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大家的旅遊出行方式會以自駕車為主嗎?

行車車行


當疫情結束後,人們的工作生活都進入正常軌道,交通也都恢復運行,大家夥兒可能短時間內對公共交通還有些心有餘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增加公共場合的安全感,一切還是回到以前的生活秩序。大部分都是看需求選擇火車飛機高鐵還是自駕。只是民眾對個人、公共衛生及飲食安全意識會提高,國家也會增強這方面的投入,提升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設備、技術、人員、物資等醫療儲備,完善國內相關重大事件應對機制及法律,更好的預防發生及處置此類事件


ww為你而來


這個問題要分幾方面回答,

首先自駕的前提是要有車,然後還要分長途還是短途,短途一般選擇自駕的比較多,長途選擇自駕的比較少,但是也有很多長途也選擇自駕的,比如我就是不管長途短途都選擇自駕,我一個人都從湖南開到北京,往返3000多公里。

然後沒有車的,還是會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比如飛機,高鐵,火車,大巴。

疫情過後,可能會選擇自駕的出行方式,因為畢竟自己車人少,人員不雜。公共交通工具人多,還是有點擔心。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就會恢復的。喜歡自駕的還是會自駕,不喜歡自駕的還是會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洋的自駕遊記


就算沒有疫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民用轎車保有量超過1.2億輛;2017年全國機動車駕駛人達到3.85億,比2016年增長7.9%。各類汽車俱樂部約3萬家;自駕遊俱樂部約3200家;自駕遊比例已近60%。剩餘40%還有跟團遊,散客遊等其他方式。按照個數據來看,從2017年以來就是以自駕遊為主了。自駕遊在未來發展前景還非常廣闊,據國外相關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將來自駕遊的比例將會有更大的增長,中國國內相關產業也在逐步補缺中,比如旅遊營地等,露營天下創始人孫建東認為,到2025年,中國將會有超過100億人次的自駕遊。


花鍋是鍋蓋的蓋


等疫情之戰勝利之後我準備自駕中越邊境轉一下,網上查閱這條線路是S325省道:防城港–東興–愛店–友誼關–靖西–弄合–富寧途徑八個市縣,預計穿越時間四天。

S325被稱為最美邊境公路的自駕線路之一,這是一條蜿蜒在中越邊境線上的一條公路,當地人稱為沿邊公路。

它盤旋在深山密林中,它串起一個個秀美山村,還穿過媲美桂林山水的明仕田園,經過喀斯特峰林區靖西,還有風景媲美斯里蘭卡的東興.....











富貴愛旅行


疫情過去之後,首先還是要找機會去西藏,春節前臘月二十八從滿洲里出發,折返點是岡仁波齊,行至山西晉中看到疫情越發嚴重,立即返滿於2日28日年初四到家。宅在家中可還不死心!疫情過後還是要實現願望的。自駕遊我還是比較喜歡去俄羅斯,一,油價價,沒有景區門票,沒有過路費。二,江河湖泊森林草原……,均是原生態。俄羅斯的人們都中國遊客都是很熱情,很好客,吃住條件均可以!是個自駕出遊的好選擇。錯一字油價低。











行走在貝加爾湖畔


關於疫情,大家都希望儘快過去,作為旅遊愛好者,也是特別關注旅遊相關的資訊。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個人理解如下:

1-自駕遊還是一個比較大的趨勢,因為車子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喜歡在假期或者週末放飛自我。自駕是個不錯的選擇。

自駕的優點:一車在手說走就走,去哪裡都比較方便,不必提前預定各種車票,減少了等待時間,節省的時間可以更好的休息、或體驗景區,也避免了拖著大包小包,尤其是情侶遊、親子游、家庭遊人多出行的類型。自駕很省心。

凡事都有兩面性,當然也有缺點:要提前做攻略,擬定路線,提前預定酒店,預定門票,計劃好行程時間,行程的每個節點都要有比較好的控制,一切都要符合計劃內。還一個就是開車的司機,如果一個人開。時間長了就很累,影響出遊體驗,所以要考慮備用司機,當然如果同行有會開車的那就更好了。

如果是短途,建議自駕遊,如果是長途,建議跟團,外地情況畢竟不熟悉,因為吃喝拉撒睡,跟團最省心,只管跟著走即可,真得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省心省力,不必勞心費神。自駕基本就這些吧。

2-跟團遊,目前是最主流的旅遊方式,早期電商不是很成熟的時候,大多是在就近旅行社的門店,去購買旅行產品,然後再有旅行社安排。

現在互聯網和電商這麼發達,比如我們經常在同程網購買旅遊產品,想去哪一片區域旅遊,哪一個城市,哪一個景點,直接在網上登陸挑選路線,找到最合適自己的路線產品,然後確定好人數,完善出行人數相關信息,和客服溝通好機票時間、價格,特殊情況比如有沒有老人小孩,身體狀況等,方便客服更好的安排。然後到達出行時間按照路線規劃出行即可。

跟團的優點:省心省力,純粹開啟傻瓜模式,吃住車景點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只要不擅自行動不走丟即可。安全性也有保障,各種保險都在費用裡包含了。

缺點:有時候為了趕時間,可能酒店起床時間比較早,還有就是可能會有行程會出現購物點,當然不是強制性的,景點的觀光時間可能會有一點緊促。其它基本沒啥了,大抵如此吧。

3-說到最後,講一下我們的個人旅遊經驗,簡而言之,大概如下:短途200-300公里內,都是自駕。長途200公里以上或者要開車超過5個小時的,都是跟團。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出行計劃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遊計劃,以上淺見,僅供參考,不足之處還請多包涵。

書上說:不去觀世界,哪來的世界觀,為了更好的豐富視界,工作之餘的時間裡,我們先後到小孩去了國內十幾個省和幾十個城市,不僅陶冶情操,也能提升眼界,也會改變人生觀,真的會改變很多。

希望各位驢友們出行時注意安全,可以在最美的季節裡,看到最美的風景。也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我們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浙裡走江湖


自駕車的方式應該比較安全一點。如果是跟團遊的話,團友都是來自各個地方的,也不知道哪一個身上帶有病毒。這一次的疫情可能會像上次那樣子,等天氣暖和之後病毒就會慢慢自動消失。但是進入夏季之後,這個病毒真的會馬上消失嗎?又或者這個病毒消失了,你究竟還擔心不擔心呢?你會真的會釋放自己馬上到處去旅遊嗎?你真的沒有一點心有餘悸嗎?

這個暑假我真的沒有打算去旅遊了,自己待在家鄉就近遊玩也是可以選擇的。孩子已經高二了,這個暑假讓她好好的自己學習。喜歡的話我會自己去跑順風車賺錢。這是我今年這讓我有生活動力的一個事情。


中小學英語精修


旅遊的出行方式是以自駕為主,這個我倒不知道,但是我個人而言,我一定會選擇自駕遊。因為自駕更自由更方便,想停就停,想玩就玩,可以去任何想去可以到達的地方進行深度遊玩,可以去到一些不是打卡的景點,深入感受當地人文風景,成本低廉,相比的其他任何的交通工具,自駕是最便宜也是最方便的,當然了,只是司機要累點,其他同行的人會舒服很多。



雲南段公子


疫情過後,我覺得很多旅遊愛好者不會有一個很明顯的出遊意向,更多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先賺錢💰 旅遊的定義是旅途中所遊覽的一切必須是放鬆而快樂的,然而我相信有一部分人外出還是會擔心所到之處的旅遊目的地是否衛生防疫工作有沒有做好,或者會不會出現N次的重複感染之類的這些想法,所以我覺得不管是跟團遊還是自駕遊短時間內出遊的趨勢不佳,如果要在組團和自駕選擇,那很明顯更多有條件的依然會毫不猶豫選擇自駕!(出境除外)



夢之旅1210


你好。我覺得自駕遊會迎來增長,但是不會“為主”。

目前自駕遊每年其實都在增長,週末和小長假我們也經常自駕出去玩,但是都是限制在附近200-300公里左右。最長的一起是公司高層去黃山開會,董事長一時興起,30個人分別開了7輛車從上海去的黃山,開了6個小時。

這其實是自駕遊的限制,也是這些年制約其發展的原因。

1,自駕遊不易路線過長:如果路程太遠,駕駛員會比較疲勞,哪怕中間休息一下換人開也是這樣。時間長了走夜路的改路也會增加,夜間駕駛危險性還是不低的。那我們去黃山那次舉例子,其實動車只要2個半小時。

2,外地駕車容易違章,且道路不熟容易出現問題。現在不少城市對外地號牌都有一些管控措施,不小心就會中招。


如果喜歡自駕遊,而且距離目的地很遠,不如先搭乘其他方式前往目的地,然後在當地租輛車,這樣比自己開過去要方便而且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