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疫情過後 中國居民消費將穩步回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臨,實體零售、旅遊和餐飲消費、文化體育消費等受到較大影響

目前疫情頂點尚未確定,疫情持續時間有待觀察,對消費帶來的損失仍難以準確預測。但是,從全年來看,疫情對消費的損害可修復,預計疫情結束半年之內,消費或將恢復到正常增長軌道。


趙萍:疫情過後 中國居民消費將穩步回升

《人民畫報》約稿

疫情防控力度空前,消費損害時長或縮短

  防控力度前所未有,居民防控意識顯著提高,對消費的損害時間可能會比SARS更短。2003年防控SARS中國沒有啟動公共衛生一級響應,2008年汶川地震也沒有啟動公共衛生一級響應,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啟動了公共衛生一級響應,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部分城市中斷了城際長途客運,長三角、京津地區還停開了部分高鐵,防控措施具體到城市社區和農村村鎮。居民的防護意識也是前所未有,不去公共場所,居家隔離,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成為很多中國人在疫情持續期間新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時,中國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向有關各方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中國的防控措施不僅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評價,而且也有效提升了應對效果。例如,從2002年11月中國出現首個SARS病例,到2003年3月31日SARS的致病源成功分離,歷時4個多月。而這次從2019年12月12日武漢市確認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到2020年1月27日廣東省疾控中心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僅用了一個月零5天的時間。

SARS疫情從開始到2004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解除北京旅遊警告,並從疫區名單中剔除(即所謂“雙解除”),歷時7-8個月。由於這次疫情控制措施及其嚴格,預計疫情結束時間將大大縮短。因此,對消費的損害時間也將遠低於SARS。


趙萍:疫情過後 中國居民消費將穩步回升

境外消費轉為內需 可帶動消費增長1個點

  這次疫情使巨大的海外消費轉為內需,將有效帶動國內消費增長。2003年,SARS疫情期間,中國境外旅遊規模很小。但是,近十年來,中國居民境外旅遊規模持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 2018年中國境外旅遊消費規模達1200億美元(約合84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2%。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中國文化和旅遊部1月24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1月28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宣佈,根據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暫停受理、審批、簽發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團隊旅遊、個人旅遊(含深圳“一週一行”)簽註。此外,一些國家採取了暫停外國公民入境和簽證的措施。中國居民巨大的境外旅遊消費,將會轉為內需。

隨著國內防控效果逐步顯現,國內購物和餐飲率先恢復正常,旅遊也將逐步恢復,如果有一半的境外旅遊消費迴歸國內,將會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個百分點。

疫情促進消費結構變化,刺激三大消費需求

  疫情創造並強化了三大消費需求。一是疫情凸顯中國居民對網絡消費的依賴。中國網上購物滲透率逐年提高,增速一直保持在高位。2019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在疫情持續期間,習慣網購的人繼續通過電商平臺購買食品、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一些便利店、菜店也開始提供送菜服務,美團、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創造了“非接觸配送”方式,不僅進一步強化網民的購物習慣,而且也會對一些非網購消費者產生一定的吸引力。在抗擊疫情期間,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社交媒體,成為網民瞭解疫情、社交互動的每日必讀。因此,疫情增強了居民對網絡的依賴,有利於疫情結束後網購增速的進一步提高。

二是超市、菜店等實體店顯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疫情持續期間,人們大幅度減少外出就餐,改為對糧油、生鮮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購買需求,實體店再次出現了排隊的現象。表明消費者對超市、菜市場等的剛需仍然非常旺盛,超市、菜市場等實體業態將迎來新的增長期。三是由於疫情來臨,很多人居家隔離,對日用生活消費品的需求猛增,特別是口罩、防護服、消毒產品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由於人們衛生意識不斷提高,疫情結束以後,人們對公共衛生產品的需求仍將高於疫情發生之前,公共衛生產品消費將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

趙萍:疫情過後 中國居民消費將穩步回升

服務消費恢復快 受抑消費報復性反彈

 服務消費佔據中國消費半壁江山,當前需求受到遏制,未來恢復速度較快。目前,中國的消費結構已經形成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雙輪驅動的格局。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為45.9%,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從服務供給的角度看,當前中國服務業景氣指數明顯高於製造業。2019年1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5%,一直處於擴張態勢。疫情結束以後,服務業恢復穩定運行,將會有效提升服務消費的規模。

  在疫情持續期間,很多消費需求並沒有消失,只不過消費需求的實現時間出現了跨期。以旅遊和餐飲消費為例,從近幾年的消費需求看,旅遊、外出就餐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2019年,餐飲收入比上年增長9.4%,快於同期商品零售額1.5個百分點。居民用於教育文化娛樂、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增長速度均在10%以上。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封閉在家,

當前旅遊和外出就餐的消費需求無法實現,反而進一步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慾望。疫情結束以後,消費需求會呈現報復性反彈。預計在疫情結束以後的2個月左右時間裡,餐飲消費將出現小高峰,此後轉為正常的增速。今年的“五一”小長假、“端午節”小長假和暑期將是旅遊消費釋放的重點時段,此後的“十一”黃金週,旅遊消費將會恢復到正常增長區間。教育文化娛樂、交通通信等消費需求增速將繼續保持在兩位數。

趙萍:疫情過後 中國居民消費將穩步回升

3-6個月進入正常增長軌道,應重視補上供給短板

 由於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力度前所未有,疫情持續時間或將比SARS時期有所縮短。疫情限制了境外消費,轉化的內需將會成為消費增長新動力。疫情抑制了消費行為,但卻刺激了消費慾望,未來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很大,服務消費恢復增長的速度較快。疫情提升了公共衛生意識,強化了網購習慣,創造了新的消費增長點。而且,從非典時期的消費增長看,2003年消費增速顯著下降,但是2004年消費增速達到13.3%,比2003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如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濟政策得當,預計疫情結束以後3-6個月,消費將恢復到正常的增長軌道。

  為了將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儘可能降低,有以下幾點建議:一要穩步提升居民的工資性收入,繼續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通過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五險一金足額繳納,調低個人收入所得稅最高稅率等方法,將初次收入分配向居民傾斜,保障居民持久收入的穩定增長,為消費增長奠定物質基礎。

二要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力度。當前,全球流行病發作頻度不斷增加,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最近幾年流感疫情嚴重,死亡人數巨大。表明公共衛生用品需求已經從偶然的需求,轉變為一個國家的長期性、戰略性需求。因此,要加大公共衛生用品行業的投入,補上公共衛生用品的供給短板。三要大力支持物流快遞發展,加快生活服務業快速恢復生產。通過定向減稅、中小企業專向貸款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物流快遞行業、生活性服務業快速恢復產能,幫助這些行業度過難關,為潛在消費需求的釋放提供更好的供給條件。

原文鏈接:http://www.rmhb.com.cn/zt/zt2020/20200116_fyyq/202002/t20200204_800191348.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