。

但他卻不是一個浮誇子弟,而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五好青年。

臧洪做為廣陵太守張超的手下,經常向張超講述董卓的暴行。

他認為要組織起討伐董卓的聯軍,大家肯定會積極響應,這樣大漢王朝還有光復的可能。

據《三國志·魏志·武帝記》記載: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

就是因為臧洪的這一舉動,讓三國曆史開始了近百年的混戰,他也算是改變歷史走向的一號人物。

對於會盟的後果,臧洪沒有考慮更加深刻,因為在他看來,天下大亂的根源是因為董卓入京,沒有董卓就沒有今天之禍。

但是,當時的皇權旁落,先是官宦當權,後來是外戚干政,然後又是董卓入京勤王,說到底是漢朝的氣數已盡,才有了天下大亂。

臧洪的結局和漢王朝一樣,他被袁紹所殺,成為漢王朝的陪葬品。

—End—



冷月鉤沉


東漢末年(189年)外戚何進被殺,宦官屠戮殆盡,生性殘暴的董卓掌握帝國生殺大權。由於董卓像一個大魔頭,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豪強世家,照樣姦淫擄掠,踐踏生命如草芥一般,都城洛陽人人自危。隨後,董卓又擅自廢長立幼,惹得滿朝文武以及天下諸侯離心離德。關東地區,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軍事聯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接下來咱們探討一下,是誰促成了這個軍事聯盟?

演義中曹操促成討董軍事聯盟

有很多人受名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是曹操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曹操偽造皇帝詔書,假傳聖旨召集天下英豪討伐董卓,匡扶漢室。袁紹得到詔書,第一個來和曹操會盟,然後曹操又向天下發布計董檄文,最後形成18路討董軍事聯盟。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操作檄文以達諸郡。——《三國演義》。

然而,《三國演義》是七分靠史實三分靠發揮,不能全信。那我們來看看史實中,到底是誰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

史實中,到底是誰促成討董聯盟

一、討董軍事聯盟策劃人

實際上董卓專權後,關東各地的刺史、太守離心離德,都開始心照不宣地招兵買馬,生出自立之心,只不過都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誰也沒有能力和膽量跟董卓過招。只有搞一個”合縱“,勁往一處使,才有可能打敗董卓。於是討董聯盟策劃人臧洪閃亮登場。

說來他是一個官二代,因有了這層關係,臧洪15歲的時候就有機會在太學裡深造。史書上記載臧洪“體貌魁梧,有異姿”,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富帥。後來舉孝廉,臧洪當上代理即丘縣長,不過沒多久就辭職回家了。臧洪老家在廣陵郡,廣陵太守張超很喜歡臧洪,就讓他擔任功曹一職。沒多久就發生了董卓專權,漢朝社稷傾覆的事情。

於是臧洪醞釀了一個計劃,向他的上司廣陵太守提了一個有建設意見的建議。大意就是,漢朝社稷危險了,咱們郡可以召集2萬兵起義,誅殺董賊,為天下人做一個“忠義”的表率,大事可成。

今王室將危,賊臣虎視,此誠義士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動桴鼓,可得二萬人。以此誅除國賊,為天下唱義,不亦宜乎!”——《後漢書》

張超很贊同臧洪的想法,於是帶著臧洪一起去見他哥哥,時任陳留太守的張邈。張邈跟曹操、袁紹是至交朋友,大家一見面拍手即合,初步形成了陣線聯盟。於是決定繼續擴大影響,讓臧洪聯絡了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等。萬事俱備,還差一個重要人物的加盟。

二、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三公詔書,冀州刺史韓馥加盟。

此時冀州刺史韓馥還在猶豫不決,因為他是袁紹的上司,正在監視渤海郡的一舉一動,袁紹一旦起事會受到限制,同時冀州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能提供必需的糧草,所以把韓馥拉到共同的陣營中至關重要。

這事不難,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一份三公的詔書,大概就是讓各地州府、郡府發義兵誅董卓恢復漢室的詔令。當然韓馥也得到了這份詔書,他雖然是董卓提拔的,但是看到全國都為此事奔走相告,他肯定不願意使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於是很贊同袁紹舉義兵,願意為聯盟軍提供糧草。

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去“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因患難。———《資治通鑑》。

經過臧洪的策劃與橋瑁的努力,最終促成了討董軍事聯盟,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奮鬥。袁紹出自四世三公的家族,曾經又親手殺光所有宦官,威望值達到巔峰,於是共推袁紹為盟主。公元190年初,十幾路諸侯在酸棗會盟。






晚清歷史視頻


廣陵郡功曹/領青州刺史臧洪:討董聯盟首倡者。永漢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間)加入討董盟軍。本來作為廣陵郡功曹的臧洪,並不是獨立勢力。但是他最先說服廣陵太守張超,進而張邈、劉岱、孔伷、橋瑁等人起兵討董,主持酸棗會盟,可以說是討董的首倡者和關東軍的第一任盟主。次年,同為討董的青州刺史焦和病故,袁紹以臧洪領青州撫眾;


搞笑小視頻007


袁家,因為東漢的二元君主制,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袁家的門生故吏是對袁家有效忠義務的。


心氣不墜


誰碰了我的奶酪


燕南保北


袁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