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首批援鄂醫療隊共接治療患者約900人次

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潛江報道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2月4日,記者從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獲悉,自1月26日到達湖北以來,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在仙桃、潛江、天門等地與對口支援醫院積極對接,全面開展篩查、防控和治療工作。截至2月2日,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共接診及治療輕重症患者約900人次,其中危重症患者6人、重症患者30人,極大地提升了對口支援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治療水平,贏得了當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在湖北三地開展援助醫療工作中,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仙桃組分成重症治療和護理篩查兩個小組,分別進駐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仙桃市中醫院開展診療工作。兩個小組先後參與患者搶救30人次,開展無創呼吸機治療10人次,成功使數位危重病人脫離危險。在潛江市,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潛江組整體入駐潛江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積極組織培訓潛江市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並協助制定各項防護規範。山西首批援鄂醫療隊天門組則進駐天門市中醫院,積極與對口支援醫院溝通調整治療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治療,努力促進疑似病例患者身體康復。

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開設新病區收治危重症病人

山西日報記者沈佳報道 經過緊張有序的準備,2月4日上午,我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與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組成的聯合醫療隊,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設新病區收治危重症病人。

「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這是即將開放的重症監護病區,完成各項準備確認後,即將有一批危重症病人轉運到這裡接受治療,醫療隊醫生每6小時、護士每4小時輪班一次,確保病房24小時不斷線。”下午3時,我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弓清梅言語匆匆,帶領首批19名醫護人員率先進駐病房,承擔危重症病人的治療和護理。“通過科學救治,我們相信一定能夠戰勝疾病。“她告訴大家,這裡是一個與時間賽跑、與病魔作鬥爭的戰場,除對症救治外,醫護人員還需時刻鼓勵危重患者。疫情發生以來,危難險重任務,共產黨員帶頭走在先、衝在前的場面,讓來自山西白求恩醫院重症醫學科年輕男護士郭亞輝的內心受到深深觸動,走進病房前,他鄭重地寫下入黨申請書。

「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據瞭解,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被指定為“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病人救治定點醫院”,新開放的病區已按照“三區兩通道”“負壓環境”等具體要求改造完成,擁有50張病床,專門用於收治危重症患者。我省醫療隊和中日友好醫院組成的聯合醫療隊全面負責該病區,輪流排班,發揮各自的專長,聯合作戰,力求把醫療資源的效能發揮到最大,進一步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搶救。“連日來日夜奮戰,加強培訓和流程配合,目前新病區各方面已安排好,隊員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領隊張朝華說。

當晚10時,武漢氣溫降到零攝氏度左右,第一批醫護人員走出病房,弓清梅和她的隊友們脫下防護服,取下已經起了霧氣的護目鏡,滿臉疲憊,溼漉漉的頭髮,汗水浸透的工作服。“從監護室走一圈出來,穿的鞋子都是溼的,腳底還有些打滑。”交接完班,來不及打聲招呼,第二組醫療隊員已經進入重症病房。


醫護傳聲

我們是有血有肉的機器人

「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衛園 山西援鄂醫療隊潛江組成員、山西省人民醫院胸外科主管護師

院感科的張沁蓮老師一直“小寶寶、小寶寶”地叫我們。在這種特殊時刻,這個稱謂讓我們覺得她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有她,心裡好踏實。

穿上這厚厚的“行頭”,很不舒服。走路的時候兩腳分開,怕把鞋套、衣服勾破了;頭不敢上抬,因為時間長了都會有汗珠掉下來;視力就更不用說了,會有水蒸氣的;口罩掛在耳朵上時間長了疼啊,有深深的勒痕,麻木感;感覺憋氣的時候,我就在醫生辦公室那小窗戶前站一小會兒,透透氣(窗口其實很小的,但也能緩解一會兒)。總結一下就是:走路像個機器人,但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機器人!

6床的叔叔一直說自己不餓,不吃,我說:“叔叔,吃了飯才能有抵抗力,才能快點好起來啊,你行的!”同時豎起大拇指,他才說:“那放下吧”。走出病房我很自豪,畢竟我勸動了一位病人吃飯。可4床的姑娘就讓我發愁了,她脾氣不好。由於情況特殊,後勤部工作忙亂,壓力也大。那天的筷子發到4床姑娘這兒沒有了。她等不及了,衝到病房門口大叫,也不戴口罩,當地的護士長趕快協調後勤,並安慰她,同時讓她戴好口罩。

當時我也很著急和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但看到護士長冒著危險衝在前面,心裡滿滿的正能量。我把筷子遞到她手中,她才回到病房。我想既然來到這裡,我就應該負責任地幹好這一班崗,因為語言交流也不方便,我就在現有的條件下,在白紙上寫了一些鼓勵的話語遞給那個姑娘。當我再次進入病房收體溫計時,她平靜了許多。

1床的病人發燒,體溫38.6℃,我應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和這裡的醫生溝通,給予泰諾林10ml口服,然後囑病人多喝水。

一分一秒過去了,下一班護士很準時到位,大家都很自覺,認真交接完後,就投入工作了,每次交接完班,我們都會對彼此說一句鼓勵的話。

回去後狼吞虎嚥地吃了好多東西,都是我們李劍慧護士長給我買的:牛肉、巧克力......好幸福啊!這時我才感覺到自己餓了!哈哈!上班都忘了“餓”這個事情了,也忘記今天是自己生理期的第二天。謝謝豔萍給我的紙尿褲,我貼了暖寶寶,一切順利!

潛江,我們一切從“零”開始,一路走來,相當不易。能把我14年的護理工作經驗運用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不後悔!同時謝謝省醫各位老師對我的培養,練就一身技能。尤其是王菊子主任對我的悉心教導,雖然她現在不在胸科了,但她的教導我仍然記得,她常說:

“我們首先要做一個感恩的人,把愛帶到工作中。”


為了你的微笑 我願傾盡所有

「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溫亞 山西援鄂醫療隊仙桃組成員、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急診護士

人們都說,醫院是最知人間冷暖的地方,來到仙桃後這種感覺尤為強烈。

進病房前,我主動與同事互相剪短頭髮,剃去鬢角,紮起劉海,大大減少了暴露的機會。我們每4小時換班一次,在連續工作的時間裡,為了減少醫療防護服的損耗,大家在防護服裡穿上了紙尿褲,工作前兩小時不喝水不吃飯。全副武裝後,護目鏡和口罩將額頭及鼻樑勒出了深深的壓痕,那種疼痛感讓呼吸都有一些急促。

氧療、動脈採血、監測血糖、靜脈輸液、生命體徵監測、無創機械通氣、傾倒呼吸機冷凝水、更換垃圾袋、基礎護理,這些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在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後,操作起來都不太靈活,也略感氣緊。結束之後要把工作數據通過窗玻璃傳遞給汙染區外的護士。從病房出來,身上兩層衣服也已被汗水完全浸溼。

有空閒時,就想起大年初二回孃家的日子,我臨時將患重病的老爹託付給了哥嫂,和他們簡單的交流後匆匆離家。而手機裡,是已經上高二的女兒發來的微信:“湖北加油!媽媽加油!這次為你驕傲!”我不得不感嘆,家有在急診科工作的醫生,女兒也早早懂事。我很心疼,欠家人一份溫暖。只是,湖北有一個地方可能更需要我。

感謝家人的支持,我會做好防護,全力照顧病人。等結束這場疫情,我一定安全回家!

此時此刻,為了一次次在病患們臉上看到的微笑,我願傾盡所有,願為你擋在疫情之前。

「晉鄂同心」山西兩批援鄂醫療隊積極救治患者

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