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新型肺炎是核酸靠譜還是cT靠譜?為什麼?

tt



曹阿翔生活記


核酸檢測和影像學檢查是兩個套路。

舉個栗子:小超市裡有人偷東西,在他身上翻出了東西(核酸檢測)可以推算出他是小偷。但要是沒有翻出東西,但監控錄像錄下到他拿東西的瞬間,雖沒有找到髒物,但東西確實丟失,可以認定為他偷了東西(CT檢查),有可能有失誤,但成功概率更大。

核酸檢測在保證試劑、病毒量足夠檢測標準和操作準確的條件下是非常準確的,接近100%。但是目前檢測試劑達不到這個標準,因採集標本問題能否檢測出的病毒量也不確定,況且任何試劑都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和靈敏性特異性等問題,現在檢測試劑剛出來,還不能保證這些特性,所以現在看只能是一個很好的輔助,需要結合臨床。


CT影像學檢查能看出肺部是否有炎症,而且感染情況如何,是否有毛玻璃樣態,從流行病學調查斧正,則可判斷他患病與否,這種方法也有弊端,如果沒有明確流行病史,又是早期發病或無症狀者有可能漏診,也可能將普通大葉肺炎誤診為新冠肺炎,當然醫生還會有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常規檢驗做佐證的。

如果有可能CT和核酸檢測等檢查一起查才更好,湖北是因為基數太大,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這樣做也是儘快看到底數。


東北人愛生活


本來核酸檢測和ct檢查並不矛盾,核酸檢測可以清楚的確定是哪一種病毒感染。ct檢查可以診斷出感染者病況的輕重。然而,單就目前我國面臨的疫情緊迫性來看,ct影像檢測更有價值。

核酸檢測有很多侷限性。比如:試劑盒質量參差不齊;穩定可靠性尚存疑;檢出率低,許多病例要重複2-3次檢測;等待時間長,需要一天以上世間;不能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發展過程;病毒樣品載量過低時,出現假陰性。

相比核酸檢查的種種受限,CT檢查及時、準確、快捷、陽性率高。肺部病變範圍與臨床症狀密切相關 CT 檢測的優勢立竿見影,馬上可以做出判斷。

綜上所述,為了儘快篩選出感染者,ct檢查應作為首選。



不老真言


新冠病毒感染診斷和一般疾病不同,需要考量三個方面: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特點和病原學實驗室檢查。臨床資料就是患者是否有發熱、乾咳、胃口變差、全身痠痛的表現;是否有湖北及其他疫區小區居住/旅行史就是流行病學資料的參考;而核酸檢測屬於實驗室檢查的項目。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上,對於湖北地區的患者,如果流行病學史,臨床資料和影像學資料(胸部CT)均支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即使核酸檢測陰性,也可以臨床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