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導言:

漢匈百年戰爭又稱漢匈戰爭,雙方各有勝負,前後歷經130餘年。特別是在白登之圍以後,劉邦認識到,漢朝國力太弱,匈奴過於強大。於是採納了劉敬的建議,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並開放關市准許雙方人民交易。而實際上這種策略是為韜光養晦,暗中積蓄力量,準備決戰。

白登之圍在漢匈關係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對匈奴而言,白登之圍在其民族發展乃至歷史走向等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是其與兩漢四自年關係史的開始。<strong>平城一帶有著獨特的交通地理優勢,冒頓選擇在此圍困劉邦,一旦戰事失利,即可利用當地之交通便利撤軍;白登之圍後,匈奴雖獲取了一定的利益,但是長時間的和平損害了其尚武的民族特性,以至於在漢武帝的反擊戰中接連敗北。本文從匈奴民族的視角,來探討白登之圍爆發的歷史背景、冒頓發動白登之圍的目的和白登之圍對匈奴的影響等問題。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一、白登之圍爆發的歷史背景

公元前200年,由於劉邦處置不當,導致使韓信投靠匈奴。為平定匈奴的入侵和韓信的叛亂,劉邦親率大軍迎戰,先後在銅鞮、晉陽等地擊敗匈奴,之後劉邦為徹底擊敗匈奴,不顧劉敬的勸諫,帶領部分漢軍追擊北徙的冒頓,中了冒頓的誘兵之計,被匈奴騎兵圍困在白登達七天七夜。而實際上,白登之圍的爆發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戰國和秦朝時期時匈奴的戰敗

戰國時期趙國與匈奴相鄰,匈奴的時常入侵嚴重威脅到趙國北部的安定。李牧為邊將時,“大破殺匈奴十萬餘騎”,使匈奴“單于奔走”。這場大戰使匈奴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損失十萬多軍隊,很長時間內都難以再次侵擾趙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匈奴勢力已越過陰山佔據河南地,而河南地與咸陽在地理位置上密切相關。秦始皇為了為確保京畿的安全,派“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擊胡,略取河南地”,最終“卻匈奴七自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匈奴再次慘敗。

冒頓即位之前的匈奴在與中原政權的交戰基本是以匈奴慘敗而告終。這種積弱的情勢顯然不為爭強好勝的冒頓所忍受,他必須著手改變這個現實,以扭轉匈奴社會中可能出現的畏懼中原武力的社會心理。因此,匈奴和西漢的戰爭便無法避免。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2.自然災害的發生

冒頓侵犯西漢的時間,史籍上有確切的記載:“及高祖七年冬”,“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由此可知冒頓侵擾西漢應在冬季。冬季是許多遊牧人群生活比較艱難的季節,為了避風寒,牧民大多居於山谷或靠近山坡的冬場,非有必要不長途遷徙。那冒頓為何違反匈奴遊牧的季節性規律,而在“大雨雪”的天氣中南下侵漢呢?

究其原因,是匈奴遭遇了自然災害。對於蒙古草原來說,除了乾旱外,冬季與初春突來的大雪,也會對蒙古草原的農業及畜牧業造成嚴重傷害。

史載: (前104年)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飢寒死。 (前88年)會連雨雪數月,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前71年)會天大雨雪,一日深丈餘,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十一。”

發生在前104年、88年、71年的“大雨雪”自然災害使匈奴付出“畜多飢寒死”、“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十一”的慘痛代價。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strong>自然災害威脅到了匈奴的生存,匈奴人必須從定居的農業人口中獲得生存資源,以緩解自然災害帶來的慘痛代價,而與其地理位置相連且資源豐富的西漢就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此外,冒頓的“闊氏”和軍中的“贏弱”之眾屬於匈奴社會中的“老弱”,一般不參加對外作戰,而此時卻出現在匈奴軍中,也有躲避草原自然災害的意圖。

綜上所述,一方面匈奴為了扭轉前期一直戰敗帶來的不利影響,重新樹立匈奴帝國的權威和軍威;另一方面從匈奴為了應對自然災害,需要從西漢統治區域內獲取生存所需資源。當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使白登之圍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二、冒頓的戰略目的

1.獲取和中原政權交戰的經驗

冒頓殺父自立後,便開啟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史載:“大破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既歸,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自羊河南土”,“後北服渾庾、屈射、鬲昆、薪犂之國。" 上述戰爭的勝利使冒頓單于不僅鞏固了自己在匈奴社會中的地位,而且贏得了匈奴貴人擁護。

但是冒頓單于在北方的部分遊牧民族中樹立了威信,但從根本上講冒頓和中原軍隊的主力並沒有真正的交戰過,缺乏與中原軍隊主力作戰的經驗。對於冒頓來說,通過一場和西漢的大戰正是彌補這種欠缺,也是鞏固匈奴“百蠻之長”地位的有效途徑。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2.進一步強化對漢朝施加的壓力

經過銅鞮和晉陽兩次勝利後,劉邦自信心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信心爆棚”,不顧劉敬的勸諫,率軍冒進,想一舉消滅冒頓。結果,不幸失策,被冒頓的大軍圍困在平城七天之久。在此情形下,冒頓是有機會直接破城殺掉或者俘虜劉邦的,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一反常態的“開圍一角”放了劉邦。

史書中記載:劉邦採用了陳平的計策“乃使使問厚遺闊氏”,使冒頓相信了闊氏的“兩主不相困……且漢主有神”的進言,劉邦才僥倖得以脫險。但是從匈奴的社會現實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故事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蒙古高原和陰山地區,雨量小且雨次稀疏,年降雨量只有150—250毫米。同時匈奴活動區域內自然災害也頻繁發生,據統計,“兩漢時期匈奴地區的自然災害記錄有12次,災種有雪災、寒凍災、旱災和蝗災等”,頻發的自然災害常造成匈奴牧民的牲畜大量死亡,甚至威脅到匈奴民族的生存。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此外,匈奴是一個遊牧民族,主要的經濟部門為畜牧業。而遊牧顯然不是一種能自給自足的經濟生產方式,他們必須從其他地區獲得生產生活所需。

因此,以定居農業為主、擁有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的漢王國,對生存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繁和脆弱的遊牧經濟,來說可謂是一塊再有誘惑不過的蛋糕,不可能僅僅是因為離間計,就放棄的。而與西漢和親之事,早在白登之圍時就已由陳平提出,所以也排除和親的可能,我們會發現,匈奴根本就沒打算著滅掉漢王國,擺出“西方儘自,東方盡駹,北方盡驪,南方盡騂馬”的陣勢,不過是為了戰略上的威懾,主要是為了使劉邦屈服。

進而匈奴可以使得漢王朝,迫於壓力年年進供,持續不斷的獲取中原地區的物資和財富,如果殺掉劉邦反而很難實現其戰略目的。所以從圍困到“開圍一角”放走劉邦開始,“威懾”與“歲貢”便始終貫穿著匈奴的戰略目的。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3.減輕己方的損失

首先,提前以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是為了規避經濟損失。上文已述,冒頓率領匈奴軍隊侵擾漢朝發生在冬季。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冬季是最艱難的一段時問,牲畜也最為贏弱,需要專人的照顧。而冒頓卻在冬季帶領軍隊侵擾漢朝,這不但違反遊牧民族的生活規律而且本身也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冒頓作為匈奴的單于不會不清楚。一旦攻城不利,無法及時撤回草原,對於匈奴民族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後世的虛閭權渠單于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史載:

其冬,單于自將萬騎擊烏孫,頗得老弱,欲還。會天大雨雪,一日深丈餘,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什一。

晉陽之戰後,劉邦希望北上尋找冒頓率領的匈奴主力決戰。當時的匈奴冒頓單于在得知劉邦越過句注山後,便立刻停止了對代谷一帶的掠奪而轉向平城。為何會如此呢?其實這和兩地的交通地理有著密切的關係:代郡以北為東西走向的陰山支脈樺山和大馬群山,群山隔絕,南北交通甚是不便。而平城位於桑乾河支流御河穀道之中,處於蒙古高原通向雁門郡等地的南北交通要道上,歷代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今山西地區也多經此地,且平城所在的大同地區長期以來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交匯處,顧祖禹曾評價大同的地理位置說:“府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三面臨邊,最為要害”。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冒頓率軍撤到平城,應是深諳平城處於南北交通線上的優勢地位,提前佔領交通要道,當有應對一旦冬季行軍和戰事不利,可利用平城的交通優勢方便迅速撤到蒙古草原,以減輕損失的考慮,這也與匈奴“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的習俗相吻合。

綜上所敘,<strong>遊牧經濟的難以自足以及生活地域環境的惡劣、自然災害的頻發,使得匈奴為了生存必須藉助外部的穩定的資源,冒頓單于率領軍隊入寇西漢顯然是一種戰略性掠奪,其目的就是迫使西漢屈服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質資源。同時冒頓在冬季率領匈奴大軍入寇漢朝對匈奴來說也是極其危險的,冒頓必須考慮到軍隊的安全問題,選擇在方便撤離的白登圍困劉邦也是他避免危險的一種方式,藉助此次戰役也使冒頓獲得了與中原國家交戰經驗,加深了對中原軍隊的認識。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三、白登之圍對匈奴深遠的影響

白登之圍後匈奴目的達到,一方面是漢匈開始和親,另一方面則是匈奴獲得了西漢源源不斷的生產和生活用品和部分奢侈品,史載:“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與此同時,漢朝“歲奉”的這些物品對匈奴的社會發展,也產生了另一重要影響:匈奴各個階層普遍喜歡西漢的“增絮食物”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匈奴社會中形成了“自單于以下皆親漢”的現象。

白登之圍以後,兩者戰爭規模和數量開始下降,匈奴與西漢發生的戰爭只有10次,平均六七年一次,且規模較小遠不及白登之圍。而且匈奴的戰爭的目的始終是一致的,既不是為了推翻中原政權的統治並取而代之,也不是為了攻佔內地的城池併為己有,更沒有佔領土地進行農業開發的想法,而是為了通過戰爭威脅獲得物質財富。

冒頓以後的匈奴單于,發動較小規模的戰爭的主要目的便在於敦促西漢政府履行和冒頓單于達成的“舊約”,以獲得西漢的物品,雙方總體上維持著一種相對和平的局面。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除此之外,匈奴社會的尚武精神也有所弱化。對一個尚武的遊牧民族來說,六七十年的穩定生活,而且和定居的農業民族保持密切的關係,對“匈奴明以攻戰為事”崇尚武力的民族特性是有一定損害的。

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國力大增“乃探平城之事”,先後發動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最終,匈奴失敗、遠徙漠北。

匈奴的失敗與白登之圍至馬邑之戰之間,長達六七十年的和平局面之下,使匈奴崇尚武力和好戰的民族特性的下降是不無關係的。<strong>冒頓或許只想通過白登之圍為匈奴社會創造一個長久且少勞多獲的舒適生活,以鞏固統治,但冒頓沒有意料到這樣的生活最終會埋葬了匈奴民族尚武的特性,這和冒頓的最初的願望背道而馳。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四、結語

遍數白登之圍的爆發和冒頓前歷代匈奴單于與中原政權的交鋒,我們可以發現,大多都是由匈奴活動區域內自然災害頻繁,相聯繫的,大多都是出於擄掠中原財富和物質資源的目的。但是,相比於之前的歷代單于的撈一票就走,冒頓卻想著吃長久飯,所以不顧遊牧民族缺陷,冒險採取冬季進軍方案。而冒頓之所以選擇在白登圍困劉邦,則是為了利用白登與塞北的交通優勢,便於撤軍、降低戰爭風險的考慮。

不過,凡事都是把雙刃劍,禍福難以兩全。對於匈奴來說,戰後雖然獲得了一定的利益,卻沒想到長時間的和平對其尚武的民族特性有一定傷害,以至於在武帝以後的反擊戰中常常敗北,最終退出漠南地區,這是冒頓始料未及的。

總之,從匈奴民族的視角深究白登之圍爆發的歷史背景、促使冒頓發動白登之圍的原因和白登之圍對匈奴的深遠影響,更能開闊我們對歷史的認識。

冒頓單于:我之所以要跟漢朝開戰,其實就是想撈點好處,沒別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