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舰为什么不取消舰炮?

辽宁盘锦管灯


舰炮在对地打击方面仍然有明显的效费比优势,而且新型舰炮、新型弹药的发展赋予了现代舰炮更强的性能,未来舰炮不但不会取消,而且还会越来越重要。

前几天笔者在一篇问答中说歼20取消机炮是权衡利弊下的合理选择,有军迷朋友在评论中跟笔者抬杠说那军舰为什么不取消舰炮啊?现在正好借这篇问答说说笔者愚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舰炮一直是海面舰艇的主要武器,最要作用是反舰作战,其次是对地打击,舰炮的数量、口径和火控性能一直在不断提高,这是大炮巨舰主义的核心,这种路线的巅峰就是二战中衣阿华、大和等巨型战列舰。

随着技术进步,航母取代战列舰称为海上力量的核心,反舰导弹则取代舰炮,成为当今最重要、最有效的反舰武器,而对陆打击方面,巡航导弹的出现也改变了舰炮的独尊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的驱护舰只上都只保留1-2门中口径舰炮,比如中国的052D驱逐舰使用一门130毫末舰炮,而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则用一门127毫米舰炮。

但是,虽然舰炮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并未完全被取代,未来舰炮的作用甚至还会提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与对重量斤斤计较的战斗机不同,几十吨重的舰炮对排水量数千上万吨舰艇的性能影响微乎其微,保留舰炮对舰艇没什么负面影响。

数百公斤的机炮对战斗机的飞行性能有较大影响,所以放弃几乎无用的机炮而换来几百公斤的减重,对于战斗机来说是很划算的。

而排水量巨大的军舰对机动性不敏感,几十吨重的舰炮影响不大,保留舰炮算是“艺多不压身”。

2、舰炮在对地打击方面比巡航导弹有着更明显的效费比。

巡航导弹的出现使得现代军舰多了一种对地打击手段,而且巡航导弹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是舰炮所不具备的。但是巡航导弹价格昂贵,只能用作高价值目标打击,舰炮在执行两栖登陆火力支援时仍然具有超过的效费比。

现代舰炮拥有自动装弹机、高效水冷系统和完善的火控,一门舰炮的火力投送能力相当于一个陆军自行火炮营。

3、新型火炮和弹药的发展使得舰炮的打击效能进一步提高,未来舰炮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提高。

传统舰炮重要性的下降主要原因是与导弹相比其射程、精度不足,在执行远距离精确打击任务时效能很差。但是电磁炮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火炮的缺陷,使得舰炮可以精确打击数百公里外的目标。目前中、美等强国研制的电磁炮已经具备很高的性能和实用性,未来10年将会看到实用的电磁炮服役。

而远程制导炮弹也大大提升了传统舰炮对地打击能力。

美国最新锐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就是这种趋势的体现,这艘当今最先进的驱逐舰以两门155毫米舰炮作为主要对地打击手段,虽然因美国电磁炮项目进度滞后使得该型舰“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蛋”,但它无疑代表了未来军舰的发展趋势。我国055型驱逐舰后续舰也将使用电磁炮。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美国人以前还真的这么干过

在“导弹万能论”的年代里,美国下水的第一艘核动力水面舰艇“长滩”号巡洋舰就取消了舰炮,试图依靠自身携带的120枚中程防空导弹和46枚远程防空导弹担负起航母编队的防空作战任务。

不过,在后来的实践中发现,“长滩”号在中近距离的防空上存在着明显的火力空白,必须依靠编队协同作战,缺乏独立作战能力。另外,长滩号还缺乏中近距离的打击手段,无法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

于是在后服役不久,美国人就给长滩号加装了2门从退役驱逐舰上拆下来的二手127毫米舰炮,到后期又加装了2座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提高其近距防空能力。

长滩号在设计初期并未留有舰炮的安装位置,因此只能把舰炮安装在舰体中后部。

现代舰炮的作用

虽然在射程和精度上不能和导弹相提并论,但在火力持续、反应速度和爆发射速上,舰炮有着天生的优势,可以和舰载导弹形成优势互补。

现代舰炮大致分为中大口径主炮

小口径速射炮两类。

中大口径主炮

得益于科技的高速发展,舰炮的技术水平和技战术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作为主炮使用的现代舰炮,其拥有一套全自动的供弹系统和炮管冷却系统,射速比同口径的陆炮要高得多,再加上先进的火控和稳定系统,精度和射程也比二战时期的舰炮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中大口径的舰炮在现代舰艇上担负着多种任务。

  • 辅助防空

舰用主炮的射程一般都有十几千米,在执行防空任务时高射速的舰炮配合空炸引信,可以打出密集的弹幕杀伤来袭目标,补充了防空作战时中近距杀伤区的火力密度。意大利奥托梅莱拉研制的76毫米舰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其以紧凑的体型、超快的射速享誉世界。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时,该炮能以120发/分的速度将近炸预制破片弹投射到9千米以外,消灭漏网之鱼。

奥托76毫米舰炮

  • 近距反舰

反舰导弹在打击远距离目标时的效能很好,但在近距离的武装对峙/冲突中却很难发挥,甚至还可能因距离过短不能及时抓住目标导致脱靶。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快、火力猛的舰炮反而更加实用,特别是面对目视距离内的中小型舰艇时,舰炮的杀伤能力反而超过了反舰导弹。前苏联研制的AK-130双联装舰炮在这点上表现尤为突出,其高达90发/分的射速可将27公斤重的炮弹打出30公里的射程,执行反舰任务时对中小型舰艇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AK-130双联装舰炮和国产130舰炮有着很深的渊源

  • 对陆打击

现代舰炮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时用于对陆火力支援。因为现代舰炮有着全自动的供弹装置,因此一门舰炮的火力就相当于一个炮兵营的弹药投送量。再加上持续的火力打击能力,其在进行对地打击时,可以轻松压制地面炮兵,为己方部队提供有效的掩护。另外和导弹相比,舰炮不仅可长时间压制目标,而且更加廉价和经济,性价比远远超过了昂贵的导弹。

美国在研制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时就秉承了这种思想,安装了两门155毫米口径的舰炮。该炮的持续射速达到12发/分,射程高达100海里,还装备有先进的制导炮弹,曾是美国海军格外看中的对陆打击利器。

朱姆沃尔特级上的AGS先进舰炮系统

小口径速射炮

小口径速射炮承担的任务相对简单,主要执行近距防空/反舰和反导任务。

  • 近距防空/反舰

小口径速射炮没有太大的射程射高,因此只能作为近距离补充防空和反舰使用。不过,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小口径舰炮的作用不小,比如在执行护航任务时射击威胁军舰/货船的飞行器、快艇,或是在低烈度武装冲突中使用速射炮打击具备威胁的武装船只等。

  • 拦截反舰导弹

另一种小口径速射炮则主要用于拦截反舰导弹,常被称作近防炮。近防炮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先进的综合探测系统,其射速极高,每分钟能打出数千发炮弹,形成密集的弹幕以摧毁反舰导弹。因此,常用于当作舰艇防空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用于补充防空导弹的近距拦截能力差的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均各国发展了多种不同型号的近防炮,中国也在21世纪后研制了被称做“730”和“1130”的两种近防炮。

不过随着新一代近距拦截弹的出现,近防炮有被逐渐取消的趋势。美国人正在用“海拉姆”导弹取代原有的密集阵近防炮,中国则在舰艇上将“1130”近防炮和海红旗-10近距拦截弹结合使用。

密集阵近防炮


总的来说,虽然近防炮出现被导弹取代的趋势,但现代舰艇上的主炮在中近距离火力以及经济性上仍表现有很大的优势,除非导弹能从根本上弥补性能和成本的问题,否则舰炮永远不会消失。


水井土城


只要军舰这种武器还存在,舰炮就一定不会取消!由于雷达和导弹等技术的发展,现代海战作战的距离越来越远,传统的舰炮似乎不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问题:军舰该不该取消舰炮?

从目前所有的军舰发展情况来看,包括美军目前最先进的“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也都没有取消舰炮,这也就意味着舰炮的作用还是不可避免。并且未来的舰炮,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普通舰炮。

舰炮相比较导弹等武器,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远不如导弹,不过舰炮也有一些优势,所长下面就来举例几个说明一下:

成本优势:对于军舰来说,导弹是非常昂贵,一枚动辄价值几十或者几百万美元,如果对付的是低价值的目标的话,太不划算了。而一枚舰炮的炮弹,可能就几十或者几百美元,差别很大。比如说如果遇到了海上小艇等威胁程度较小的目标,舰炮进行警告射击或者摧毁射击,成本最低;

灵活性优势:其实前面提到的面对海上小艇对军舰威胁程度较小的目标,使用导弹等武器攻击反而不灵活,毕竟这些目标都离军舰非常近,且它们本身移动就非常灵活,导弹对付这样的目标显得非常的笨重;

火力优势:舰炮和导弹比起来,威力肯定是不如的,但是面对几十公里远的目标,舰炮的火力持续性是要高于导弹的,舰炮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速射,倾泻大量的炮弹覆盖海上目标。

另外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舰炮不会被取消,那就是已经出现一种新型的舰炮:电磁炮。它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舰炮,成为军舰的主力舰炮。电磁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比普通的火药发射的舰炮要厉害很多,比如电磁炮的射程也能达到数百公里,这已经和导弹的射程差不多。另外舰炮发射的炮弹,也可以进行制导,弥补了精度的不足。

所以在未来,军舰的舰炮不会取消,新式的舰炮,比如电磁炮会逐渐成为军舰的主战舰炮。


资讯所长


军舰上的舰炮,战机上的机炮,这两种近战武器都面临的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就是在正式冲突或者战争当中,基本派不上用场。

毕竟战争爆发的时候,正常的打开方式叫做导弹对轰。或者是做拦截与反拦截。

不过问题就是,总不能对面有个快艇,你就拿反舰导弹轰吧?

索马里海盗的快艇,价格能有十万人民币?值得拿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反舰导弹去炸?

而且执行对陆支援任务的时候,也不能直接拿对陆巡航导弹上吧?

对陆支援也不是一下两下就完事了呀,

如果说对面有坦克还值得使用对陆巡航导弹的话,但是如果对面也就点击吉普车之类的轻装甲目标,甚至无装甲目标呢。



继续拿巡航导弹上?

然后就是那几十万美元的巡航导弹去砸几千美元,甚至不到1000美元的鬼知道多少手的皮卡?

亏不亏啊?

更何况,对面慢慢悠悠的飞过来了一个小无人机,或者说用书面化的能够飞行的照相机,你觉得他可能有那么点威胁,所以你是选择用巡航导弹把他炸下来,还是用防空导弹把他炸下来,正常人选择用舰炮把他怼下来。

何况现在舰炮并非大多数人所想象的和二战舰炮没区别,实际上现在舰炮,无论是精准度,准确度反应速度,都是非常快速的。

舰炮打导弹也不是不行,就是机率有点低,但是还是能打的。


啸鹰评


舰炮不会取消,将一直是军舰的主要武器之一,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舰炮的地位甚至会回升,再一次成为军舰的主力武器。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确制导武器上舰,各种导弹使得军舰的作战半径,火力精确性得到巨幅提升。于是,原本作为军舰主力武器的舰炮,偏居一隅,成了现代军舰的辅助性武器。现代几乎所有的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都会装备至少一门主炮。但主炮虽然名字里有一个“主”字,却并不是主力武器,而是辅助导弹作战的武器。


舰炮之所以没被导弹彻底取代,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舰炮可以补充反舰导弹的射程盲区。说到这一点,不少小伙伴可能会满腹狐疑。补充反舰导弹的射程盲区?难不成现有的技术能让舰炮的射程超过反舰导弹不成?其实并不是,舰炮补充的反舰导弹射程盲区并不是指舰炮打得远,而是指舰炮可以打得近!反舰导弹的射程其实是一个范围,而这个范围有上限也有下限。上限通常可达数百公里,下限则通常在几公里左右,舰炮补充的盲区,就是这几公里内的目标。


在世界和平的大背景下,军舰执行的多的其实是与敌方舰艇对峙,对付恐怖分子的任务,需要与目标近距离接触,美国的驱逐舰曾多次被恐怖分子贴脸爆破,损失惨重。这种时候反舰导弹是肯定用不上的,舰炮才是第一选择。

▼这是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毫米单管舰炮,以综合性能优秀,重量轻闻名,装备于世界多个国家海军军舰。奥托舰炮的有效射程是9公里,射速85-100发/分,可以充分不足反舰导弹在近距离无法发挥威力的缺点,保障军舰安全。

第二,舰炮有着导弹无法比拟的火力持续性和火力灵活性。根据现代军舰的设计主流,保留舰炮主要有两个位置,一个是舰艏主炮,另外一个则是防空系统的近防炮。舰艏主炮的主要职能是打击近距离水面目标和岸上目标,而近防炮则是防空网的最后一层,用于打击突破了防空导弹拦截的敌方战斗机和导弹。

导弹发射是有条件的,需要稳定的电磁环境,需要雷达搜索和跟踪目标,才能正常发射击中目标。如果没有安装舰炮,在战场上遭到敌方电磁压制,导致军舰电子雷达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岂不是成了待宰的羔羊?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外星人科幻电影,叫《超级战舰》,是以美国阿利·伯克驱逐舰和密苏里号战列舰为主角拍摄的。电影中外星人设置了一个结界,阻断了电磁波的传播,导致结界中的军舰雷达和通讯设施全部瘫痪,继而阿利·伯克级装备的96单元导弹也全部瘫痪。全舰能够和外星人作战的武器只有两个,一个是舰艏主炮,另一个则是密集阵近防炮。这两个武器虽然威力不大,但确实是在遭到敌方电磁压制情况下,军舰唯一可以使用的武器。虽然目前技术无法像外星人一样设置电磁波无法传播的结界,但是进行电磁压制,干扰雷达工作还是很轻松的,所以保留一到两门不依赖雷达工作的舰炮其实很有必要。



第三,舰炮的成本优势巨大。一枚导弹的成本动辄几百万美元,而一枚炮弹的成本通常在几千到几万美元上下,一些特种炮弹的成本也仅仅能够达到几十万美元。军舰要打的目标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价值连城的,有时候军舰面对的目标仅仅是敌方的快艇,岸上的火箭弹等低价值目标。如果打击这些目标也用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导弹的话,岂不是赔个底朝天?这个时候如果手头有一门射程和精确度都非常出色的舰炮,不费吹灰之力,花个几万美元就搞定岂不是美滋滋?所以,舰炮便宜,也是它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中美两大巨头都在全速研制电磁轨道炮。电磁轨道炮是以一种以洛伦兹力作为动力源的炮,与使用火焰燃气作为推动炮弹的火炮相比,炮弹发射效率更高,且初速可以更高。这么一来,射程就会得到幅提升,如果再给炮弹加上一定的制导装备,那么电磁轨道炮将可以兼顾炮弹与导弹的所有优点。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开发之中,电磁炮所需要的巨大能源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电磁炮成功,那么舰炮将可以重回主战武器的位置。


赤焰哒哒哒


为啥要取消舰炮啊?这就和一些部队为啥要配手枪一样,他肯定是有用的啊。而且这东西也是一个比较划算的武器,打小国的时候,舰炮的作用就非常大了,比如朱姆沃尔特级上面,搭载两门舰炮。

现在呢,驱逐舰巡洋舰什么的都是以导弹为主,防空有防空导弹,对军舰有反舰导弹,对潜艇有反潜导弹,对地有巡航导弹。看上去是都齐了,但是你还是要有一个炮的存在,原因就在于性价比高。开炮和打导弹的价格可是天差地别,有时候,根本用不上导弹,开炮就能解决问题,那你是选择开炮还是打导弹呢?要是没土豪到一定程度,肯定是开炮。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朱姆沃尔特级上面那两门舰炮,朱姆沃尔特级上面搭载两门155mm舰炮,射程也在150公里,每分钟十发的射速。他这个舰炮,差不多就是现在最先进的舰炮了。这两门炮加在一起,理论上可以达到18门同口径的M198榴弹炮的威力,非常威猛。

这个舰炮,如果是在战场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它可以打击一些没那么贵重的目标,全用导弹去打,是不是太浪费了?一个战斧150万美金,浪费不?你要是用舰炮去打,是不是就划算多了?对小国,小国制海权制空权都不行,把朱姆沃尔特压在对方海岸线前面几十公里就开始炮击,是不是也比导弹划算?

而且对一些小艇上,舰炮是不是也有用武之地?比如濒海战斗舰上的舰炮,用的是MK110 57mm快炮,射速是每分钟200发,是不是能给一些比较残次的军舰给打废了?而且这东西欺负小国快艇巡逻艇什么的,也是优势巨大,对面来个造价几十万美金的快艇,你打出去一枚导弹,是不是比较吃亏?用舰炮直接打废了,性价比是不很高了?

而且,在一些巡逻、护航任务中,对付海盗的话,其实大口径机枪就比较有威慑力了,20mm机炮也够用了,你再来个70mm口径的舰炮,是不是能完全碾压了?

另外呢,舰炮这个东西对于通信、网络等依赖比较小,一旦遇到高强度的电子对抗,对导弹什么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是你要是没有舰炮,是不是就废了?你有舰炮,说明你还有反抗余地,没了舰炮,我看你还咋玩。


军武文斋


舰炮拥有着极为优秀的特点,就是导弹所欠缺的。舰炮的可靠性远远强于导弹。在现代战场上电磁环境十分复杂,就连美国也不能保证完全掌握制电磁权。而导弹的高精度是建立在电磁环境的良好状况与火控雷达的正常工作,在这过程中稍有误差就会导致导弹无法准确命中目标。在危急关头时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会导致己方战舰受损。而舰炮就不存在这种问题。无论在何种电磁条件下都能够完成打击任务。并且导弹有时还会在发射过程中出现意外,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武器的意外事故是极其致命的,因而现代军舰需要装备可靠性优良的舰炮以备不时之需。

舰炮具有无与伦比的持续作战能力。现代军舰所使用的导弹一般都是特化了用途的,例如反舰导弹、反潜导弹、防空导弹等等。每种导弹的用途各不相同,而军舰的搭载量是有限的。以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为例,拥有96枚导弹的载弹量。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分摊到各个功能上以后却并没有多少。“标准”型拦截弹得带吧,“战斧”型巡航导弹得有吧,“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必须得带吧,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每种用途的导弹根本就没多少备弹。而远洋海军在作战过程中不会持续得到弹药补给,需要极高的作战持续性,一旦导弹打完就只能干瞪眼了。而舰炮最低的弹药携带量都有几百枚,可以与导弹配合使用降低弹药的消耗速度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并且舰炮有着绝佳的灵活性。现代军舰搭载的舰炮主要可以分为近防炮与主炮两种。近防炮拥有着极高的战斗射速,可以在极近距离上拦截敌方导弹与飞行器,是舰队在远中近距拦截全部失败后最后的防御手段,而用于进攻的舰炮在攻击时响应速度快,在执行对地支援任务时的效果远超巡航导弹。并且舰炮可以对极近距离的敌方舰船进行攻击,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射击死角。不仅如此,舰炮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导弹。由此看来导弹也并非能够完全取代舰炮,更何况舰炮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比如我国新型的PJ26型舰炮在具备隐身能力的同时射速达到了惊人的60至120发每分钟。


老兵说军事


导弹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海战火炮的主导地位,但是舰炮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需要从军舰的发展变革角度来客观看待,主要还是实战需求的问题,武器装备发展和实战需求紧密挂钩的。

先来看几个案例,2000年12月,美国先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科尔”号在也门被一艘满载炸药的橡皮艇将左舷中部炸出一个大窟窿,造成数十人伤亡。要知道时至今日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国际上都属于一流的水平,就是这么一款先进的战舰在面对非传统威胁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自此应对此类非传统安全威胁被世界各国海军重视起来,成为世界各国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据外媒报道,2014年9月,巴基斯坦海军“佐勒菲卡尔”号导弹护卫舰遇到类似的境况,一伙恐怖分子假扮军人接近该舰,最终被舰载近防系统摧毁。

另外,前不久俄罗斯海军曾进行过相应的测试,使用舰载火炮打击海上高速机动的小型目标试验,由于近防系统舰载火控系统对于小快水上目标的探测能力有限,所以经过多次射击方才命中目标,足以见打击这类目标的难度。

言归正传,接下来再从军舰发展的变革角度来看,早期的舰船主要以火炮为主,一直发展到二战时期达到巅峰,以战列舰为标志的大炮巨舰主义横行,舰炮的口径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有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发展态势。

上世纪60年代,舰载导弹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大口径火炮被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也不错的导弹被替代了。 其实最早的反舰导弹是德国在二战末期研发的Hs-292反舰导弹,1944年投入战争后击沉多艘盟军运输舰;尤其是1967年埃及蚊子级导弹艇发射的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加快了导弹实际运用的进程;随后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超级军旗战机使用法制飞鱼空射导弹第一次创下空射导弹击沉战舰的先例。这一系列的实战战果,最终奠定了各类导弹的普及运用。

不仅仅是反舰导弹,舰空导弹也在同步得到发展,成为现代战舰对空防御的主要作战手段。在反潜导弹发展领域也并不落后,1961年美国在水面舰艇上装备了"阿斯罗克"反潜导弹,三年后又推出"萨布罗克"反潜导弹,苏联也并落后,也相继装备了SS-N-14、SS-N-15、SS-N-16反潜导弹。

由此可见,在海军防空、反潜、反舰以及对陆攻击四大核心作战体系中,前三个领域导弹相继完成了替代传统火炮的发展过程,唯有对陆攻击领域,导弹的取代进程稍落后于时代。直至海湾战争时期,美国大规模使用舰载战斧攻陆巡航导弹方才实现跨越发展。但注意细节我们会发现,对于打击海上小型目标和对陆近距支援迄今并没有合适的导弹能够代替,这也就是舰炮被保留下来一个很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二战后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水面舰艇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比如执行海上缉私、登临检查以及反海盗作战等非传统军事任务。此类任务鉴于目标的特性,并不适合用导弹去打击,多少显得有些杀鸡用牛刀之嫌。同时,对于小、慢目标,现有的舰载探测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实时探测,因而才会有军舰搭载快艇和小口径火炮或机枪的现象出现。

至于对陆打击,在支援近岸登陆作战中,由于作战距离相对较近,舰载导弹的射程明显有些太远,且导弹的造价又高,打击性价比明显不高,要知道一枚导弹动辄几百万美元,而一枚炮弹的造价才不过几千美元,双方在价格上存在百倍关系。另外,火炮精确打击特性在火力打击的附带损伤、目标毁伤效能以及支援时效性上都要优于导弹,这是导弹无论如何发展难以取代舰炮的核心原因。

现代舰炮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很多型号兼具防空反导、对海攻击和对陆打击等功能于一体。早非二战时期主要侧重于后两者可比,多功能是现代舰炮发展的重要方向。至于近防速射炮就更好理解了,主要是凭借较高的射速来实现对高速掠海飞行导弹的拦截,如我国最新的1130近防炮之所以被称为万发炮,就是因为其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上万发,远超舰炮100多发,陆地火炮每分钟6-8发的射速。

综合上述,舰炮的功能目前还没有比较合适的导弹可以代替,同时使用导弹的性价比又太低,杀鸡用宰牛刀,白菜烧成大肉价,这是任何一个不差钱的国家也承受不了的。另外,舰炮的功能得到拓展,多功能发展奠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短时间内,舰炮是不会被淘汰的,存在即价值。


鹰鸽分析


舰炮在二战结束之前,一直都是水面军舰最主要的攻击武器,大口径舰炮成为海军大国所研发的重点,在经历了历史时刻的考验之后,舰炮转而向小口径高射速的道路上发展,被质疑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它自己存在的原因有几个,第一单次打击成本,一枚导弹的价格往往都在50万到150万美元之间,而一发炮弹则便宜不少,因而也能为两栖作战部队,提供一个低成本的火力资源和压制解决方案,第二就是可靠性高,导弹之所以打的准,主要是其内置了十分复杂的制导系统,这些电子元件,往往会在高频电磁干扰下发生故障,使其失灵,迷失目标,而舰炮则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第三舰炮使用场景比较灵活,既可以用来打击陆地目标,或海上中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也可以用来打击小型的作战舰艇和海盗船,舰炮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海军武器,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未来随着电磁炮技术的发展,大炮巨舰的时代或将重新归来。






辽宁盘锦管灯


可以先下结论,只要海上存在军舰,舰载武器装备中最古老的舰炮,就不会被取消,因为其实用性太强了,即便导弹、鱼雷、水雷、火箭弹等各种各样的弹药,都始终无法取代成本低廉但不可或缺的炮弹。没有鱼雷、导弹、火箭弹时,水面舰艇的舰载武器就是舰炮,无论是早先的大口径舰炮,还是稍晚些时候出现的小口径舰炮,都是舰艇最基本也是最常用且最实用的舰载武器,对海作战、对空防御、对岸打击,舰炮的真的作用真的无可取代。
当护航的水面舰艇,面临不要命的来自海盗的袭击,不可能用强大的鱼雷、反舰导弹去轰击海盗乘坐的小艇或是渔船,一般护航的军舰都是采取直升机发射爆震弹,或动用舰上的小口径机关炮或大口径机枪的警告性驱离射击,让玩命的海盗知难而退。即便二战时,军舰进入鱼雷化,战后进入导弹化,所有海军的水面舰艇上,都不可能取消大口径或是小口径舰炮,大中型水面舰艇上至少会保留1门大口径舰炮,以及若干门小口径舰炮。
尤其是在反舰导弹大行其道的当下,许多驱逐舰、护卫舰级别的水面舰艇,大都保留了2门多管小口径机关炮,用来对付来袭的反舰导弹,成为水面舰艇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堪称保全舰员性命的主要防御手段。据此,可见海军对小口径多管机关炮的重视程度,以美海军密集阵、荷兰守门员、国产730/1130近防炮、俄罗斯卡什坦舰载弹炮结合近防系统等最为著名,成了许多国家海军引进的舰艇最后一道火力防御网。当然,现代的驱逐舰、护卫舰等主力水面舰艇中,舰炮的地位事实上已经让位于反舰、防空、对潜、对陆等各类导弹,小口径舰炮的地位反超大口径舰炮,毕竟大口径舰炮对来袭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不如小口径舰炮。
但大口径舰炮的作用仍然是小口径舰炮所无法取代的,具备使用成本低、威力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岸打击上,仍然是非常管用的,毕竟炮弹的成本远低于导弹、鱼雷、火箭弹等,且携弹量也比较高,适合中等烈度冲突的炮击。幸好海军没有做出因为有了反舰导弹,就取消水面舰艇上舰炮的无脑之举动;曾经的西方空军确实做出过有了空空导弹,就取消了战斗机上的航空机关炮,导致战斗机被其他的战斗机用炮火从空中揍下来的无脑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